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子“跑馬”致呼吸驟停!跑之前先確認你的身體行不行

說起“跑馬”, 那可是一道風靡全國的靚麗風景線。 但是, 馬拉松不是你想跑就能跑的!

4月22日, 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 一女子在途中暈倒, 呼吸心跳驟停。 其他參賽者發現後立即上前對其進行救助, 並輪流對其進行心肺復蘇術, 等待急救車到來。 施救者尹先生稱, 在上擔架時女子已經恢復意識。

這位妹紙還好搶救過來了, 可有些“跑馬”選手就沒那麼幸運了, 幾乎每年都會在馬拉松賽場上發生猝死悲劇。 僅僅去年, 媒體報導的就有6起事故!

2017年2月12日, 2017港馬, 一位參加10公里跑的52歲女選手到終點前暈倒昏迷, 被送往醫院後搶救30個小時也未能挽回生命。

2017年5月29日, 銀川國際馬拉松, 跑者王某某在距離半程終點2.5公里處倒地, 現場展開急救並迅速轉運至醫院救治, 於5月30日上午8:10搶救無效死亡。

2017年6月10日, 北京靈山100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一男性選手猝死。

2017年9月7日,

一名40多歲的男子在朝陽公園6公里跑道處猝倒, 搶救無效後死亡。

2017年11月5日, 在新鄉國際馬拉松賽上, 一名選手在2公里處倒地, 雖經全力搶救仍然不幸離世。

2017年11月19日進行的2017重慶國際半程馬拉松中, 一位33歲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處突然倒地, 心臟驟停、呼吸停止, 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健康君看著這一例例“跑馬”事故, 感到很心痛, 到底怎麼做才能避免悲劇發生呢?首先就是不該跑的人千萬別去跑!

這類人不要“跑馬”

清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鄧素貞在接受清遠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馬拉松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參加, 而且從實際上、本質上來說, 馬拉松屬於一種極限運動, 與長跑是有區別的。 馬拉松要經過訓練才可以參加的, 而長跑是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就可以選擇的鍛煉方式。

鄧素貞表示, 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人群絕對不適合馬拉松, 近期內犯過心臟病的人、有嚴重冠狀動脈病(心絞痛)的人, 或是在做輕微活動時感到胸痛, 運動中臉色發白髮青的人, 都不適合馬拉松。

各位小夥伴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心臟病平時可能沒什麼徵兆, 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類似跑馬拉松猝死的事件。

另外, 如果在賽前兩周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也不建議參加比賽。 有些認為自己身體很好的“年輕人”患上了病毒性感冒, 不吃藥、不休息, 想靠身體的底子硬扛, 甚至感冒期間還堅持大運動量的鍛煉, 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否則有可能誘發心肌炎, 特別是暴發型病毒性心肌炎會有突然死亡的可能。

當然, 如果你不是上述的那些人想嘗試跑一跑馬拉松, 那也別急著報名參賽, 你需要做好準備工作!

“跑馬”前的準備你做了嗎?

賽前逐漸減少訓練量

鄧素貞指出, 在比賽前一周, 運動員要注意開始減少運動量了。

這樣做的目的, 首先是保證不要因運動量過大而受傷, 不過度疲勞。

“馬拉松訓練不能像應付期末考試一樣臨陣磨槍。 在最後幾周比平常跑得更多, 對你的馬拉松比賽有害無益。 ”鄧素貞說, 就算感覺很好, 參賽者也不要帶著孤注一擲的心情增加訓練量, 馬拉松開始的一個月前, 要保養好身體, 並且保證充足的睡眠。

鄧素貞介紹, 在接下來的“備戰”中, 參賽者要適當吃多點碳水化合物, 儲備能量, 如麵條、麵包、米飯, 適量吃雞蛋、肉類, 但不要大魚大肉, 避免腸胃負擔過重。

賽前體檢

小夥伴們在參加馬拉松這樣的耐力比賽之前,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瞭解自己的心臟,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狀況,看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參加馬拉松不是為了虛榮心,而是為了享受比賽。 ”

安全完賽應該始終放在第一位,而且這種心態的素質磨練,需要非常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瞭解自己的心理,面對風險需要有堅持,也應該學會放棄。

除了賽前準備,在“跑馬”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尤其是在這兩個“死亡地段”的時候更要小心!

