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烏江戰役:湘江之戰後的首個大勝仗

1934年11月, 紅軍經過慘烈的湘江之戰, 雖然傷亡慘重但終於擺脫了敵人的封鎖線, 並開始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 但兇惡的敵人調整部署對紅軍窮追不捨, 而此時阻攔紅軍前進道路的不光是貴州的軍閥部隊, 還有烏江天險, 所以強渡烏江至關重要。

烏江江面寬約二百余米, 水流湍急不易泅渡, 而江兩邊都是懸崖峭壁, 十分險峻, 素有“烏江天險”之稱。 而長長的烏江又橫跨貴州, 所以紅軍務必要突破烏江天險。

此時敵人已調集20萬大軍趕來, 而貴州軍閥也對紅軍嚴陣以待, 在這危急關頭, 紅一軍團二師奉命在烏江的江界河段強渡烏江, 而耿飆帶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衛團, 負責偷渡、強渡吳江的重任, 他們來到江邊, 但沒有任何渡江工具, 因為敵人將江邊所有木船和可以做船的材料統統搜走。

而前衛團的戰士們並不氣餒, 他們派出偵查員搜集情報, 發現在渡口上游不遠處有條沒有敵人設防的小道與敵人重兵防禦的渡口大道相通, 能夠勉強上下攀爬, 得此情報後, 紅二師做出部署:決定佯攻渡口大道, 主攻小道, 並安排士兵砍竹子做竹筏準備強渡烏江, 並選出18位勇士作為突擊隊員。

1月2日上午, 紅軍佯攻渡口大道, 在吸引敵人火力後, 八名勇士在連長毛振華的帶領下強渡烏江, 但最終未能成功, 而當日晚上再次進行偷渡烏江, 第一支竹筏過去後, 第二隻竹筏卻因水流湍急和晚上視野不明而放棄, 偷渡行動再次失敗。

3日由於尾追敵人的逼近, 強渡烏江刻不容緩, 紅四團二連喊起“堅決突破烏江”的口號, 開始執行任務, 第一批三支竹筏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向前沖進, 而2號晚上第一支竹筏載過去的毛振華等五名戰士向敵人據點開火, 敵人火力壓制後, 我軍竹筏靠岸, 兩支小部隊匯合, 後續部隊在他們的掩護下接連上岸, 並迅速佔領高地。

此時敵人援軍到達,紅軍被壓制在江邊,緊急關頭,炮兵連長趙章成連打四發迫擊炮彈均命中目標,紅軍乘此發起衝鋒控制對岸,軍情穩定後,紅二師在江邊建起一座浮橋,到了6日,紅軍全部從此安全渡江,而尾追敵人趕到時,紅軍早已將浮橋燒毀,前來“追繳”紅軍的敵人被遠遠甩在烏江東南地區。

開國少將趙章成

烏江戰役是紅軍湘江之戰後的首個大勝仗,為紅軍長征展開了新局面,並再次粉碎敵人“圍剿”紅軍的險惡意圖。

此時敵人援軍到達,紅軍被壓制在江邊,緊急關頭,炮兵連長趙章成連打四發迫擊炮彈均命中目標,紅軍乘此發起衝鋒控制對岸,軍情穩定後,紅二師在江邊建起一座浮橋,到了6日,紅軍全部從此安全渡江,而尾追敵人趕到時,紅軍早已將浮橋燒毀,前來“追繳”紅軍的敵人被遠遠甩在烏江東南地區。

開國少將趙章成

烏江戰役是紅軍湘江之戰後的首個大勝仗,為紅軍長征展開了新局面,並再次粉碎敵人“圍剿”紅軍的險惡意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