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級震撼!茫茫內蒙古草原,彪悍的駿馬,快樂的牧民生活……

引子

接到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中國馬都建設辦公室、視覺中國/中國馬文化攝影聯盟、錫林浩特市攝影家協會等部門的邀請,

去參加其組織的活動。 於是, 有幸來到錫林郭勒盟鳳凰馬場, 把鏡頭鎖定了蒙古人在馬背上多彩多姿的歡樂……

一、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

在草原, 牧馬杆是權威的象徵。

套馬杆在平常人的眼裡平淡無奇稀鬆平常;在馬的眼裡它如同包拯的狗頭鍘一般時時刻刻懸在頭上;在牧民眼裡它就是統治蒙古馬至高無上的玉璽、權杖!

當然, 想手握牧馬杆縱橫馳騁在草原上, 沒有經過刻苦地摸爬滾打, 沒有對蒙古馬的熱愛和瞭解, 沒有執掌牧馬杆的欲望, 沒有高超的騎馬技術, 沒有精湛的套馬技藝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一旦成為牧馬人中的領軍人物, 其內心的自豪感一定會是滿滿的。 因為技藝高超的牧馬人, 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敬重。

獲得別人的尊重, 絕對是一種心理滿足。 即便成為不了佼佼者, 只要是蒙古人, 特別是男人幾乎都精通馬技, 不為別的就是要讓自己活出個精彩!

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 這就是蒙古人的性格。

二、駿馬爭雄

蒙古馬是草原上的生靈,它的飛奔姿態是那樣的俊美: 鬃毛迎風起舞,呈現出飄逸之美;矯健之軀,躲閃騰挪如入無“人”之境;馬蹄帶起的一簇簇黃沙猶如一條黃龍在大地上翻騰舞動。

賽馬是蒙古族一項歷史悠久的競爭力極高的競技項目,緊張刺激的場面,讓人血脈僨張。

賽馬是那達慕大會所有比賽項目中最為精彩和激烈的場面,也是參賽選手人數最多,沙塵浪最兇猛的比賽。參賽騎手與沙塵浪零距離地緊緊相擁,飛揚的沙塵無孔不入,他們的呼吸極度困難。儘管如此,選手們依舊是心無旁貸地策馬揚鞭,你追我趕地投入到比賽之中。

賽場上,馬和馬爭,人與人比;馬馱著人,人驅趕著馬,爭前恐後地奔跑著。彼此都怕名落孫山後,出現了馬借人勢,人助馬威的爭雄態勢。

三、舞動秋風踏著秋色

夕陽西下,天空像火焰般地燃燒起來,近乎遮掩了半片天空;大地上的萬物都鍍上一抹橘黃的色彩,暖暖的調子讓人感覺愜意無限。

一群駿馬伴著夕陽踏著秋色舞著秋風,由遠處賓士而來。

在暮色的輝映下,駿馬群拉出一條長龍疾奔著,身後的塵土洋洋灑灑,像彌天大霧一般伴隨著其左右形影不離。

看著駿馬馳騁的雄姿,看著這群性情剛烈、野性十足的蒙古馬,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不由地感歎: 這才是真正的駿馬!以前看到過的那些馬在我的腦海裡,瞬間即逝成為過眼雲煙,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四、卷起千堆雪

冬季的草原,大地上白雪皚皚,猶如一張碩大無朋的“宣紙”。遠處近百匹駿馬踏雪而來。這些駿馬的色彩無意之間組成了暖、冷的“色調”。

只見“色調”由慢而快,之後就快如脫兔般飛奔起來,馬蹄激起的雪花兒形成的雪霧洋洋灑灑地隨之飄逸恰如舞臺上的伴舞一般。飛奔的“色調”在“宣紙”上以寫實的筆法縱情勾勒、描繪著,將中國畫那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等特點發揮到極致,使“畫面”看上去更富有觀賞性和韻律美。

這馬踏飛雪的一幅幅畫面恰如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描寫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情景跨越歷史時空,再現在我的眼前。

