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讓新:網路強國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高度,從發展規律性和人民目的性相統一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出發,圍繞建設網路強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2016年的4·19講話和今年4月20—21日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科學的觀點,系統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網路強國,怎樣建設網路強國”這一重大網路實踐課題,形成了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成為網路強國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

一、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網路強國,怎樣建設網路強國”這一重大網路實踐課題

網路化資訊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同志在4·19講話中明確提出:“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資訊革命”。 在這個大趨勢中,中國後來居上,無論是網路技術的發展、線民數量的增長及線民參與網路的頻率,還是網路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都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並給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和世界各國人民的聯繫交往等提供了各種可能性,同時網路實踐和網路空間也日益成為各國競爭新的領域和戰場。

這種網路實踐的大發展給正在帶領人民大踏步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建設什麼樣的網路強國,怎樣建設網路強國”這一重大課題。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著眼于網路實踐的大勢所趨和人民群眾的人心所向,創造性地回答了這一重大課題。

1.習近平同志在關於網路強國建設的一系列講話中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網路強國”作了科學回答。 首先,網路強國必須是用自己過硬的核心技術武裝起來的。 習近平同志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在之前的一系列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一定要有自己過硬的技術。

其次,網路強國必須是安全可靠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就難以得到保障。 一個缺乏國家資訊安全和線民安全感的互聯網是不可能支撐起一個網路強國的。 再次,網路強國必須是惠及於民的,使人民群眾能夠從中收益的。 習近平同志指出,網路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要場所和手段,並日益成為社會、企業與人民群眾聯繫的重要紐帶,所以必須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第四,網路強國必須是以網路命運共同體為基本價值理念支撐和武裝起來的。
網路空間本身就是無數個網路主體通過網路相互聯繫構成的,每個主體都是網路空間的一份子,只有大家具有自覺明確的共同體意識並形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才能真正支撐一個名副其實的網路強國。 在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網路強國”問題上,習近平同志深刻揭示網路強國的“物質性與精神性、工具性與價值性有機統一”鮮明特徵。

2.習近平同志在關於建設網路強國的一系列講話中對“怎樣建設網路強國”作了科學回答。 首先是下大力氣發展網路核心技術,習近平同志要求“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發展資訊核心技術,不是關起門來自己搞,必須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進行技術研發,還要在開放的環境下檢驗我們的核心技術。

其次是建設一支技術過硬、政治合格、管理嚴格、文明用網的網路參與主體隊伍。 技術與人才永遠是社會發展兩大力量。 建設網路強國,人才是第一位的。 習近平同志強調,建設網路強國,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的迸發、活力湧流,是難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經,才能事半功倍。 網路人才必須有過硬的技術,能夠發明技術、運用技術和解決網路技術難題,提供網路安全的技術保障。 網路人才必須政治合格,由於網路涉及千家萬戶,與經濟社會融為一體,直接影響社會意識形態和人的思想,所以網路人才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對社會負責,對線民負責。 網路人才必須能夠對網路進行嚴格的管理,以使得網路空間關係順暢,有序運行,各得其所。網路人才還應具有文明的用網行為,能夠在虛擬空間中時時處處保持良好的道德水準,保持網路空間的風清氣正。再次,高度重視並真正樹立網路為民服務的理念和意識。“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的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只有億萬人民群眾在網路中有了安全感、獲得感,並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並促進了發展,才能用他們的堅強有力的網路行為為網路強國建設奠定扎實的民心民意基礎。第四,不斷營造和推進網路命運共同體建設,使互聯網成為反映民意、連接民心、融通民情的網路主權範圍內的命運共同體和連接世界各國、溝通各國民族、融通人類感情的全球網路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同志對此強調指出,“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世界人民在互聯網中都有獲得感。正因如此,習近平同志多次宣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以“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第五,建設網路強國必須堅持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不斷強化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路治理的堅定信心和決心。由於網路空間具有連接世界各國人民、融人類社會物質領域與精神領域於一體並日益成為意識形態新的領域和生成土壤等特殊性,使其直接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大自信”和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為了使互聯網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使互聯網成為為社會、為人民提供正能量的領域和途徑,必須始終堅持和強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指導網路強國建設,使全社會、全世界明白中國共產黨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網路、治理網路的信心是堅定的,決心是堅強的,步伐是堅定的。

