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退役大學生士兵們返校後過得怎麼樣

3月, 全國高校紛紛開學, 與之相伴的, 是即將到來的又一個徵兵季。 軍營和社會將再次把目光聚焦校園——這裡已成為人民軍隊士兵的重要來源之一, 成為一個個有志青年的軍旅起點。

其實, 這裡也是一些青年人軍旅的終點。 每當一批大學生從校園走向軍營時, 都有一批退役大學生士兵跳下戰車, 褪去迷彩, 退役返校, 重拾書本, 走進課堂。

退役大學生士兵們返校後過得怎麼樣, 身份轉換得如何, 面臨什麼樣的現實, 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問題, 是即將走向軍營的大學生們所關心的。 因為, 未來怎麼樣,

身邊有參照;更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因為——終點之後的問題, 直接影響著起點之前的選擇。

從士兵到學生

——探尋北京師範大學幾名退役大學生士兵的返校心路

1月上旬, 國防部徵兵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2018年徵兵準備工作的通知》, 部署新年度徵兵準備工作。

隨著徵兵工作的展開, 又一批大學生將懷揣夢想投入迷彩軍營。

從學生到士兵, 這是一場“壯麗的遷徙”。 2017年, 北京市大學生士兵的徵集比例首次達到了80%。 去年的徵兵資料顯示, 截至當年8月下旬, 全國大學生應徵入伍報名總人數達到了107.8萬。

當一批大學生從校園走進軍營的同時, 也有一批退役大學生士兵從軍營返回校園繼續就讀。 只是, 相比從學生到士兵的那場遷徙, 這場從士兵到學生的轉身並未引發關注。

然而, 當我們以更長的時間週期來看待大學生參軍現象時, 就會發現這段“返校之路”其實不容忽視。 因為, 大學生士兵退役後, 他們從軍營重返校園的狀態, 直接影響著另一批大學生從校園走向軍營的心態。

重返校園:身份轉換, 痛意襲來

由於讀本科時報名參軍未能成行, 2015年, 方斌才以24歲的“高齡”如願入伍, 那時他剛剛被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法學碩士研究生。

方斌在火箭軍某旅服役, 導彈陣地上常年的烈日、風沙和奔跑, 讓他變得黝黑而精幹。 如今走在熟悉的校園裡,

他卻顯得有些不適應。 與校園裡很多人一身休閒裝的打扮不同, 方斌的襯衣下擺始終一本正經地紮進褲子內。 對此, 他笑了笑解釋:在部隊習慣了, 不紮進來總覺得不舒服。

他絲毫不掩飾自己返校之初的不習慣。 從士兵到學生, 身份的轉換, 讓他在曾經熟悉的校園竟感到了些許痛感。 走在路上, 他總嫌女生的“蓮步輕移”太慢, 宿舍裡有染髮的同學, 他也看著彆扭。 因為入伍兩年, 曾經的同學變成了師兄師姐, 新的室友又比自己年齡小, 讓他覺得和誰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宿舍好幾個人, 大家都是各忙各的, 有時候一天都見不著一面。 ”方斌說, 他曾厭倦部隊大量的集體活動, 但現在猛然重獲“自由”, 才發現沒有目的的自由更令人感到孤單。

入伍那年, 方斌還不知共用單車為何物。 短短兩年後, 從大山之中重返繁華的北京街頭, 人行道上五顏六色、橫七豎八的共用單車已多得令人“眼暈”。 儘管看過相關的新聞報導, 但第一次看到別人用機“嘀”的打開車鎖, 瀟灑騎行遠去, 方斌還是有點“退伍即落伍”的錯覺。

其實, 相比這些, 學業問題才是橫亙在他眼前的最大困難。 由於退伍季正值開學季, 回到學校辦理完多道手續時, 部分課程已經開講, 他卻還沒選上課。 他發現, 單是“上課簽到”就差點讓人透不過氣, 更別說重拾已放下兩年的書本。

開學幾天後, 一起退伍的一個戰友來找方斌。 當戰友推門而入直接坐到他身邊時, 一種熟悉的氛圍令他眼眶發熱。 當晚,在校園門口的一家小店裡,幾瓶啤酒又重新將他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座營盤。

