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五一蘭州這個古鎮火了,假期最後一天約起來

日前,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公佈了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示範名單。

蘭州西固河口鎮河口村榜上有名!

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古鎮“蘭州西固河口古鎮”。

金城西門, 兩河交匯。 曾經繁華的河口古鎮, 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交通樞紐, 更是名跡薈萃的歷史文化之鄉。 現在讓我們跟隨時光的腳步去探尋蘭州一隅——河口古鎮。

多年以前, 河口是黃河‘黃金水道’的重要港口, 西北各地的長途運輸多要途經此處, 在河口古碼頭卸貨、裝貨, 運輸各類貨物。

河口鄉地處蘭州市西固區黃河北岸, 古時又叫"莊河堡", 始建于同治元年, 因其山環水抱的險要地勢, 一度被譽為"黃金水道"。 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北接武威、南至蘭州, 是古代黃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 素有"金城西大門"之稱, 自唐宋開始就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

從東街到西街, 依次排列著東城門、東城門樓“文昌閣”。 街中央是“鐘鼓樓”, 鼓樓前面是“握橋”, 兩邊是獅子樓。 過了鐘鼓樓向西是“功德牌坊“、西城門、西城門樓”魁星閣“, 出了西門是大佛寺和土地廟。

從西門進入時, , 生活變遷的優越掛在村民的大門口和修葺一新的民家院落, 城市化進程的腳步已經踏遍了這座古鎮。

明清時期,這裡是個古渡口。陝西、青海、新疆等地的客商用木筏、羊皮筏、牛皮筏運送貨物到這裡歇腳或者交換,於是在陸續的商賈繁忙中,形成了大小不同的雜貨店、車馬店、旅店、旅店、當鋪等商貿活動。

緊挨“拱牌院”的是一座氣勢宏大的祠堂,河口九成的原住民都姓張,73歲的村民張子厚老人說:“我們村子裡的人是明朝末代肅王朱識宏的後人,當年明肅王後裔為避免戰禍,將朱祠堂改成了張祠堂,修家譜時不立文字只傳口授,到民國時還有人來查,我們一直都說是張姓祠堂,但裡供奉的老祖宗卻是朱家。”這就是至今河口村人多數為張姓的來源。

站在洪武祠堂的高臺朱門前,原先沒有感覺到的一股皇家的氛圍撲面而來。張子厚說,這裡也叫“大二三房祠堂”,張祠堂氣勢宏偉,龍鳳攀柱,看來真有此事,不然,後人是不敢貿然動用皇家裝飾的。

出了河口東門,蘭青高速公路橫跨古鎮,雄壯有力。黃河水依舊滔滔不絕的嗚咽,我仿佛看見了衣衫襤褸的縴夫在喊著號子;穿著對襟瓜子的筏子客在太陽底下擺渡,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裡充滿了由來已久的想往,脫口而出的“花兒”在黃河上漂遠;貫通河口老街的大路旁,賣藝的、唱戲的、釘鍋的、補碗的、吆喝娃娃回家的,濃郁的古文化氣息隨著擺渡的河水越來越明顯。

西固河口古鎮靚照搶先看!

蘭州西固河口古鎮位址: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G109附近

明清時期,這裡是個古渡口。陝西、青海、新疆等地的客商用木筏、羊皮筏、牛皮筏運送貨物到這裡歇腳或者交換,於是在陸續的商賈繁忙中,形成了大小不同的雜貨店、車馬店、旅店、旅店、當鋪等商貿活動。

緊挨“拱牌院”的是一座氣勢宏大的祠堂,河口九成的原住民都姓張,73歲的村民張子厚老人說:“我們村子裡的人是明朝末代肅王朱識宏的後人,當年明肅王後裔為避免戰禍,將朱祠堂改成了張祠堂,修家譜時不立文字只傳口授,到民國時還有人來查,我們一直都說是張姓祠堂,但裡供奉的老祖宗卻是朱家。”這就是至今河口村人多數為張姓的來源。

站在洪武祠堂的高臺朱門前,原先沒有感覺到的一股皇家的氛圍撲面而來。張子厚說,這裡也叫“大二三房祠堂”,張祠堂氣勢宏偉,龍鳳攀柱,看來真有此事,不然,後人是不敢貿然動用皇家裝飾的。

出了河口東門,蘭青高速公路橫跨古鎮,雄壯有力。黃河水依舊滔滔不絕的嗚咽,我仿佛看見了衣衫襤褸的縴夫在喊著號子;穿著對襟瓜子的筏子客在太陽底下擺渡,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裡充滿了由來已久的想往,脫口而出的“花兒”在黃河上漂遠;貫通河口老街的大路旁,賣藝的、唱戲的、釘鍋的、補碗的、吆喝娃娃回家的,濃郁的古文化氣息隨著擺渡的河水越來越明顯。

西固河口古鎮靚照搶先看!

蘭州西固河口古鎮位址: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G109附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