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級建造師市政實務考點分享1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柔性高級

回彈模量自上而下遞減

按使用要求、受力狀況、土基支承條件和自然因素影響程度——選擇基層和麵層

路面使用指標:承載能力(抗疲勞破壞和塑性變形)、平整度、溫度穩定性、

抗滑能力(密實、粗糙、耐磨)、透水性、雜訊量

排水降噪路面:上面層OGFC, 中下面層—密級配瀝青混合料

1.施工準備

1)現場準備:

生產生活設施;拆遷;接樁及測量覆核;

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現場踏勘調查(對路基土進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標準擊實、CBR 試驗等);

地下管線等構築物探測、拆改、加固保護;

建現場試驗室,

修築降排水設施。

編制交通疏導方案, 修建交通便線, 導行臨時交通;

2)組織管理準備:

人員隊伍、管理體系、培訓;編制施工預算;

召開施工配合會;拜訪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辦理施工有關手續。

3)技術準備:

圖紙會審-熟悉及審查設計圖紙和有關資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安全技術交底(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承擔施工的負責人或分包方全體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 強調工作難點、

技術要點、安全措施, 使作業人員掌握要點、明確責任, 資料簽字歸檔)及培訓(持證上崗, 特殊工種);

4)物資準備:

材料(成品、半成品、構件等進場檢驗, 有品質合格證明資料)、機具設備, 安全防保用品。

2.路基施工(含管道)

準備工作—開挖路塹/填築路堤—整平路基—壓實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護工程

性能主要指標:整體穩定性、變形量控制(不產生不均勻變形)

1)路基填料:

不宜——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機質細粒土(必須用時加石灰或水泥改善)

不得——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沼澤土、泥炭土、凍土塊、鹽漬土、不得含有草、樹根等雜物

粒徑超過0.1m 的土塊應打碎

填料強度(CBR)值應符合要求, 路床最小強度:快速路主幹路8%

如設計標高受限, 未能達到中濕的路基臨界高度時, 用粗粒土或低劑量石灰或水泥穩定細粒土, 同時

邊溝下設置排水滲溝降低地下水位。

PS:關於土

分類:細粒土(黏土、粉土)——粗粒土(砂土、礫石土)——巨粒土(卵石、漂石)

鬆軟土——普通土——堅土——砂礫堅土——軟石

含水量W:土中水的品質與幹土粒品質之比

塑性指數Ip:土的液限WL 與塑限Wp 之差值, 表徵土塑性大小。 Ip=WL-Wp;越大越不適合做路基

2

液性指數IL:土的天然含水量與塑限之差值對塑性指數的比值IL=(W-Wp)/Ip, 表示土的軟硬程度

小於0 堅硬;0≤IL<0.5 硬塑;0.5≤IL<1 軟塑;≥1 流塑。

土的強度性質通常是指土體的抗剪強度, 即土體抵抗剪切破壞的能力。

※不良土質路基的處理方法:土, 孔隙, 水——換填、重壓、強夯、擠密, 預浸法、加水泥石灰等加固

a.軟土:天然含水量較高, 孔隙比大, 透水性小, 壓縮性高, 強度低的黏土、淤泥、淤泥質土

病害:地基整體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壞—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穩;

孔隙水壓力超載、剪切變形過大—路基邊坡失穩

處理方法:表層處理法、換填法、重壓法、垂直排水固結法;

措施:置換土、拋石擠淤、砂墊層置換、反壓護道,

砂樁、粉噴樁、塑膠排水板、土工織物

b.濕陷性黃土:結構疏鬆, 空隙大, 易吸水;吸水後結構迅速破壞, 產生下沉, 強度降低

病害:路基變形、凹陷、開裂、邊坡崩塌、剝落、內部易被水沖蝕成土洞和暗河

處理方法:防止地表水下滲;換土法、強夯法、擠密法、預浸法、化學加固法;並採取防沖、

截排、防滲等防護措施;加筋土擋土牆是濕陷性黃土地區有效防護措施;

c.膨脹土:吸水膨脹, 失水收縮的高液限黏土

病害:路基變形、位移、開裂、隆起等

措施:用灰土樁、水泥樁或用其他無機料進行加固和改良;開挖換填、堆載預壓;

路基防水保濕, 如設置排水溝、不透水面層、路基設不透水層;

調節路基內幹濕迴圈, 減少坡面徑流, 增強坡面的防沖刷、防變形、防溜塌和滑坡

d.凍土:季節性凍土、多年性凍土;凍脹和融沉

處理方法(季節性凍土):增加路基高度;選用不發生凍脹的路面結構層材料;調整結構層厚度或

採用隔溫性能好的材料(如多孔礦渣);設防凍墊層;保證防凍層的厚度不低於標準規定。

PS:關於水

地下水分類:液態水(吸著水、薄膜水、毛細水、重力水)

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分為上層滯水(受季節影響)、潛水、承壓水

如何控制水?