回望軍旅:不否認“鍍金”,但也有“真愛”

2015年秋,19歲的心理學院大二學生孫國柱參軍入伍。返校之後,聊起當初的入伍動機,他答得實在:除了從軍夢想,退役後優厚的政策也很有誘惑力。

此話不假。去年,北京市本科生入伍能享受的經濟補助和部隊津貼標準已漲至21.4萬元。2016年,北京市為1000多名退役大學生士兵提供了2000多個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等定向崗位,為420多名退役大學生士兵辦理了戶口留京。

孫國柱最終選擇了退伍。儘管他在單位做展板、寫新聞、排練節目,幹得風生水起,一直覺得軍營生活“很帶感”。

服役期間,聽完關於優秀大學生士兵提幹的通知,他一度萌生軍官夢。但內心一番糾結過後,他對去留問題的認識反而更清晰:留隊意味著考研加分、定向安排工作、落戶等優待都無法兌現,“人生的路還有很多,理應有更多的選擇”。

孫國柱的選擇,也幾乎是重點大學在讀的大學生士兵們的共識。在他那些仍然堅守在部隊的戰友看來,這些大學生當兵兩年更像是在“鍍金”。對此,孫國柱認為:退伍之後,確實鍍了金,但應徵入伍,也確有對軍旅的熱愛。

退伍女兵楊媛婷則用自己的經歷證明,這種熱愛還體現於——在短暫的兩年服役期裡積極地作為。

楊媛婷曾服役於火箭軍某部。在這支部隊,義務兵從入伍到走上戰位,往往要八九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上崗執勤的時間只有1年左右。“改變不了時間的長度,但能改變寬度。”新兵下連後,楊媛婷成了本單位第一個獨立值班的列兵,而後她又用1個月時間便勝任了常人3個月才能搞明白的工作。

在她看來,大學生參軍報國,不應在時間長短上論英雄。大學生“鍍金式”參軍某種程度上說確實不利於部隊保留人才,但“板子”也不應打在大學生士兵趨利避害的選擇本身上,多方研究出臺政策引導解決才是關鍵。

展望未來:當過兵的,就是幹啥像啥

今天已是學校專職輔導員的陳樂,對自己當初的退伍返校之路記憶深刻。

“剛退伍回來,特別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期待關注和贊許。”他先後參加過幾個經驗交流會,剛開始,還能收到一些鮮花和掌聲,可熱乎勁很快就過去了。他發現,在大學校園,學生們關注的更多是出國、考研、找工作等現實問題,“沒有人會關注一個黑瘦的小夥子講疊被子的故事”。

複學後,由於已兩年沒與書本打交道,陳樂的學業落下了很多。上課有些聽不懂、作業交不上、小組討論當陪襯……他覺得,同學和老師看他的眼神漸漸也變了。

他直言,要不是有當兵的經歷,自己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經歷過東北冰雪哨位上的寒風,他懂得了課堂讀書的機會有多麼不易。當別人沉溺於手機遊戲時,他始終抓緊時間學習,迎頭趕上,兩年後,他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

2015年,陳樂碩士畢業後,先後到多個單位實習。由於在部隊養成了很好的服從意識和執行精神,他完成了一個個棘手任務,贏得了領導、老師的讚譽。畢業當年,他頂著壓力報考專職輔導員崗位,最終順利留校工作。

“當過兵的優勢,就是幹啥像啥。”北京師範大學武裝部輔導員李曉雪認為,退伍大學生士兵返校後,面臨身份轉換,必然會有不適應。但有了軍旅的淬煉,他們往往具備普通大學生所不具備的成熟、堅毅和責任感。

李曉雪曾對退伍大學生士兵返校情況做過跟蹤調查。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在返校3個月內便能跟上學業,74%的人參與科研學術、社團活動,並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80%以上的人獲過各種獎勵。

對於大學生士兵退役後的未來,陳樂充滿樂觀。他認為,軍人也是社會的一員,積極的人就會有積極的人生,而軍旅經歷,正是造就積極人生的關鍵。

當晚,在校園門口的一家小店裡,幾瓶啤酒又重新將他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座營盤。

