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波場的超級代表競選:又是孫宇晨的作秀之舉?

區塊鏈世界裡有兩種極端:

一類利用一段段的代碼堆砌起支撐區塊鏈世界的基石, 從V神創世的乙太坊到BM揚言顛覆世界的eos。

一、抄襲模仿的延續:EOS推動的勢能被截胡

隨著BM向全世界宣佈 EOS 21個超級節點競選開始, 幣圈風雲再起。

無論真神大仙, 還是地獄閻魔, 都紛紛走向台前, 為看客們上演一場現實版的“權力的遊戲”。

所有人以為EOS就是今年幣圈主角之時, 有一個人則在悄悄謀劃著一切。

“模仿”……“抄襲”……“好功利”等爭議標籤, 從他大學出道開始, 便伴隨著左右。

從未有創新, 一直在模仿, 或許也是一種成功之道。

而波場的孫宇晨,

絕對不會放過EOS已經掀起的巨大關注度, 這一把順勢羊毛, 一定是薅的。

他的一封公開信試圖把“波場”也推向風口浪尖。

首先驚歎于此封公開信絕佳的文采, 不禁為起草者拍手叫好。

二、是耶穌的擁抱, 還是希特勒的微笑?

信中所說“主權在幣,

幣權在民”是波場自治的核心主旨。

表示比特幣等數位貨幣的絕大數控制權掌握在礦工和創始人團隊手裡, 代幣持有者則沒有公平發言的權力。

而波場的社區自治, 將權力下放就是新的革命。

信中流露出慷慨熱血的文字不禁讓人聯想到解放美利堅人民的《獨立宣言》。

其將波場競選代表的意義和重要性儼然上升到了解放幣圈人權的高度。

孫宇晨一再強調社區自治, 去中心化的理念, 不禁使人發問:

掌握34%波場代幣的波場基金會又算什麼, 其實際控制人孫宇晨如果參選成功, 其是否違背了波場去中心化的主旨思想?

我們查閱了波場基金會在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ACRA)的相關註冊資訊, 發現波場基金會有2名董事會成員,

孫宇晨及另一位新加坡國籍的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月5日, 一位董事會成員變更為另一位新加坡人。

而孫宇晨從2017年7月28日一直就是波場基金會的實際控制人和所有者。

而當我們查詢此基金會的財務資訊及資金流動情況時, 該基金會封鎖了查閱通道, 對外不可公開。

我們也從中無法得知孫宇晨ICO募集的錢有多少拿去做公關行銷和上幣費, 有多少拿來專案的開發運轉。

這一舉動與2017年孫宇晨成立波場基金會的公開聲明大相徑庭, 其宣稱要公開透明的運營基金會此刻看來頗為諷刺。

2年鎖倉?

公開信中表示2021年1月1日之前所有的獎勵是由波場基金會來派發。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2021之前, 而不是2022年, 2023年或者其他時間?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關於孫宇晨瘋狂套現120億、詐騙、跑路等傳聞不絕於耳。

而其本人發表聲明表示鎖倉2年基金會持有的340億個TRX供大家監督。

2年就是到2020年, 這與信中宣稱用基金會發獎金的時間不謀而合。

現在隨時超級代表的競選規則, 隨時從基金會中轉出TRX變得順理成章, 2年鎖倉變成一紙空文。

孫宇晨做為基金會的持有者, 其財務的不透明化, 誰也不知道會有多少TRX在這2年時間會以派發超級代表獎勵的為由轉出。

使大眾只能當個聽眾, 而無法得知真實的情況。

無疑是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這與孫宇晨強調的“幣權在民”的言論自相矛盾。

三、高控盤度的波場,韭菜何以加入狂歡?

波場在乙太坊位址中擁有大約47萬個地址,其持倉前十的份額約占整體總額的60%以上。

更為驚人的是除開第一位的波場基金會,排名二,三名地址的代幣持有數額超過20%。

而在數位貨幣市場, 7%的代幣數額就能將市場攪得腥風血雨,動一動就能控制價格的走向。

通過持倉比例來看,TRX被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散戶持有比例極低。

這與孫宇晨提出的“主權在幣,幣權在民”口號形成強烈的反差。

四、偷樑換柱,抄襲和借鑒意思相同?

