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雄安新區勾勒綠色新答卷 清潔能源迎“風”起舞

自2017年4月設立新區的消息公佈以來, 雄安一直是輿論追逐的焦點。 對於頭頂著“國家大事、千年大計”光環的雄安新區, 新一輪頂層設計“落子定局”。

4月21號,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下稱《規劃》)出爐, 標誌著雄安新區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

“雄安品質”的提出從側面也進一步明確了雄安新區的發展藍圖。 根據《規劃》, 將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作為新區建設的首要目標。 其中, 能源供給品質可謂是雄安用能的“起步價”和“標配”, 綠色清潔是最醒目的標籤。 業內認為, 在展示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階”之勢的同時, 也體現出“雄安品質”的明確要求和“全國樣板”的高點定位。

作為推進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強大動力, 清潔能源在《規劃》中被多次提及。 其中明確提出, 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 雄安新區要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實現電能替代和綠色替代, 即採用電供暖、天然氣等能源消費模式,

減少傳統燃煤使用量, 儘快解決霧霾問題。 積極引入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 作為新區電力供應的重要來源。

根據雄安新區電網規劃, 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將全部採用清潔能源, 實現電力100%清潔化, 可再生能源消費不低於50%。 隨著新區城市化水準進一步提升, 未來將有更多清潔能源進入新區能源供應體系。 統籌天然氣、電力、地熱、生物質等能源供給方式, 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系統。 據一位接近規劃的知情人士透露, 未來整個新區的碳排放將接近於零排放, 行駛的汽車將採用新能源技術。

而事實上, 雄安位於傳統冬季採暖的剛需地區, 清潔環保的供熱系統對綠色宜居城市的建設意義重大。

公開資料顯示, 雄安新區的地熱資源具有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等特點, 迄今雄安新區雄縣是地熱開發利用程度最好的地區,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 “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第一個確認的的具體投資領域。 截至2017年中旬, 僅中國石化在雄縣地熱供暖能力就已超過435.81萬平方米, 成功將雄縣打造為“無煙城”。 主城區採用供熱以中深層地熱為主, 淺層地熱、再生水餘熱、垃圾發電餘熱為輔。

在大氣環境壓力較大的情況下, 地熱供暖有望在京津冀地區得到推廣, “雄縣模式”有望被複製。 而類似設施的基礎建設將是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內容, 這裡面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在這一塊未來之城中, 紛紛前來的不論是國企,

抑或是民企, 除了響應中央號召之外, 更看重的是這塊市場潛在的投資價值。 就地熱能而言, 從建設受益及產業供給兩個維度考慮, 國內機構預測, 鑽井業務、地源熱泵設備領域將率先喝上“頭啖湯”。

找尋與雄安產業結構形成互補的朝陽行業已成為雄安投資的另外一個選擇。 雄安新區承擔副首都的功能, 能源增量需求自然會迅速增加。 可以預見的是新區將來會成為區域的增長極, 對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新能源在雄安新區未來的能源結構中地位如此突出。 對企業而言, 能源轉型有時是靠機遇推動的, 建設雄安新區先進能源體系的發展規劃對企業來說是天賜良機。 未來, 雄安將成為包括地熱能在內的新能源企業市場競逐的一個焦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