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20年來首次全軍刺殺骨幹培訓:感受久違“殺氣”

戰爭年代, 和敵人刺刀見紅, 是軍人勇氣和血性的見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刺殺是我軍步兵最常練的技擊項目之一, 不少老一代將帥都曾身先士卒, 操槍上陣。 如今, 這一沉寂20多年的傳統課目正煥發新的活力。

2018年2月, 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發佈全軍施行, 其中將格鬥、刺殺等具有凝聚官兵士氣、錘煉血性膽氣、培育戰鬥精神作用的傳統課目列入選訓內容。 記者從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部門獲悉, 舉辦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 正是貫徹落實新大綱的重要舉措之一。

培訓班結業前夕, 記者來到這裡感受久違的“殺氣”。

“很久沒有聽到殺聲了”

挑、刺、紮, 出擊時殺氣凜凜, 勢如猛虎;撥、擋、閃, 防守時巧妙避敵, 動若脫兔……走進木槍對刺訓練場, 參訓學員身著護面, 吼聲嘹亮;木槍相碰, 鏗然有聲, 好似鐵甲武士在奮勇搏殺。

這一個多月來, 每天聽著木槍撞擊聲和吼殺聲, 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教授鄭國威覺得很“悅耳”, “開訓第二天, 以前學院幾位專門從事刺殺訓練教學的已退休老教授看到我們在練刺殺, 都感慨地說‘很久沒有聽到殺聲了’, 我也有同樣的感受。 ”

“資訊化時代, 軍人的血性顯得更加重要。 刺殺不僅能強健戰士體魄, 還能激發軍人血性。 ”剛指導完訓練的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副教授梁曉春走下訓練場, 僅僅一會兒工夫,

汗水已經打濕他的後背, “別看木槍對刺的動作簡單, 真要拼殺起來, 衝擊力非常大, 對人的體能要求極高。 ”

梁曉春回憶起20年前的一幕。 1998年, 梁曉春還是一名大三學員, 學院組織軍事大比武, 木槍對刺就是其中一項。 在一場對決中, 他無意中被對手的木槍擊中頭部, 雖然戴有護具, 但由於衝擊力太大, 防護失效, 他直接被送到醫院, 面部被縫了12針。 梁曉春指了指仍沒有完全消退的疤痕說:“軍人訓練流點血不算什麼, 近似實戰的對抗才能練出英雄膽。 ”

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副教授楊曉斌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擔任格鬥教研室刺殺教學組組長, 研究刺殺訓練已有20多年時間。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 刺殺一度淡出軍營訓練場。

我們學院從2007年開始就沒有進行刺殺教學了, 而絕大多數基層部隊不練刺殺的歷史就更久遠了。 ”回憶起往事, 楊曉斌感慨萬千。

“刺殺還可以這麼練”

接到參加刺殺骨幹培訓的通知, 入伍前在塔溝武校練過散打的空降兵某旅下士李洛鑫有點兒不樂意:“刺殺還有什麼好組訓的, 就那幾個動作, 我都會。 再說了, 我們訓練任務那麼重, 還有必要去學一個幾乎用不上的刺殺嗎?”

可是, 到了培訓班, 聽了專家的授課後, 李洛鑫的思想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更讓李洛鑫感到意外的是, 刺殺組訓竟然有這麼多門道。 組訓方法、對刺訓練、考核標準等等, 幾乎都是他從未聽過的。 “刺殺還可以這麼練。 ”幾節課下來, 李洛鑫就入了迷。

“原來很多單位都在組織刺殺訓練,

但僅僅局限於有套路動作的刺殺操, 幾乎都是表演性質的, 很多戰士練幾遍就會覺得不耐煩。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中士周勇說, 其實刺殺訓練對於他們巡邏執勤大有幫助, 學會刺殺基本技能, 在巡邏途中遇有突發事件, 面對來犯之人, 就可以迅速將其制服。

