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菩薩與佛,有區別嗎?“西方三聖”與”華嚴三聖”是什麼來頭?

西西在4月初去了一趟晉北(今山西省), 走訪了許多冷門的唐金遼元古廟, 目的是去調查佛像彩塑與古建築。 囿於我的“初級佛學生”水準, 旅途中提出了諸多疑問。 幸好我的同行老師知識淵博, 百問不倒。

▲攝於山西博物院的鎏金觀音菩薩, 結期克手印(密宗降魔)。

最近會整理一些比較有趣的事件, 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我會儘量寫的通俗一些, 鑒於水準有限, 如有措辭不嚴謹的地方, 歡迎指正。

【第一日:菩薩與佛, 有區別嗎?】

先來一點我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佛, 舉例來說有:燃燈古佛(過去佛), 釋迦牟尼佛(現在佛), 彌勒佛(未來佛)等等。

菩薩, 舉例來說有: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等等。

▲攝於山西博物院。 這種坐姿叫善跏趺坐, 早期釋迦牟尼最愛。

說到佛與菩薩的區別, 就得先講一講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一說, 是大乘佛教對他們的貶稱, 他們自己本身是不承認的。 人家本來的名字可好聽了, 叫“上座部佛教”。 那麼, 為什麼大乘要貶低小乘?

▲攝於山西博物院。 典型半跏趺坐, 結觸地降魔手印。

歷史上先行出現的是小乘佛教, 後來才出現了大乘佛教。 簡單來說, 大乘是小乘的進階版。 小乘佛教修的是本心, 是“我”要進步。 而大乘佛教修的是渡化眾人, 除了“我”要進步, “我”還要帶領“大家”一起進步。 就這思想覺悟來看, 大乘貶低小乘, 也是理所當然了。

▲攝於山西博物院的千手觀音, 下次給大家講講觀音倒駕慈航。

可是, 帶領大家進步這件事, 沒這麼簡單!雖然大乘佛教認為只要有慧根, 人也能修至佛境, 但自古能修至佛境的就不多, “古來稀”的佛每天忙著帶領大家“進步”, 公務也是十分繁忙了。 忙不過來怎麼辦?菩薩來幫忙。 佛達到了【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境界, 而菩薩還未達到佛的那個階段, 他們止步於前兩個境界。

因此, 在大乘佛教的等級上, 菩薩僅次於佛, 協助佛普度眾生, 也是佛的接班人。

▲攝於山西博物院。 這個坐姿厲害了, 叫“自在坐”。

小乘佛教認為眾生是沒有慧根的, 永遠無法成佛。 而大乘佛教認為:人, 是未來佛。 也就是說人也可以通過修行趨於佛境。 佛曰: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呐。 大乘佛教中的佛,經歷了眾生→羅漢→菩薩→佛的過程。因此,菩薩也是大小乘區別的標誌之一。

佛曰: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寺廟寶殿的造像座次,就很能說明這個等級問題。

▲崇福寺彌陀殿的“西方三聖”,中間的阿彌陀佛結說法印。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次走訪的崇福寺彌陀殿,這裡的主要雕塑一共有九座。這是典型的【西方三聖】組合。中間的是阿彌陀佛,左邊的是大勢至菩薩,右邊的是觀音菩薩。另外站立著的是四位脅侍菩薩(我沒拍全)。最外頭的是護法金剛(見下2圖,也稱哼哈二將)。這樣的排位,顯然是為了襯托中間的阿彌陀佛,所以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他。

▲崇福寺彌陀殿的護法金剛。

再來仔細看看這最外頭的兩位護法金剛,也就是我們說的哼哈二將,這是一個很能打的組合。通俗一點講就是二將擔任著寺廟的警衛工作。

▲崇福寺彌陀殿的護法金剛。

如果在現場看,此二將身軀前傾突出,怒目而視,自有一番威嚴感。但我今天想講的不是這些。前傾的身軀,顯然重心是不穩的。那麼,金剛杵和腰帶受力嗎?古人的設計是不是很棒?

