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爸爸學用微信和兒子視頻,還沒說話就被掛斷,孩子:我忙著呢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被家長寵壞了, 在家不獨立, 在外離不開父母。 但其實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 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用愛的名義干擾了孩子的成長, 甚至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 等你醒悟的時候, 孩子早已經離你而去。


陳凱和妻子都是普通的流水線工人, 當年為了養活家庭, 把孩子交給農村的奶奶撫養, 兩人到外地打工。 雖然家裡條件不好, 但是夫妻倆不想虧欠孩子, 所以經常省吃儉用, 甚至逢年過節也捨不得買車票回家, 就是為了能把節省下來的錢寄回家給孩子用。

好在老人家把孩子帶得很好, 只是孩子和父母不太親近, 在他眼中, 與父母的聯繫只有那冰冷的電話和錢。 直到孩子上小學後, 夫妻倆意識到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 便找了一份當地的工作。 因為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又愧疚這些年對孩子不管不顧,

所以夫妻倆對孩子非常溺愛, 只要是孩子想要的, 夫妻倆都會滿足他。 久而久之, 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孩子到縣城裡上高中後, 孩子很少與父母聯繫, 每次打電話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沒錢了”, 別的事情從不與父母多說。 父母不懂一個高中生為什麼開銷那麼大,

直到一次開家長會才知道, 原來孩子為了讓同學幫忙做作業, 只好用錢和零食收買他們, 後來甚至還經常一起去唱KTV、去網吧上網打遊戲, 孩子的生活費一下就用完了。 沒辦法, 他只好變著法子問父母要錢, 有時候說學校要買書, 買校服, 有時候還會裝病。 不明真相的父母只心疼孩子讀書辛苦, 只要孩子開口要錢, 他們都會滿足。


這件事情以後, 陳凱發現孩子很少與父母溝通, 甚至還變現的欺騙父母, 他在想是不是孩子覺得與自己有代溝呢?為了能與孩子有共同語言, 在同事的幫助下, 他學會了用手機微信, 沒事就在上面發消息問候孩子的近況, 看看孩子的朋友圈。 可是孩子覺得爸爸的這種行為就是在變相的監控自己, 自己沒有個人隱私了。

所以他索性把朋友圈遮罩了爸爸, 發微信也不回。 好幾天聯繫不上孩子, 陳凱準備發微信視頻問候孩子, 剛想問孩子最近過得怎麼樣了, 還沒說話就被掛斷, 只聽到孩子說了一句:“我忙著呢,

沒事就掛了。 ”留下陳凱一個人望著手機發著呆。


陳凱夫妻倆因為當年忽視了孩子, 讓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 所以一直對孩子心存愧疚。 可是他們的彌補方式是錯的, 他們只是用無償的愛和金錢去包容孩子, 卻從未真正問過孩子內心的想法, 以至於和孩子有很嚴重的代溝,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分享,溝通,這樣畸形的親子關係著實讓人覺得悲哀。與其用錢彌補孩子,用電話和微信關心孩子,還不如一次面對面的溝通和一個滿懷愛意的擁抱更實在。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與文章無關)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分享,溝通,這樣畸形的親子關係著實讓人覺得悲哀。與其用錢彌補孩子,用電話和微信關心孩子,還不如一次面對面的溝通和一個滿懷愛意的擁抱更實在。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與文章無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