五、競顯風流

《馬背醉技》是一項既體現出娛樂性,又展示出了個人馬背技藝的表演項目。

蒙古人身處草原本來就孤單寂寞,加之冬季寒冷漫長,酒無形之中就成為他們形影不離的伴侶。由此可見,蒙古人愛喝酒的習慣是地域氣候使然。

人們常說“酒壯英雄膽”,這句話在蒙古人那得到了最好的驗證。有些漢子就是借著展示馬技之際,借著酒膽向心儀的姑娘求婚的,進而演繹出,一個個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馬上醉技所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六、以馬技論英雄

馬上競技是一項勇敢者的活動,更是牧馬人博得眼球的大好時機,最終能獲得眾人喝彩的人必定是技術最高超的騎手。

蒙古人從小與馬背為伍,練就了一身躲閃騰挪的功夫。馬技表演展示的就是個人在馬背上的技能技巧,正所謂馬背上論英雄,才處成了蒙古人心中的終生信條之一。

如果用一句現代流行語來精准地描述馬技表演,“玩的就是心跳”非它莫屬!

七、仗義出手

​《馬上拾哈達》被蒙古人譽為馬背上的絕技。如果說賽馬是恢宏的交響樂的話,馬上拾哈達就是精美的芭蕾舞。

騎手在高速奔騰的馬背上與地面的近距離接觸時,要手疾眼快地拾起地上的哈達,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極大的勇氣。

令人敬佩的是女騎手,她在具備高超的騎術的同時,還要有著過人的膽識。

你看,她在撿哈達時,帽子突然滾落。

說時遲那時快,旁邊助威的男騎手瞬間拍馬趕到: 附身、伸手、拾帽……精湛的騎術讓人讚歎不已。

助人為樂,俠肝義膽是蒙古男人的美德之一。

八、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一個人內心愉悅的綜合體現,微笑向外界傳遞的是幸福感,微笑是人們交往中最好的表達語言。

這位蒙古族女子,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上鏡率?追根尋源是大家都喜歡拍她那燦爛的微笑。

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蒙古人就是這樣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追求著快樂,他們懂得:快樂無大小,只要你感到快樂了,你就獲得了滿足感,而滿足感恰恰是擁有幸福的基礎。

即便是帽子突然脫落,她沒有花容失色,依舊是面帶微笑。

尾聲

蒙古人遊牧的生活氣息,遼闊的草原和遊牧的生活方式鍛造了馬背民族寬厚、堅毅、豁達、真情、熱愛自由、敢愛敢恨的性格。同時,還繁衍出追求快樂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蒙古人的性格,這就是蒙古人的情懷,這就是蒙古人的追求!

2017年9月—2018年1月攝於鳳凰馬場,2018年4月28日寫于長春。

作者簡介:杜言賓,筆名顏明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今年63歲,愛好攝影30年,退休前在長春一汽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作者 顏明玉

編輯 馬賀

二、駿馬爭雄

蒙古馬是草原上的生靈,它的飛奔姿態是那樣的俊美: 鬃毛迎風起舞,呈現出飄逸之美;矯健之軀,躲閃騰挪如入無“人”之境;馬蹄帶起的一簇簇黃沙猶如一條黃龍在大地上翻騰舞動。

賽馬是蒙古族一項歷史悠久的競爭力極高的競技項目,緊張刺激的場面,讓人血脈僨張。

賽馬是那達慕大會所有比賽項目中最為精彩和激烈的場面,也是參賽選手人數最多,沙塵浪最兇猛的比賽。參賽騎手與沙塵浪零距離地緊緊相擁,飛揚的沙塵無孔不入,他們的呼吸極度困難。儘管如此,選手們依舊是心無旁貸地策馬揚鞭,你追我趕地投入到比賽之中。

