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龍縣加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 整合資源發展高原“立體生態經濟”

彝家新寨全貌。

四川新聞網甘孜4月25日訊4月25日, 甘孜州茶商羅太榮笑盈盈地捧著九龍縣生產的“明後茶”, 盤算著藏區唯一的品牌紅茶即將獲得的豐收。

“藏區少有品牌紅茶等普通茶葉出現, 九龍縣用‘人無我有’的產品換取了廣闊的市場。 ”

甘孜州九龍縣平均海拔在2000米至5500米間, 境內各鄉鎮的海拔落差大, 自然條件較差。 近幾十年來, 九龍縣堅持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生態發展格局, 不斷整合自身資源優勢, 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程度, 通過積極招商引資, 發展獨具特色的高原農牧業“立體生態經濟”。

發展生態特色農業 啟動城裡人的“田園生活基因”

呷爾鎮華丘村毗鄰九龍縣城, 平均海拔在2900米左右, 該村是494戶1827名藏、漢、彝的民族融合村。 同時, 獨特的民族構成不僅讓該村具有大融合的民族特色, 也讓此地成為了九龍縣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基地。

當地政府通過不斷整合資源優勢, 將“引進來”的技術和項目完美落地, 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現代生態農業增長之路。

從前, 由於華丘村人窮地貧, 資源稀少, 村裡年壯勞動力均外出打工, 留下老人和婦弱在老家艱難度日。 後來, 呷爾鎮的村鎮幹部在外地學習期間, 瞭解了內地的果園、菜園的農作物認養模式, 便將該種新鮮事物引進村, 流轉了20畝土地, 將其均分為180個大小不等的地塊, 並建成鋼架大棚7個, 吸引城市居民來此租地和種地。

九龍縣的新型體驗農業基地。

九龍縣呷爾鎮鎮長劉駿說:“該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旨在讓城裡人體驗恬淡的田園生活, 繼而瞭解和認識農村, 最終關心和發展農村。 ”被劃分好的每塊地的租賃金從每年600元至1600元不等。 城市居民少有接觸農夫的生活, 在該種模式下, 承租地塊的“城裡人”利用休息時間在地裡栽種自己喜歡的莊稼, 合作社雇傭村民幫忙照料, 施肥、除草、除害蟲……待農作物成熟後, 承租人就可親手來基地採摘。

180塊土地被承租給城市居民。

據該基地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仕山解釋, 該基地的180塊地均已全部被租出去, 在這種經營模式下, 當地農戶獲得工資和土地流轉租金, 城市居民重溫記憶深處的田園生活之樂, 享受淳樸恬靜“慢半拍”的鄉村生活。 此外, 發展該種新興的生態特色農業專案,

也能借此帶動基地周邊地區的群眾創辦農家樂、從事特色種養業, 達到致富奔康目標。

九龍縣按照甘孜州“一圈一帶一走廊”農業產業區域佈局, 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生態發展格局, 把握高山峽谷地貌特徵、氣候特點, 以及高原光熱條件, 明確發展綠色、生態農牧業定位, 調整優化種養結構, 探索休閒農業與創意農業。 通過“龍頭企業+專合社+集體經濟+貧困農戶”模式, 形成生產、供給、加工、銷售無縫對接, 將“小而散”的粗放管理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精細管理和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 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加快發展。

加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 “藏紅茶”成藏茶區域的“輕騎兵”

在九龍人眼中,改革開放對村民帶來最直接的改變是“解放了當地人的思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思路,跳出甘孜州看九龍,不斷拓展當地人的產業發展視野,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重點發展食用菌、藏藥、驢皮、鹿茸製品等市場潛力巨大的特色農副產品。

魁多鄉,海拔2600多米,這裡有一群平均年齡35歲的名校高材生。他們從2005年開始創辦甘孜州首個藏區紅茶專案,經過數十年的潛心耕耘,該企業生產的藏區紅茶產品遠銷海外,年收益達到兩千萬餘元。然而,創辦企業之初這群年輕的團隊曾遭遇過諸多困境,該企業的執行副總羅太榮回憶,九龍縣境內約有14萬株古茶樹,這些樹齡達500餘年的古茶樹上長出茶葉無人理睬,巨大財富被暴殄天物。

藏區紅茶車間內的制茶大師來自雲南省

由於在藏區名聲最廣的是藏區黑磚茶,該種藏茶歷史悠久,廠商有穩定的銷售管道,以及成熟的發展模式。為利用好九龍縣的獨特資源,羅太榮與合夥人另闢蹊徑,決定在甘孜州研製紅茶和白茶等普通類別的茶葉。說幹就幹,他們通過九龍縣招商引資方式進入魁多鄉,十餘年來投資了數百萬元資金,種植了4000多畝新品種茶樹,承租了數萬株古茶樹的經營權。為讓當地村民分享企業的發展紅利,該公司與1500多戶農牧民簽訂生茶採購協定。

