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麥理浩徑二段徒步記

上周日終於把香港麥理浩徑二段走了。 路上我就想, 這次領隊肯定會要我寫點啥。 果不其然, 回來群裡發圖片時, 他艾特我說,

Wendy, 寫篇遊記。 我還能說什麼呢。 爽約太多次, 人設容易崩, 所以還是靜心敲點東西出來吧。

為什麼爽約好幾次, 可能是“遊記”這個詞讓我有種小學生寫春遊秋遊之類的半命題作文的感覺, 忽然就無從下手了。 也可能是覺得我這種非攻略性質的非乾貨文字, 放在戶外的公號上, 實在是叨擾大家, 一時也就沒什麼底氣。 好了, 踩著香蕉皮, 想到哪寫到哪就算哪吧。

關於香港麥理浩徑, 百度、知乎、搜搜...到處都有介紹, 不贅述。 作為偶爾到戶外打打醬油的女子, 去過幾次香港徒步, 但麥理浩始終沒跟過。 這次海邊一提出, 立馬報名。 很意外這次居然湊了15人, 剛好滿3個的士。

六點二十, 起床洗漱收拾, 已有小夥伴出門, 感歎住得近還是有點好處。

通行證、身份證、銀行卡、八達通、深圳通、人民幣、手機、移動電源, 一 一 備齊;雨傘、手套、太陽帽、紙巾、麵包、水果、巧克力、鹵蛋、玉米烤腸、一壺水, 一一備齊, 防曬霜、隔離霜, 擦好。 七點五分, 出門。 忽然大腦靈光一閃, 貌似去年大約就是這個時候簽注的, 不會這麼寸吧。 掏出通行證, 想什麼來什麼, 我勒個去。

趕緊入群求助, 兩三分鐘後我鎮靜下來。 殊不知大深圳多個公務事項都實現了自助, 當然包括了自助簽注這類小事, 幾分鐘就能搞定。 小夥伴發來自助簽注機位置, 福田口岸就有一個, 只是需要把吃早餐的時間摳出來。 當然, 還是免不了海邊的幾句“教訓”, 路上老張也開玩笑說, 我看你經常戶外, 都是老驢了, 怎麼也犯這種錯誤呢。 額...嘿嘿。

八點鐘, 緊趕慢趕, 準時到達集合點--香港入境處升降梯旁。 戶外活動第一原則, 準時。 見到小夥伴們, 我就著實放心了。 海邊編好隊, 5人一車, 我們第一車, 先一步打車走咯。 車上不認識的互相認識, 認識的敘敘舊。 聊著聊著, 烏雲翻滾, 下雨了。 媛媛姐說, 下雨有下雨的風景。

我說, 這雨下不了多久, 雨後霧氣可能沒那麼重, 能見度更高, 風景更美。 師傅接話說, 今天沒風哦, 霧氣很難散去的。 快到海邊時, 雨停了, 師傅說, 天光了。 這就是驚喜啦, 天光啦。

九點, 到達徒步起點:東壩萬宜水庫。 福田口岸--東壩萬宜水庫, 費時:一個鐘;路程:50公里左右;的士費:315港幣。

的士經過的最後一段距離, 就是麥理浩徑第一段, 這樣說來第一段我也算走過了。 車上就看到有牛悠哉遊哉地在路上晃悠, 而壩上洗手間旁邊, 更是躺著好幾頭黃牛, 涼亭外牛屎一坨, 散發著熟悉的牛糞味。 但隨後我就不再覺得新奇, 因為一路上, 都有牛做伴。

九點十分, 後面兩車小夥伴都到了, 於是先拍拍“到此一遊”照, 尤其像我這種第一次遊的。

美圖過的本人

沒怎麼美圖的小夥伴們

九點二十左右,開始遊覽水庫和大壩。

萬宜水庫,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1978年建成,有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水庫有兩道大壩,東壩及西壩。據資料說東壩剛建成時,是世界最高的岩填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

