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所高校的一流本科人才培養方式值得借鑒!

不久前, 一名本科生出現在舉辦於美國新奧爾良的AAAI 2018國際人工智慧大會上, 就其研究論文作了口頭報告。 在這個由中國電腦學會(CCF)推薦的A類會議中, 這並不多見。 另外還有一名本科生, 在其大三上學期參加校長特別嘉獎答辯時, 就得到了華為經理開出的35萬元年薪。 大三學生得到企業如此青睞, 這在國內高校裡也不多見。

巧合的是, 這兩名本科生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那就是現在就讀于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四學生。

那麼, 該學院的本科生何以如此優秀?他們的本科人才培養又有著怎樣的秘訣?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

第三種角色產生

這就要從學生培養目標說起了。

“對於電腦類專業的學生來講, 系統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意識一直以來都是學院的培養目標。 ”南航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陳兵說。

圍繞這些目標, 2014年, 該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率先在南航通過了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隨著我國2016年正式加入《華盛頓協定》, 實現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與《華盛頓協議》各成員認證體系的實質等效, 該專業畢業生便可獲得業界認可的工作資格“國際通行證”。

在此基礎上, 如何讓學生創先爭優、滿足優秀學生對更多知識的需求, 則成為該學院的探索目標。

“於是, 我們建立了‘三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培養需要。 ”據陳兵介紹, 學院每月開展“石榴月講堂”, 邀請院士、長江學者等為本科生作前沿技術報告;設置科技創新基金, 每年投入20萬元, 用於學生申請學院級創新專案, 每年約有10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此外, 還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ACM)、“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等高端競賽。

該學院學生每年可以拿到國家級、省部級獎項100多個, 其中包括各類項目的最高獎20多人次。

在這些資料的背後, 保障“三位一體”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順利推行的, 則是該學院的本科生導師制。

“本科生導師一共有三種角色。 一種是輔導員, 可以說是生活導師, 主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瑣事, 做好後勤保障;第二種是班主任, 是學業導師, 對學生的學業問題進行輔導和答疑解惑。 ”陳兵說, 在前期探索的基礎上, 2015年, 學院開始實行學術導師制, 為學有餘力並對學術感興趣的學生配備學術導師, 這就是本科生導師制的第三種角色。

科研與教學並重

根據規定,

學術導師由雙選產生, 即在該學院舉辦的對接會上, 教師發佈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題目等內容, 大二下學期或大三上學期的學生根據興趣進行選擇, 同時, 教師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學生的能力進行篩選。

一般情況下, 每年會有二三十位學術導師, 每人帶兩三名本科生。 文章開篇提到的參加AAAI 2018國際人工智慧大會的學生謝明昆就是這些本科生中的一位, 他在大三上學期申請加入了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黃聖君的課題組, 進行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

去年, 謝明昆在黃聖君的指導下, 完成了研究論文《偏標記的多標籤任務學習》, 首次提出基於不充分偏標記資訊的多標記任務學習框架, 並設計了一個高效演算法,

取得了顯著性能提升。 去年9月, 他將論文投給AAAI 2018國際人工智慧大會, 順利得到了這場國際會議的入場券。 而實際上, 像這種A類會議的論文錄用率僅為20%左右。

謝明昆

“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 黃老師會安排大家作論文研究彙報、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並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能力和組會表現來安排最合適的研究內容。”謝明昆說,課題組的長期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科研基礎。

文章開篇提到的另一位被華為開出35萬元年薪的學生叫王智彬,會後他婉拒了這份邀請。他也是在學術導師的指導下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至今,他獲得了ACM亞洲區域賽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3項,第五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等諸多獎項。

“目前,學院正在努力成為高水準研究型學院的轉型,鼓勵學生參加科研與其個人成長和學院的發展是分不開的。”陳兵介紹道,學院教師中超過72%有海外經歷,這也為學生參加國際性會議和賽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自學術導師制實行以來,該學院積極建設硬體設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為學生建立專門的創客中心,提供科創服務;所有參加國際交流的費用,也由學院一力承擔。

情懷與制度保障

幾年來,南航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導師制逐漸顯示出了成效,不僅學生在高水準論文上有了突破,專利數、著作權數也都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說,學術導師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且穩定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達到沉浸式學習,深刻感受學術氛圍。今年已經在該學院讀研一的袁勝浩認為,加入學術導師的課題組讓他“對自己想研究的方向、行業有了整體的把握,能夠從國際化、前沿角度看待問題,拓寬了視野”。

