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00萬噸還不夠,玉米拍賣還要增投?

國內玉米市場目前再度陷入了一個“政策市”的狀態, 國內玉米市場在臨儲玉米連續兩周拍賣, 實際成交超過1100萬噸的大背景下, 整體呈現出一個弱勢運行的狀態, 雖說個別地區有小幅的反彈走勢, 但也無礙於全國玉米整體向下運行的大趨勢。

而在本周, 臨儲玉米拍賣節前的最後一次仍將保持700萬噸以上的投放量, 而據市場流出的消息, 為了進一步穩定玉米市場價格, 五一過後臨儲玉米的投放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可能會達到每週800萬噸。 而從前兩周的投放量以及成交率來看, 如果節前的實際成交率連續3周都能夠保持在八成以上的成交的話,

那麼節後拍賣增加投放量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當然, 這些都是從前幾年拍賣的增投情況來做出的推斷, 畢竟沒有實質的理論依據來支持他。 但筆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 未來也就是節後通過增投手段來進一步抑制玉米的價格是非常有必要的。

筆者之所以如此認定, 主要還是基於近幾年國內玉米的另外一個重點----種植面積調減的角度來考慮的。 拒不完全統計, 2016以及2017年兩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已經超過了4000萬畝以上。 而調減的目的則是緩解國內玉米的供應壓力以及通過種植其他包括大豆等品種來調節國內農產品供應的平衡狀態。 而過了五一之後,

東北地區就將迎來播種的階段, 玉米、大豆都將在五月-六月這個期間完成, 而通過兩年的調減所帶來的更為合理的種植結構能否保留住將成為未來國內農產品供需結構向更為平衡的階段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在這個階段, 被調減的玉米種植面積是否會被重新播種已然成為了未來這個播種季節的關注焦點。

正是因為如此, 玉米價格方才顯得更為重要, 如果玉米價格不能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 相對偏高的話, 就難免會出現玉米種植面積再次回升的現象, 進而影響國內農產品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的推進速度。 因此在此時此刻這個關鍵時期,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價格, 換句話說壓制住玉米價格上漲的勢頭已經成為了當下政策拍賣的“重要任務”。

正是基於以上這個理由, 筆者認為在保持高成交的前提下之, 五一結果, 政策糧拍賣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大投放量。 以此來保證其對於現貨市場能夠形成一個持續性的壓力, 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在播種季玉米種植面積不會出現反向增長的現象, 方才能夠保住近幾年包括鐮刀灣地區在內的東北玉米主產區種植面積調整、輪作休耕的勝利果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