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榜漾|80後,16歲IT神童,9年時光,他為自然農耕農業白了頭

@心宿吾鄉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志於道 據於德 依于仁 游於藝

—虛心穀楹聯—

分別出自《老子》和《論語》

據說這個抖音視頻點擊量已經超過了100000+

虛心谷規定

穀裡純吃素, 請勿攜帶酒肉入穀

自帶個人洗漱用品, 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碗筷, 使用完畢後, 自己清洗

床單被套, 自己裝套, 自己拆卸

早中晚按時作息用餐, 以鈴聲為准, 過時不候

光碟行動, 不剩飯, 不剩菜, 不浪費糧食

垃圾分類:可漚肥、不可降解

……

他說:

吃素, 確實有助於身心健康。

碗筷、床單被套, 自己動手, 才能體驗到動手的樂趣。

做農業太辛苦了, 就見不了人家浪費糧食, 一顆飯都是辛苦勞動的結晶啊。

取名旺財, 是因為做農業真的太窮了, 沒錢嘛, 所以才要叫旺財。 (注:旺財是虛心穀養的一條黃色的小狗)

做農業, 如果沒有風雨無阻的特質, 是做不好農業的。

01

“白頭翁”

4月21-22日, 榜漾新農人·虛心谷踏青遊學尋心之旅, 一行人來到虛心谷, 為了傳說中一碗價值300萬的小米粥, 見到了“創業英雄”虛心谷谷主李明攀, 為我們揭開謙益農場眾籌1700萬的創業之路。

精瘦的身軀, 沙啞的聲音, 未到不惑之年, 頭髮卻已經花白, 只是精神、面貌卻是極好, 流光溢彩。 兩隻大眼睛中總是含著從容和淡然。

他笑著說, 是因為這裡的山、水、空氣、土地都好, 養人!

李明攀在田間查看土豆的生長情況,

頭上的白髮是那麼醒目。

02

眼見為實

“人間四月芳菲盡”, 謙益農場蘄春基地裡卻是開滿了紫雲英, 用於屆時春耕翻作養地的綠肥。 現在還未到插秧的季節,

稻田裡正是綠草野蠻生長的時節。

隨後, 李明攀帶我們來到了他的農場地中, 讓大家去看, 他的地裡, 是真正的從來不打農藥, 不施化肥。 用的都是燒火後漚的火糞, 還有豬糞、牛糞。 為防止雜草過快生長, 會撒一層稻穀殼。

土豆地裡, 因為不打農藥,

雜草已經長起來了。

田壟裡, 施的是火糞、豬糞和牛糞。

山藥地裡, 田壟上撒了一層稻穀殼,

可以減少雜草的生長。

田地裡、水源處都可看到,

黑色的四腳蠑螈在草間爬行,

說明這裡的生態非常乾淨。

農場栽種的草莓,剛剛成熟,

相比於市面上催熟的草莓,

個頭只有拇指大小,產量也少,

還能看到田壟上大量的雜草。

農場剛剛扡插了一些野生的玫瑰,

也許過段時間就要和野草爭奪生長空間了。

03

哪有什麼“天生麗質”,

不過是,“難自棄”!

2009年,李明攀辭職歸田,在黃梅龍感湖基地,創辦謙益農場。

2015年7月,在只有3000粉絲的微信小號上啟動了第一場【夢想私募】眾籌計畫,兩天內眾籌到了300萬資金。

2017年7月,謙益農場啟動了第二次眾籌【香疇計畫】,成功眾籌1300多萬,進軍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擁有多個種植基地,總面積逾萬畝。

2018年1月,他在央視《創業英雄匯》上將一碗小米粥,賣出了300萬的天價,成為湖北唯一入選央視最終展演,並順利拿到融資的人。

晚上8點半開始,李明攀為榜漾新農人分享了,他從2009年到如今,接近9年時間裡的創業歷程。

上天不可能一開始就給你一手好牌,我們要做的就是,怎麼把手中的一副爛牌打成好牌、贏牌!