“戴上護具的那一刻, 內心很澎湃。 ”陸軍某部中士向先勇, 以前是雪楓特戰旅的一名隊員, 但他並沒有接觸過專業的刺殺訓練, 此次前來, 他顯得很激動, “來到培訓班才發現這裡臥虎藏龍, 大家實力都很強, 就拿短短6分鐘的對刺比賽來說, 大家都很難分出勝負, 往往一局下來都會很疲憊。 ”

對於國防科技大學警勤連上士楊春來而言, 刺殺給了他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在訓練場, 拿著‘刺刀’搏殺的時候, 腦子裡只有一個念想——即便倒下, 也要刺中‘敵人’。 回到單位, 我想把這種敢於拼刺刀的精神傳承下去。 ”

記者在木槍對刺訓練場看到, 雖然大家都穿著厚厚的護甲, 但是由於保護部位有限, 很多人的手臂都青一塊紫一塊的。 “受傷在所難免。 ”火箭軍某基地下士王文濤告訴記者, “這種對抗的感覺是其他訓練課目所不具備的, 練起來很過癮。 ”

“刺殺訓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軍歷史上, 刺殺訓練幾經中斷, 在人才隊伍培養和訓練條件改善等方面, 還面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對於目前基層開展刺殺訓練有關情況, 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部門前期做了大量調研, 此次培訓算是一次“試水蹚路”。

“一是刺殺骨幹人才緊缺;二是對刺殺訓練研究不夠,刺殺訓練體系有待完善;三是刺殺訓練硬體設施不配套。”鄭國威說,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目前要做的就是正視刺殺訓練。

這樣的緊迫感,楊曉斌副教授也感同身受。就在培訓班開訓不久,他在體檢時被查出肺部有雞蛋大小的腫瘤塊。萬幸的是,這個腫瘤是良性的。為了不影響教學,他立即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就在傷口拆完線當天,他忍著疼痛回到教學一線,親自指導學員訓練。

“刺殺訓練是一個體系,僅僅依靠這6周的培訓,我感覺遠遠不夠。”楊曉斌總是說時間不夠用,“以往我們學刺殺,都要學1年,裡面的道道很多,還有一些對接實戰的訓練,由於時間關係沒法開展。如果要真正對接實戰化,刺殺訓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會組訓、懂組訓的骨幹,讓他們回去帶動各級部隊先練起來。”由於刺殺停訓已久,院校專業師資力量流失嚴重,真正懂組訓教學的專家型人才不多,梁曉春感覺壓力很大,“我們受邀去一些部隊教學,發現一些人的動作都是錯誤的。”

“當前刺殺訓練注重觀賞性而忽略了實戰性,必須根據時代特點、戰場特點更新完善刺殺訓練內容。”鄭國威說,雖然刺殺訓練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作用大大弱化了,但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在任何時代都不能丟,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特戰近戰,練強傳統刺殺技

■趙茂欽程桂新

“突刺,殺!”訓練場上,鋒刃雪亮,殺聲震天。近日,武警某部按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要求嚴密組織刺殺訓練,強化近戰硬功。

這個部隊是一支經過改革重塑的武警機動力量,他們賡續紅色基因,發揚能征善戰優良傳統,以組織新大綱集訓為契機,進一步規範和強化刺殺訓練。

突刺!防刺!一個個淩厲動作,一雙雙鷹隼般的眼神,敵情就在心頭,熱血噴湧激蕩。參加訓練後,上等兵覃國仁頗有感觸地說:“刺殺是單兵訓練傳統技術,練起來提氣,練好了很實用,會拼刺刀,就算敵人沖到面前,我也不會害怕。”

刺殺訓練,給官兵帶來的改變遠不止這些。該部某支隊上等兵袁小偉性格靦腆,入伍前連殺雞都不敢看,入伍之初也比較怯弱,遇有大項任務容易“掉鏈子”。

參加刺殺訓練一個多月後,戰友們發現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袁小偉說,每當喊出那一聲“殺”的時候,內心就有股力量在奔湧。此後,他不僅刺殺訓練格外投入,其他訓練也沖在前面,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去年,他不僅成功轉改士官,還因訓練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並在今年初被支隊偵察中隊挑中,成為一名偵察尖兵。