①路基排水:設置各種管渠、地下排水構築物迅速排水;設置滲溝或截水溝, 護坡、護牆。

②路基隔(截)水:地下水位高時, 應設置暗溝、滲溝等以排除或截斷地下水流, 降水;

路基過濕或潮濕狀態時, 可設隔離層或疏幹(採用土工織物、塑膠板等材料疏幹或超載預壓)

過街支管與檢查井周接合部應密封,防止滲漏水;

管道與檢查井、收水井周圍回填壓實好,防地表水滲入

2)路基施工要點

1 填土路基

清表:排除原地積水、妥善處理墳坑、井穴,分層填實

找平:當坡度陡於1:5(H:L),需修成臺階形式,每層高度≤0.3m,寬度≥1m

分層填土壓實:碾壓先輕後重,最後碾壓的壓路機應≥12t

注意:管涵頂面0.5m 以上才能用壓路機,填方高度應為設計標高+預沉量值

2 挖土路基

3

清表;排水(截水溝、邊溝)

挖土:自上向下分層開挖,嚴禁掏洞開挖,管道邊1m 內,直埋纜線2m 內宜人工開挖,不得超挖

應留有碾壓到設計標高的壓實量

碾壓:壓路機≥12t ,視土的幹濕程度採取灑水或換土、晾曬等措施;

注意:過街雨水支管溝槽及檢查井周圍應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礫填實。

3 石方路基→先碼砌邊部,逐層填築石料;先修築試驗段;

壓路機:宜選用12t 以上振動壓路機、25t 以上輪胎壓路機或2.5t 的夯錘壓實。

注意:管線、構築物四周宜回填土料。

3)路基壓實要點

1 路基材料要求:如填料

2 填築:分層,寬度應比設計寬0.5m(人員作業),對過濕土晾乾,過幹土灑水—最佳含水量

3 壓實:試驗段→為了取得施工相關的技術參數:確定路基的預沉量(確定開挖的深度)

合理選用壓實機具(等級、工程量、施工條件、工期)

確定壓實遍數

確定每層的虛鋪厚度

確定壓實方式

管道回填與壓實:管頂以上0.5m 以內不得使用壓路機——人工夯實或蛙夯機夯實

管道結構頂面至路床覆土少於0.5m 時,應對管道進行加固;

管道結構頂面至路床覆土0.5-0.8m 時,應對管道進行保護或加固;

路基壓實:重力壓實(靜壓)和振動壓實

壓實原則: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低後高、先慢後快、輪跡重疊。

最快壓實速度:不宜超過4km/h;

注意:邊緣向中央碾壓,壓不到部位用小型夯壓機壓實,夯擊面積重疊1/4—1/3

4)品質檢查驗收

主控專案:壓實度(路床快速路,主幹路95%)和彎沉值

過街支管與檢查井周接合部應密封,防止滲漏水;

管道與檢查井、收水井周圍回填壓實好,防地表水滲入

2)路基施工要點

1 填土路基

清表:排除原地積水、妥善處理墳坑、井穴,分層填實

找平:當坡度陡於1:5(H:L),需修成臺階形式,每層高度≤0.3m,寬度≥1m

分層填土壓實:碾壓先輕後重,最後碾壓的壓路機應≥12t

注意:管涵頂面0.5m 以上才能用壓路機,填方高度應為設計標高+預沉量值

2 挖土路基

3

清表;排水(截水溝、邊溝)

挖土:自上向下分層開挖,嚴禁掏洞開挖,管道邊1m 內,直埋纜線2m 內宜人工開挖,不得超挖

應留有碾壓到設計標高的壓實量

碾壓:壓路機≥12t ,視土的幹濕程度採取灑水或換土、晾曬等措施;

注意:過街雨水支管溝槽及檢查井周圍應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礫填實。

3 石方路基→先碼砌邊部,逐層填築石料;先修築試驗段;

壓路機:宜選用12t 以上振動壓路機、25t 以上輪胎壓路機或2.5t 的夯錘壓實。

注意:管線、構築物四周宜回填土料。

3)路基壓實要點

1 路基材料要求:如填料

2 填築:分層,寬度應比設計寬0.5m(人員作業),對過濕土晾乾,過幹土灑水—最佳含水量

3 壓實:試驗段→為了取得施工相關的技術參數:確定路基的預沉量(確定開挖的深度)

合理選用壓實機具(等級、工程量、施工條件、工期)

確定壓實遍數

確定每層的虛鋪厚度

確定壓實方式

管道回填與壓實:管頂以上0.5m 以內不得使用壓路機——人工夯實或蛙夯機夯實

管道結構頂面至路床覆土少於0.5m 時,應對管道進行加固;

管道結構頂面至路床覆土0.5-0.8m 時,應對管道進行保護或加固;

路基壓實:重力壓實(靜壓)和振動壓實

壓實原則: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低後高、先慢後快、輪跡重疊。

最快壓實速度:不宜超過4km/h;

注意:邊緣向中央碾壓,壓不到部位用小型夯壓機壓實,夯擊面積重疊1/4—1/3

4)品質檢查驗收

主控專案:壓實度(路床快速路,主幹路95%)和彎沉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