車經過大壩時,窗外的水庫風景就讓我驚了一下。能見度不高,但別有一番氣象。

下面就是防波堤,也是水庫的副壩。外面是洶湧廣闊的海面,堤上參差不齊的是消波塊,遠看不起眼,近看就厲害了。

防波堤上的消波塊,成T形或工字型,鋼筋混泥土,每塊重25噸,用來減弱海浪的衝擊和侵蝕。

說完大壩,說說石頭。因為萬宜水庫所處地形為前寒武紀形成的火成流紋岩地形,因此東壩所在就能看到這種特別的地貌,尤其是”湖南臘肉“。

在這裡,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莫名想起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難得大家有個統一的pose,還得感謝媛媛姐。

在這裡,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莫名想起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難得大家有個統一的pose,還得感謝媛媛姐。

十點左右,回到涼亭處,人就多了。休整五分鐘,開始上山。原來真是徒步來著,我還以為就是在海邊吹吹風,觀觀光呢。走了一陣,左邊俯瞰水庫,又是另外一番天地。海邊問,你看這個跟梅林水庫比怎麼樣?我還沒來得及說,文林姐就說,應該比梅林水庫大一點吧。結果被人聽成梅林水庫大一點, 於是“懟”了起來。跟在後面的冷電以為是我說的,說我真是給他驚喜啊。呵呵,說說笑笑走路也沒那麼辛苦了,況且還有大搖大擺的黃牛陪伴。

十點左右,回到涼亭處,人就多了。休整五分鐘,開始上山。原來真是徒步來著,我還以為就是在海邊吹吹風,觀觀光呢。走了一陣,左邊俯瞰水庫,又是另外一番天地。海邊問,你看這個跟梅林水庫比怎麼樣?我還沒來得及說,文林姐就說,應該比梅林水庫大一點吧。結果被人聽成梅林水庫大一點, 於是“懟”了起來。跟在後面的冷電以為是我說的,說我真是給他驚喜啊。呵呵,說說笑笑走路也沒那麼辛苦了,況且還有大搖大擺的黃牛陪伴。

一陣跋涉之後,感覺轉到了山另外一面,大家開始走走停停,因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風景。

這個就是傳說中浪茄灣,俯瞰真美。而我們的路線就要經過這裡。

十點半多,到達浪茄灣,水清沙幼,有人露營有人煎肉有人曬美麗的身體(美女原來是躺著的,看我們在旁邊休息,

就站起來了。)

休息完吃完繼續前行,前面等著我們的是一段艱難。途遇幾棵桑葚樹,果子已熟,等我丟完垃圾跟上時,前面一撥估計吃完走了,只看到樹下躺著幾頭牛,還有阿甘。我愣愣看著,他吃了一會繼續往前走,我繼續跟上。

使勁努力的走,登,爬,為的是看最美的景,這一處該是這條線路最美的遠景了。

大家都一致同意,今日雖然不是暴曬,但是體能消耗很大,因為氣壓低,悶熱,所以水得源源不斷補充,但也得一口一口喝。

基本上是走半個小時左右就會有涼亭,休息5-10分鐘,這一點真是科學合理的安排。路上有階梯,有石塊路,也有土路。階梯也跟深圳的不太一樣,是幾個階梯後就有一小段平路,避免了長時間的膝蓋負擔過重。

十二點,海邊說找地兒休息吃午飯,涼亭無風,再往前走,有風卻無喬木遮擋。有人建議繼續走,到西灣村上面的涼亭吃。一鼓作氣。吃午飯,休整。

能量補充好了,體能恢復了,又要去美美的西灣村玩了,聽說那裡有水、還有雪糕買。更高興的是,這一段全是下坡的水泥路,對於剛經歷前面那一段的我們來說,這一段不要太輕鬆了。然而,我聽到李姑娘對老張說,我們等會是不是還要上來?是的。那為什麼我們要下去?聽到這裡,我莫名覺得炒雞幽默。對啊,等會反正要上來的,為什麼還要下去呢?我大笑著說,你肯定還在想,自己為什麼要來出來這一趟吧。她說,對啊,我今天為什麼要出來。文林姐和老張不斷鼓勵她,於是我們拿著這個梗笑了好長一段路。我說,這個問題,你得問問每週戶外的小夥伴,他們為什麼每週出來呢?我轉向問文林姐,她說為了吃飯更香。這是個有意思的回答。我想這個問題,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深究好像就沒什麼意思了。有些事本來就沒什麼世俗的意義和價值,無非自身賦予罷了。要我說,偶爾出來走走,看看大自然,是我生活的一種選擇和方式,我喜歡,我自在。而李姑娘,最後證明她並不是走不動,只是個人愛好不同罷了。