為讓藏紅茶的品質得到保障,羅太榮高薪聘請武夷山、雲南滇紅、烏龍茶產區經驗豐富的制茶大師,常駐在九龍縣的制茶車間,專心研製出甘孜州的首款藏區紅茶產品。與此同時,這種全新的藏區紅茶還曾通過了全球最嚴苛的SGS(瑞士通標)467項農殘檢測,讓“藏紅”“藏雪”“金迷”等系列藏紅茶品牌有了“走出去”的底氣。

羅太榮表示,藏區紅茶的成功離不開九龍縣實施的加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政策。這幾年,九龍縣鼓勵農民合作社創新機制,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嚴把特色農產品的品質生命線,實施“品牌戰略”,以品質求生存、效益求發展,促進產業和產品提質增效。借助成功舉辦“九龍特色農牧產品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活動契機,讓九龍花椒、核桃、野生菌等有機食品成功打入成渝或北上廣等大中城市的商超。

改善居住和文化環境 “彝家新寨”彰顯民族大團結

數十年來,九龍縣堅持對外開放合作,立足資源稟賦、挖掘自身優勢,搶抓全省深化農村改革的歷史機遇,圍繞“全域旅遊”、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的“三化”工作,按照“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基調,不斷改善當地所有農牧民的居住和衛生環境,弘揚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今年55歲的彝族村民烏裡阿牛莫說,大約30多年前,她和家人還住在用籬笆、泥巴、藤條、木樁搭建的簡陋房屋內,每逢牆壁有破洞時,呼嘯的寒風和淩厲的霜凍天氣,讓混住在屋內的人與牲畜被凍得瑟瑟發抖。“那時村裡沒公路,挖好土豆要用編織袋打包後,人扛著從數百米高的懸崖道路向下走。”2014年,當地政府推進“彝家新寨”建設,烏裡阿牛莫的丈夫陳勇拿出多年積蓄10萬塊錢,以及政府提供的2.5萬元補助金,在踏卡鄉耳朵村營造一個全新、舒適、溫馨的家。

在“彝家新寨”的新房中,每棟樓的裝飾風格都具有藏漢彝的民族特色,將人的住所與牲畜圈舍完全隔開,居住衛生條件得到大大改善。“我們搬入新居後,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去年大兒子還給我添了個孫女。”烏裡阿牛莫臉上堆滿喜悅的笑容,她說以前家裡的居住環境、衛生條件差,山外的姑娘都不願嫁進來。現在踏卡鄉耳朵村的村民都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依靠該村的集體產業經濟,每戶的年人均收入可達8000元,這與30年前不到100元的年人均收入有天壤之別。

“近十年來九龍縣通過彝家新寨建設,村民的思想觀念悄悄發生轉變。”踏卡鄉副鄉長甲卡吉古說,以前家裡窮的村民常會宰殺耕牛,屠宰數十頭山羊辦席,如此鋪張浪費的陋習讓村民更加貧困,始終無法摘掉貧窮的“帽子”。後來,當地村委反復對村民講解文明新風尚,當地鋪張浪費、聚眾賭博等陋習被糾正。

王長生整理以前播放過的電影膠片。

59歲的村民王長生就曾用“打油詩”記錄九龍縣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家鄉在文化建設、社會風氣、重大專案等方面發生的巨變。自幼喜歡學習的王長生,在1983年被評為“甘孜州第一文化專業戶”,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他先後走村入戶巡迴放電影,開辦歌舞廳、帶領村民跳壩壩舞等,每次活動前都必須先播放開革開放的新政策、先思想、新變化。為讓藏區的農牧民懂得自己的宣傳內涵,他還堅持用通俗易通的“打油詩”形式,給農牧民講解政策,記錄家鄉發生的每件重大事情。

在九龍人眼中,改革開放對村民帶來最直接的改變是“解放了當地人的思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思路,跳出甘孜州看九龍,不斷拓展當地人的產業發展視野,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重點發展食用菌、藏藥、驢皮、鹿茸製品等市場潛力巨大的特色農副產品。

魁多鄉,海拔2600多米,這裡有一群平均年齡35歲的名校高材生。他們從2005年開始創辦甘孜州首個藏區紅茶專案,經過數十年的潛心耕耘,該企業生產的藏區紅茶產品遠銷海外,年收益達到兩千萬餘元。然而,創辦企業之初這群年輕的團隊曾遭遇過諸多困境,該企業的執行副總羅太榮回憶,九龍縣境內約有14萬株古茶樹,這些樹齡達500餘年的古茶樹上長出茶葉無人理睬,巨大財富被暴殄天物。