太湖之濱,春雨淅淅。隨著現場教練員一聲哨響,該部某支隊刺殺訓練進入“一對一”近身搏鬥環節。“紅方一個防左刺,擊中藍方。紅方得分!”教練員邊組織邊講解,觀摩區的官兵躍躍欲試。

實戰須實訓,實訓出精兵。模擬訓練現場,該支隊參謀長孫龍說,訓練過程中如何發揮組訓效應,提高訓練質效,是支隊按綱研訓施訓的重點。

由於組訓人才匱乏,該部前期只能按照教材摸索。他們從各單位抽調標兵教練員,培養示範分隊,一邊訓練摸索一邊修訂完善教案。

“很多戰友變瘦了、變黑了,但人卻更精神了。”戰士李彥欽說,高強度的刺殺訓練讓戰友的體能儲備大幅提升,也讓大家的軍事訓練成績水漲船高。

夕陽西下,晚霞如血。“殺,殺,殺!”訓練場上,陣陣廝殺聲久久回蕩。

重視刺殺訓練的“隱形價值”

■楊曉斌梁曉春

刺殺源起于冷兵器時代的格鬥技能,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刺殺武器和刺殺技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雖然刺殺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但是現代意義上的刺殺卻起源於歐洲。大約在1688年,法國陸軍元帥沃邦採用套環將刺刀固定在槍管上,這種可“裝拆式”槍刺使火槍同時具有了射擊與刺殺兩種功能,並在戰場上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在我軍歷史上,刺殺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刺殺與我軍相伴成長,最早可追溯到建軍初期。那時紅軍人數少、裝備差,刺刀是紅軍的一件重要武器,雖然在作戰中經常運用,但沒有形成制式化動作和訓練套路。

直到建國前期,具有我軍特色的刺殺訓練體系才初步成型。1948年,東北軍政大學教員蘇呈祥結合實戰經驗寫成了我軍第一本刺殺訓練教材,名為《解放軍刺》。“解放刺”不僅吸取了“日刺”“蘇刺”“華刺”(國民黨軍隊的刺殺動作)的優長,還融入了中國傳統武術動作,在全軍推廣後取得了良好效果。

隨著武器裝備不斷發展,白刃戰已明顯減少,刺刀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期,刺殺訓練逐漸淡出訓練場;2004年全軍院校改革,取消了原軍事體育學院自1953年創立就存在的刺殺教學組。

雖然2009年頒佈的《軍事訓練大綱》再次將刺殺納入軍事共同體能訓練課目之中,但由於場地、人才、裝備等“欠帳”太多,當時很多單位並沒有真正開展刺殺訓練,只是按照教材組織一些帶固定套路的刺殺操。2018年,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再次將刺殺提上訓練日程,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應運而生,給刺殺恢復提供了重要機遇。

新的歷史時期,近距離白刃刺殺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刺殺卻有其自身優勢,其蘊藏的“隱形價值”讓它依然符合新時代練兵要求。

刺殺對培養軍人戰鬥精神、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直接意義。我軍在戰爭年代有一句口號:“要敢於刺刀見紅!”通過刺殺訓練可以強化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處變不驚的心態,構築起堅不可摧的心理防線。

在西點軍校,每年的新生都會經歷這樣一幕: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一面高喊:“刺殺的精神是什麼?”“殺敵!”“青草靠什麼成長?”“鮮血!”在高昂的喊殺聲中進行訓練,讓學員猶如身在戰場。

同時,刺殺對提高軍人戰鬥技能具有實用意義。刺刀作為一種最後的戰鬥手段和隨身格鬥工具,仍然是戰士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裝備,當今世界各國軍隊無不重視刺殺訓練,即使是在配備了現代最新式武器裝備的國外特種部隊中,刺殺訓練仍佔有一定比例。