二、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與治理實踐相結合產生的重大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對技術與人的本質、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辯證關係的深刻理解及基本理論,為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提供了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使得人與動物區別開來,使人走向了成為人的發展道路,而工具的製造及使用就是技術產生的源頭。技術從誕生那天起,就承擔著促使人的誕生、促使人的進步、促使社會發展的重任。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影響和改變世界的能力不斷提升,人類活動的空間不斷擴大,人類社會的活動方式、交往方式及其社會結構也在不斷變化,這其實就是生產力影響並決定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具體實現方式。恩格斯在評價馬克思時說過,馬克思不僅是理論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因為他一生都致力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正因為這樣,馬克思高度關注每一項科學的發明和技術的應用,科學技術被馬克思視為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重要杠杆和途徑。恩格斯也從促進人的解放和自由的高度研究和評判技術的功能和作用,認為火的發明和蒸汽機的使用都使人獲得了極大的解放,使人的自由大大地向前邁了一步。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不僅是人類處理與自然關係、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物質財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科學技術還是影響和改變人類交往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因素和力量。在科學技術不斷社會化和社會不斷科學技術化過程中,科學技術影響到的人的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和社會的重要存在方式,科學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響和塑造的社會和文明,使人類社會不斷出現新的領域、新的樣式、新的業態、新的面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心理、健康等,科學技術的影響和塑造作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馬克思主義正是從哲學的高度看待科學技術的本質的,從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的角度認識和評價科學技術的功能和影響的。

馬克思主義基於對科學技術本質、功能的理解,也使其看到了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另一種影響和後果,那就是當科學技術的力量與資本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對人、對人類消極的影響和後果。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的時候,曾經明白無誤地指出,機器的使用由於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目的結合在一起,不僅產生了“機器排斥人”的社會現象,還促使資本主義生產剩餘價值的方式從絕對剩餘價值生產轉向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使得剩餘價值的效率更高也更加隱蔽,而且隨著資本的有機構成(注: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不斷提高,工人階級的失業就會變成一種常態,而且還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馬克思主義還高度關注了科學技術的普遍使用在人與自然關係產生的消極影響,研究了科學技術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異化”現象,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當防止和消除此類“異化”現象,促進科學技術持續健康發展。在馬克思主義視域裡,技術的邏輯、資本的邏輯、人的價值邏輯,必須以人的價值統領技術和資本的邏輯,使得技術和資本都成為促進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力量,防止和消除技術邏輯與資本邏輯在結合中對於人的價值邏輯的侵蝕和背叛現象,以實現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著資訊技術革命的洗禮和帶來社會巨大變化的考驗,資訊技術極大的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及其物質、意識等相互關係的邊界劃分,使得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日益緊密聯繫起來並融合在一起,使社會出現了許多以前從未有過的新的特徵、新的趨勢。中國社會在極短的時間裡經歷著工業革命和資訊革命並行交替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走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大戰略,把促進社會資訊化作為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我國社會的資訊化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有了很大提升。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資訊化迅猛發展,無論是互聯網技術普及程度,互聯網參與的人口規模及其參與程度,還是互聯網對社會對個體的影響程度,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樣一種發展,使得網路日益成為個人和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方式,網路日益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及其個體之間連接起來,網路也日益成為國家與公民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溝通聯繫的重要途徑,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極為重要的活動和生存空間。網路不僅影響著社會的經濟活動,而且還影響到社會意識形態活動和社會治理活動。

正是基於網路發展在中國展現出的偉大實踐及重大作用,習近平同志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和治理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互聯網工作新局面,不斷創新和完善網路強國建設的思想和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和治理工作,不僅把發展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工作提到極為重要的議事日程,而且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和工作機構,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和關心下,我國定期召開世界互聯網大會,研究互聯網發展趨勢,共商互聯網發展大計,凝聚互聯網共識。中央多次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闡述中國共產黨關於網路發展的重要思想、重大部署。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在有關意識形態的會議上強調網路與意識形態的緊密關係。習近平同志還多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不斷闡發和創新網路治理、網路意識形態工作、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網路強國建設等重要思想和觀點。習近平同志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和網路治理實踐結合過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網路強國”“構建網路命運共同體”“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互聯網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讓億萬人民群眾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獲得感”“命運安全就命運國家安全”“互聯網要正面引導、提供正能量”“維護互聯網安全使全社會共同責任”“建設一支優秀的互聯網人才隊伍”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的重要發展,是指導我國互聯網發展和建設網路強國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著力貫徹並踐行這一思想,就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一個技術先進、安全可靠、人民受益的網路強國。

(作者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網路人才必須能夠對網路進行嚴格的管理,以使得網路空間關係順暢,有序運行,各得其所。網路人才還應具有文明的用網行為,能夠在虛擬空間中時時處處保持良好的道德水準,保持網路空間的風清氣正。再次,高度重視並真正樹立網路為民服務的理念和意識。“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的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只有億萬人民群眾在網路中有了安全感、獲得感,並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並促進了發展,才能用他們的堅強有力的網路行為為網路強國建設奠定扎實的民心民意基礎。第四,不斷營造和推進網路命運共同體建設,使互聯網成為反映民意、連接民心、融通民情的網路主權範圍內的命運共同體和連接世界各國、溝通各國民族、融通人類感情的全球網路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同志對此強調指出,“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世界人民在互聯網中都有獲得感。正因如此,習近平同志多次宣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以“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第五,建設網路強國必須堅持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不斷強化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路治理的堅定信心和決心。由於網路空間具有連接世界各國人民、融人類社會物質領域與精神領域於一體並日益成為意識形態新的領域和生成土壤等特殊性,使其直接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大自信”和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為了使互聯網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使互聯網成為為社會、為人民提供正能量的領域和途徑,必須始終堅持和強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指導網路強國建設,使全社會、全世界明白中國共產黨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網路、治理網路的信心是堅定的,決心是堅強的,步伐是堅定的。