賽場上,馬和馬爭,人與人比;馬馱著人,人驅趕著馬,爭前恐後地奔跑著。彼此都怕名落孫山後,出現了馬借人勢,人助馬威的爭雄態勢。

三、舞動秋風踏著秋色

夕陽西下,天空像火焰般地燃燒起來,近乎遮掩了半片天空;大地上的萬物都鍍上一抹橘黃的色彩,暖暖的調子讓人感覺愜意無限。

一群駿馬伴著夕陽踏著秋色舞著秋風,由遠處賓士而來。

在暮色的輝映下,駿馬群拉出一條長龍疾奔著,身後的塵土洋洋灑灑,像彌天大霧一般伴隨著其左右形影不離。

看著駿馬馳騁的雄姿,看著這群性情剛烈、野性十足的蒙古馬,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不由地感歎: 這才是真正的駿馬!以前看到過的那些馬在我的腦海裡,瞬間即逝成為過眼雲煙,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四、卷起千堆雪

冬季的草原,大地上白雪皚皚,猶如一張碩大無朋的“宣紙”。遠處近百匹駿馬踏雪而來。這些駿馬的色彩無意之間組成了暖、冷的“色調”。

只見“色調”由慢而快,之後就快如脫兔般飛奔起來,馬蹄激起的雪花兒形成的雪霧洋洋灑灑地隨之飄逸恰如舞臺上的伴舞一般。飛奔的“色調”在“宣紙”上以寫實的筆法縱情勾勒、描繪著,將中國畫那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等特點發揮到極致,使“畫面”看上去更富有觀賞性和韻律美。

這馬踏飛雪的一幅幅畫面恰如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描寫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情景跨越歷史時空,再現在我的眼前。

五、競顯風流

《馬背醉技》是一項既體現出娛樂性,又展示出了個人馬背技藝的表演項目。

蒙古人身處草原本來就孤單寂寞,加之冬季寒冷漫長,酒無形之中就成為他們形影不離的伴侶。由此可見,蒙古人愛喝酒的習慣是地域氣候使然。

人們常說“酒壯英雄膽”,這句話在蒙古人那得到了最好的驗證。有些漢子就是借著展示馬技之際,借著酒膽向心儀的姑娘求婚的,進而演繹出,一個個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馬上醉技所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六、以馬技論英雄

馬上競技是一項勇敢者的活動,更是牧馬人博得眼球的大好時機,最終能獲得眾人喝彩的人必定是技術最高超的騎手。

蒙古人從小與馬背為伍,練就了一身躲閃騰挪的功夫。馬技表演展示的就是個人在馬背上的技能技巧,正所謂馬背上論英雄,才處成了蒙古人心中的終生信條之一。

如果用一句現代流行語來精准地描述馬技表演,“玩的就是心跳”非它莫屬!

七、仗義出手

​《馬上拾哈達》被蒙古人譽為馬背上的絕技。如果說賽馬是恢宏的交響樂的話,馬上拾哈達就是精美的芭蕾舞。

騎手在高速奔騰的馬背上與地面的近距離接觸時,要手疾眼快地拾起地上的哈達,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極大的勇氣。

令人敬佩的是女騎手,她在具備高超的騎術的同時,還要有著過人的膽識。

你看,她在撿哈達時,帽子突然滾落。

說時遲那時快,旁邊助威的男騎手瞬間拍馬趕到: 附身、伸手、拾帽……精湛的騎術讓人讚歎不已。

助人為樂,俠肝義膽是蒙古男人的美德之一。

八、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一個人內心愉悅的綜合體現,微笑向外界傳遞的是幸福感,微笑是人們交往中最好的表達語言。

這位蒙古族女子,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上鏡率?追根尋源是大家都喜歡拍她那燦爛的微笑。

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蒙古人就是這樣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追求著快樂,他們懂得:快樂無大小,只要你感到快樂了,你就獲得了滿足感,而滿足感恰恰是擁有幸福的基礎。

即便是帽子突然脫落,她沒有花容失色,依舊是面帶微笑。

尾聲

蒙古人遊牧的生活氣息,遼闊的草原和遊牧的生活方式鍛造了馬背民族寬厚、堅毅、豁達、真情、熱愛自由、敢愛敢恨的性格。同時,還繁衍出追求快樂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蒙古人的性格,這就是蒙古人的情懷,這就是蒙古人的追求!

2017年9月—2018年1月攝於鳳凰馬場,2018年4月28日寫于長春。

作者簡介:杜言賓,筆名顏明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今年63歲,愛好攝影30年,退休前在長春一汽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作者 顏明玉

編輯 馬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