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起,向我們提問!|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

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化景物為情思

一往文學的粉絲裡, 有很多愛好文學的人, 為此, 我們每天推出原創文章, 希望能將一些偉大的作品和偉大的作家推薦給大家。

我們還會為大家追蹤最新的文學動態, 比如新書發佈、研究成果、學校排名……

考慮到一往文學的粉絲群體還有一部分是想要考研的人, 或者中文系在讀本科生和碩士生, 今天, 一往文學的新欄目開啟了:粉絲投稿&提問。

粉絲投稿:您可以將您的作品發送到郵箱347958340@qq.com, 我們會在三天內給予您回饋。 包括修改意見及是否刊登。

粉絲提問:直接在後臺發送有關文學的問題,

我們會在適當時間彙集, 做一期回復哦~

p.s.這兩個方式公眾號功能表列都有~歡迎嘗試~

01

粉絲與樂提問: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

這個問題聽起來就很“中文系”, 非常學院派, 也是研究《長恨歌》時繞不開的問題。

所以先明確一下在答“藝術特色”有關的題時, 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

藝術特色, 也稱“表現手法”。 指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 可以從語言、結構、修辭(敘事)手法、藝術風格、人物塑造來答。

《長恨歌》中婉轉動人的故事, 精巧獨特的藝術構思, 展現了李、楊愛情悲劇的全過程。 全篇貫穿的是歌長恨, 但詩人從重色說起, 極力鋪寫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 表面像是一幕喜劇, 樂到極點, 然而, 反襯出的卻是無窮無盡的悲和恨。 正因為作者把主人公千回百轉的心理描寫得淋漓盡致, 才會使整個詩篇哀婉動人、 迴腸盪氣, 也是其藝術特色和魅力之所在。 詩人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熔於一爐, 形成回環往復、富有變化的特點。

詩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 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 境, 恰如其分地表達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

唐玄宗在逃亡的路上, 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 日色暗淡, 旌旗無光, 秋景淒涼, 烘托了悲思和痛楚。 蜀地的山山水水很美, 但在唐玄宗眼中, 那山的青, 水的碧, 也都惹人傷心, 反而增添了內心的思念與痛苦。 這是詩人用美景來襯托哀情, 其感情細膩纏綿。 唐玄宗返京後, 所見所聞, 相互交錯, 表現出愁苦淒清, 行宮中的月色, 雨夜裡的鈴聲, 這些尋常的事物都給人以傷心、斷腸之感。 詩人反復渲染出睹物思人, 孤燈挑盡、難以入睡的苦苦追求和思戀, 尤其看到梨園弟子、阿監青娥都已白髮衰顏, 更是黯然神傷,

勾起對貴妃的無限思念。 詩人寄託仙境, 使人物情感迴旋上升, 達到極至, 正是這樣的反復抒情, 人物思想情感才體現得 更加深邃豐富, 更富有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長恨歌》的婉轉動人, 纏綿悱惻是千百年來能吸引讀者, 使人迴腸盪氣的主要原因。 詩人感情生活經歷淒怨、悲哀, 一生感時傷世, 這種深沉的痛苦寄寓在《長恨歌》的創作中, 借詠史感懷自身的遭遇。 詩人仕途坎坷、痛恨朝政腐敗, 晚年借佛道麻木自己, 尋求心靈的解脫。 但在這首詩裡, 是對曾經感情的影射, 更多的是對愛情的歌頌。

詩人將敘事、寫景、抒情高度融合, 對偶、 比喻、誇張等手法相得益彰。 寫景多於融情, 重在刻畫人物心理感受。 清麗的比喻和工整的對仗自然天成,

把環境、時節、心情都描繪得十分帖切和到位。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注入了太多的情感。 一篇《長恨歌》風情萬種, 語言華麗, 富於色彩, 造詣深厚。

當然, 如果是考試答題 , 可以考慮分點作答, 以下是提供的一個參考。

一、結構特色——奔放奇幻、峰迴路轉

《長恨歌》這篇長篇敘事詩共120句,從結構上可分為四個段落。全詩的結構曲折而又完整,詩人緊緊抓住了李、楊愛情的主線,以李、楊的相識、分別、思念、仙境尋妃為故事主體,讓情節一環一環的連續向前發展,既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而且每一個大的環節中又有一些小的波瀾起伏。

二、敘事藝術特色----裁減巧妙、虛實相生

《長恨歌》的敘事藝術不僅體現在她前後連貫,有條不紊的基本要求上,還注意巧妙的剪裁,線索的靈活穿插,恰當的插敘、倒敘、照應等藝術手法的運用。詩人在故事情節上的創造更是發揮了天馬行空、行雲流水般的創造力。《長恨歌》在敘事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藝術特色,那就是抒情與敘事的融合。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形神兼備、形神一體

1.玄宗的形象塑造——荒淫與鍾情

2.楊貴妃的形象塑造——簡約細膩、形神兼備

四、語言藝術特色——杳靄流玉、悠悠花香

1.語言的形象性

2.語言的抒情性

3.語言的音樂性

這位元粉絲的提問不算太難,網上有較多資料,但是我們可以繼續發散一下。學會了分析藝術特色的方法後,你是否也能分析:

1.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

2.《聊齋志異》的藝術特色

3.《史記》的藝術特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討論這些問題~包括《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大家還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最後再次呼籲大家向我們投稿和提問!一往文學,在這裡讀懂文學。

往期回顧:

《長恨歌》這篇長篇敘事詩共120句,從結構上可分為四個段落。全詩的結構曲折而又完整,詩人緊緊抓住了李、楊愛情的主線,以李、楊的相識、分別、思念、仙境尋妃為故事主體,讓情節一環一環的連續向前發展,既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又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而且每一個大的環節中又有一些小的波瀾起伏。

二、敘事藝術特色----裁減巧妙、虛實相生

《長恨歌》的敘事藝術不僅體現在她前後連貫,有條不紊的基本要求上,還注意巧妙的剪裁,線索的靈活穿插,恰當的插敘、倒敘、照應等藝術手法的運用。詩人在故事情節上的創造更是發揮了天馬行空、行雲流水般的創造力。《長恨歌》在敘事裡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藝術特色,那就是抒情與敘事的融合。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形神兼備、形神一體

1.玄宗的形象塑造——荒淫與鍾情

2.楊貴妃的形象塑造——簡約細膩、形神兼備

四、語言藝術特色——杳靄流玉、悠悠花香

1.語言的形象性

2.語言的抒情性

3.語言的音樂性

這位元粉絲的提問不算太難,網上有較多資料,但是我們可以繼續發散一下。學會了分析藝術特色的方法後,你是否也能分析:

1.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

2.《聊齋志異》的藝術特色

3.《史記》的藝術特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討論這些問題~包括《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大家還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最後再次呼籲大家向我們投稿和提問!一往文學,在這裡讀懂文學。

往期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