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漢中市鎮巴縣碾子鎮碾子村第一書記—馮世貴

碾子村來第一書記啦!這則消息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傳遍了碾子村的家家戶戶……從此, 百姓心中許久的期待有了盼頭, 在扶貧攻堅的偉大進程中, 碾子村的這個後進村浩浩蕩蕩疾馳在攻堅拔寨的偉大戰役中。

馮書記上任伊始, 就從碾子村的風土人情、移風易俗、地理位置、群眾主要收入來源等方面著手做了詳實的調查研究:

碾子村位於碾子鎮境內東南部, 東鄰漢陰縣雙坪鎮, 西與蓮花村交界, 南接新廟村, 北與三官村交界, 地域面積1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826畝, 其中水田708畝, 旱地1714畝, 林地面積11731畝, 轄4個村民小組,

總戶數502戶, 總人口1417人。 現有在冊貧困戶175戶479人, 其中五保戶30戶32人, 兜底保障38戶55人, 一般貧困戶107戶392人, 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傳統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

通過前期的調查瞭解, 基本掌握了碾子村的概況。 但要放手開展工作, 把國家的扶貧政策因地制宜的真正落到實處, 更好地帶領群眾發家致富, 摘掉後進村貧困帽子, 馮書記再次深入田間地頭拜群眾為師, 以產業大戶、致富能手、優秀黨員、創業成功人士為抓手促膝長談……輪廓理清了, 思路明晰了,方向更准了, 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細”字當頭抓制度, 強化紀律約束, 紮緊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鐵籠子”。 馮書記把制度約束作為加強基層黨建的重要任務來抓,

突出抓細抓常。 一是從嚴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 推行“網格化”責任管理體系, 把全村劃分為村委支部、農村片區支部兩個“網格”, 全面推行目標責任書管理;二是從嚴加強村委自身建設。 建立健全村委議事決策機制、“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三委領導月工作報告制度、分組領導月調度等制度;三是從嚴強化制度建設。 建立了工程項目實施管理、財務管理、脫貧攻堅責任追究制度、扶貧專案村級報帳管理、黨務政務村務公開以及與鎮司法所建立的“預防村幹部職務犯罪”聯席會議制度;四是制定村幹部輪流坐班值班制度, 並把值班表、姓名、職務、照片、電話製成掛牌上牆, 方便群眾辦事;五是建立群眾來信來訪和人民調解登記制度。
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舉措, 紮緊了制度的籠子, 村委運行更加的高效規範。

“真”字當頭抓學習, 強化學思踐悟, 使學習成為村幹部素質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馮書記把學習提高作為推進碾子村黨建的基礎性工作來抓, 重抓“真學真懂真用”。 進一步完善了學習制度, 認真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等活動;進一步突出了學習內容, 突出學習政治理論、黨規黨紀和縣、鎮會議精神特別是主要領導講話精神、脫貧攻堅政策;進一步創新學習方式, 強化“學、比、考、評”;進一步突出學習物件, 在領導帶頭學的基礎上, 把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村幹部、村民組長、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為重點, 送學進組進戶、進產業基地、進產業協會。

通過學習, 幹部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政策理論水準都得到了明顯提高、脫貧攻堅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更強了, 為推進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嚴”字當頭精准識別貧困戶, 不留死角。 馮書記通過走訪、群眾評議、村委審議、公示等有效合規的程式, 把誰是貧困戶精准識別出來, 徹底擠幹水分。 總的原則是“村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准識別、動態管理”。 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 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資訊錄入等內容。 充分發揚基層民主、廣泛發動群眾參與, 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 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 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情”字當頭暖民心, 力促健康扶貧破瓶頸。 碾子村距集鎮4.6公里, 群眾到鎮上看病來回需要20元的車費, 村裡唯一的衛生室只有三間磚木結構的舊房, 一名赤腳醫生既當大夫又當護士。 馮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心急如焚的他在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團隊來鎮巴碾子鎮調研健康扶貧中看到了希望, 借助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把碾子村衛生室的基本狀況進行了彙報, 終於投資28萬元的村衛生室終於在碾子落地, 預計2018年9月底投入使用, 極大的方便群眾家門口就醫的同時, 聚焦碾子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貧困群體及全村群眾, 建立貧困人口參保台賬, 將貧困戶全部納入參保範圍, 並與鎮衛生院建立的 “一對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進行認真對接, 確保服務物件全覆蓋,努力構建健康保障“安全網”。