不過,雖然學術導師不會給本科生施加壓力,但並非每個學生都適合這一制度,因此,該學院建立了退出機制。感覺時間、精力不濟的學生可以選擇退出,可最終退出的人卻並不多。

“記得大三下半學期經常跑實驗室,有時一待就是一天一夜,也會時常被導師要求重做實驗,但並不覺得沮喪,因為導師在背後支持著。”如今在該學院讀研一的馬新淑說,“比如半夜發資訊諮詢問題,導師總是會秒回。而且,最終取得的成果也讓人無比愉悅。”

對於學術導師來說,帶本科生是額外工作,比如黃聖君在自己原本帶的4個研究生之外,還帶了4個本科生。而且,本科生的基礎相對薄弱,如何找到適合他們每個人的培養方式是一個挑戰。但在他看來,培養學生是教師的本能,最後看到學生有所成就,“那種心理的滿足感是難以比擬的”。

“雖然學術導師有如此情懷,但在學院層面,我們還是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陳兵說,在資源調配上實行博士副導師制,即允許擔任學術導師的副教授聯合帶博士生;針對院內推免生,每位學術導師可以帶的學生提高上限到兩人;對於指導出優秀學生的學術導師,在評價機制上也會給予一定獎勵。

對於未來,陳兵表示,學院還將扎實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既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守住底線,保證每個學生都順利畢業,也擇優培養,進一步擴大學術導師制的覆蓋範圍,“尤其是在‘雙一流’建設中,更要將重心落實到人才培養上”。

並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能力和組會表現來安排最合適的研究內容。”謝明昆說,課題組的長期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科研基礎。

文章開篇提到的另一位被華為開出35萬元年薪的學生叫王智彬,會後他婉拒了這份邀請。他也是在學術導師的指導下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至今,他獲得了ACM亞洲區域賽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3項,第五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等諸多獎項。

“目前,學院正在努力成為高水準研究型學院的轉型,鼓勵學生參加科研與其個人成長和學院的發展是分不開的。”陳兵介紹道,學院教師中超過72%有海外經歷,這也為學生參加國際性會議和賽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自學術導師制實行以來,該學院積極建設硬體設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為學生建立專門的創客中心,提供科創服務;所有參加國際交流的費用,也由學院一力承擔。

情懷與制度保障

幾年來,南航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導師制逐漸顯示出了成效,不僅學生在高水準論文上有了突破,專利數、著作權數也都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說,學術導師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且穩定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達到沉浸式學習,深刻感受學術氛圍。今年已經在該學院讀研一的袁勝浩認為,加入學術導師的課題組讓他“對自己想研究的方向、行業有了整體的把握,能夠從國際化、前沿角度看待問題,拓寬了視野”。

不過,雖然學術導師不會給本科生施加壓力,但並非每個學生都適合這一制度,因此,該學院建立了退出機制。感覺時間、精力不濟的學生可以選擇退出,可最終退出的人卻並不多。

“記得大三下半學期經常跑實驗室,有時一待就是一天一夜,也會時常被導師要求重做實驗,但並不覺得沮喪,因為導師在背後支持著。”如今在該學院讀研一的馬新淑說,“比如半夜發資訊諮詢問題,導師總是會秒回。而且,最終取得的成果也讓人無比愉悅。”

對於學術導師來說,帶本科生是額外工作,比如黃聖君在自己原本帶的4個研究生之外,還帶了4個本科生。而且,本科生的基礎相對薄弱,如何找到適合他們每個人的培養方式是一個挑戰。但在他看來,培養學生是教師的本能,最後看到學生有所成就,“那種心理的滿足感是難以比擬的”。

“雖然學術導師有如此情懷,但在學院層面,我們還是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陳兵說,在資源調配上實行博士副導師制,即允許擔任學術導師的副教授聯合帶博士生;針對院內推免生,每位學術導師可以帶的學生提高上限到兩人;對於指導出優秀學生的學術導師,在評價機制上也會給予一定獎勵。

對於未來,陳兵表示,學院還將扎實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既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守住底線,保證每個學生都順利畢業,也擇優培養,進一步擴大學術導師制的覆蓋範圍,“尤其是在‘雙一流’建設中,更要將重心落實到人才培養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