如今,美軍、俄軍、英軍等都還在開展刺殺訓練。尤其是在各國特種作戰部隊,刺殺訓練是一項重要的近戰殲敵技能,刺殺技術仍然實用有效,刺殺訓練開展得如火如荼。未來戰場,想在近戰中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刺殺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戰鬥技能,也是軍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此外,刺殺可以成為軍營文化的一部分。部隊進行刺殺表演,組織對刺比賽可以活躍部隊文體氛圍,反映部隊的精神面貌。例如,平時可以把對刺訓練作為體育活動開展,業餘時間還可以開展對刺比賽。比賽對場地、器械要求簡單,規則簡單易行,三槍兩勝或者五槍三勝都可以,既豐富軍營文化生活,又鍛煉參與者的身體素質。

從這幾個層面來看,刺殺訓練永遠不會過時,恢復刺殺訓練正當時。

拼出血性練出虎膽

■衛卓齊

古人雲:“教兵之法,練膽為先;練膽之法,習藝為先。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這個“膽”,對於新時代革命軍人來說,就是血性,就是戰鬥精神。習主席強調,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革命軍人還是要有血性。

2018年,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恢復了刺殺等傳統課目。此舉並不是盯著傳統不放,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砥礪血性虎氣的必然選擇。

戰爭年代,我軍被稱為“人人都能拼刺刀”的部隊,戰場上刺刀的寒光令敵人膽戰,“拼刺刀”是我們這支部隊的傳家寶。敢於和敵人“刺刀見紅”,更是軍人勇氣和血性的見證。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軍營裡練刺殺的人少了,刺殺漸漸淡出軍營訓練場,保留的也多是一些表演性質的項目。在有些人眼裡,“拼刺刀”已經“過時”。

然而,殘酷的戰爭告訴我們:刺殺並未在現代戰爭中消失。2004年,由20名英軍組成的巡邏隊在伊拉克巴士拉市區巡邏時,突遭100名什葉派民兵伏擊。英軍指揮官在援兵尚未到達、彈藥即將用完之際,果斷命令士兵上刺刀,與武裝分子展開白刃戰。結果35名武裝分子被殺死,而英軍除了部分士兵受傷外,大部分士兵安然無恙。

刺殺訓練從未淡出世界軍事強國軍事訓練的舞臺。美軍《戰鬥體能手冊》明確把格鬥與刺殺列為步兵訓練的重要內容。他們認為,刺刀是提高軍人士氣的最佳方式,一旦聽到“上刺刀”的口令,立馬會產生“非戰即亡”的豪情。雖然美國陸軍部在2010年取消了刺殺這一傳統訓練課目,但是,近幾年,反對的聲音逐漸占了上風,他們認為只有借助面對面刺殺格鬥,才能讓士兵真正體會到戰場的殘酷,激發有我無敵、血戰到底的勇士精神。目前,美國陸軍正考慮讓單兵刺殺訓練“重出江湖”。無獨有偶,2011年,俄羅斯國防部經過激烈討論,決定繼續保留刺殺訓練。

2013年11月28日,習主席視察原濟南軍區部隊時,特意登上觀摩台,觀看了新戰士刺殺基本動作訓練。隨著和平年代對軍人血性的呼喚,越來越多的官兵認識到,拼刺刀拼的是精氣神,練的是英雄膽,在戰鬥精神培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說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培育戰鬥精神的根本途徑,那麼,刺殺訓練無疑就是培育戰鬥精神的“快速通道”之一。

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說:“物質是戰爭的‘刀柄’,精神是戰爭的‘刀刃’”。如果把軍人比作利劍,血性虎氣就是鋒利的劍刃,只有劍不卷刃,才能削鐵如泥。我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離不開“鋼少氣多”的血性。

有人認為,未來資訊化戰爭打的是裝備、拼的是科技,血性對戰鬥力的影響越來越小。但據美軍統計,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空襲只造成伊軍10%飛機、18%裝甲坦克、20%火炮的損失,而“軟打擊”給伊軍士氣造成的毀傷卻高達40%-60%,這正是導致40多萬伊拉克軍隊一夜間“蒸發”的重要原因。資訊化條件下“刺刀見紅”的戰爭模式漸行漸遠,敢於亮劍、勇於犧牲的血性卻永不過時。

