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校長為何要談“名”“利”色變

一提起名和利, 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可能就是“追名逐利”。 我們通常會從貶義上來理解“名”和“利”, 其實名和利本身並不具有貶義,

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名分和利益。

從學校和教師發展的角度來看,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和決策者, 校長要善於運用“名”“利”這兩個有效杠杆去管理和調動教師, 不斷去發展教師, 激發起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我們要辯證地、客觀地看待傳統那種“教師是蠟燭, 燃燒自己, 照亮別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觀念。 要知道, 教師也是活生生的人, 他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他們也需要生活, 需要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也有各種欲望, 也有得到他人真正認可和尊重而使自己得到滿足及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願望。 如果我們把教師的職業放在社會大環境中, 從人性的基本特點來考察, 就可以理解:名和利也是教師所需要的,

也是教師追求的合理目標。 這也是我們作為唯物主義者所必須承認的客觀事實。

從教師職業本身的特點看, 他們的工作具有反復性、單調性和週期性等特點, 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並且教師的勞動比較辛苦, 與其他職業相比, 從整體來看, 教師的勞動報酬和社會地位相對來說並不高。 因此, 給教師適當的名和利, 有利於改善教師的職業狀態, 有利於克服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 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及創造性。

大多數教師一輩子默默無聞, 他們有時確實付出了很多, 但得到的卻很少。 他們的勞動成果不像工人那樣可以用產品的數量和品質來衡量, 也不像科研工作者那樣能搞些大的發明創造,

從而使自己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可是教師的勞動也需要認可, 完成得出色也需要贊同和鼓勵, 教師的人生價值也需要展現。 作為校長, 對於教師的勞動與貢獻的多少, 都可以恰當地用“名”來加以區分。 勞動多、貢獻大, 就應有“大名”;勞動較少、貢獻較小, 也可得“小名”。 但不論是什麼“名”, 不論是哪個級別的“名”, 都體現了對教師勞動的尊重和認可, 都是教師人生價值的某種展現。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 上級給教師的榮譽畢竟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 學校可通過多舉行一些活動, 來評選出一些校級的榮譽, 給那些工作上需要得到認可的教師, 尤其是給那些多年默默無聞且努力工作的教師。 如果教師無論怎樣做, 都長期得不到任何“名”,

久而久之, 工作熱情就會被挫傷, 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 甚至可能會消極怠工。

利, 從狹義上看, 主要的、直接的是指經濟利益。 不過, 教師所需的利益, 除了經濟利益外, 還包括生活及工作中的其他一些利益。 作為校長, 要盡可能提高教師的工作待遇, 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 同時對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矛盾, 校長也應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 如學校可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照顧, 積極看望病重住院教師並提供一些幫助, 幫助解決個別大齡青年教師的婚姻問題等等。 這些事情看起來可能並不大, 但是如果校長做得好, 會產生良好的反響, 也會從內心裡激發起教師們的工作熱情,

讓教師們體驗到在學校大家庭中工作的溫暖和幸福, 從而內化為教師們的工作動力, 最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校長不論用“名”的手段, 還是用“利”的方式, 都應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俗話說:人平不語, 水準不流。 如果校長對“名”和“利”的運用不當, 讓一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的人獲取了名利, 那麼這樣的名利, 不但不能真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促進教師的發展, 還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 最終將會阻礙絕大多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降低教師的工作熱情, 同時也不利於學校的和諧健康有序發展。

文章來源 |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趕快下載“師之app”瞭解最新最全的教育資訊, 更有大牌入駐解答熱點難題,為您帶來專屬的知識盛宴,快來加入吧!

更有大牌入駐解答熱點難題,為您帶來專屬的知識盛宴,快來加入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