問: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他說,做農業,最難的就是信任。

>>>>

談商業邏輯

謙益農場為什麼要在全國佈局,在全國各處找種植基地,今年又開闢了江蘇太湖基地,江西婺源基地。2009年基地數量只有108畝,第二年就擴大到400畝,2016年已經擴大到5000畝,到2018年,基地數量已經上萬畝。

很多人會質疑,你連108畝的糧食都賣不完,為什麼要迅速擴大到那麼多畝?這裡面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首先,從規避農業風險來說,避免了一個農場遭遇了災害,就全軍覆沒的風險。

其次,從農業種植的地理優勢來說,農業非常講究地利,大家都知道,小米是山西產的小米品種更優良,大米必然是東北大米要好。這些天然的地理優勢是後天追不上的。

第三,從農業土地方面來說,至少我們保護了一方土地,不說精准扶貧這些大的話題,至少小朋友到土地上,我們不用農藥化肥,是安全的,我們保證了土地的安全。

第四,將謙益的品牌擴展到更多的地方,這次太湖基地就是為了面向江浙滬消費者做一次品牌輸出。

另外,這裡面的商業邏輯,我認為主要有3個:

第一,假設你在一個行業裡面,想做成一個全國的糧食品牌,從企業發展來說,如果動作太慢,何年何月才能達成呢?

第二,規模增加,才能倒逼自己想更多辦法。108畝和400畝的管理經驗教訓,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思路也不一樣,也許108畝自己找找親戚朋友就可以解決,但是400畝把他們都找來都沒用,這就迫使自己去學習更多的東西,解決更多的問題。

第三,從團隊建設來說,一個展現了非常大的發展前景的企業,必然會吸引那些有才華的人,認為跟著你會有前途,會給他們帶來豐富的回報,在這裡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都是從5年以後的發展戰略來確定眼前的佈局。

>>>>談資金來源

從2009年最開始自帶的一兩百萬砸進去農場,到2012年資金全部用光,而且還借了一屁股債。再到後來東挪西湊,拆東牆補西牆,自己想辦法眾籌資金,謙益農場始終沒有接受任何風險投資。

從去年到今年,農業大受資本追捧,很多家風投找到我們,但我都拒絕了。因為在我認為,謙益現在還非常弱小,如果接受風險投資,就會受制於人,失去控制權。

正因為我們一直受困於資金不足,所以才倒逼我們想出了眾籌的辦法。

>>>>談眾籌

2015年,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我們啟動了第一場眾籌,那時候什麼是眾籌都不懂,我想起碼要眾籌1個月吧,沒想到兩天就眾籌了300萬,而且還有很多客戶打電話來詢問還能不能參與眾籌。後來,2017年,我們要進軍深加工,還是用眾籌的方法,眾籌了1300多萬。

因為最開始設想眾籌不會那麼容易成功,所以我們只是在微信公號上發佈了眾籌消息。設想謙益可以存活10年,將我們能夠給出的回報統統都給出去,投資5萬、2萬、5千就可以每年享受我們提供的產品、活動。

>>>>談團隊建設

每一個創業團隊,都是經過了很多磨難的。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是黃金戰隊,就好像打牌一樣,大小王四個二,手中一副好牌。如果一開始就是一副好牌,打贏了,並不稀奇,難就難在怎麼把手中的一副爛牌打出一手好牌,甚至越打越順。

創業團隊一開始差不多都是草台班子,經過慢慢的積累,篩選,最後留下最對的人。

最開始加入謙益農場的人,說難聽點,就好像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聽說這裡有個農場就過來了。後來陸陸續續又離開了,堅持不下去了,流失了很多。從最開始我跟我媳婦的一家人,到現在團隊發展到50多個人,這中間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

基地增多了,管理上也難了。最難的就是找到對的人,一個基地管理者對了,基地就不會差到哪裡。好在謙益農場看中的人,總是對的人。冥冥中老天將那些對的人,送到了謙益農場身邊。