波場的英文白皮書似乎抄襲了協定實驗室編寫的至少兩份白皮書,即IPFS和Filecoin的創建者。

協議實驗室的創始人Juan Benet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張照片,聲稱至少有9頁的《TRON》英文版本的白皮書是從IPFS或Filecoin的檔中拷貝出來的,Benet和其他的協議實驗室成員共同撰寫了這兩篇文章。

不難看出,從上面兩張圖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文本似乎並沒有逐字複製。

然而,在文章的擴展部分中,詞彙和結構的極為相似,至少有一部分的電子檔為打亂後重新編寫。

最糟糕的事實是,TRON的白皮書沒有引用任何引用,在最低限度上違反了IPFS白皮書發佈的知識共用授權合約,允許使用屬性進行重用。

而事件公開後,TRON從網站上移除白皮書,但不承認剽竊。

而孫宇晨更是在近日反駁道:“波場白皮書沒有抄襲,其最初版本的白皮書是中文的。英語、韓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版本是志願者翻譯的,所以我們不能為英文版本的失誤負抄襲的責任”。

孫宇晨表示,他個人覺得:

商業社會中,老問抄襲這個事情,沒有任何意義。幣圈代碼都是開源的,大家都是互相借鑒,乙太坊也借鑒了很多比特幣的內容;

在幣圈裡面idea和白皮書本身價值並不大的,核心還是把它做出來,以及在商業層面把它做好。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五、波場是人類的未來,還是銀河系漫遊指南?

中文白皮書更是仿佛在寫科幻故事,儘量將波場的重要性與宇宙大爆炸相聯繫。

並且中文版的內容缺失了很多英文版的重要資訊。

1、白皮書所寫的,發現不是顛覆某一個行業,而是很多個行業,有種將世界收入囊中的架勢。

2、8-10年直接從出埃及記到了遨遊太空,格局太大,跨度太大。

照理說,區塊鏈現在只是嬰兒階段,剛出生就直接規劃出了四五十年後,人到中年,抽著古巴雪茄,坐擁豪華遊輪,世界大佬享受人生的場面,是不是有點太虛了。

務實的講,這裡面每一個階段都可以規劃出厚厚一本白皮書,只靠白皮書中這些玄乎其乎的詞語帶過這些過程並不能讓人信服。

而且8-10年的時間跨度太長,變數太多。

3、專案技術沒有創新性。

可是深入思考一下商業邏輯:

做一個去中心化的音樂 App,能拿到版權嗎?

做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商平臺,商品能通過微信發給你同事嗎?

一個成立超過8年,一個成立不到1年;

一個脫胎於新浪,擁有近20年的媒體運營經驗;

一個員工數量超過4000人,一個最多不超過200人;

一個月活躍使用者近4億,一個產品還沒出來,2027年才能真正完全落地;

一個2017年營收超過50億的平臺,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產品能出來,什麼時候能賺到錢。

六、是行銷天才,還是作秀達人?

波場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無孔不入的行銷。

小到與網友親切互動,大到送賓士,送代幣,凡是能想到可以為波場拉升市值和交易量的行銷,不管成本多高,都會竭盡所能去做。

1、孫宇晨每天都會花一定時間來與網友互動。

不僅會親自回復網友提問拉近距離,彰顯親和力,還會與網友進行直播聊天。最近開通抖音,一天就增加了100萬粉絲。

3月31日的這場直播很火爆,吸引了1370余萬觀眾圍觀,粉絲們的情緒很高漲。

他為粉絲們講解波場的發展狀況及數位貨幣的發展之路。

看似想通過波場“財富自由”的粉絲只多不少, “我以後就用波場養老”的語句不停刷屏。

此時從他臉上看不出之前處於輿論中心的驚慌,有的只是湖畔大學第一期90後畢業學員的自信。

驚歎於他強大的吸粉能力,那個從惠州一中走出來的創業新星似乎從小就享受聚光燈下的美妙體驗。

2、波場將其代幣TRX登陸了40多家主流交易所,持幣人數接近50萬。

前5個交易所占TRX的總交易量70%之多。其他大多數交易所的交易量極低。有空殼之嫌。

而之前據傳的交易所200萬美元的上幣費來看,波場為了擴展代幣的交易區域和凸顯其代幣在全球受歡迎程度花費了上千萬美元之巨。

而這些ICO募集而來的錢,是投資者們投給波場的信任和希望。

3、今年上半年孫宇晨在各大社交媒體頻繁發聲:

波場的20億美金獎勵計畫,舉辦程式設計大賽,公鏈上線測試,超級代表選舉等,持續不斷的輸出利好消息,留住眾人的目光。

4、皇馬足球俱樂部素以不看價錢,只買明星球員的著稱。而這種行銷方式被戲稱為“金元政策”。

前完美世界研發工程師王本林加入波場;

前360核心安全工程師郭永剛加入波場;

前百度、美團技術專家吳斌加入波場;

前阿裡巴巴技術專家張思聰、頂級密碼專家章安文、前阿裡資料採擷專家趙宏等陸續加入波場。

這樣的報導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被孫宇晨高調宣佈,但這些人的在大公司中到底是頂樑柱,還是一顆螺絲釘,在浮躁的幣圈也沒有人去詳細調查。

突然之間,波場擁有幣圈最“豪華”的區塊鏈陣容。

雖然孫宇晨通過不斷的借勢,極力擺脫“空氣幣”、“騙子”的標籤,似乎在告訴大家“孫宇晨很好,波場的未來更好”,但顯然經得起實際推敲的事情還是太少。

七、波場的歸宿,永恆之地?

我們無法預知白皮書裡所講的那些宏偉願景是否能實現。

但從專案分析和落地應用來看,其不說普通和毫無創新的白皮書,就算按照其落地應用時間也要到2027年之後。

這不禁想到一個被幣圈人士引以為豪的口號“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2027年是多麼遙遠多麼渺茫的故事。

這與孫宇晨強調的“幣權在民”的言論自相矛盾。

三、高控盤度的波場,韭菜何以加入狂歡?

波場在乙太坊位址中擁有大約47萬個地址,其持倉前十的份額約占整體總額的60%以上。

更為驚人的是除開第一位的波場基金會,排名二,三名地址的代幣持有數額超過20%。

而在數位貨幣市場, 7%的代幣數額就能將市場攪得腥風血雨,動一動就能控制價格的走向。

通過持倉比例來看,TRX被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散戶持有比例極低。

這與孫宇晨提出的“主權在幣,幣權在民”口號形成強烈的反差。

四、偷樑換柱,抄襲和借鑒意思相同?

波場的英文白皮書似乎抄襲了協定實驗室編寫的至少兩份白皮書,即IPFS和Filecoin的創建者。

協議實驗室的創始人Juan Benet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張照片,聲稱至少有9頁的《TRON》英文版本的白皮書是從IPFS或Filecoin的檔中拷貝出來的,Benet和其他的協議實驗室成員共同撰寫了這兩篇文章。

不難看出,從上面兩張圖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文本似乎並沒有逐字複製。

然而,在文章的擴展部分中,詞彙和結構的極為相似,至少有一部分的電子檔為打亂後重新編寫。

最糟糕的事實是,TRON的白皮書沒有引用任何引用,在最低限度上違反了IPFS白皮書發佈的知識共用授權合約,允許使用屬性進行重用。

而事件公開後,TRON從網站上移除白皮書,但不承認剽竊。

而孫宇晨更是在近日反駁道:“波場白皮書沒有抄襲,其最初版本的白皮書是中文的。英語、韓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版本是志願者翻譯的,所以我們不能為英文版本的失誤負抄襲的責任”。

孫宇晨表示,他個人覺得:

商業社會中,老問抄襲這個事情,沒有任何意義。幣圈代碼都是開源的,大家都是互相借鑒,乙太坊也借鑒了很多比特幣的內容;

在幣圈裡面idea和白皮書本身價值並不大的,核心還是把它做出來,以及在商業層面把它做好。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五、波場是人類的未來,還是銀河系漫遊指南?

