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布魯塞爾:《共產黨宣言》誕生的地方

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 年輕的哲學博士馬克思曾在布魯塞爾流亡三年。 在這裡, 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創作完成了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共產黨宣言》, 從此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本報記者沿著他當年在布魯塞爾的生活軌跡, 追尋偉人腳步, 追憶偉人風範。

1843年, 馬克思以舊《萊茵報》編輯身份第一次登上社會舞臺, 在該報被普魯士政府查封後, 他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女友燕妮結婚, 隨後出走巴黎。 在巴黎, 除研究政治經濟學和法國大革命史外, 馬克思還時常利用機會抨擊普魯士政府。

1844年底, 在普魯士政府的唆使下, 法國內閣將馬克思及革命民主派報紙《前進報》的許多撰稿人驅逐出境, 馬克思不得不以政治難民的身份流亡比利時。

當時的比利時生活著數量較為龐大的普魯士移民, 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受烏托邦思想影響, 希望實現全世界大團結。 這或許是擁有政治抱負的馬克思選擇布魯塞爾的因素之一。

在抵達布魯塞爾一周之後, 即1845年2月7日, 馬克思向比利時國王列奧波特一世寫了這樣一封信:“茲有卡爾·馬克思, 系哲學博士, 現年26歲, 原籍普魯士王國特里爾, 願偕其妻及一個孩子移居于陛下的領土, 懇請陛下准予在比利時居住。 ”

然而, 比利時政府並未立即批准這一避難申請。 直到1845年3月22日,

在馬克思簽署“不在比利時發表任何評論時事政治的文章”這一承諾書後, 當局才給他頒發了居留證。 但布魯塞爾市政府以及員警們仍在暗中密切關注這位與比利時自由派交往頻繁的“危險記者”。

三年搬家八九次

由於許多文稿無法出版, 主要靠稿費生活的馬克思在布魯塞爾的生活十分窘迫。 三年流亡期間, 馬克思在布魯塞爾的住所大約更換了八九處, 這些住所如今大多面目全非了。 目前, 有跡可尋的主要有三處。

第一處是位於布魯塞爾著名聖蜜雪兒大教堂附近的“野樹林”公寓。 這是一個能提供食宿的公寓, 馬克思一家曾多次在這裡短期居住, 尤其是在搬出舊家、尋找新家的過渡期內。 1848年3月, 馬克思就是在這裡被捕入獄,

並在次日被送上前往巴黎的火車。 如今, 當年的建築已不復存在, 這裡是一家私人銀行的總部所在地。

第二個住處是1845年5月3日至1846年5月7日的租住地同盟大街5號。 在馬克思入住後, 恩格斯很快從巴黎遷來, 住在7號。 在這裡, 兩人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重要著作, 第一次系統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等, 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熟。

今天, 一幢氣派的現代化大樓在同盟大街5號和7號的舊址上拔地而起, 這裡是比利時職業病基金會總部所在地。

從1846年7月開始, 馬克思一家搬進他在書信中經常提及的“納繆爾郊區奧爾良路42號”, 這裡是馬克思在布魯塞爾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

這裡的舊房屋于1911年重建, 查閱資料可知, “當時這裡是一座小房子, 內部裝飾十分簡單, 甚至可以說是寒酸”。 據歷史學家考證, 當年的奧爾良路42號就是今天伊克塞爾區的讓·達登街50號。 如今, 這裡變成了一座普通的五層居民樓, 頂層是一個瑜伽館, 布魯塞爾伊克塞爾區歷史協會在樓房外牆上寫了一塊小牌子:“1846~1848年馬克思在這裡居住”。

從時間上來看, 這裡正是《共產黨宣言》構思並創作完成的地方。 《宣言》第一次對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作了系統的表述, 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與工人打成一片

布魯塞爾市中心著名的大廣場最高建築市政廳的一側, 有一座外牆鑲金的4層小樓, 正門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

這便是著名的“白天鵝之家”餐廳。 如今, 飯店外牆懸掛的銘牌用法文和弗拉芒文寫道:“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住在布魯塞爾。 他曾跟‘德意志工人協會’和‘民主協會’一起在這裡歡度1847~1848年的新年之夜。 ”進入餐廳, 只見左側靠裡位置的牆上貼著一塊寫有“卡爾·馬克思”的小牌, 上方則懸掛著馬克思的畫像。

馬克思到布魯塞爾不久, 很快與僑居比利時的德意志工人打成一片。 1947年春, 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了一個由僑居法國的德國政治流亡者成立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 並在同年6月將其改造成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共產主義組織, 即共產主義者同盟。 8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德意志工人協會, 目的是對僑居比利時的德國工人進行政治教育並向他們宣傳科學共產主義思想。從此,“白天鵝之家”餐廳成了德意志工人協會的主要活動場所。馬克思、恩格斯定期去那裡發表演講。為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們甚至用組織遊戲等方式使革命宣傳活動變得豐富活潑。

1847年秋,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推動下,布魯塞爾民主協會成立,旨在聯合所有在比利時的革命民主派,“捍衛人民團結和人類博愛”,馬克思被選為副主席。

為革命再遭驅逐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之際,歐洲革命形勢風起雲湧。2月22日,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並在3天后成功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在這一消息的鼓舞下,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參加比利時的革命運動,馬克思甚至拿出了一部分剛剛收到的父親遺產來武裝布魯塞爾工人。有人將此事報告給了比利時司法部,於是比利時國王3月3日給馬克思下達了24小時離境的敕令。

當天,正當馬克思在“野樹林”公寓收拾行裝時,員警突然闖入並以沒有身份證為由將他逮捕,關押至位於市政廳後面的監獄。在法庭走了一個簡單過場後,馬克思當天被送上了開往巴黎的火車。

1869年,馬克思回憶稱比利時是“與世嚴密隔絕的地主、資本家和神甫的舒適小天堂”。可見,比利時的3年生活並未給他留下多少美好回憶。

“白天鵝之家”餐廳內懸掛著馬克思畫像(葉平凡 攝)

目的是對僑居比利時的德國工人進行政治教育並向他們宣傳科學共產主義思想。從此,“白天鵝之家”餐廳成了德意志工人協會的主要活動場所。馬克思、恩格斯定期去那裡發表演講。為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們甚至用組織遊戲等方式使革命宣傳活動變得豐富活潑。

1847年秋,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推動下,布魯塞爾民主協會成立,旨在聯合所有在比利時的革命民主派,“捍衛人民團結和人類博愛”,馬克思被選為副主席。

為革命再遭驅逐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之際,歐洲革命形勢風起雲湧。2月22日,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並在3天后成功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在這一消息的鼓舞下,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參加比利時的革命運動,馬克思甚至拿出了一部分剛剛收到的父親遺產來武裝布魯塞爾工人。有人將此事報告給了比利時司法部,於是比利時國王3月3日給馬克思下達了24小時離境的敕令。

當天,正當馬克思在“野樹林”公寓收拾行裝時,員警突然闖入並以沒有身份證為由將他逮捕,關押至位於市政廳後面的監獄。在法庭走了一個簡單過場後,馬克思當天被送上了開往巴黎的火車。

1869年,馬克思回憶稱比利時是“與世嚴密隔絕的地主、資本家和神甫的舒適小天堂”。可見,比利時的3年生活並未給他留下多少美好回憶。

“白天鵝之家”餐廳內懸掛著馬克思畫像(葉平凡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