真是可愛的姑娘,跟路上不開心的這個小女孩一樣可愛。

就這麼說說笑笑來到了西灣村。這哪裡僅僅是水和雪糕。還有粉面、茶水啊。老張請我們吃了一碗冰豆花,邊吃邊聊天邊休息。前面一隊人已到海邊,通知三點返回,我們幾個計畫兩點半先慢慢返,不去海邊轉了,以為跟浪茄灣差不多。然而終究及幸好沒錯過那一處美景。

這裡很熱鬧,但不擁擠。蔚藍海面有白色的遊艇,沙灘細白柔軟,可在此處感受到鬧中取靜的閒適。有人在游泳,有人在露營,有人在玩沙子,有人在練空中瑜伽。若是天空澄澈湛藍,

該是更美了。

我在礁石上坐了一會,發了一會呆。夏日在這裡露營,應該很贊。這裡到西貢有直達船,船票130港幣,半小時可達。

兩點半,我們開始返程,回到主路,繼續走剩下的一段,直至有巴士的地方。

三點半,到達涼亭,來得真巧,巴士剛到,幾分鐘後滿人就走了。中途換乘了一班接駁車,一直到西貢下車。有人需要順帶點東西,比如奶粉啥的。

五點,西貢計程車站,還是5人一車,四十分鐘後到達福田口岸,離境入境,上地鐵回家。

六點四十,到家,弄晚餐,群裡收圖,腿部拉伸,洗澡泡腳,發朋友圈。

啊,這真是美好又開心的一天啊!哈哈。

作者:wendy

編輯:蜀中野人

九點二十左右,開始遊覽水庫和大壩。

萬宜水庫,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1978年建成,有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水庫有兩道大壩,東壩及西壩。據資料說東壩剛建成時,是世界最高的岩填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

車經過大壩時,窗外的水庫風景就讓我驚了一下。能見度不高,但別有一番氣象。

下面就是防波堤,也是水庫的副壩。外面是洶湧廣闊的海面,堤上參差不齊的是消波塊,遠看不起眼,近看就厲害了。

防波堤上的消波塊,成T形或工字型,鋼筋混泥土,每塊重25噸,用來減弱海浪的衝擊和侵蝕。

說完大壩,說說石頭。因為萬宜水庫所處地形為前寒武紀形成的火成流紋岩地形,因此東壩所在就能看到這種特別的地貌,尤其是”湖南臘肉“。

在這裡,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莫名想起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難得大家有個統一的pose,還得感謝媛媛姐。

在這裡,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莫名想起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難得大家有個統一的pose,還得感謝媛媛姐。

十點左右,回到涼亭處,人就多了。休整五分鐘,開始上山。原來真是徒步來著,我還以為就是在海邊吹吹風,觀觀光呢。走了一陣,左邊俯瞰水庫,又是另外一番天地。海邊問,你看這個跟梅林水庫比怎麼樣?我還沒來得及說,文林姐就說,應該比梅林水庫大一點吧。結果被人聽成梅林水庫大一點, 於是“懟”了起來。跟在後面的冷電以為是我說的,說我真是給他驚喜啊。呵呵,說說笑笑走路也沒那麼辛苦了,況且還有大搖大擺的黃牛陪伴。

十點左右,回到涼亭處,人就多了。休整五分鐘,開始上山。原來真是徒步來著,我還以為就是在海邊吹吹風,觀觀光呢。走了一陣,左邊俯瞰水庫,又是另外一番天地。海邊問,你看這個跟梅林水庫比怎麼樣?我還沒來得及說,文林姐就說,應該比梅林水庫大一點吧。結果被人聽成梅林水庫大一點, 於是“懟”了起來。跟在後面的冷電以為是我說的,說我真是給他驚喜啊。呵呵,說說笑笑走路也沒那麼辛苦了,況且還有大搖大擺的黃牛陪伴。