中文白皮書更是仿佛在寫科幻故事,儘量將波場的重要性與宇宙大爆炸相聯繫。

並且中文版的內容缺失了很多英文版的重要資訊。

1、白皮書所寫的,發現不是顛覆某一個行業,而是很多個行業,有種將世界收入囊中的架勢。

2、8-10年直接從出埃及記到了遨遊太空,格局太大,跨度太大。

照理說,區塊鏈現在只是嬰兒階段,剛出生就直接規劃出了四五十年後,人到中年,抽著古巴雪茄,坐擁豪華遊輪,世界大佬享受人生的場面,是不是有點太虛了。

務實的講,這裡面每一個階段都可以規劃出厚厚一本白皮書,只靠白皮書中這些玄乎其乎的詞語帶過這些過程並不能讓人信服。

而且8-10年的時間跨度太長,變數太多。

3、專案技術沒有創新性。

可是深入思考一下商業邏輯:

做一個去中心化的音樂 App,能拿到版權嗎?

做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商平臺,商品能通過微信發給你同事嗎?

一個成立超過8年,一個成立不到1年;

一個脫胎於新浪,擁有近20年的媒體運營經驗;

一個員工數量超過4000人,一個最多不超過200人;

一個月活躍使用者近4億,一個產品還沒出來,2027年才能真正完全落地;

一個2017年營收超過50億的平臺,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產品能出來,什麼時候能賺到錢。

六、是行銷天才,還是作秀達人?

波場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無孔不入的行銷。

小到與網友親切互動,大到送賓士,送代幣,凡是能想到可以為波場拉升市值和交易量的行銷,不管成本多高,都會竭盡所能去做。

1、孫宇晨每天都會花一定時間來與網友互動。

不僅會親自回復網友提問拉近距離,彰顯親和力,還會與網友進行直播聊天。最近開通抖音,一天就增加了100萬粉絲。

3月31日的這場直播很火爆,吸引了1370余萬觀眾圍觀,粉絲們的情緒很高漲。

他為粉絲們講解波場的發展狀況及數位貨幣的發展之路。

看似想通過波場“財富自由”的粉絲只多不少, “我以後就用波場養老”的語句不停刷屏。

此時從他臉上看不出之前處於輿論中心的驚慌,有的只是湖畔大學第一期90後畢業學員的自信。

驚歎於他強大的吸粉能力,那個從惠州一中走出來的創業新星似乎從小就享受聚光燈下的美妙體驗。

2、波場將其代幣TRX登陸了40多家主流交易所,持幣人數接近50萬。

前5個交易所占TRX的總交易量70%之多。其他大多數交易所的交易量極低。有空殼之嫌。

而之前據傳的交易所200萬美元的上幣費來看,波場為了擴展代幣的交易區域和凸顯其代幣在全球受歡迎程度花費了上千萬美元之巨。

而這些ICO募集而來的錢,是投資者們投給波場的信任和希望。

3、今年上半年孫宇晨在各大社交媒體頻繁發聲:

波場的20億美金獎勵計畫,舉辦程式設計大賽,公鏈上線測試,超級代表選舉等,持續不斷的輸出利好消息,留住眾人的目光。

4、皇馬足球俱樂部素以不看價錢,只買明星球員的著稱。而這種行銷方式被戲稱為“金元政策”。

前完美世界研發工程師王本林加入波場;

前360核心安全工程師郭永剛加入波場;

前百度、美團技術專家吳斌加入波場;

前阿裡巴巴技術專家張思聰、頂級密碼專家章安文、前阿裡資料採擷專家趙宏等陸續加入波場。

這樣的報導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被孫宇晨高調宣佈,但這些人的在大公司中到底是頂樑柱,還是一顆螺絲釘,在浮躁的幣圈也沒有人去詳細調查。

突然之間,波場擁有幣圈最“豪華”的區塊鏈陣容。

雖然孫宇晨通過不斷的借勢,極力擺脫“空氣幣”、“騙子”的標籤,似乎在告訴大家“孫宇晨很好,波場的未來更好”,但顯然經得起實際推敲的事情還是太少。

七、波場的歸宿,永恆之地?

我們無法預知白皮書裡所講的那些宏偉願景是否能實現。

但從專案分析和落地應用來看,其不說普通和毫無創新的白皮書,就算按照其落地應用時間也要到2027年之後。

這不禁想到一個被幣圈人士引以為豪的口號“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2027年是多麼遙遠多麼渺茫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