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明的曙光——上海福泉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上)

福泉山遺址發掘總面積為2235平方米, 主要考古收穫是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疊壓關係, 清理了崧澤文化居址1處、墓葬19座, 良渚文化祭祀遺跡4處、良渚文化墓葬30座。 在良渚文化晚期的7座顯貴大墓中, 隨葬有玉璧、琮、鉞、璜、紡輪、帶鉤以及管、墜、珠等組成的項飾, 共計出土玉器455件, 為研究良渚文化玉器的製作工藝與用途提供了一批最重要的實物資料。

現就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各類精美玉器, 向廣大文物研究者、愛好者作如下介紹, 以供鑒賞。

神人獸面紋玉琮

神人獸面紋玉琮

高5.6、寬8.7-9、孔徑6.1釐米, 透閃石、乳白色。 矮方柱形, 分兩節, 琮面凸出四個角尺形方座, 以折角線為中軸線琢刻神人與獸面紋四組。 上節在兩條平行的橫凸棱下, 雕刻一神人, 以線刻重圈為眼, 外圈兩側各出一短線表示眼角, 下方以凸橫檔作鼻, 上刻細密的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圖案,

下節雕刻一獸面, 以橋形凸面為額, 橢圓形凸面作眼瞼, 中間以重圈紋為眼, 凸橫檔作鼻, 上刻細密的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圖案, 充滿神秘色彩。 1984年青浦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65號墓出土。

玉琮是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禮儀用玉器, 器體多刻神人獸面紋, 一般只出土於權貴大墓中。 對於它的用途, 中外學者有圖騰柱說、天文儀說、紡織用器說、生殖器套說等。 據《周禮》記載“黃琮禮地, 將之歸為禮器之一。 ”良渚文化玉琮功能雖尚未定論, 但從材料選擇、紋飾裝飾等方面推測, 可能是作為祭祀天地和祖神的禮器。

神人獸面紋玉琮

神人獸面紋玉琮

高5.1、寬7.4米, 孔徑7.1釐米, 透閃石, 湖綠色。 玉色晶瑩透光, 薄壁方柱形。 琮面以減地法凸出四塊角尺形方座, 以四角線為中軸刻琢神人獸面紋, 上節有兩條平行的橫凸棱, 上刻數道弦紋, 以下為兩個圓圈和一個凸橫檔, 組成一個帶冠的神臉。 下節有橢圓形的眼瞼, 橋形的額和凸橫檔的鼻組成的獸面。 在橢圓形眼瞼中以重圈為睛。

在神臉和獸面兩側又各刻一隻飛鳥。 在兩條平行橫凸棱中間及凸橫檔、額、眼瞼和鳥身上, 均填刻橫直線和雲紋組成的圖案。 整器造型規整, 線條流暢, 構圖對稱和諧, 形象莊嚴生動, 填刻紋細小精密, 猶如微雕, 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珍品。 1982年青浦區福泉山良渚文化9號墓出土。

神人紋玉琮

神人紋玉琮

高24、寬5.7-7.4、孔徑4.7釐米, 透閃石, 青灰色, 白色沁。 長方柱形, 上大下小, 全器以橫槽分為9節, 每節四角各雕琢一個簡化的神人紋, 是良渚文化晚期典型的玉琮。 通體有打磨痕跡。 管鑽眼睛, 未見眼瞼。 部分神人紋口部見有卷雲紋, 內有獠牙刻紋。 1988年金山區亭林遺址良渚文化16號墓出土。

良渚文化晚期, 高節琮成為玉琮的主要類型之一, 其玉質一般相對粗糙, 紋飾簡單。

神面紋玉琮

神面紋玉琮

上件高8.2、上端寬6.1-6.5、孔徑5.2-5.5釐米,下件高8.1、下端寬6.1-6.2、孔徑4.7-4.9、下端寬5.1-5.9釐米,褐綠色滑石製作。方柱形,上大下小,內圓外方。兩器均以橫槽分為三節,每節四角各雕琢一個簡化的神面紋。兩器的石質、石色與器形一致,並且上器下端與下器上端可以拼接;上器下節神面紋的一條橫鼻僅剩一線,大部被改作射部。而下器上一節應有一條橫棱也僅有一條,另一條也同樣被改制成射部。可見上下原為一器,以後為了某種需要而改制成兩件。1984年青浦區福泉山良渚文化40號墓出土。

