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規格越來越高的網信工作會議,傳遞怎樣的治網信號?

4月21日, 京城, 春雨綿綿。

為期兩天的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今日閉幕。 這次會議規格相當高, 雖然會議的主題: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並不新鮮,

但冠以“全國工作會議”的名義, 還是歷史上首次。 習近平有個重要講話, 王滬寧在總結講話中說, 這是“指導新時代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綱領性檔”。

要點

這次會議上, 習近平首次提出, 資訊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如果熟悉俠客島文章的島友應該知道, 之前俠客島解讀過三篇重磅的“宣言”署名文章, 其中第一篇就是《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判斷。 同樣, 習近平也把資訊化看做是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

用了一個形容詞“千載難逢”, 各位島友可以體會一下。

這次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時間背景, 就是十九大開局之年召開的第一次網信工作會議, 承擔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任務。

“承前”, 既是對過去十八大以來這5年網信工作的成績和經驗的總結, 會議用了一句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於黨對網信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決策和對網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也就是充分肯定過去5年的網信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 同十九大報導中“成功實踐形成重要思想”的邏輯一脈相承, 這次會議提出, 過去5年的成功實踐, 形成了“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從2014年初提出“網路強國戰略”, 到今天的“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在中央看來,

中國已經形成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 既然已經形成了“思想”, 那過去5年治網的有效經驗, 在今後還會延續。 這就是“啟後”。

這條成功經驗就是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線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 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

注意, 網路治理雖然有主管部門, 但絕不是一個部門的事, 而是涉及黨政軍群、企業社會等全方位的聯動, 可以用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治理網路。 既然事涉方方面面, 這次會議參會規模之大也就能理解了。

聯想到前段時間, 中央有關部門對一些網路平臺違法違規的整肅, 這次會議也有一句話: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 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資訊、造謠生事的平臺。

有些互聯網運營者認為自己是平臺, 無非是一個資訊集散地, 把責任推給內容生產者, 這完全是大錯特錯。 這次會議用了“主體責任”一詞, 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黨風廉政建設中, 黨組(委)一把手的“主體責任”問題。 事實上, 主體責任就是第一責任, 網路平臺不能卸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