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林林:核桃育苗的實用技術

培育良種壯苗, 是發展良種核桃生產的基礎條件之一。 傳統生產大多採用實生繁殖的苗木, 由於遺傳基礎比較複雜, 後代分離很大, 不同單株間表現差異很大, 結果期早晚可相差3—4年, 乃至7—8年, 產量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 堅果品質差異更大。 為了徹底改變這種落後的狀況, 必須改實生繁殖為嫁接繁殖。 與實生繁殖相比較, 嫁接繁殖的主要優點:一是能很好地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 迅速擴大繁殖優良品種或優系, 加速實現核桃良種化;二是能顯著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三是能提早結果;四是有助於矮化栽培;五是可充分利用核桃種質資源。

這是核桃苗木繁育的發展方向, 也是一個投資收益穩定的“短、平、快”項目, 近年來在我省發展較快, 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優勢。 但也存在著盲目發展, 品種混亂, 生產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急需解決。 為了加強種苗管理, 保證苗木品種優良純正, 促進核桃苗木繁育持續健康發展, 就應該大力推廣新品種和實用技術。

砧苗的培育

砧苗是指利用種子繁育而成的實生苗, 主要用作嫁接苗的砧木。

一、常用核桃砧木的種類及特點

1、核桃 以核桃作砧木(也叫共砧或本砧), 嫁接親和力強, 成活率高, 生長和結果良好, 是較常採用的一種, 在國外還表現有抗黑線病的能力。

2、核桃楸 又稱楸子, 山核桃等, 我省甘肅、商縣等地均有分佈。

抗寒、抗旱, 耐瘠薄是核桃屬中最耐寒的一個樹種, 適於北方各省栽植。

3、野核桃 我省安康、黃龍山區有分佈, 作為核桃砧木, 適於山地和丘陵地區。

就目前情況而言, 後兩種在生產上用作砧木還在一些問題, 核桃楸實生苗作砧時其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如核桃本砧高, 野核桃作砧木, 成活較好, 但表現為後期不親合, 有待進一步試驗。

二、育苗前的準備工作

1、種子籌備

(1)種子選擇 首先選擇生長健壯, 無病蟲害, 種仁飽滿的壯齡樹為採種母村。 當堅果達形態成熟, 即青皮由綠變黃並開裂時即可採收。

為確保種子品質, 種用核桃應比商品核桃晚採收3—5天, 種用核桃不用漂洗, 可直接將脫青皮的堅果撿出涼曬, 涼曬種子要層層攤在通風乾燥處, 不宜放在水泥地面, 木板或鐵板上受陽光直接曝曬, 以免影響種子生活力。

(2)種子貯藏 核桃種子無後熟期。 秋播的種子採收後即可帶青皮播種。 春播的種子貯藏時間則較長, 貯藏時注意保持低溫(5℃左右)。 低濕(空氣相對濕度50—60%)和適當通氣, 以保證種子在貯藏後仍有正常的生活力。

2、選地與整地

選擇圃地是育苗成敗的基礎。 苗圃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質疏鬆、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且交通方便的地方。 如繁育嫁接苗, 最好靠近或提前建立采穗圃。

圃地的整理是保證苗木生長和品質的重要環節。 整地主要是指對土壤進行深翻耕作, 耙磨整平。 通過整地可增加土壤的通氣性、通水性, 並有蓄水保墒、翻埋雜草殘茬、混拌肥料及消滅病蟲害等作用。 一般畝施農家肥3000斤, 追加尿素50斤或畝施二胺100斤, 追加尿素30斤, 同時加入辛硫磷顆粒劑防治蟲害, 噴灑多菌靈進行滅菌。

圃地整好後, 為了提高出苗率, 可以加鋪地膜進行保墒。 地膜育苗出苗整齊, 出苗率高, 但操作比較麻煩, 費時費工。 覆膜時採用寬70cm的地膜, 膜間距50cm即可。

3、播種前種子處理

秋播種子不需任何處理, 可直接播種。 春季播種時, 播種前應進行浸種處理, 以確保發芽。 經常採用的方法有:

(1)、冷水浸種法 用冷水浸泡7—10天, 每天換水一次, 或將盛有核桃種子的麻袋放在流水中,使其吸水膨脹裂口,即可播種。

(2)、冷浸日曬法 將冷水浸泡過的種子置於陽光下晾曬,待大部分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

(3)、沙芷催芽法 春季播種的核桃種子也可於秋冬季採用沙芷處理。

(4)、開水浸種法 當時間緊迫,用別的方法來不急時,可將種子放在缸內,然後倒入開水,使水面浸沒種子,這是果殼不斷爆裂,要不停攪動,5分鐘後撈出種子,倒入涼水中浸泡一天,即可進行播種。

三、播種

1、播種時期,可分為秋播和春播。

秋播宜在土壤結凍前進行。應注意不宜過早或過晚。早播氣溫高,種子在濕土中易發芽或黴爛,且易受牲畜鳥獸危害,晚播土壤凍結,操作困難。

春播宜在土壤解凍之後馬上進行。一般3月下旬至4月初(地溫3度時),春播的缺點是播種時間短、田間作業緊迫。若延遲播種則氣候乾燥、蒸發量大,不易保持土壤濕度,同時生長期短,生長量小,會降低苗木品質。

2、播種方法多為點播。

播種前要整地施肥,整地要精細。覆膜的膜上可以點播兩行,行距20—30cm,株距10—15 cm。播種時先用打坑器按株行距要求點式打坑,然後澆水,待水分充分下滲後播種,播種的技術要點是種子縫合線與地面垂直,種尖向一側擺放,這樣出苗好。播後覆土9—12 cm,遵循秋深春淺,旱深澇淺的原則。不覆膜的可用犁子開溝播種,注意要預留寬窄行,以便進行嫁接。

3、播種量 播種量困株行距和種子大小及品質不同而異,一般每畝下種(幹核桃)100-150千克(即8000粒-12000粒)可產苗6000—8000株。

四、播後管理

核桃播種(春播)後20天左右開始發芽出苗,40天左右出齊。要培育健壯的砧木苗,必須加強苗期的田間管理工作。

1、施肥灌水 一般來說,在核桃苗出齊前不需灌水,以免造成面板結,若墒情過差時可及時灌水,並視具體情況進行除草鬆土。

當苗出齊後,為了加快生長,應及時灌水,五、六月份是苗木生長關鍵時期,視墒情灌水2—3次,追施速效氮肥2次,每次每畝追尿素20斤左右。七、八月份雨量相對較多,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澆水,並適當追施磷鉀肥,以控制苗木瘋長。

2、中耕除草 及時中耕可以疏鬆表土,減少蒸發,防止地表板結,促進氣體交換,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利用率,給土壤微生物創造有利的條件。

苗圃地雜草生長快、繁殖力強,與幼苗爭奪水分和養分,有些雜草還是病蟲的媒介和寄生場所,因此,苗圃地必須及時除草和中耕。

嫁接苗的培育

嫁接苗培育是嫁接繁殖中的關鍵環節,它直接決定著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和核桃生產的良種化程度,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接穗選擇

要繁育優良純正的核桃苗木,就必須嚴把接穗採集關,即從資質和信譽較好的單位和組織引種,避免造成混亂和引進假種、劣穗等造成不良影響。也可建立專門的采穗圃,並加強對采穗母樹的綜合管理。從中採取生長健壯、發育充實、髓心較小、無病蟲害的一年生發育枝或徒長枝作為穗條。

二、接穗的採集、貯運及處理

1、接穗的採集 枝接的接穗採集時間,從落葉後到萌芽前都可以進行。但因各個地區氣候條件不同,採集的具體時間亦有所不同。北方核桃抽條嚴重和冬季及早春枝條易受凍害的地區,宜在秋末冬初採集。冬季抽條和凍害輕微地區,可在春季萌芽前采穗,此時,可隨采隨用或短期貯藏,接穗的水分充足,芽子處於即將萌動狀態,嫁接成活率顯著提高。