血性並非與生俱來,訓練越嚴格刻苦,軍事技能越精湛,官兵的血性虎氣就越充足。可以說,軍人血性虎氣歷練在平時,積澱於點滴,只有平時的積蓄,才能有戰時的迸發。

也許有一天,刺刀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不能丟,用優良傳統激勵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傳家寶不能丟。只有堅持在訓練中錘煉血性,在履職盡責中培育血性,在攻堅克難中迸發血性,才能培育一支戰無不勝、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威武之師。

“一是刺殺骨幹人才緊缺;二是對刺殺訓練研究不夠,刺殺訓練體系有待完善;三是刺殺訓練硬體設施不配套。”鄭國威說,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目前要做的就是正視刺殺訓練。

這樣的緊迫感,楊曉斌副教授也感同身受。就在培訓班開訓不久,他在體檢時被查出肺部有雞蛋大小的腫瘤塊。萬幸的是,這個腫瘤是良性的。為了不影響教學,他立即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就在傷口拆完線當天,他忍著疼痛回到教學一線,親自指導學員訓練。

“刺殺訓練是一個體系,僅僅依靠這6周的培訓,我感覺遠遠不夠。”楊曉斌總是說時間不夠用,“以往我們學刺殺,都要學1年,裡面的道道很多,還有一些對接實戰的訓練,由於時間關係沒法開展。如果要真正對接實戰化,刺殺訓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會組訓、懂組訓的骨幹,讓他們回去帶動各級部隊先練起來。”由於刺殺停訓已久,院校專業師資力量流失嚴重,真正懂組訓教學的專家型人才不多,梁曉春感覺壓力很大,“我們受邀去一些部隊教學,發現一些人的動作都是錯誤的。”

“當前刺殺訓練注重觀賞性而忽略了實戰性,必須根據時代特點、戰場特點更新完善刺殺訓練內容。”鄭國威說,雖然刺殺訓練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作用大大弱化了,但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在任何時代都不能丟,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特戰近戰,練強傳統刺殺技

■趙茂欽程桂新

“突刺,殺!”訓練場上,鋒刃雪亮,殺聲震天。近日,武警某部按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要求嚴密組織刺殺訓練,強化近戰硬功。

這個部隊是一支經過改革重塑的武警機動力量,他們賡續紅色基因,發揚能征善戰優良傳統,以組織新大綱集訓為契機,進一步規範和強化刺殺訓練。

突刺!防刺!一個個淩厲動作,一雙雙鷹隼般的眼神,敵情就在心頭,熱血噴湧激蕩。參加訓練後,上等兵覃國仁頗有感觸地說:“刺殺是單兵訓練傳統技術,練起來提氣,練好了很實用,會拼刺刀,就算敵人沖到面前,我也不會害怕。”

刺殺訓練,給官兵帶來的改變遠不止這些。該部某支隊上等兵袁小偉性格靦腆,入伍前連殺雞都不敢看,入伍之初也比較怯弱,遇有大項任務容易“掉鏈子”。

參加刺殺訓練一個多月後,戰友們發現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袁小偉說,每當喊出那一聲“殺”的時候,內心就有股力量在奔湧。此後,他不僅刺殺訓練格外投入,其他訓練也沖在前面,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去年,他不僅成功轉改士官,還因訓練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並在今年初被支隊偵察中隊挑中,成為一名偵察尖兵。

太湖之濱,春雨淅淅。隨著現場教練員一聲哨響,該部某支隊刺殺訓練進入“一對一”近身搏鬥環節。“紅方一個防左刺,擊中藍方。紅方得分!”教練員邊組織邊講解,觀摩區的官兵躍躍欲試。