藏區紅茶車間內的制茶大師來自雲南省

由於在藏區名聲最廣的是藏區黑磚茶,該種藏茶歷史悠久,廠商有穩定的銷售管道,以及成熟的發展模式。為利用好九龍縣的獨特資源,羅太榮與合夥人另闢蹊徑,決定在甘孜州研製紅茶和白茶等普通類別的茶葉。說幹就幹,他們通過九龍縣招商引資方式進入魁多鄉,十餘年來投資了數百萬元資金,種植了4000多畝新品種茶樹,承租了數萬株古茶樹的經營權。為讓當地村民分享企業的發展紅利,該公司與1500多戶農牧民簽訂生茶採購協定。

為讓藏紅茶的品質得到保障,羅太榮高薪聘請武夷山、雲南滇紅、烏龍茶產區經驗豐富的制茶大師,常駐在九龍縣的制茶車間,專心研製出甘孜州的首款藏區紅茶產品。與此同時,這種全新的藏區紅茶還曾通過了全球最嚴苛的SGS(瑞士通標)467項農殘檢測,讓“藏紅”“藏雪”“金迷”等系列藏紅茶品牌有了“走出去”的底氣。

羅太榮表示,藏區紅茶的成功離不開九龍縣實施的加強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政策。這幾年,九龍縣鼓勵農民合作社創新機制,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嚴把特色農產品的品質生命線,實施“品牌戰略”,以品質求生存、效益求發展,促進產業和產品提質增效。借助成功舉辦“九龍特色農牧產品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活動契機,讓九龍花椒、核桃、野生菌等有機食品成功打入成渝或北上廣等大中城市的商超。

改善居住和文化環境 “彝家新寨”彰顯民族大團結

數十年來,九龍縣堅持對外開放合作,立足資源稟賦、挖掘自身優勢,搶抓全省深化農村改革的歷史機遇,圍繞“全域旅遊”、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的“三化”工作,按照“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基調,不斷改善當地所有農牧民的居住和衛生環境,弘揚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今年55歲的彝族村民烏裡阿牛莫說,大約30多年前,她和家人還住在用籬笆、泥巴、藤條、木樁搭建的簡陋房屋內,每逢牆壁有破洞時,呼嘯的寒風和淩厲的霜凍天氣,讓混住在屋內的人與牲畜被凍得瑟瑟發抖。“那時村裡沒公路,挖好土豆要用編織袋打包後,人扛著從數百米高的懸崖道路向下走。”2014年,當地政府推進“彝家新寨”建設,烏裡阿牛莫的丈夫陳勇拿出多年積蓄10萬塊錢,以及政府提供的2.5萬元補助金,在踏卡鄉耳朵村營造一個全新、舒適、溫馨的家。

在“彝家新寨”的新房中,每棟樓的裝飾風格都具有藏漢彝的民族特色,將人的住所與牲畜圈舍完全隔開,居住衛生條件得到大大改善。“我們搬入新居後,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去年大兒子還給我添了個孫女。”烏裡阿牛莫臉上堆滿喜悅的笑容,她說以前家裡的居住環境、衛生條件差,山外的姑娘都不願嫁進來。現在踏卡鄉耳朵村的村民都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依靠該村的集體產業經濟,每戶的年人均收入可達8000元,這與30年前不到100元的年人均收入有天壤之別。

“近十年來九龍縣通過彝家新寨建設,村民的思想觀念悄悄發生轉變。”踏卡鄉副鄉長甲卡吉古說,以前家裡窮的村民常會宰殺耕牛,屠宰數十頭山羊辦席,如此鋪張浪費的陋習讓村民更加貧困,始終無法摘掉貧窮的“帽子”。後來,當地村委反復對村民講解文明新風尚,當地鋪張浪費、聚眾賭博等陋習被糾正。

王長生整理以前播放過的電影膠片。

59歲的村民王長生就曾用“打油詩”記錄九龍縣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家鄉在文化建設、社會風氣、重大專案等方面發生的巨變。自幼喜歡學習的王長生,在1983年被評為“甘孜州第一文化專業戶”,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他先後走村入戶巡迴放電影,開辦歌舞廳、帶領村民跳壩壩舞等,每次活動前都必須先播放開革開放的新政策、先思想、新變化。為讓藏區的農牧民懂得自己的宣傳內涵,他還堅持用通俗易通的“打油詩”形式,給農牧民講解政策,記錄家鄉發生的每件重大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