>>>>談影響力

最開始承包拿地,我都是去求著村委會,甚至一家一戶,一天天地跑,說好話,讓他們把土地流轉給我們。我們提出的價格比他們用農藥化肥的價格還高,但是別人就是不願意。

後來,即使我們跟村裡,跟村民簽訂了協定,但是仍然可以被隨意毀約,甚至被一些人毆打,要把我們趕出村去。

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影響力出來後,我們要去一個地方拿地,建立基地,當地的縣鎮都是非常歡迎我們去他們那裡,如果村裡提了一些條件,我們不答應,縣裡會主動幫我們解決。

當你有了影響力後,你就會變得強勢,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在造勢的過程中,你的這些企業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

當你實現跨縣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黃梅縣;當你實現跨市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黃岡市;當你實現跨省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湖北省;當你走出了湖北省,你的影響力就面向了全國。這也是為什麼謙益農場要走出去到全國。

翻開我們的榮譽牆,你就會發現,2013年我們是苦竹鄉的創業標兵,2014年我們是蘄春縣的創業標兵,2015年我們是黃岡市青年智慧領頭雁,2016年我們就變成了省級農業部國家級農業示範合作社,2017年我們又是農業部的百家生態農業互聯網+企業。一年一年就像小孩子一樣在成長。

>>>>談機遇

2012年7月份,那是謙益農場第一次被媒體廣泛報導。那天,我穿著一個背心,大褲衩,腳上穿著雙拖鞋,臉上曬得油黑,就是一個農民,去給社區客戶送大米。那時候兩個人正在吵架,我出於好心去勸架,讓他們吃個農場種的香瓜和解。

沒想到其中一個人吃完香瓜就說,這是他至今吃到的最好的香瓜。他見我談吐不俗,一瞭解知道我是華科畢業,是IT工程師,後來他派同事去到農場回來之後,就發了一篇報導。之後,謙益農場的故事就被各大報紙、網站報導。

那時候,我記得有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上天。當時是一個風口,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的團隊、服務沒跟上,豬吹上天后也會落下地。

自從被報導後,我們的網上訂單一下子猛增了幾千多單。而我們的客服只有一個人,是我的小姨子,一手抱著寶寶一手操作電腦,哪裡能夠回復完所有的留言評論?所以很多人都在罵我們,說我們是不是那麼牛逼,被報導以後就拽得不行,幾個小時都不回復。其實我們真是人少,服務跟不上。

那時候,我們的產品只有一個品種,黃花粘,口感也不是很好,外包裝也很簡陋,就是用康師傅礦泉水盒子包裝的。因為量少,用的別人家的碾米機,所以米裡面會有很多沙子、草籽、穀殼、黑頭,吃一頓飯就要挑二十多分鐘。

所以,很多人收到這樣包裝的產品,是非常失望的,覺得報導是不是在騙人。

>>>>談客戶信任

能夠接受我們那樣簡陋初級的產品,陪伴我們一點點升級反覆運算,第一批沉澱下來的客戶才是鐵粉。從最開始嘗嘗看,到愛上吃我們的產品,最後成為我們忠實粉絲、鐵粉,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是我們最為珍惜的。

我們第一次眾籌成功之後,有一位元山西的客戶參與了我們的眾籌。她們家並不吃大米,我們那時候也還沒有小麥、小米基地,但是後來她們家都轉吃大米了。

我問她為什麼要參與眾籌,她說,我參加眾籌就是為了盡一份力量,我希望謙益能夠因為我的參與多活一天也好,只要能夠活下去就是好的。這令我們非常感動。

我不能保證我們的產品、品質都是最好的,但是有一點我可以保證,我們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有時候我們的麥子淋雨了,發黴了,我們會如實告訴客戶,你願意接受就買。

我們這些年來唯一積累的就是信任,從不以次充好。

在創業英雄匯上,也有人在質疑,憑什麼相信你的農場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我說,沒有必要。唯一讓你相信我們的就是時間。一年365天,你隨時都可以去農場去看,去問周圍的農民,騙不了人。

