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可憐的印度,新戰機招標不惜得罪俄法,卻又遭美國翻臉不認帳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世界軍火市場上的頭號大蛋糕。 為了這塊蛋糕, 俄羅斯、法國、以色列可以說是窮盡手段。 近年來, 隨著美印關係的好轉, 美國也對印度這塊大蛋糕躍躍欲試。 但是在印度國內, 隨著“印度製造”口號的深入, 武器交易中印度再也不滿足僅僅獲得單純的裝備, 技術轉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

也許正是看到了印度對軍事技術的渴望, 美國為了拿下這塊早已被俄羅斯和法國壟斷的最大軍火市場,

毫不猶豫的打出了技術轉讓牌。 為此, 美國不僅提出向印度提供F-16IN和F/A-18IN兩款專門為印度量身打造的戰機, 而且還做出了轉讓戰機生產線等一系列技術轉讓承諾。

為了得到印度這個軍火市場, 美國國防長曾經鄭重對印度承諾:只要印度選擇美國的戰機, 美國將全力支持印度的國防建設。 除了戰機生產的相關技術外, 還將幫印度研製國產航空發動機, 為印度第二艘國產航母提供技術支援, 並且提供最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

雖然美國拿出的僅僅是兩款老舊的三代機, 但是這樣的承諾對印度的吸引無疑是巨大的。 於是, 在新一代戰機招標中, 印度克意冷落了俄羅斯, 就連法國已經簽訂和同的126架陣風戰機合同也被狂砍到了36架。 可以說, 在這起戰機招標活動中, 印度把俄羅斯和法國這兩個老主顧得罪了個遍。

正當印度滿心歡喜的期待美國相關技術轉讓的合同時, 美國國內卻傳來了不一樣的聲音。 首先是美國國會明確提出, 戰機相關核心技術是禁止轉讓的技術, 嚴禁向它國轉讓。 另外, 生產F-16戰機的洛馬公司也表示, 只能轉讓戰機組裝技術。 也就是說,所謂的在印度生產指的是所有部件拉到印度然後進行組裝。這和印度期待的獲得所有戰機生產技術並在本土組裝相差甚遠。

在得罪了俄羅斯和法國,自家光輝戰機有難當大任的情況下,美國的翻臉不認帳真的是要把印度逼上絕境。

也就是說,所謂的在印度生產指的是所有部件拉到印度然後進行組裝。這和印度期待的獲得所有戰機生產技術並在本土組裝相差甚遠。

在得罪了俄羅斯和法國,自家光輝戰機有難當大任的情況下,美國的翻臉不認帳真的是要把印度逼上絕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