一陣跋涉之後,感覺轉到了山另外一面,大家開始走走停停,因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風景。

這個就是傳說中浪茄灣,俯瞰真美。而我們的路線就要經過這裡。

十點半多,到達浪茄灣,水清沙幼,有人露營有人煎肉有人曬美麗的身體(美女原來是躺著的,看我們在旁邊休息,

就站起來了。)

休息完吃完繼續前行,前面等著我們的是一段艱難。途遇幾棵桑葚樹,果子已熟,等我丟完垃圾跟上時,前面一撥估計吃完走了,只看到樹下躺著幾頭牛,還有阿甘。我愣愣看著,他吃了一會繼續往前走,我繼續跟上。

使勁努力的走,登,爬,為的是看最美的景,這一處該是這條線路最美的遠景了。

大家都一致同意,今日雖然不是暴曬,但是體能消耗很大,因為氣壓低,悶熱,所以水得源源不斷補充,但也得一口一口喝。

基本上是走半個小時左右就會有涼亭,休息5-10分鐘,這一點真是科學合理的安排。路上有階梯,有石塊路,也有土路。階梯也跟深圳的不太一樣,是幾個階梯後就有一小段平路,避免了長時間的膝蓋負擔過重。

十二點,海邊說找地兒休息吃午飯,涼亭無風,再往前走,有風卻無喬木遮擋。有人建議繼續走,到西灣村上面的涼亭吃。一鼓作氣。吃午飯,休整。

能量補充好了,體能恢復了,又要去美美的西灣村玩了,聽說那裡有水、還有雪糕買。更高興的是,這一段全是下坡的水泥路,對於剛經歷前面那一段的我們來說,這一段不要太輕鬆了。然而,我聽到李姑娘對老張說,我們等會是不是還要上來?是的。那為什麼我們要下去?聽到這裡,我莫名覺得炒雞幽默。對啊,等會反正要上來的,為什麼還要下去呢?我大笑著說,你肯定還在想,自己為什麼要來出來這一趟吧。她說,對啊,我今天為什麼要出來。文林姐和老張不斷鼓勵她,於是我們拿著這個梗笑了好長一段路。我說,這個問題,你得問問每週戶外的小夥伴,他們為什麼每週出來呢?我轉向問文林姐,她說為了吃飯更香。這是個有意思的回答。我想這個問題,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深究好像就沒什麼意思了。有些事本來就沒什麼世俗的意義和價值,無非自身賦予罷了。要我說,偶爾出來走走,看看大自然,是我生活的一種選擇和方式,我喜歡,我自在。而李姑娘,最後證明她並不是走不動,只是個人愛好不同罷了。

真是可愛的姑娘,跟路上不開心的這個小女孩一樣可愛。

就這麼說說笑笑來到了西灣村。這哪裡僅僅是水和雪糕。還有粉面、茶水啊。老張請我們吃了一碗冰豆花,邊吃邊聊天邊休息。前面一隊人已到海邊,通知三點返回,我們幾個計畫兩點半先慢慢返,不去海邊轉了,以為跟浪茄灣差不多。然而終究及幸好沒錯過那一處美景。

這裡很熱鬧,但不擁擠。蔚藍海面有白色的遊艇,沙灘細白柔軟,可在此處感受到鬧中取靜的閒適。有人在游泳,有人在露營,有人在玩沙子,有人在練空中瑜伽。若是天空澄澈湛藍,

該是更美了。

我在礁石上坐了一會,發了一會呆。夏日在這裡露營,應該很贊。這裡到西貢有直達船,船票130港幣,半小時可達。

兩點半,我們開始返程,回到主路,繼續走剩下的一段,直至有巴士的地方。

三點半,到達涼亭,來得真巧,巴士剛到,幾分鐘後滿人就走了。中途換乘了一班接駁車,一直到西貢下車。有人需要順帶點東西,比如奶粉啥的。

五點,西貢計程車站,還是5人一車,四十分鐘後到達福田口岸,離境入境,上地鐵回家。

六點四十,到家,弄晚餐,群裡收圖,腿部拉伸,洗澡泡腳,發朋友圈。

啊,這真是美好又開心的一天啊!哈哈。

作者:wendy

編輯:蜀中野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