▲南禪寺的華嚴三聖組,緣何此圖攝於山西博物院我今後會講。

▲南禪寺的釋迦牟尼佛彩塑。

再比如南禪寺的【華嚴三聖】組合。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邊的脅侍菩薩是文殊,右邊的脅侍菩薩則是普賢。

▲南禪寺的普賢菩薩彩塑。

如果你要問我怎麼知道左邊右邊分別是哪位菩薩?佛像怎麼區分,其實我覺得挺難的。一般就看他們的道具。比如上圖,騎著一頭白象的就是普賢菩薩。

▲南禪寺的文殊菩薩彩塑。

然後你是不是學會了呢?對,騎著獅子的是文殊菩薩。這個組合,襯托的是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看到這裡,想必你已經對菩薩與佛的的區別有了大致的瞭解。那這由淺入深的第一篇,就暫時結束在這裡吧。

西西的這個系列叫佛宮十日談,那就會有十篇+,下屬于西奇博物館系列。我已經開了5個坑,會結合我拍的景區實物照,談一談佛教,雕塑,建築,歷史,甚至是名人八卦。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以便收到之後的推送哦。

#本文中涉及到的圖片均由Sissi攝於山西博物院,崇福寺,南禪寺。請尊重原創圖文。

Sissi的這段旅圖就要結束了。

世說西語。攝山河綺麗,書人情濃淡。

我是mini西,我在路上,我為自己代言。

2018/04/25

大乘佛教中的佛,經歷了眾生→羅漢→菩薩→佛的過程。因此,菩薩也是大小乘區別的標誌之一。

佛曰: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寺廟寶殿的造像座次,就很能說明這個等級問題。

▲崇福寺彌陀殿的“西方三聖”,中間的阿彌陀佛結說法印。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次走訪的崇福寺彌陀殿,這裡的主要雕塑一共有九座。這是典型的【西方三聖】組合。中間的是阿彌陀佛,左邊的是大勢至菩薩,右邊的是觀音菩薩。另外站立著的是四位脅侍菩薩(我沒拍全)。最外頭的是護法金剛(見下2圖,也稱哼哈二將)。這樣的排位,顯然是為了襯托中間的阿彌陀佛,所以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他。

▲崇福寺彌陀殿的護法金剛。

再來仔細看看這最外頭的兩位護法金剛,也就是我們說的哼哈二將,這是一個很能打的組合。通俗一點講就是二將擔任著寺廟的警衛工作。

▲崇福寺彌陀殿的護法金剛。

如果在現場看,此二將身軀前傾突出,怒目而視,自有一番威嚴感。但我今天想講的不是這些。前傾的身軀,顯然重心是不穩的。那麼,金剛杵和腰帶受力嗎?古人的設計是不是很棒?

▲南禪寺的華嚴三聖組,緣何此圖攝於山西博物院我今後會講。

▲南禪寺的釋迦牟尼佛彩塑。

再比如南禪寺的【華嚴三聖】組合。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邊的脅侍菩薩是文殊,右邊的脅侍菩薩則是普賢。

▲南禪寺的普賢菩薩彩塑。

如果你要問我怎麼知道左邊右邊分別是哪位菩薩?佛像怎麼區分,其實我覺得挺難的。一般就看他們的道具。比如上圖,騎著一頭白象的就是普賢菩薩。

▲南禪寺的文殊菩薩彩塑。

然後你是不是學會了呢?對,騎著獅子的是文殊菩薩。這個組合,襯托的是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看到這裡,想必你已經對菩薩與佛的的區別有了大致的瞭解。那這由淺入深的第一篇,就暫時結束在這裡吧。

西西的這個系列叫佛宮十日談,那就會有十篇+,下屬于西奇博物館系列。我已經開了5個坑,會結合我拍的景區實物照,談一談佛教,雕塑,建築,歷史,甚至是名人八卦。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以便收到之後的推送哦。

#本文中涉及到的圖片均由Sissi攝於山西博物院,崇福寺,南禪寺。請尊重原創圖文。

Sissi的這段旅圖就要結束了。

世說西語。攝山河綺麗,書人情濃淡。

我是mini西,我在路上,我為自己代言。

2018/04/2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