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呼風喚雨的秦始皇,為什麼吃不到番茄炒蛋?

作者:翟冬冬

電視劇中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場面, 不管劇中人物身處唐宋元明清哪個朝代, 主角們都統統面對滿桌滿盤的各色菜肴, 看得觀眾口水直流, 不禁感歎, 古人的伙食還真不錯。

但事實上, 統一六國、呼風喚雨的秦始皇卻連一頓番茄炒蛋都吃不到。 那麼, 在不同朝代古人的餐桌上, 究竟應該有哪些食物呢?

下面小新就帶著大家乘坐時光機器, 穿越歷史長河, 走進古人的廚房看一看吧!

主食篇

米飯原始社會就有 麵食東漢才出現

中國野生稻被馴化成為栽培稻由來已久。 中國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水稻遺存有多處,

最遠的有1萬年以上歷史。

與水稻的馴化和栽培同步, 大米食用的歷史非常悠久, 又由於不僅可以蒸、煮做成米飯、米粥, 還可以釀酒、制粉、做成各類糕點, 日漸成為中國特別是南方地區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

水稻是土生土長的,

但是另一大主食作物小麥卻是“外來戶”。 遠在夏代之前, 小麥通過“歐亞大草原”或“前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而且在小麥剛出現的時候, 人們還不能吃上饅頭、麵條, 因為麵食的出現與小麥生產、加工工藝發展有關。

轉磨最遲至東漢晚期逐漸在黃河流域普及, 篩粉工具的出現及其與轉磨的配合使用, 也使東漢時期的麵粉加工技術有了明顯進步。 因此東漢時期已經有了中國麥粉麵條的雛形, 當時統稱為餅, 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 所以又叫湯餅。

到了宋元之際, 飲食市場上的麵條品種達10種之多, 有插肉面、鹽煎面、桐皮熟燴面等, 甚至還出現了最早的“掛麵”。

及至明清, 麵條的品種更為繁多、五花八門, 出現了抻麵、拉麵、刀削麵、五香面、八珍面、擔擔麵、伊府面、炸醬麵……是現代眾多麵條的基礎。

史靜靜 攝

除了麵條之外, 東漢人民也能吃上饅頭, 因為這個時候發酵技術已經普遍運用於麵食製作當中。 何紅中表示, 最初的饅頭雖然外形也是光滑呈半球形隆起且由發酵麵團製作,

但與今天的饅頭不同的是, 它可能是有餡的。 大概在明清時期, 才出現了實心饅頭, 成為今天北方主食饅頭的直接來源。

菜肴篇

西漢能吃韭菜炒蛋 尖椒土豆明清傳入

如果愛吃“韭菜炒雞蛋”, 那麼你有口福了, 因為韭菜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蔬菜, 在西漢的時候就可以吃到, 因為西漢《鹽鐵論》中已經出現了這道菜。

我國史前時期已經開始種植油菜、葫蘆和甜瓜。 此外蘿蔔、冬瓜、絲瓜、筍、蔥、薑等也都原產中國。

但是如果你愛吃番茄炒雞蛋、熗炒土豆絲、辣子雞丁等這些家常菜, 那你可能就要等到明清甚至民國時期才能吃到了。 因為番茄、土豆和辣椒都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

此外, 大蒜、黃瓜、菠菜、胡蘿蔔、南瓜、紫甘藍、花菜等也來自域外。

辣椒。井力 攝

想分辨一種蔬菜在我國出現的大致時間,從它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

“胡”字系: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蘿蔔等大多為兩漢兩晉時期由西北陸路引入;

“番”字系:番茄、番薯、番椒、芭樂、番木瓜多為南宋至元明時期由“番舶”帶入;

“洋”字系:洋蔥、洋白菜(捲心菜)等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水果篇

先秦培植桃李杏 明清流行“洋水果”