>>>>談生鮮

謙益農場也曾經做過生鮮,但是做的灰頭土臉,生鮮不是一個好玩的事情。因為生鮮對時間週期的要求很高,一旦錯過採摘週期,就會成為垃圾,爛在地裡。你還要找人去採摘,因為量太大,傾倒在別家門前腐爛,別人還不讓你倒。

其實,生鮮問題就是一點,就是客戶基數太少,一旦客戶基數大了,有幾千名客戶消費你的產品,就能夠支援你的配送體系,那你做生鮮就會活的很好。

>>>>談企業夢想

假設,你走進任何一家商超,去買糧食,你能說出一個有名的糧食品牌嗎?目前還沒有。所以未來的放心糧會達到千億級市場,這跟“謙益”的讀音是一樣的。

謙益的夢想,一直在變更,到現在,我們致力於打造中國放心糧品牌,打造休閒基地,成為中國健康方式的宣導者。

>>>>談弱點

謙益發展到如今,電商服務和包裝設計是我們的弱點,未來我們將著重進行改善。

硬 廣

如何眾籌創業?

想做眾籌,不知道怎麼做?

如何從0到1發起一次眾籌?

參與“眾籌思維30講”學習,

4.23-5.22

30天時間,30次升級反覆運算,

向世界交付最新的你!

微信公號搜索“榜漾”,參與報名學習

田地裡、水源處都可看到,

黑色的四腳蠑螈在草間爬行,

說明這裡的生態非常乾淨。

農場栽種的草莓,剛剛成熟,

相比於市面上催熟的草莓,

個頭只有拇指大小,產量也少,

還能看到田壟上大量的雜草。

農場剛剛扡插了一些野生的玫瑰,

也許過段時間就要和野草爭奪生長空間了。

03

哪有什麼“天生麗質”,

不過是,“難自棄”!

2009年,李明攀辭職歸田,在黃梅龍感湖基地,創辦謙益農場。

2015年7月,在只有3000粉絲的微信小號上啟動了第一場【夢想私募】眾籌計畫,兩天內眾籌到了300萬資金。

2017年7月,謙益農場啟動了第二次眾籌【香疇計畫】,成功眾籌1300多萬,進軍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擁有多個種植基地,總面積逾萬畝。

2018年1月,他在央視《創業英雄匯》上將一碗小米粥,賣出了300萬的天價,成為湖北唯一入選央視最終展演,並順利拿到融資的人。

晚上8點半開始,李明攀為榜漾新農人分享了,他從2009年到如今,接近9年時間裡的創業歷程。

上天不可能一開始就給你一手好牌,我們要做的就是,怎麼把手中的一副爛牌打成好牌、贏牌!

問: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他說,做農業,最難的就是信任。

>>>>

談商業邏輯

謙益農場為什麼要在全國佈局,在全國各處找種植基地,今年又開闢了江蘇太湖基地,江西婺源基地。2009年基地數量只有108畝,第二年就擴大到400畝,2016年已經擴大到5000畝,到2018年,基地數量已經上萬畝。

很多人會質疑,你連108畝的糧食都賣不完,為什麼要迅速擴大到那麼多畝?這裡面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首先,從規避農業風險來說,避免了一個農場遭遇了災害,就全軍覆沒的風險。

其次,從農業種植的地理優勢來說,農業非常講究地利,大家都知道,小米是山西產的小米品種更優良,大米必然是東北大米要好。這些天然的地理優勢是後天追不上的。

第三,從農業土地方面來說,至少我們保護了一方土地,不說精准扶貧這些大的話題,至少小朋友到土地上,我們不用農藥化肥,是安全的,我們保證了土地的安全。

第四,將謙益的品牌擴展到更多的地方,這次太湖基地就是為了面向江浙滬消費者做一次品牌輸出。

另外,這裡面的商業邏輯,我認為主要有3個:

第一,假設你在一個行業裡面,想做成一個全國的糧食品牌,從企業發展來說,如果動作太慢,何年何月才能達成呢?

