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許昌這32個“小池塘”,已改造完成23個,以後出行更舒心!

隨著逐漸升溫的氣候

下個月不止有五一, 還有立夏

夏天不僅有太陽, 還會有大暴雨

每年強降雨, 許昌總會有道路秒變“小池塘”

那該怎麼解決呢?來跟著小編看看吧!

4月24日, 在新興路與潩水路交會處的藍色圍擋內, 多名工人正在一個深約9米的工作坑內進行頂管施工。 這是從去年開始施工的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據瞭解, 去年汛期, 城區共排查出32個積水相對嚴重的積水點。 自去年至今, 各級水務部門“對症下藥”, 對排查出的積水點進行改造。 目前, 城區共有23個積水點已經改造完成, 還有9個積水點正在施工。

(網路圖片)

現 場

頂管作業, 鋪設直徑3米的管道

4月24日, 在新興路與潩水路交會處的藍色圍擋內, 大型挖土機和運輸車正在忙碌。 這是正在施工的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工程項目負責人謝文良介紹, 新興路從議台路向東, 正在鋪設直徑為3米的大口徑雨水管道, 主要是解決新興路青竹苑社區附近路段、議台路的積水問題。

“該路段還有約10米的管道沒有貫穿, 如果沒有惡劣天氣對施工造成影響, 預計再有10天就可以完成剩餘的工作量。 ”謝文良說, 到時, 新興路與潩水路交會處附近路段可以恢復通車。

另外, 根據這段道路積水點改造實施方案, 新興路與潩水路交會處東南角還將增設一座雨水泵站。 新興路、議台路收集的下雨初期的雨水可以抽排至向南延伸的污水管道, 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下雨中後期相對乾淨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清潩河。

(市區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探 因

地勢低、管徑小是積水主因

市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科科長仝仲甫介紹, 在去年汛期, 他們經過排查, 發現我市城區積水嚴重區域共有32個。 其中, 中心城區7個、建安區2個、魏都區8個、國家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東城區13個。

經研判, 除降雨強度超過設計排水能力外, 積水原因主要有4個:

一是個別路段的排水管道管徑較小, 遇強降雨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排掉道路上的積水;

二是部分路段的排水管道沒有進行雨汙分流, 在河道截汙時封堵了管道, 導致雨水無法及時排放;

三是市區局部地勢低窪, 強降雨時匯流水量大, 雨水入河流速慢, 導致積水不能及時排出;

四是許扶運河水流不暢,

影響附近區域排水。

自去年汛期之後, 我市各級水務部門根據排查出的32個積水點進行集中改造, 並在今年汛期前完成改造任務, 確保汛期城區不再出現大面積積水。

(市區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治 理

改造管網、增泵站, 破解積水難題

仝仲甫說, 針對城區積水點形成原因, 轄區單位綜合考慮市區河湖蓄水和水質安全保障等要求,在不影響市區水系保持汛限水位、不嚴重影響水系水質的前提下,對市區排水除澇主要採取了4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改造排水管網。針對積水路段涉及區域排水管道管徑小的問題,按收集排放雨水區域重新進行管網規劃設計,鋪設大管徑的雨水管道。

二是建設排水泵站。針對地勢低窪路段積水問題,建設雨水提升泵站,同時整治雨水排放通道,防止雨水回流,提高強制排水能力。

三是實施雨汙分流改造。針對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連通,導致雨汙合流漫溢的問題,實施雨汙分流管網改造,實現雨水和污水分道排放,提升雨水排放能力,減少雨汙合流對河水的污染。

四是疏浚許扶運河阻水河段。針對東城區蓮城大道以南區域積水問題,提升許扶運河退水能力,同時提升清潩河、小洪河的退水能力。

(市區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進 展

32個積水點已完成改造23個

市供排水監管中心副主任何小冬說,中心城區積水點改造項目主要是對新興路、議台路、許由路、前進路市中醫院、望田路、察院西街、七一路周邊等積水點進行改造,新建雨水管道及配套設施,並在新興橋西南角潩新苑設立雨水泵站。項目概算總投資3502萬元,於去年10月份開工建設。專案完工後,可以解決中心城區雨天積水問題。

目前,中心城區的積水點改造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其中七一路與文峰路、蓮城大道、六一路等路段交會處,長青街,育才路,文峰路與三八路交會處積水點改造工程已經完工;議台路、新興路完成頂管1310米,其中新興路西段、議台路北段已陸續恢復交通。許由路正在鋪設管道,雨水泵站正在進行土方開挖。按照工程計畫,預計5月初可以完成新興路、議台路路面恢復,6月底前項目主體完工。

根據統計,目前,去年汛期排查出的32個城區積水點已完成23個,仍有9個正在施工,其中魏都區5個、中心城區4個,預計汛期前可全部完工。“市水務局將加大對工程建設的督查力度,督促各責任單位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確保我市今年汛期不再出現大面積積水情況。”仝仲甫說。

(網路圖片)

轄區單位綜合考慮市區河湖蓄水和水質安全保障等要求,在不影響市區水系保持汛限水位、不嚴重影響水系水質的前提下,對市區排水除澇主要採取了4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改造排水管網。針對積水路段涉及區域排水管道管徑小的問題,按收集排放雨水區域重新進行管網規劃設計,鋪設大管徑的雨水管道。

二是建設排水泵站。針對地勢低窪路段積水問題,建設雨水提升泵站,同時整治雨水排放通道,防止雨水回流,提高強制排水能力。

三是實施雨汙分流改造。針對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連通,導致雨汙合流漫溢的問題,實施雨汙分流管網改造,實現雨水和污水分道排放,提升雨水排放能力,減少雨汙合流對河水的污染。

四是疏浚許扶運河阻水河段。針對東城區蓮城大道以南區域積水問題,提升許扶運河退水能力,同時提升清潩河、小洪河的退水能力。

(市區新興路積水點改造現場)

進 展

32個積水點已完成改造23個

市供排水監管中心副主任何小冬說,中心城區積水點改造項目主要是對新興路、議台路、許由路、前進路市中醫院、望田路、察院西街、七一路周邊等積水點進行改造,新建雨水管道及配套設施,並在新興橋西南角潩新苑設立雨水泵站。項目概算總投資3502萬元,於去年10月份開工建設。專案完工後,可以解決中心城區雨天積水問題。

目前,中心城區的積水點改造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其中七一路與文峰路、蓮城大道、六一路等路段交會處,長青街,育才路,文峰路與三八路交會處積水點改造工程已經完工;議台路、新興路完成頂管1310米,其中新興路西段、議台路北段已陸續恢復交通。許由路正在鋪設管道,雨水泵站正在進行土方開挖。按照工程計畫,預計5月初可以完成新興路、議台路路面恢復,6月底前項目主體完工。

根據統計,目前,去年汛期排查出的32個城區積水點已完成23個,仍有9個正在施工,其中魏都區5個、中心城區4個,預計汛期前可全部完工。“市水務局將加大對工程建設的督查力度,督促各責任單位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確保我市今年汛期不再出現大面積積水情況。”仝仲甫說。

(網路圖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