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識付費平臺紛紛推出“會員包月”, 背後都隱藏了哪些商業邏輯?

一個會員可以貢獻的收入是免費用戶貢獻收入的20倍以上, 如果這句話在視頻領域屬實的話, 這會不會成為各大知識付費平臺紛紛推出會員服務的原因所在?

商業模式、使用者體驗、內容品質, 長期以來都是造成知識付費尤其是移動音訊的鐵三角, 在你也是會員我也是會員的情況下, 各大平臺該如何塑造自身優勢?

頭部IP搶奪戰

在423讀書日期間, 知乎、得到、喜馬拉雅FM、蜻蜓FM、好好學習(今日頭條app旗下知識付費產品), 紛紛推出了會員服務。 付費會員模式從提出以來, 各大知識付費平臺就在用戶、版權方、平臺的三角關係當中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節奏,

希望借助內容消費升級風口和IP勢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時間, 頭部IP搶奪戰的激烈程度令人乍舌。

在這次的“會員戰役”中, 知乎讀書會、喜馬拉雅FM、好好學習等紛紛亮出了自家部分IP和大咖資源, 把超多存量IP和新增IP綁定在一起, 以極具性價比的價格賣給用戶, 比如, 喜馬拉雅FM推出的是一季度49元會員福利, 蜻蜓FM則推出了會員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 我們先來看看各家的會員權益:

(綜合整理自公眾號:深幾度)

在行銷路徑上, IP本身就是用戶為會員買單的最大動力之一;而頭部內容, 尤其是超級IP內容會引發馬太效應。 在互聯這個時代, 口碑傳播的綜合成本相對低, 一個好的音訊付費內容能瞬間刷爆朋友圈,

像得到推出的梁甯《產品思維30講》;喜馬拉雅FM平臺上的餘秋雨《中國文化日課》、《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的投資課》;蜻蜓FM新上線的《方文山的音樂詩詞課》、《許知遠:豔遇圖書館》。

而這次相對于其他家會員產品, 喜馬拉雅拿出了平臺頭部內容, 包括之前的暢銷課程《好好說話》、《小學問》等免費開放給會員, 而蜻蜓FM則順勢推出了大咖作品8.8折的讓利活動。

有聲書版權收購戰

除了IP、大咖資源外, 在海量內容存儲上, 無論是有聲書、還是網路文學, 喜馬拉雅FM、蜻蜓FM、知乎讀書會等也亮出了部分底牌。 這也並不奇怪, 因為再小眾的內容, 也能找到自己精准的使用者群, 為其內容付費, 且粘度極強。 更為重要的是, 再小眾的音訊內容,

只要有他自己精准的用戶定位, 他一定有自己的回報, 讓他自己的小眾內容能夠持續發展。 比如喜馬拉雅上最早開始錄製有聲書的主播“有聲的紫襟”, 其粉絲超過 380 萬, 節目累計播放量達到 25億次, 其中最火的有聲書《摸金天師》, 目前收聽量高達 15.3 億。 蜻蜓FM平臺上的《茅山後裔》累計播放量已逾17億, 而這檔節目也是蜻蜓FM銷量最高的付費有聲書之一。

海量內容除了能強吸引小眾精准用戶外,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功能是, 它是衡量一個平臺內容分發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謂內容的分發能力指的是, 量要足夠大, 大到最好占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 各知識付費平臺除了打響頭部IP搶奪戰外, 對有聲書版權的爭奪也早已提上日程。

喜馬拉雅不僅共用閱文集團所有版權, 還與愛奇藝文學、中國出版集團、中信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果麥等中國大部分知名線上線下機構達成合作, 目前已擁有70%以上的暢銷書版權。

而蜻蜓FM也同樣很早就開始佈局有聲讀物產業鏈,

不僅在2014年全資並購央廣之聲, 還陸續與掌閱科技、鴻達乙太等達成戰略合作,收穫了大量有聲書版權。

不難預見, 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壯大, 在有聲書版權領域的跑馬圈地將愈演愈烈。

內容行銷社交戰

在行銷管道推廣上, 知乎讀書會推出了連續打卡全額返還的活動, 即連續七天在“知乎·讀書會”中分享任意一本領讀音訊到朋友圈進行打卡分享, 將獲得首年年費的全額返還。 這一行銷策略將獲客、啟動、留存、分享一攬子搞定, 很多用戶被此福利所吸引。

善於“造節”的喜馬拉雅這次也順勢推出國內首個“423聽書節”。 朋友圈廣告、大多數頭部和腰部帳號, 以及平臺上的主流核心商家也都在各種環節植入對節日的宣傳。

靠用戶付費,知識付費終於看到了春天。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人均每天讀書20.38分鐘,遠低於歐美、日本等國家。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數字閱讀使用者在不斷增長,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資料,數位閱讀使用者尤其是聽書用戶在423聽書節活動中貢獻了超過50%的流量,收聽總時長占平臺用戶的72%,其中,高頻有聲書用戶每年聽15到20本書,是紙質書的4~5倍;活躍用戶日均聽書時長超過180分鐘,是紙質閱讀時間的近9倍。

無論是會員經濟價值,還是數字閱讀提高國民總閱讀書,聽書作為一種“解放眼睛,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閱讀方式,未來將在閱讀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即便在IP站、資源戰、內容分發能力搶奪上打得不亦樂乎,但各大知識付費平臺誰能笑到最後,考驗的還是內容品質和商業化能力。說到底,形成可以自體循環的造血能力才是良性商業的核心根基。

想要獲取更多孵化服務,請添加新知榜商務微信(微信號:suxiao0)諮詢瞭解。

靠用戶付費,知識付費終於看到了春天。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人均每天讀書20.38分鐘,遠低於歐美、日本等國家。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數字閱讀使用者在不斷增長,據喜馬拉雅423聽書節資料,數位閱讀使用者尤其是聽書用戶在423聽書節活動中貢獻了超過50%的流量,收聽總時長占平臺用戶的72%,其中,高頻有聲書用戶每年聽15到20本書,是紙質書的4~5倍;活躍用戶日均聽書時長超過180分鐘,是紙質閱讀時間的近9倍。

無論是會員經濟價值,還是數字閱讀提高國民總閱讀書,聽書作為一種“解放眼睛,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閱讀方式,未來將在閱讀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即便在IP站、資源戰、內容分發能力搶奪上打得不亦樂乎,但各大知識付費平臺誰能笑到最後,考驗的還是內容品質和商業化能力。說到底,形成可以自體循環的造血能力才是良性商業的核心根基。

想要獲取更多孵化服務,請添加新知榜商務微信(微信號:suxiao0)諮詢瞭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