實戰須實訓,實訓出精兵。模擬訓練現場,該支隊參謀長孫龍說,訓練過程中如何發揮組訓效應,提高訓練質效,是支隊按綱研訓施訓的重點。

由於組訓人才匱乏,該部前期只能按照教材摸索。他們從各單位抽調標兵教練員,培養示範分隊,一邊訓練摸索一邊修訂完善教案。

“很多戰友變瘦了、變黑了,但人卻更精神了。”戰士李彥欽說,高強度的刺殺訓練讓戰友的體能儲備大幅提升,也讓大家的軍事訓練成績水漲船高。

夕陽西下,晚霞如血。“殺,殺,殺!”訓練場上,陣陣廝殺聲久久回蕩。

重視刺殺訓練的“隱形價值”

■楊曉斌梁曉春

刺殺源起于冷兵器時代的格鬥技能,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刺殺武器和刺殺技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雖然刺殺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但是現代意義上的刺殺卻起源於歐洲。大約在1688年,法國陸軍元帥沃邦採用套環將刺刀固定在槍管上,這種可“裝拆式”槍刺使火槍同時具有了射擊與刺殺兩種功能,並在戰場上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在我軍歷史上,刺殺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刺殺與我軍相伴成長,最早可追溯到建軍初期。那時紅軍人數少、裝備差,刺刀是紅軍的一件重要武器,雖然在作戰中經常運用,但沒有形成制式化動作和訓練套路。

直到建國前期,具有我軍特色的刺殺訓練體系才初步成型。1948年,東北軍政大學教員蘇呈祥結合實戰經驗寫成了我軍第一本刺殺訓練教材,名為《解放軍刺》。“解放刺”不僅吸取了“日刺”“蘇刺”“華刺”(國民黨軍隊的刺殺動作)的優長,還融入了中國傳統武術動作,在全軍推廣後取得了良好效果。

隨著武器裝備不斷發展,白刃戰已明顯減少,刺刀的地位和作用不斷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期,刺殺訓練逐漸淡出訓練場;2004年全軍院校改革,取消了原軍事體育學院自1953年創立就存在的刺殺教學組。

雖然2009年頒佈的《軍事訓練大綱》再次將刺殺納入軍事共同體能訓練課目之中,但由於場地、人才、裝備等“欠帳”太多,當時很多單位並沒有真正開展刺殺訓練,只是按照教材組織一些帶固定套路的刺殺操。2018年,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再次將刺殺提上訓練日程,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應運而生,給刺殺恢復提供了重要機遇。

新的歷史時期,近距離白刃刺殺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刺殺卻有其自身優勢,其蘊藏的“隱形價值”讓它依然符合新時代練兵要求。

刺殺對培養軍人戰鬥精神、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直接意義。我軍在戰爭年代有一句口號:“要敢於刺刀見紅!”通過刺殺訓練可以強化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處變不驚的心態,構築起堅不可摧的心理防線。

在西點軍校,每年的新生都會經歷這樣一幕: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一面高喊:“刺殺的精神是什麼?”“殺敵!”“青草靠什麼成長?”“鮮血!”在高昂的喊殺聲中進行訓練,讓學員猶如身在戰場。

同時,刺殺對提高軍人戰鬥技能具有實用意義。刺刀作為一種最後的戰鬥手段和隨身格鬥工具,仍然是戰士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裝備,當今世界各國軍隊無不重視刺殺訓練,即使是在配備了現代最新式武器裝備的國外特種部隊中,刺殺訓練仍佔有一定比例。

如今,美軍、俄軍、英軍等都還在開展刺殺訓練。尤其是在各國特種作戰部隊,刺殺訓練是一項重要的近戰殲敵技能,刺殺技術仍然實用有效,刺殺訓練開展得如火如荼。未來戰場,想在近戰中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刺殺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戰鬥技能,也是軍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此外,刺殺可以成為軍營文化的一部分。部隊進行刺殺表演,組織對刺比賽可以活躍部隊文體氛圍,反映部隊的精神面貌。例如,平時可以把對刺訓練作為體育活動開展,業餘時間還可以開展對刺比賽。比賽對場地、器械要求簡單,規則簡單易行,三槍兩勝或者五槍三勝都可以,既豐富軍營文化生活,又鍛煉參與者的身體素質。