刻符玉璧

刻符玉璧

高2.3、寬1.6釐米,透閃石,淡綠色,間有青白斑紋。邊沿凹弧,形如滑輪,表面拋光精美。中間圓孔以管鑽對鑽面成,孔壁有清晰的對鑽旋痕。在器的一面有一細線隱約的刻劃符號,符形上部右側尖翹,左側方凸,中間凹入,下部右側平斜,左側向下尖突,類似紙折的飛鳥。

刻符玉璧局部

有刻符的良渚文化玉璧前已發現多件,大都屬於傳世品,考古發掘獲得的極少,出土於墓主頭骨的正上方。直徑23、孔徑5.6、厚1.4釐米。1984年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40號墓出土。

據《周禮》上有“蒼璧禮天”的記載,從“璧環象天”及璧上有與祭祀相關的立鳥祭壇紋等方面推測,玉璧作為禮器的用途比較可信。

玉璧

玉璧

直徑26、孔徑3.9、厚1.2釐米,透閃石,青色,有白色沁,間雜褐斑。扁平圓形,中間有鑽對鑽圓孔,孔壁上可見管鑽旋痕。近孔部分略厚,外緣微內凹。器表拋光,光澤度高,素面。2008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吳家場墓地良渚文化204號墓出土。

冒鐓組合玉鉞

冒鐓組合玉鉞

此件玉鉞為鉞、冒、鐓的組合配置,為透閃石材質,據鉞、鐓、冒三者在墓中分佈的位置測量,總長度為60—70釐米。

鉞高15.9、刃寬10、冒高4、長9.3釐米,米黃色,夾褐斑。扁平梯形,器表經拋光,弧形刃,刃部兩側略外翹,鈍口,無使用痕跡。上部中間用管鑽對鑽出一圓孔,孔壁留有鑽旋痕。孔的上部遺留用繩索縛柄的痕跡。冒,米黃色,夾褐斑。器身如艦形,下部有一凹槽,可以將柄嵌入。凹槽先在兩側以實心鑽鑽孔,然後開槽。鐓,高2.6、長7.5釐米,受沁成灰白色。器身如船形,上部有一凹槽形成銎部,兩側中間各有一個插榫孔,可以納柄後再固定,略殘。卯口有明顯的鑽孔痕跡,有4個實心鑽孔,再開槽,插銷孔為實心鑽孔。1984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65號墓出土。

玉鉞

玉鉞

高19.2、刃寬12.5釐米,透閃石琢制,青綠色。器體扁薄,平面呈“風”字形,器身上面開二孔,皆雙面對鑽加工而成,其中上孔略偏於中心線,刃口鋒利完整,未見使用痕跡。2010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吳家場墓地207號墓出土。

冒鐓組合玉鉞

冒鐓組合玉鉞

鉞,高17、刃寬9.6釐米,米黃色,扁平梯形,葉蛇紋石琢制。器表經細緻拋光,弧形刃,刃的兩端略向外翹,鈍口,無使用痕跡。上部中間有一圓孔,以管鑽對鑽而成,孔壁留有旋痕。在鉞的一面圓孔上側,留有半個圓孔疊痕,應是鑽孔時錯位遺留的痕跡。冒,高3.7、長7.7釐米,白色,艦形,上部琢出四個凸塊,底部有一道凹槽,可納柄。鐓,高2.9、長6釐米,白色,馬鞍形,上部有一凹槽,兩側中間有一插銷孔,安裝在鉞柄上起固定作用。1983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74號墓出土。

斧、鉞等原本是一種裝柄使用的複合性工具或武器,但出土時有機質的柄部往往朽蝕殆盡,僅留下玉石質的器身。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第一次確認了鉞、冒、鐓三位一體的組合關係,從而復原了帶柄玉鉞的全貌。目前,這類完整組合的玉鉞仍極少見,由此可見擁有者的崇高地位。

原文作者:孫維昌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神面紋玉琮

上件高8.2、上端寬6.1-6.5、孔徑5.2-5.5釐米,下件高8.1、下端寬6.1-6.2、孔徑4.7-4.9、下端寬5.1-5.9釐米,褐綠色滑石製作。方柱形,上大下小,內圓外方。兩器均以橫槽分為三節,每節四角各雕琢一個簡化的神面紋。兩器的石質、石色與器形一致,並且上器下端與下器上端可以拼接;上器下節神面紋的一條橫鼻僅剩一線,大部被改作射部。而下器上一節應有一條橫棱也僅有一條,另一條也同樣被改制成射部。可見上下原為一器,以後為了某種需要而改制成兩件。1984年青浦區福泉山良渚文化40號墓出土。