芽接所用穗條,多採用半木質化枝條,要求夏季隨用隨采或短暫貯藏。夏季芽接穗條最多貯藏二天。

2、接穗的貯運 枝接所用接穗最好在氣溫較低的晚秋或早春運輸。高溫天氣易造成黴爛或失水,冬季運輸接穗時應注意防凍。

接穗就地貯芷越冬,可在陰暗處挖坑埋芷,也可利用土窖、窯洞、冷庫等貯芷。貯藏的最適溫度0—5℃,最高不能超過8℃。黃龍縣乾果公司經多年實踐有土窯、土窖貯芷接穗的成功經驗,效果較好。

3、接穗的處理 接穗的處理包括剪截,蠟封和消毒處理等,都根據貯藏時間和方法以及穗條的情況而定。

三、砧木選擇

選擇砧木應根據不同栽培區域的生態條件和當地生產情況,確定合適的砧木類型。一般情況枝接砧木應選擇1—2年生,幹徑1.0cm以上的實生苗,芽接砧木選2年生平茬苗幹徑0.8cm以上的植株。

四、嫁接時期

核桃的嫁接時期因地區和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室外枝接適宜時期是從砧木發芽至展葉期,此時生長開始加快,砧、穗易利皮,傷流較少或沒有,有利於愈傷組織的形成和成活。芽接時間多在6月初至8月進行,其中以6月初至7月上旬為最適時期。

五、嫁接方法

根據嫁接時所用的接穗不同,可分為枝接和芽接兩大類,每類都包括多種嫁接方法。

1、枝接 以枝條為接穗的嫁接方法為枝接。按操作地點可分為室外枝接和室內枝接兩種。

(1)室內枝接 核桃室內枝接是利用出圃的實生苗作砧木,在室內進行嫁接的方法。此法能有效地避免傷流液對嫁接成活的不良影響,並可人為地創造宜於砧穗結合的有利條件,具有適宜嫁接期長,可實行機械化操作,成活好且穩定等優點。該法在整個休眠期都可進行,但以3—4月份為最適期,其主要技術路線採用。

溫床催醒——室內嫁接——溫床愈傷——愈傷後貯芷——大田移植——出苗

(2)室外枝接 室外枝接指在室外利用坐地苗直接嫁接成苗,但必須掌握好嫁接時間、技術措施和管理辦法,否則成活率難以保證,且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3)常用的枝接法有:

A、雙舌合接 雙舌合接砧木採用1—2年生實生苗(1年生苗最好)根頸部直徑1—2cm。於根頸以上8cm處剪斷砧幹。選與砧木粗細相當的接穗剪成12—14cm的小段(1—2芽)。將砧、穗各削成3—5 cm長的光滑斜面,在削麵由下往上1/3處用刀切一接舌,深達2—3cm。砧穗削好後要立即插合,使各自的舌片插入對方的切口,雙方削麵緊密鑲嵌,並用塑膠條綁緊,然後根據情況採取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即可。

B、插皮舌接 操作方法是選適當位置的剪(或鋸)斷砧木樹幹,削平鋸(剪)口,然後選選擇砧木光滑處由上至下削去老皮5—7cm,寬1cm左右,露出皮層,接穗則削成6—8cm的大削麵(注意刀口一開始就要向下切凹,並超過髓心,然後斜削,保證整個斜面較薄),用手指捏開削麵背後皮層,使之與木質部分離,然後將接穗的木質部插砧木削麵的木質部與皮層之間,使接穗的下皮層蓋在砧木皮層的削麵上,最後塑膠條綁緊接口。

C、插皮接 又叫皮下接。操作要點是:首先剪斷或鋸斷砧幹、削平鋸口,在砧木光滑處,由上向下垂直劃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1.5cm,順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開皮層,如接穗太粗,不易插入,也可在砧木上切一個3cm左右上寬下窄的三角形切口。接穗的削法是,先將一側削成一個大削麵(開始先向下切並超過中心髓部,然後斜削),長6—8cm,其另一側的削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兩側輕輕削去皮層;另一種是從大削麵背後0.5—1cm處往下的皮全部切除,露出木質部。前一種削法在插入接穗時要在砧木上縱切,深達木質部,將接穗順刀口插入,接穗內側露白0.7cm左右,後一種削法在插入接穗時不需要縱切砧木,直接將接穗的木質部插入砧木的皮層與木質之間,使二者皮部相接,然後用塑膠條包紮好。