從這幾個層面來看,刺殺訓練永遠不會過時,恢復刺殺訓練正當時。

拼出血性練出虎膽

■衛卓齊

古人雲:“教兵之法,練膽為先;練膽之法,習藝為先。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這個“膽”,對於新時代革命軍人來說,就是血性,就是戰鬥精神。習主席強調,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革命軍人還是要有血性。

2018年,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恢復了刺殺等傳統課目。此舉並不是盯著傳統不放,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砥礪血性虎氣的必然選擇。

戰爭年代,我軍被稱為“人人都能拼刺刀”的部隊,戰場上刺刀的寒光令敵人膽戰,“拼刺刀”是我們這支部隊的傳家寶。敢於和敵人“刺刀見紅”,更是軍人勇氣和血性的見證。

隨著武器裝備發展,軍營裡練刺殺的人少了,刺殺漸漸淡出軍營訓練場,保留的也多是一些表演性質的項目。在有些人眼裡,“拼刺刀”已經“過時”。

然而,殘酷的戰爭告訴我們:刺殺並未在現代戰爭中消失。2004年,由20名英軍組成的巡邏隊在伊拉克巴士拉市區巡邏時,突遭100名什葉派民兵伏擊。英軍指揮官在援兵尚未到達、彈藥即將用完之際,果斷命令士兵上刺刀,與武裝分子展開白刃戰。結果35名武裝分子被殺死,而英軍除了部分士兵受傷外,大部分士兵安然無恙。

刺殺訓練從未淡出世界軍事強國軍事訓練的舞臺。美軍《戰鬥體能手冊》明確把格鬥與刺殺列為步兵訓練的重要內容。他們認為,刺刀是提高軍人士氣的最佳方式,一旦聽到“上刺刀”的口令,立馬會產生“非戰即亡”的豪情。雖然美國陸軍部在2010年取消了刺殺這一傳統訓練課目,但是,近幾年,反對的聲音逐漸占了上風,他們認為只有借助面對面刺殺格鬥,才能讓士兵真正體會到戰場的殘酷,激發有我無敵、血戰到底的勇士精神。目前,美國陸軍正考慮讓單兵刺殺訓練“重出江湖”。無獨有偶,2011年,俄羅斯國防部經過激烈討論,決定繼續保留刺殺訓練。

2013年11月28日,習主席視察原濟南軍區部隊時,特意登上觀摩台,觀看了新戰士刺殺基本動作訓練。隨著和平年代對軍人血性的呼喚,越來越多的官兵認識到,拼刺刀拼的是精氣神,練的是英雄膽,在戰鬥精神培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說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培育戰鬥精神的根本途徑,那麼,刺殺訓練無疑就是培育戰鬥精神的“快速通道”之一。

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說:“物質是戰爭的‘刀柄’,精神是戰爭的‘刀刃’”。如果把軍人比作利劍,血性虎氣就是鋒利的劍刃,只有劍不卷刃,才能削鐵如泥。我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離不開“鋼少氣多”的血性。

有人認為,未來資訊化戰爭打的是裝備、拼的是科技,血性對戰鬥力的影響越來越小。但據美軍統計,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空襲只造成伊軍10%飛機、18%裝甲坦克、20%火炮的損失,而“軟打擊”給伊軍士氣造成的毀傷卻高達40%-60%,這正是導致40多萬伊拉克軍隊一夜間“蒸發”的重要原因。資訊化條件下“刺刀見紅”的戰爭模式漸行漸遠,敢於亮劍、勇於犧牲的血性卻永不過時。

血性並非與生俱來,訓練越嚴格刻苦,軍事技能越精湛,官兵的血性虎氣就越充足。可以說,軍人血性虎氣歷練在平時,積澱於點滴,只有平時的積蓄,才能有戰時的迸發。

也許有一天,刺刀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不能丟,用優良傳統激勵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傳家寶不能丟。只有堅持在訓練中錘煉血性,在履職盡責中培育血性,在攻堅克難中迸發血性,才能培育一支戰無不勝、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威武之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