第二,規模增加,才能倒逼自己想更多辦法。108畝和400畝的管理經驗教訓,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思路也不一樣,也許108畝自己找找親戚朋友就可以解決,但是400畝把他們都找來都沒用,這就迫使自己去學習更多的東西,解決更多的問題。

第三,從團隊建設來說,一個展現了非常大的發展前景的企業,必然會吸引那些有才華的人,認為跟著你會有前途,會給他們帶來豐富的回報,在這裡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都是從5年以後的發展戰略來確定眼前的佈局。

>>>>談資金來源

從2009年最開始自帶的一兩百萬砸進去農場,到2012年資金全部用光,而且還借了一屁股債。再到後來東挪西湊,拆東牆補西牆,自己想辦法眾籌資金,謙益農場始終沒有接受任何風險投資。

從去年到今年,農業大受資本追捧,很多家風投找到我們,但我都拒絕了。因為在我認為,謙益現在還非常弱小,如果接受風險投資,就會受制於人,失去控制權。

正因為我們一直受困於資金不足,所以才倒逼我們想出了眾籌的辦法。

>>>>談眾籌

2015年,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我們啟動了第一場眾籌,那時候什麼是眾籌都不懂,我想起碼要眾籌1個月吧,沒想到兩天就眾籌了300萬,而且還有很多客戶打電話來詢問還能不能參與眾籌。後來,2017年,我們要進軍深加工,還是用眾籌的方法,眾籌了1300多萬。

因為最開始設想眾籌不會那麼容易成功,所以我們只是在微信公號上發佈了眾籌消息。設想謙益可以存活10年,將我們能夠給出的回報統統都給出去,投資5萬、2萬、5千就可以每年享受我們提供的產品、活動。

>>>>談團隊建設

每一個創業團隊,都是經過了很多磨難的。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是黃金戰隊,就好像打牌一樣,大小王四個二,手中一副好牌。如果一開始就是一副好牌,打贏了,並不稀奇,難就難在怎麼把手中的一副爛牌打出一手好牌,甚至越打越順。

創業團隊一開始差不多都是草台班子,經過慢慢的積累,篩選,最後留下最對的人。

最開始加入謙益農場的人,說難聽點,就好像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聽說這裡有個農場就過來了。後來陸陸續續又離開了,堅持不下去了,流失了很多。從最開始我跟我媳婦的一家人,到現在團隊發展到50多個人,這中間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

基地增多了,管理上也難了。最難的就是找到對的人,一個基地管理者對了,基地就不會差到哪裡。好在謙益農場看中的人,總是對的人。冥冥中老天將那些對的人,送到了謙益農場身邊。

>>>>談影響力

最開始承包拿地,我都是去求著村委會,甚至一家一戶,一天天地跑,說好話,讓他們把土地流轉給我們。我們提出的價格比他們用農藥化肥的價格還高,但是別人就是不願意。

後來,即使我們跟村裡,跟村民簽訂了協定,但是仍然可以被隨意毀約,甚至被一些人毆打,要把我們趕出村去。

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影響力出來後,我們要去一個地方拿地,建立基地,當地的縣鎮都是非常歡迎我們去他們那裡,如果村裡提了一些條件,我們不答應,縣裡會主動幫我們解決。

當你有了影響力後,你就會變得強勢,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在造勢的過程中,你的這些企業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

當你實現跨縣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黃梅縣;當你實現跨市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黃岡市;當你實現跨省的佈局,你的影響力就超過了湖北省;當你走出了湖北省,你的影響力就面向了全國。這也是為什麼謙益農場要走出去到全國。

翻開我們的榮譽牆,你就會發現,2013年我們是苦竹鄉的創業標兵,2014年我們是蘄春縣的創業標兵,2015年我們是黃岡市青年智慧領頭雁,2016年我們就變成了省級農業部國家級農業示範合作社,2017年我們又是農業部的百家生態農業互聯網+企業。一年一年就像小孩子一樣在成長。