“准”字當頭動真功,精確制定脫貧“路線圖”。馮書記採取群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家庭發展實際的扶貧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並落實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因戶施策,通過進村入戶,分析掌握致貧原因,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實施水、電、路、訊、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實”字當頭抓產業發展,以實幹精神贏得群眾信賴。自2015年8月1日任職以來,馮書記與村兩委一道多管道為該村籌措資金4.2萬餘元,用於緩解村級辦公經費吃緊辦公運行不暢等問題;在碾雙公路沿線投資2000餘元,新建垃圾池四個,有效的改變了村容村貌;在王家溝小組和碾子田灣小組投資58萬餘元新建飲水工程兩處,向上級部門請領飲水管7000余米,解決了碾子小組160餘戶人吃水難問題;在陽坡小組投資3萬餘元新修建了1.2公里通村路,埡子至王家溝的通村水泥路立項5.4公里,已啟動施工,預計5月底完工;爭取王家溝旱改水工程總投資255萬元改造旱地面積380畝,改造後碾子村將統一規劃種植高產油菜和無公害綠色水稻等農作物,每畝保守增產百分之十;為保護好百年老街的古鎮文化,通過聯絡鎮、縣、市三級人大代表多方呼籲,上級已落實380萬元用於老街恢復工程;碾子產業採取“支部十合作社十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在王家溝建設林下黑豬養殖基地一個,投放豬仔110頭,近期將再投放500頭,積極吸納貧困戶就近務工解決就業問題;積極引導群眾發展土雞養殖3000只,天麻種植2500餘萵,多管道增產增收;在改善村辦公環境上,馮書記不遺餘力的多次向鎮政府彙報、向縣級部門爭取,終於投資69萬元新建村委會辦公室,目前基礎工程已完工預計9月底完工投入使用……一件件一莊莊的實事都記在了馮書記的駐村工作日志上。

在馮書記駐村工作記錄本上,點點滴滴系民情,件件樁樁暖民心的故事譜寫著無悔時代、無悔于青春的新榮光,他以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韌勁,下跑基層訪民生、上跑部門爭專案、訪百家門解百家憂,用腳步丈量民意,用實幹詮釋擔當,把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汗水和智慧播撒在碾子廣袤的熱土上。

撰稿單位:漢中市鎮巴縣碾子鎮人民政府

撰 稿 人:畢顯平

編輯:翟力強

確保服務物件全覆蓋,努力構建健康保障“安全網”。

“准”字當頭動真功,精確制定脫貧“路線圖”。馮書記採取群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家庭發展實際的扶貧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並落實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因戶施策,通過進村入戶,分析掌握致貧原因,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實施水、電、路、訊、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實”字當頭抓產業發展,以實幹精神贏得群眾信賴。自2015年8月1日任職以來,馮書記與村兩委一道多管道為該村籌措資金4.2萬餘元,用於緩解村級辦公經費吃緊辦公運行不暢等問題;在碾雙公路沿線投資2000餘元,新建垃圾池四個,有效的改變了村容村貌;在王家溝小組和碾子田灣小組投資58萬餘元新建飲水工程兩處,向上級部門請領飲水管7000余米,解決了碾子小組160餘戶人吃水難問題;在陽坡小組投資3萬餘元新修建了1.2公里通村路,埡子至王家溝的通村水泥路立項5.4公里,已啟動施工,預計5月底完工;爭取王家溝旱改水工程總投資255萬元改造旱地面積380畝,改造後碾子村將統一規劃種植高產油菜和無公害綠色水稻等農作物,每畝保守增產百分之十;為保護好百年老街的古鎮文化,通過聯絡鎮、縣、市三級人大代表多方呼籲,上級已落實380萬元用於老街恢復工程;碾子產業採取“支部十合作社十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在王家溝建設林下黑豬養殖基地一個,投放豬仔110頭,近期將再投放500頭,積極吸納貧困戶就近務工解決就業問題;積極引導群眾發展土雞養殖3000只,天麻種植2500餘萵,多管道增產增收;在改善村辦公環境上,馮書記不遺餘力的多次向鎮政府彙報、向縣級部門爭取,終於投資69萬元新建村委會辦公室,目前基礎工程已完工預計9月底完工投入使用……一件件一莊莊的實事都記在了馮書記的駐村工作日志上。

在馮書記駐村工作記錄本上,點點滴滴系民情,件件樁樁暖民心的故事譜寫著無悔時代、無悔于青春的新榮光,他以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韌勁,下跑基層訪民生、上跑部門爭專案、訪百家門解百家憂,用腳步丈量民意,用實幹詮釋擔當,把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汗水和智慧播撒在碾子廣袤的熱土上。

撰稿單位:漢中市鎮巴縣碾子鎮人民政府

撰 稿 人:畢顯平

編輯:翟力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