刻符玉璧

刻符玉璧

高2.3、寬1.6釐米,透閃石,淡綠色,間有青白斑紋。邊沿凹弧,形如滑輪,表面拋光精美。中間圓孔以管鑽對鑽面成,孔壁有清晰的對鑽旋痕。在器的一面有一細線隱約的刻劃符號,符形上部右側尖翹,左側方凸,中間凹入,下部右側平斜,左側向下尖突,類似紙折的飛鳥。

刻符玉璧局部

有刻符的良渚文化玉璧前已發現多件,大都屬於傳世品,考古發掘獲得的極少,出土於墓主頭骨的正上方。直徑23、孔徑5.6、厚1.4釐米。1984年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40號墓出土。

據《周禮》上有“蒼璧禮天”的記載,從“璧環象天”及璧上有與祭祀相關的立鳥祭壇紋等方面推測,玉璧作為禮器的用途比較可信。

玉璧

玉璧

直徑26、孔徑3.9、厚1.2釐米,透閃石,青色,有白色沁,間雜褐斑。扁平圓形,中間有鑽對鑽圓孔,孔壁上可見管鑽旋痕。近孔部分略厚,外緣微內凹。器表拋光,光澤度高,素面。2008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吳家場墓地良渚文化204號墓出土。

冒鐓組合玉鉞

冒鐓組合玉鉞

此件玉鉞為鉞、冒、鐓的組合配置,為透閃石材質,據鉞、鐓、冒三者在墓中分佈的位置測量,總長度為60—70釐米。

鉞高15.9、刃寬10、冒高4、長9.3釐米,米黃色,夾褐斑。扁平梯形,器表經拋光,弧形刃,刃部兩側略外翹,鈍口,無使用痕跡。上部中間用管鑽對鑽出一圓孔,孔壁留有鑽旋痕。孔的上部遺留用繩索縛柄的痕跡。冒,米黃色,夾褐斑。器身如艦形,下部有一凹槽,可以將柄嵌入。凹槽先在兩側以實心鑽鑽孔,然後開槽。鐓,高2.6、長7.5釐米,受沁成灰白色。器身如船形,上部有一凹槽形成銎部,兩側中間各有一個插榫孔,可以納柄後再固定,略殘。卯口有明顯的鑽孔痕跡,有4個實心鑽孔,再開槽,插銷孔為實心鑽孔。1984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65號墓出土。

玉鉞

玉鉞

高19.2、刃寬12.5釐米,透閃石琢制,青綠色。器體扁薄,平面呈“風”字形,器身上面開二孔,皆雙面對鑽加工而成,其中上孔略偏於中心線,刃口鋒利完整,未見使用痕跡。2010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吳家場墓地207號墓出土。

冒鐓組合玉鉞

冒鐓組合玉鉞

鉞,高17、刃寬9.6釐米,米黃色,扁平梯形,葉蛇紋石琢制。器表經細緻拋光,弧形刃,刃的兩端略向外翹,鈍口,無使用痕跡。上部中間有一圓孔,以管鑽對鑽而成,孔壁留有旋痕。在鉞的一面圓孔上側,留有半個圓孔疊痕,應是鑽孔時錯位遺留的痕跡。冒,高3.7、長7.7釐米,白色,艦形,上部琢出四個凸塊,底部有一道凹槽,可納柄。鐓,高2.9、長6釐米,白色,馬鞍形,上部有一凹槽,兩側中間有一插銷孔,安裝在鉞柄上起固定作用。1983年青浦區福泉山遺址良渚文化74號墓出土。

斧、鉞等原本是一種裝柄使用的複合性工具或武器,但出土時有機質的柄部往往朽蝕殆盡,僅留下玉石質的器身。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第一次確認了鉞、冒、鐓三位一體的組合關係,從而復原了帶柄玉鉞的全貌。目前,這類完整組合的玉鉞仍極少見,由此可見擁有者的崇高地位。

原文作者:孫維昌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