(4)常用的芽接方法有:

A、方塊形芽接 此法成活率較高,各地應用較多。操作方法是先在砧木上切一方塊,將樹皮挑起,再按回該處,以防切口乾燥。然後在接穗上取下與砧木方塊大小相同的方形芽片,並迅速鑲入砧木切口,使芽片介面與砧木切口密接,隨後綁緊即可。要求芽片長度不小於4cm,寬度2—3cm,芽內維管束(護芽肉)保護完好。

B、工字形芽接 將接芽上下各環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3—4cm,寬1.5—2.5cm,然後縱切兩刀,在砧木適當部位取同樣長度,上下各切一刀,寬度達幹周的2/3左右,從中間豎切兩刀撕去0.3—0.5cm寬的皮,剝開兩邊皮層,將接穗上的芽片,用拇指按住從接芽側面向左推下(需帶護芽肉)迅速將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用塑膠條自上而下包紮嚴密。

六、嫁接苗管理

從嫁接到完全癒合及萌芽抽枝需30—40天的時間,為保證其健壯生長,應加強管理。

1、謹防碰撞 剛接好的苗木接後不甚牢固,最忌碰撞造成錯位或劈裂。

2、除萌 接後20天左右,砧木上易萌發大量幼芽,應及時抹掉,以免影響接芽萌發和生長。

3、剪砧及複綁 芽接時砧木未剪或只剪去一部分,接芽成活新梢長到10cm左右時,從接芽2cm以上剪除,另外,芽接後6—8天,根據綁紮程度進行複綁,有利於成活生長。

4、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核桃嫁接後2周內禁忌灌水施肥,當新梢長到10cm以上時應及時追肥澆水,也可將追肥,灌水與鬆土除草結合起來,此外,苗木新梢生長期易遭食葉害蟲危害,要及時檢查注意防治。

或將盛有核桃種子的麻袋放在流水中,使其吸水膨脹裂口,即可播種。

(2)、冷浸日曬法 將冷水浸泡過的種子置於陽光下晾曬,待大部分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

(3)、沙芷催芽法 春季播種的核桃種子也可於秋冬季採用沙芷處理。

(4)、開水浸種法 當時間緊迫,用別的方法來不急時,可將種子放在缸內,然後倒入開水,使水面浸沒種子,這是果殼不斷爆裂,要不停攪動,5分鐘後撈出種子,倒入涼水中浸泡一天,即可進行播種。

三、播種

1、播種時期,可分為秋播和春播。

秋播宜在土壤結凍前進行。應注意不宜過早或過晚。早播氣溫高,種子在濕土中易發芽或黴爛,且易受牲畜鳥獸危害,晚播土壤凍結,操作困難。

春播宜在土壤解凍之後馬上進行。一般3月下旬至4月初(地溫3度時),春播的缺點是播種時間短、田間作業緊迫。若延遲播種則氣候乾燥、蒸發量大,不易保持土壤濕度,同時生長期短,生長量小,會降低苗木品質。

2、播種方法多為點播。

播種前要整地施肥,整地要精細。覆膜的膜上可以點播兩行,行距20—30cm,株距10—15 cm。播種時先用打坑器按株行距要求點式打坑,然後澆水,待水分充分下滲後播種,播種的技術要點是種子縫合線與地面垂直,種尖向一側擺放,這樣出苗好。播後覆土9—12 cm,遵循秋深春淺,旱深澇淺的原則。不覆膜的可用犁子開溝播種,注意要預留寬窄行,以便進行嫁接。

