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夏交替季節性疾病多發,正確養生很是關鍵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沒幾天就要立夏了。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代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 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 在這春夏交替之際, 氣溫的逐漸身高, 加上空氣潮濕、氣候多變等因素會使得腸道傳染病、皮膚真菌病等季節性疾病極易發生。 那麼春夏交替之際該如何做好養生工作來預防疾病?一起來看:

春夏交替需注意這些季節性疾病

1、腸道病

夏季, 食物易腐敗變質, 食物和水裡的細菌數量比冬天多, 一旦飲食不當, 易出現腹瀉、腹痛, 伴有嘔吐、噁心、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症狀, 引發細菌性腸炎、急性胃腸炎及急性菌痢等發生。 腸道傳染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經水傳播、經食物傳播、密切接觸傳播、昆蟲傳播等, 常見的有病菌、病毒經人的口進入腸道後, 在消化系統內生長繁殖, 從而發病。

2、紅眼病

初夏頻繁的雨水天氣, 導致空氣中濕度較大。 而紅眼病(即急性流行性結膜炎)常在高溫高濕的雨水季發作、流行。 由於紅眼病潛伏期短, 受感染後24小時內較易發病。 一般情況下, 患者會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分泌物為水樣、球結膜常有點狀、片狀出血等症狀。 因此, 得了紅眼病, 一要防止傳染,

二要及時治療。 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專人專用。 怕光的患者可戴深色眼鏡, 以防止強光灼傷眼睛。

3、皮膚乾燥

由於真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 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2℃~36℃。 因此, 真菌引起的足癬、手癬、股癬、花斑癬在夏天尤其好發, 輕者表現為丘疹、水泡、紅斑、脫皮等症狀,

重則可能出現糜爛、皸裂等。

春夏交替, 養生先要學會吃

首先, 營養需要跟上, 春夏交替時期, 人體對於營養物質需要大量的攝取, 因此雞蛋、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必不可少, 需要注意的是, 切記不要攝取大量高蛋白的東西。

其次, 飲食需要清淡並合理分配,

一定要減少油類食物的攝入, 在做飯炒菜的時候, 一定要多吃一些大豆油、橄欖油等。 對於每日三餐來說, 要合理分配。 對於一些需要控制體重的夥伴來說, 要適當控制下總的熱量的攝入。 一般情況來說的話, 早上是30%, 中午是40%, 晚餐是30%。

第三, 注意主副食物搭配, 主食很關鍵, 而且是能量的主要來源。 總之原則是多吃主食, 副食一定要少吃才對;多吃高纖維食物, 平時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並要適當吃一些薑、韭菜可以驅散陰寒的食物, 對於預防感冒都是有很大好處的;注意酸堿的搭配, 平時對於肉食、魚蝦、禽類等一些酸性食物吃得較多的話, 時間久了會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還要適當攝入一些鹼性食物。

最後,春夏交替之際,空氣濕度大,要防止濕氣侵入人體。除了增加體育鍛煉之外,可以食用薏米紅豆粥來去濕。

最後,春夏交替之際,空氣濕度大,要防止濕氣侵入人體。除了增加體育鍛煉之外,可以食用薏米紅豆粥來去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