小心馬拉松“死亡地段”

死亡地段1:終點前4~5公里

杭州馬拉松醫療專家團隊成員、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導師李永生說,他參與的醫療保障過程中,遇到不少在這個位置突然倒地的選手:“一般最後5公里,觀眾加油聲比較熱鬧,選手會加速衝刺,此時瞬間心率增加50次,心臟的供氧和耗氧系統平衡突然被打破,極易發生心臟驟停。”

杭州跑步達人、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醫生薛迪富表示贊同:“在外界的刺激下,跑友其實本人身體很累,可是一激動,腎上腺素分泌過旺,心臟的變化感受反而變得弱了,可能都沒來得及意識到就出了狀況,一瞬間的事。”

死亡地段2:終點線後

沖線後千萬不要過量飲水 馬拉松另一個容易出意外的地方就是終點線後。很多人以為,沖過終點就沒問題了,殊不知,撞線後的一個不經意動作,也可能要了你的命。

李永生表示,鉀離子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容易引發心臟驟停。跑者在跑步過程中會出汗,鉀離子和水分是同步丟失的,相當於鉀離子濃度沒變。可是到了終點後,跑者突然大量飲水,體內鉀離子濃度快速下降,後果可想而知。

馬拉松沿途每隔一段距離都有補給站,選手不要放過任何一處,適量補充香蕉、水以及運動飲料。跑完也不要突然停止,繼續小步慢跑逐步停止,然後進行全身放鬆,消除疲勞。

如果小夥伴在“跑馬”過程中,發現有跑友暈倒在地,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情況,你知道要如何幫助他嗎?

心肺復蘇是救命稻草

心跳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及時地搶救復蘇,4~6分鐘後就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蘇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在確定現場安全、判斷患者對呼叫沒有反應、並於10秒內確定頸動脈沒有搏動後,即應開始胸外按壓。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即胸骨下半部,將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手指不接觸胸壁。按壓時雙肘須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人按壓頻率為至少100次/分鐘。心臟按壓後還應在開放氣道的前提下進行口對口等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

來源 / 健康時報網等

編輯 / Q

賽前體檢

小夥伴們在參加馬拉松這樣的耐力比賽之前,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瞭解自己的心臟,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狀況,看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參加馬拉松不是為了虛榮心,而是為了享受比賽。 ”

安全完賽應該始終放在第一位,而且這種心態的素質磨練,需要非常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瞭解自己的心理,面對風險需要有堅持,也應該學會放棄。

除了賽前準備,在“跑馬”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尤其是在這兩個“死亡地段”的時候更要小心!

小心馬拉松“死亡地段”

死亡地段1:終點前4~5公里

杭州馬拉松醫療專家團隊成員、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導師李永生說,他參與的醫療保障過程中,遇到不少在這個位置突然倒地的選手:“一般最後5公里,觀眾加油聲比較熱鬧,選手會加速衝刺,此時瞬間心率增加50次,心臟的供氧和耗氧系統平衡突然被打破,極易發生心臟驟停。”

杭州跑步達人、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醫生薛迪富表示贊同:“在外界的刺激下,跑友其實本人身體很累,可是一激動,腎上腺素分泌過旺,心臟的變化感受反而變得弱了,可能都沒來得及意識到就出了狀況,一瞬間的事。”

死亡地段2:終點線後

沖線後千萬不要過量飲水 馬拉松另一個容易出意外的地方就是終點線後。很多人以為,沖過終點就沒問題了,殊不知,撞線後的一個不經意動作,也可能要了你的命。

李永生表示,鉀離子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容易引發心臟驟停。跑者在跑步過程中會出汗,鉀離子和水分是同步丟失的,相當於鉀離子濃度沒變。可是到了終點後,跑者突然大量飲水,體內鉀離子濃度快速下降,後果可想而知。

馬拉松沿途每隔一段距離都有補給站,選手不要放過任何一處,適量補充香蕉、水以及運動飲料。跑完也不要突然停止,繼續小步慢跑逐步停止,然後進行全身放鬆,消除疲勞。

如果小夥伴在“跑馬”過程中,發現有跑友暈倒在地,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情況,你知道要如何幫助他嗎?

心肺復蘇是救命稻草

心跳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及時地搶救復蘇,4~6分鐘後就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蘇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在確定現場安全、判斷患者對呼叫沒有反應、並於10秒內確定頸動脈沒有搏動後,即應開始胸外按壓。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即胸骨下半部,將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手指不接觸胸壁。按壓時雙肘須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人按壓頻率為至少100次/分鐘。心臟按壓後還應在開放氣道的前提下進行口對口等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

來源 / 健康時報網等

編輯 / Q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