3、播種量 播種量困株行距和種子大小及品質不同而異,一般每畝下種(幹核桃)100-150千克(即8000粒-12000粒)可產苗6000—8000株。

四、播後管理

核桃播種(春播)後20天左右開始發芽出苗,40天左右出齊。要培育健壯的砧木苗,必須加強苗期的田間管理工作。

1、施肥灌水 一般來說,在核桃苗出齊前不需灌水,以免造成面板結,若墒情過差時可及時灌水,並視具體情況進行除草鬆土。

當苗出齊後,為了加快生長,應及時灌水,五、六月份是苗木生長關鍵時期,視墒情灌水2—3次,追施速效氮肥2次,每次每畝追尿素20斤左右。七、八月份雨量相對較多,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澆水,並適當追施磷鉀肥,以控制苗木瘋長。

2、中耕除草 及時中耕可以疏鬆表土,減少蒸發,防止地表板結,促進氣體交換,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利用率,給土壤微生物創造有利的條件。

苗圃地雜草生長快、繁殖力強,與幼苗爭奪水分和養分,有些雜草還是病蟲的媒介和寄生場所,因此,苗圃地必須及時除草和中耕。

嫁接苗的培育

嫁接苗培育是嫁接繁殖中的關鍵環節,它直接決定著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和核桃生產的良種化程度,應給予高度重視。

一、接穗選擇

要繁育優良純正的核桃苗木,就必須嚴把接穗採集關,即從資質和信譽較好的單位和組織引種,避免造成混亂和引進假種、劣穗等造成不良影響。也可建立專門的采穗圃,並加強對采穗母樹的綜合管理。從中採取生長健壯、發育充實、髓心較小、無病蟲害的一年生發育枝或徒長枝作為穗條。

二、接穗的採集、貯運及處理

1、接穗的採集 枝接的接穗採集時間,從落葉後到萌芽前都可以進行。但因各個地區氣候條件不同,採集的具體時間亦有所不同。北方核桃抽條嚴重和冬季及早春枝條易受凍害的地區,宜在秋末冬初採集。冬季抽條和凍害輕微地區,可在春季萌芽前采穗,此時,可隨采隨用或短期貯藏,接穗的水分充足,芽子處於即將萌動狀態,嫁接成活率顯著提高。

芽接所用穗條,多採用半木質化枝條,要求夏季隨用隨采或短暫貯藏。夏季芽接穗條最多貯藏二天。

2、接穗的貯運 枝接所用接穗最好在氣溫較低的晚秋或早春運輸。高溫天氣易造成黴爛或失水,冬季運輸接穗時應注意防凍。

接穗就地貯芷越冬,可在陰暗處挖坑埋芷,也可利用土窖、窯洞、冷庫等貯芷。貯藏的最適溫度0—5℃,最高不能超過8℃。黃龍縣乾果公司經多年實踐有土窯、土窖貯芷接穗的成功經驗,效果較好。

3、接穗的處理 接穗的處理包括剪截,蠟封和消毒處理等,都根據貯藏時間和方法以及穗條的情況而定。

三、砧木選擇

選擇砧木應根據不同栽培區域的生態條件和當地生產情況,確定合適的砧木類型。一般情況枝接砧木應選擇1—2年生,幹徑1.0cm以上的實生苗,芽接砧木選2年生平茬苗幹徑0.8cm以上的植株。

四、嫁接時期

核桃的嫁接時期因地區和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室外枝接適宜時期是從砧木發芽至展葉期,此時生長開始加快,砧、穗易利皮,傷流較少或沒有,有利於愈傷組織的形成和成活。芽接時間多在6月初至8月進行,其中以6月初至7月上旬為最適時期。

五、嫁接方法

根據嫁接時所用的接穗不同,可分為枝接和芽接兩大類,每類都包括多種嫁接方法。

1、枝接 以枝條為接穗的嫁接方法為枝接。按操作地點可分為室外枝接和室內枝接兩種。

(1)室內枝接 核桃室內枝接是利用出圃的實生苗作砧木,在室內進行嫁接的方法。此法能有效地避免傷流液對嫁接成活的不良影響,並可人為地創造宜於砧穗結合的有利條件,具有適宜嫁接期長,可實行機械化操作,成活好且穩定等優點。該法在整個休眠期都可進行,但以3—4月份為最適期,其主要技術路線採用。

