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髒越破才是老酒?還是懂點造假的套路吧!

請大家來看看這瓶酒:

這瓶酒表面佈滿“歲月的痕跡”, 無論正標和背標都有一種被歲月“染黃”的陳舊感, 不僅如此, 紙箱看起來也像飽經歲月摧殘,

酒線也高低錯落, 這應該是真的吧?

再來看看這一瓶:

這瓶酒佈滿了歲月的滄桑, 它身上的點點污漬以及四處呈現的黴意盎然, 這樣一瓶可能要花上幾十年才能等到的老酒, 擺在桌上一定是忒有面子吧?

一瓶老酒, 不髒不破不爛,

怎麼能說服得了老百姓呢?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難道不髒不破爛的酒, 就不是真的老酒嗎?今天就讓小酒童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老百姓認知上的老酒, 有兩個極端特徵。

極端觀點一:越髒越好

老百姓的老酒鑒別能力有限, 他們經常能接觸到的真品只有一個途徑:民間收藏...而大多數普通百姓能接觸到的民間收藏,

往往都是保存方式不當的老酒(比如跑了酒的、標破損的、酒瓶蓋生銹的、外箱殘破不堪的)。

由於很多民間收藏的老酒大部分是在不經意的狀態下留存下來的, 這些不當的保存自然令老酒佈滿灰塵。 不過, 實際上所謂的年代感只是老酒的表達形態之一, 他們還是可以嶄新如一的好嗎?

一瓶酒, 它可以是又髒又破的(下圖為真酒):

但保存得好的話, 可以是這樣(下為真酒):

即使相同的老酒, 在不同的保存環境下, 經過多年的儲存,

也有可能呈現不同的形態。 南方連綿仙境般的水霧之氣、以及頗具地方特色的回南天與梅雨季, 使得老酒儲存環境尤其需要注意防黴、防蛀。 相比之下, 北方乾燥清澈的空氣和寒冷的冬季, 比較適合酒的保存, 但需要注意酒標變脆、塑膠封膜開裂的情形。

極端觀點二:貴才是老酒

不貴的肯定是假老酒:這是不少人最近幾年形成的固有思想。這主要是受到電視節目以及對老酒的炒作等影響。小酒童就曾經見過一位老人,希望拿一瓶八十年代地方國營茅臺酒換首付的,而且是上海房的首付。

電視裡播放的往往是精品老酒、稀有藏品,不僅如此,一些企業的老酒拍賣會,往往還會帶有炒作的成分,前幾年一瓶八十年代的洋河拍到58萬元的高價。小酒童認為,這就是一種對老百姓的誤導。

八十年代 洋河大麯 參考價:4000-6000元/瓶 (依品相而定)

老酒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貴!除了茅臺酒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以外,還是有很多性價比高的老酒。

九十年代初 汾酒 收藏參考價:800-1000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古井貢酒 參考價:800-1000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劍南春 參考價:1288-1388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郎酒 參考價:1388-1488元(依品相而定)

不過,造假者正是因為瞭解這兩種極端觀點,因此,在技術上、在造假手段上,都無所不用其極地來迎合老百姓的心理。

為了迎合老百姓對老酒髒、破、舊的需求,他們通過蹭髒、醬油水熏、潮濕發黴、燈光照射等方式對酒標作假,這些假酒通常以酒精加香精香料勾兌而成,成本不過幾元錢,在市場上輕鬆賣個幾十、上百元也算是暴利了。

他們對酒瓶的棉紙進行造假

他們對酒瓶蓋進行腐蝕造假

他們讓老酒發黴長毛

他們化腐朽為“神奇”,連酒的外箱都可以做假

此外,為了迎合一部分老百姓認為老酒“昂貴”的心理,他們臆造出各種各樣的頂級收藏品:

五十年代的地方國營茅臺

他們還會通過回收老酒瓶再進行貼標、封膜/壓蓋造假。由此,不少頂級藏品流入了不懂老酒的收藏愛好者手中:

每一瓶都堪稱“孤品”的收藏級假酒

此文轉自“陳香老酒”

極端觀點二:貴才是老酒

不貴的肯定是假老酒:這是不少人最近幾年形成的固有思想。這主要是受到電視節目以及對老酒的炒作等影響。小酒童就曾經見過一位老人,希望拿一瓶八十年代地方國營茅臺酒換首付的,而且是上海房的首付。

電視裡播放的往往是精品老酒、稀有藏品,不僅如此,一些企業的老酒拍賣會,往往還會帶有炒作的成分,前幾年一瓶八十年代的洋河拍到58萬元的高價。小酒童認為,這就是一種對老百姓的誤導。

八十年代 洋河大麯 參考價:4000-6000元/瓶 (依品相而定)

老酒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貴!除了茅臺酒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以外,還是有很多性價比高的老酒。

九十年代初 汾酒 收藏參考價:800-1000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古井貢酒 參考價:800-1000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劍南春 參考價:1288-1388元(依品相而定)

九十年代末 郎酒 參考價:1388-1488元(依品相而定)

不過,造假者正是因為瞭解這兩種極端觀點,因此,在技術上、在造假手段上,都無所不用其極地來迎合老百姓的心理。

為了迎合老百姓對老酒髒、破、舊的需求,他們通過蹭髒、醬油水熏、潮濕發黴、燈光照射等方式對酒標作假,這些假酒通常以酒精加香精香料勾兌而成,成本不過幾元錢,在市場上輕鬆賣個幾十、上百元也算是暴利了。

他們對酒瓶的棉紙進行造假

他們對酒瓶蓋進行腐蝕造假

他們讓老酒發黴長毛

他們化腐朽為“神奇”,連酒的外箱都可以做假

此外,為了迎合一部分老百姓認為老酒“昂貴”的心理,他們臆造出各種各樣的頂級收藏品:

五十年代的地方國營茅臺

他們還會通過回收老酒瓶再進行貼標、封膜/壓蓋造假。由此,不少頂級藏品流入了不懂老酒的收藏愛好者手中:

每一瓶都堪稱“孤品”的收藏級假酒

此文轉自“陳香老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