二、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與治理實踐相結合產生的重大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對技術與人的本質、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辯證關係的深刻理解及基本理論,為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提供了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使得人與動物區別開來,使人走向了成為人的發展道路,而工具的製造及使用就是技術產生的源頭。技術從誕生那天起,就承擔著促使人的誕生、促使人的進步、促使社會發展的重任。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影響和改變世界的能力不斷提升,人類活動的空間不斷擴大,人類社會的活動方式、交往方式及其社會結構也在不斷變化,這其實就是生產力影響並決定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具體實現方式。恩格斯在評價馬克思時說過,馬克思不僅是理論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因為他一生都致力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正因為這樣,馬克思高度關注每一項科學的發明和技術的應用,科學技術被馬克思視為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重要杠杆和途徑。恩格斯也從促進人的解放和自由的高度研究和評判技術的功能和作用,認為火的發明和蒸汽機的使用都使人獲得了極大的解放,使人的自由大大地向前邁了一步。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不僅是人類處理與自然關係、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物質財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科學技術還是影響和改變人類交往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因素和力量。在科學技術不斷社會化和社會不斷科學技術化過程中,科學技術影響到的人的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和社會的重要存在方式,科學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響和塑造的社會和文明,使人類社會不斷出現新的領域、新的樣式、新的業態、新的面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心理、健康等,科學技術的影響和塑造作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馬克思主義正是從哲學的高度看待科學技術的本質的,從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的角度認識和評價科學技術的功能和影響的。

馬克思主義基於對科學技術本質、功能的理解,也使其看到了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另一種影響和後果,那就是當科學技術的力量與資本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對人、對人類消極的影響和後果。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的時候,曾經明白無誤地指出,機器的使用由於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目的結合在一起,不僅產生了“機器排斥人”的社會現象,還促使資本主義生產剩餘價值的方式從絕對剩餘價值生產轉向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使得剩餘價值的效率更高也更加隱蔽,而且隨著資本的有機構成(注: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不斷提高,工人階級的失業就會變成一種常態,而且還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馬克思主義還高度關注了科學技術的普遍使用在人與自然關係產生的消極影響,研究了科學技術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異化”現象,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當防止和消除此類“異化”現象,促進科學技術持續健康發展。在馬克思主義視域裡,技術的邏輯、資本的邏輯、人的價值邏輯,必須以人的價值統領技術和資本的邏輯,使得技術和資本都成為促進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力量,防止和消除技術邏輯與資本邏輯在結合中對於人的價值邏輯的侵蝕和背叛現象,以實現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著資訊技術革命的洗禮和帶來社會巨大變化的考驗,資訊技術極大的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及其物質、意識等相互關係的邊界劃分,使得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日益緊密聯繫起來並融合在一起,使社會出現了許多以前從未有過的新的特徵、新的趨勢。中國社會在極短的時間裡經歷著工業革命和資訊革命並行交替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走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大戰略,把促進社會資訊化作為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我國社會的資訊化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有了很大提升。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資訊化迅猛發展,無論是互聯網技術普及程度,互聯網參與的人口規模及其參與程度,還是互聯網對社會對個體的影響程度,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樣一種發展,使得網路日益成為個人和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方式,網路日益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及其個體之間連接起來,網路也日益成為國家與公民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溝通聯繫的重要途徑,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極為重要的活動和生存空間。網路不僅影響著社會的經濟活動,而且還影響到社會意識形態活動和社會治理活動。

正是基於網路發展在中國展現出的偉大實踐及重大作用,習近平同志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和治理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互聯網工作新局面,不斷創新和完善網路強國建設的思想和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和治理工作,不僅把發展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工作提到極為重要的議事日程,而且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和工作機構,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和關心下,我國定期召開世界互聯網大會,研究互聯網發展趨勢,共商互聯網發展大計,凝聚互聯網共識。中央多次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闡述中國共產黨關於網路發展的重要思想、重大部署。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在有關意識形態的會議上強調網路與意識形態的緊密關係。習近平同志還多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不斷闡發和創新網路治理、網路意識形態工作、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網路強國建設等重要思想和觀點。習近平同志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和網路治理實踐結合過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網路強國”“構建網路命運共同體”“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互聯網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讓億萬人民群眾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獲得感”“命運安全就命運國家安全”“互聯網要正面引導、提供正能量”“維護互聯網安全使全社會共同責任”“建設一支優秀的互聯網人才隊伍”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的重要發展,是指導我國互聯網發展和建設網路強國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著力貫徹並踐行這一思想,就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一個技術先進、安全可靠、人民受益的網路強國。

(作者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