溫床催醒——室內嫁接——溫床愈傷——愈傷後貯芷——大田移植——出苗

(2)室外枝接 室外枝接指在室外利用坐地苗直接嫁接成苗,但必須掌握好嫁接時間、技術措施和管理辦法,否則成活率難以保證,且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3)常用的枝接法有:

A、雙舌合接 雙舌合接砧木採用1—2年生實生苗(1年生苗最好)根頸部直徑1—2cm。於根頸以上8cm處剪斷砧幹。選與砧木粗細相當的接穗剪成12—14cm的小段(1—2芽)。將砧、穗各削成3—5 cm長的光滑斜面,在削麵由下往上1/3處用刀切一接舌,深達2—3cm。砧穗削好後要立即插合,使各自的舌片插入對方的切口,雙方削麵緊密鑲嵌,並用塑膠條綁緊,然後根據情況採取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即可。

B、插皮舌接 操作方法是選適當位置的剪(或鋸)斷砧木樹幹,削平鋸(剪)口,然後選選擇砧木光滑處由上至下削去老皮5—7cm,寬1cm左右,露出皮層,接穗則削成6—8cm的大削麵(注意刀口一開始就要向下切凹,並超過髓心,然後斜削,保證整個斜面較薄),用手指捏開削麵背後皮層,使之與木質部分離,然後將接穗的木質部插砧木削麵的木質部與皮層之間,使接穗的下皮層蓋在砧木皮層的削麵上,最後塑膠條綁緊接口。

C、插皮接 又叫皮下接。操作要點是:首先剪斷或鋸斷砧幹、削平鋸口,在砧木光滑處,由上向下垂直劃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1.5cm,順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開皮層,如接穗太粗,不易插入,也可在砧木上切一個3cm左右上寬下窄的三角形切口。接穗的削法是,先將一側削成一個大削麵(開始先向下切並超過中心髓部,然後斜削),長6—8cm,其另一側的削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兩側輕輕削去皮層;另一種是從大削麵背後0.5—1cm處往下的皮全部切除,露出木質部。前一種削法在插入接穗時要在砧木上縱切,深達木質部,將接穗順刀口插入,接穗內側露白0.7cm左右,後一種削法在插入接穗時不需要縱切砧木,直接將接穗的木質部插入砧木的皮層與木質之間,使二者皮部相接,然後用塑膠條包紮好。

(4)常用的芽接方法有:

A、方塊形芽接 此法成活率較高,各地應用較多。操作方法是先在砧木上切一方塊,將樹皮挑起,再按回該處,以防切口乾燥。然後在接穗上取下與砧木方塊大小相同的方形芽片,並迅速鑲入砧木切口,使芽片介面與砧木切口密接,隨後綁緊即可。要求芽片長度不小於4cm,寬度2—3cm,芽內維管束(護芽肉)保護完好。

B、工字形芽接 將接芽上下各環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3—4cm,寬1.5—2.5cm,然後縱切兩刀,在砧木適當部位取同樣長度,上下各切一刀,寬度達幹周的2/3左右,從中間豎切兩刀撕去0.3—0.5cm寬的皮,剝開兩邊皮層,將接穗上的芽片,用拇指按住從接芽側面向左推下(需帶護芽肉)迅速將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用塑膠條自上而下包紮嚴密。

六、嫁接苗管理

從嫁接到完全癒合及萌芽抽枝需30—40天的時間,為保證其健壯生長,應加強管理。

1、謹防碰撞 剛接好的苗木接後不甚牢固,最忌碰撞造成錯位或劈裂。

2、除萌 接後20天左右,砧木上易萌發大量幼芽,應及時抹掉,以免影響接芽萌發和生長。

3、剪砧及複綁 芽接時砧木未剪或只剪去一部分,接芽成活新梢長到10cm左右時,從接芽2cm以上剪除,另外,芽接後6—8天,根據綁紮程度進行複綁,有利於成活生長。

4、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核桃嫁接後2周內禁忌灌水施肥,當新梢長到10cm以上時應及時追肥澆水,也可將追肥,灌水與鬆土除草結合起來,此外,苗木新梢生長期易遭食葉害蟲危害,要及時檢查注意防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