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垂盆草功效與作用、藥方選錄、鑒別方法

簡介

垂盆草, 中藥名。 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乾燥全草。 甘、淡, 涼。 有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之功效。 常用於濕熱黃疸, 小便不利, 癰腫瘡瘍。

圖片

功效與主治

功效

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 小便不利, 癰腫瘡瘍。

性味歸經

性味

味甘、淡, 性涼。

歸經

歸肝、膽、小腸經。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 幹品10-30g, 鮮品50-100g; 或入丸散, 或搗汁。

外用:適量, 搗敷。

產地

分佈于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禁/宜人群

脾胃虛寒者慎服。

炮製

除去雜質, 切段。

本品為不規則的段。 部分節上可見纖細的不定根。 3葉輪生, 葉片倒披針形至矩圓形, 綠色。 氣微, 味微苦

藥方選錄

①治肝炎:a.急性黃疸型肝炎:垂盆草30克, 茵陳蒿30克, 板藍根15克。 水煎服。 (《安徽中草藥》);b.急性黃疸型或無黃疸型肝炎:鮮垂盆草62~125克, 鮮旱蓮草125克。 煎煮成200~300毫升, 每次口服100~150毫升, 每日2次, 一療程15~30天。 (《福建藥物志》);c.慢性遷延型肝炎:鮮垂盆草30克, 紫金牛9克。 水煎去渣, 加食糖適量, 分2次服。 (《浙江藥用植物志》);d.慢性肝炎:垂盆草30克, 當歸9克, 紅棗1 0枚。 水煎服, 每日1劑。 (《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②治腸炎, 痢疾:垂盆草30克, 馬齒莧3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③治無名腫毒,

創傷感染:鮮垂盆草配等量鮮大黃、鮮青蒿, 共搗爛敷患處。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咽喉腫痛:垂盆草15克, 山豆根9克。 水煎服。 (《青島中草藥手冊》)

⑤治燙傷、燒傷:鮮垂盆草適量, 搗汁塗患處或用垂盆草12克, 瓦松9克, 共研細末, 菜油調敷。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鑒別方法

1、垂盆草莖的橫切面, 表皮細胞長方形, 外壁增厚, 內層約為10列薄壁細胞。

2、垂盆草中柱小, 維管束外韌型, 導管類圓形。

3、垂盆草髓部呈三角狀, 細胞多角形, 壁甚厚, 非木化。

4、垂盆草緊靠韌皮部細胞及髓部細胞中含紅棕色分泌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