吃飽了飯,再吃一些水果就更完美了,雖然我國古代的蔬菜稍微匱乏了點,但水果可一點不少。我們平時常見的水果中只有椰子、香蕉、鳳梨、榴槤、葡萄、石榴、草莓等由域外引進而來,其他的大多數都是我國本土所產。

從史料來看,先秦時期已開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樹。在《詩經》《山海經》等古籍中,桃、李、梨、棗、梅等中國傳統的果樹都已出現在當時的果園裡。在浙江、江蘇、上海、雲南、山西、湖北等地,都曾出土過古代桃核,從殷商到秦漢時期都有,可見中國人食桃的歷史多麼悠久。

崔東亮 攝

秦漢時期,水果的消費量大增。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這說明棗、栗、橘、梨已在當時廣泛栽植。

先秦時期,外來的水果也逐漸進入中原地區,比如葡萄。根據目前的考古、文獻資料與研究判斷,葡萄傳入的時間為商周時期,進入中原的時間大概在戰國時代。

雖然古人很早就能吃到葡萄,但要想在夏天吃上西瓜還要等到唐朝以後,西瓜的原產地在非洲乾旱沙漠地帶,經埃及傳到小亞細亞地區,再經波斯向東傳入印度;向北經阿富汗,越帕米爾高原,沿絲綢之路傳入西域、回紇,杜新豪說,西瓜種到中國內地時間在953年(五代十國後周廣順三年)以前。兩宋期間(960年-1279年),西瓜又自北向南傳遍了中國。

明清時期,人們可選擇的果品更加豐富,“洋水果”逐漸流行。鳳梨、番木瓜、番荔枝等都是這一時期傳入的,其中尤以鳳梨引種最成功。

現在你看電視劇,就知道哪些是合乎歷史,哪些是出現“穿越”的啦!

辣椒。井力 攝

想分辨一種蔬菜在我國出現的大致時間,從它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

“胡”字系: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蘿蔔等大多為兩漢兩晉時期由西北陸路引入;

“番”字系:番茄、番薯、番椒、芭樂、番木瓜多為南宋至元明時期由“番舶”帶入;

“洋”字系:洋蔥、洋白菜(捲心菜)等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水果篇

先秦培植桃李杏 明清流行“洋水果”

吃飽了飯,再吃一些水果就更完美了,雖然我國古代的蔬菜稍微匱乏了點,但水果可一點不少。我們平時常見的水果中只有椰子、香蕉、鳳梨、榴槤、葡萄、石榴、草莓等由域外引進而來,其他的大多數都是我國本土所產。

從史料來看,先秦時期已開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樹。在《詩經》《山海經》等古籍中,桃、李、梨、棗、梅等中國傳統的果樹都已出現在當時的果園裡。在浙江、江蘇、上海、雲南、山西、湖北等地,都曾出土過古代桃核,從殷商到秦漢時期都有,可見中國人食桃的歷史多麼悠久。

崔東亮 攝

秦漢時期,水果的消費量大增。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這說明棗、栗、橘、梨已在當時廣泛栽植。

先秦時期,外來的水果也逐漸進入中原地區,比如葡萄。根據目前的考古、文獻資料與研究判斷,葡萄傳入的時間為商周時期,進入中原的時間大概在戰國時代。

雖然古人很早就能吃到葡萄,但要想在夏天吃上西瓜還要等到唐朝以後,西瓜的原產地在非洲乾旱沙漠地帶,經埃及傳到小亞細亞地區,再經波斯向東傳入印度;向北經阿富汗,越帕米爾高原,沿絲綢之路傳入西域、回紇,杜新豪說,西瓜種到中國內地時間在953年(五代十國後周廣順三年)以前。兩宋期間(960年-1279年),西瓜又自北向南傳遍了中國。

明清時期,人們可選擇的果品更加豐富,“洋水果”逐漸流行。鳳梨、番木瓜、番荔枝等都是這一時期傳入的,其中尤以鳳梨引種最成功。

現在你看電視劇,就知道哪些是合乎歷史,哪些是出現“穿越”的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