>>>>談機遇

2012年7月份,那是謙益農場第一次被媒體廣泛報導。那天,我穿著一個背心,大褲衩,腳上穿著雙拖鞋,臉上曬得油黑,就是一個農民,去給社區客戶送大米。那時候兩個人正在吵架,我出於好心去勸架,讓他們吃個農場種的香瓜和解。

沒想到其中一個人吃完香瓜就說,這是他至今吃到的最好的香瓜。他見我談吐不俗,一瞭解知道我是華科畢業,是IT工程師,後來他派同事去到農場回來之後,就發了一篇報導。之後,謙益農場的故事就被各大報紙、網站報導。

那時候,我記得有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上天。當時是一個風口,但是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的團隊、服務沒跟上,豬吹上天后也會落下地。

自從被報導後,我們的網上訂單一下子猛增了幾千多單。而我們的客服只有一個人,是我的小姨子,一手抱著寶寶一手操作電腦,哪裡能夠回復完所有的留言評論?所以很多人都在罵我們,說我們是不是那麼牛逼,被報導以後就拽得不行,幾個小時都不回復。其實我們真是人少,服務跟不上。

那時候,我們的產品只有一個品種,黃花粘,口感也不是很好,外包裝也很簡陋,就是用康師傅礦泉水盒子包裝的。因為量少,用的別人家的碾米機,所以米裡面會有很多沙子、草籽、穀殼、黑頭,吃一頓飯就要挑二十多分鐘。

所以,很多人收到這樣包裝的產品,是非常失望的,覺得報導是不是在騙人。

>>>>談客戶信任

能夠接受我們那樣簡陋初級的產品,陪伴我們一點點升級反覆運算,第一批沉澱下來的客戶才是鐵粉。從最開始嘗嘗看,到愛上吃我們的產品,最後成為我們忠實粉絲、鐵粉,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是我們最為珍惜的。

我們第一次眾籌成功之後,有一位元山西的客戶參與了我們的眾籌。她們家並不吃大米,我們那時候也還沒有小麥、小米基地,但是後來她們家都轉吃大米了。

我問她為什麼要參與眾籌,她說,我參加眾籌就是為了盡一份力量,我希望謙益能夠因為我的參與多活一天也好,只要能夠活下去就是好的。這令我們非常感動。

我不能保證我們的產品、品質都是最好的,但是有一點我可以保證,我們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有時候我們的麥子淋雨了,發黴了,我們會如實告訴客戶,你願意接受就買。

我們這些年來唯一積累的就是信任,從不以次充好。

在創業英雄匯上,也有人在質疑,憑什麼相信你的農場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我說,沒有必要。唯一讓你相信我們的就是時間。一年365天,你隨時都可以去農場去看,去問周圍的農民,騙不了人。

>>>>談生鮮

謙益農場也曾經做過生鮮,但是做的灰頭土臉,生鮮不是一個好玩的事情。因為生鮮對時間週期的要求很高,一旦錯過採摘週期,就會成為垃圾,爛在地裡。你還要找人去採摘,因為量太大,傾倒在別家門前腐爛,別人還不讓你倒。

其實,生鮮問題就是一點,就是客戶基數太少,一旦客戶基數大了,有幾千名客戶消費你的產品,就能夠支援你的配送體系,那你做生鮮就會活的很好。

>>>>談企業夢想

假設,你走進任何一家商超,去買糧食,你能說出一個有名的糧食品牌嗎?目前還沒有。所以未來的放心糧會達到千億級市場,這跟“謙益”的讀音是一樣的。

謙益的夢想,一直在變更,到現在,我們致力於打造中國放心糧品牌,打造休閒基地,成為中國健康方式的宣導者。

>>>>談弱點

謙益發展到如今,電商服務和包裝設計是我們的弱點,未來我們將著重進行改善。

硬 廣

如何眾籌創業?

想做眾籌,不知道怎麼做?

如何從0到1發起一次眾籌?

參與“眾籌思維30講”學習,

4.23-5.22

30天時間,30次升級反覆運算,

向世界交付最新的你!

微信公號搜索“榜漾”,參與報名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