回望軍旅:不否認“鍍金”,但也有“真愛”

2015年秋,19歲的心理學院大二學生孫國柱參軍入伍。返校之後,聊起當初的入伍動機,他答得實在:除了從軍夢想,退役後優厚的政策也很有誘惑力。

此話不假。去年,北京市本科生入伍能享受的經濟補助和部隊津貼標準已漲至21.4萬元。2016年,北京市為1000多名退役大學生士兵提供了2000多個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等定向崗位,為420多名退役大學生士兵辦理了戶口留京。

孫國柱最終選擇了退伍。儘管他在單位做展板、寫新聞、排練節目,幹得風生水起,一直覺得軍營生活“很帶感”。

服役期間,聽完關於優秀大學生士兵提幹的通知,他一度萌生軍官夢。但內心一番糾結過後,他對去留問題的認識反而更清晰:留隊意味著考研加分、定向安排工作、落戶等優待都無法兌現,“人生的路還有很多,理應有更多的選擇”。

孫國柱的選擇,也幾乎是重點大學在讀的大學生士兵們的共識。在他那些仍然堅守在部隊的戰友看來,這些大學生當兵兩年更像是在“鍍金”。對此,孫國柱認為:退伍之後,確實鍍了金,但應徵入伍,也確有對軍旅的熱愛。

退伍女兵楊媛婷則用自己的經歷證明,這種熱愛還體現於——在短暫的兩年服役期裡積極地作為。

楊媛婷曾服役於火箭軍某部。在這支部隊,義務兵從入伍到走上戰位,往往要八九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上崗執勤的時間只有1年左右。“改變不了時間的長度,但能改變寬度。”新兵下連後,楊媛婷成了本單位第一個獨立值班的列兵,而後她又用1個月時間便勝任了常人3個月才能搞明白的工作。

在她看來,大學生參軍報國,不應在時間長短上論英雄。大學生“鍍金式”參軍某種程度上說確實不利於部隊保留人才,但“板子”也不應打在大學生士兵趨利避害的選擇本身上,多方研究出臺政策引導解決才是關鍵。

展望未來:當過兵的,就是幹啥像啥

今天已是學校專職輔導員的陳樂,對自己當初的退伍返校之路記憶深刻。

“剛退伍回來,特別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期待關注和贊許。”他先後參加過幾個經驗交流會,剛開始,還能收到一些鮮花和掌聲,可熱乎勁很快就過去了。他發現,在大學校園,學生們關注的更多是出國、考研、找工作等現實問題,“沒有人會關注一個黑瘦的小夥子講疊被子的故事”。

複學後,由於已兩年沒與書本打交道,陳樂的學業落下了很多。上課有些聽不懂、作業交不上、小組討論當陪襯……他覺得,同學和老師看他的眼神漸漸也變了。

他直言,要不是有當兵的經歷,自己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經歷過東北冰雪哨位上的寒風,他懂得了課堂讀書的機會有多麼不易。當別人沉溺於手機遊戲時,他始終抓緊時間學習,迎頭趕上,兩年後,他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

2015年,陳樂碩士畢業後,先後到多個單位實習。由於在部隊養成了很好的服從意識和執行精神,他完成了一個個棘手任務,贏得了領導、老師的讚譽。畢業當年,他頂著壓力報考專職輔導員崗位,最終順利留校工作。

“當過兵的優勢,就是幹啥像啥。”北京師範大學武裝部輔導員李曉雪認為,退伍大學生士兵返校後,面臨身份轉換,必然會有不適應。但有了軍旅的淬煉,他們往往具備普通大學生所不具備的成熟、堅毅和責任感。

李曉雪曾對退伍大學生士兵返校情況做過跟蹤調查。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在返校3個月內便能跟上學業,74%的人參與科研學術、社團活動,並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80%以上的人獲過各種獎勵。

對於大學生士兵退役後的未來,陳樂充滿樂觀。他認為,軍人也是社會的一員,積極的人就會有積極的人生,而軍旅經歷,正是造就積極人生的關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