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統美食“建昌營饊子”煥發生機

建昌營饊子第四代傳人張士龍正在“搓條”。

建昌營饊子第三代傳人張彬與第四代傳人張士龍正在“盤條”。

建昌營饊子第四代傳人張士龍正在“盤條”。

張彬父子正在炸制饊子。

噴香的饊子出鍋了。

陳儒 小松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入春以來, 遷安市建昌營鎮得勝村張彬父子格外忙碌, 兌料, 和麵, 盤條, 抻條, 油炸……每天天不亮, 他們便忙活起來, 開始趕制饊子。 這種饊子就是冀東地區的傳統美食“建昌營饊子”。

作為特色傳統美食, “建昌營饊子”色澤嫩黃, 薄如紙, 最薄處呈半透明狀, 吃起來酥脆可口, 香而不膩。

由於其用料講究,

製作精細, 炸時火候難以掌控, 遷安境內掌握饊子製作技藝的人非常稀少, 饊子製作技藝處於瀕臨失傳的境地。

“從我爺爺開始, 我們張家開始製作饊子, 至今已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 ”張彬今年60歲, 從十多歲開始師從其父張萬山學做饊子, 20歲開始能獨立製作。 在50多年的製作過程中, 他不斷豐富製作技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原料必須是用石磨磨出的特級麵粉, 鹽水和麵, 揉揉停停, 停停揉揉, 2.5公斤面要揉和兩個小時以上, 和好的面用手搓成手指粗細的麵條, 要用油浸泡一小時, 炸時看好火候是關鍵, 火大炸碎了, 火小炸不起來。 ”談起製作饊子, 張彬娓娓道來。

位於遷安市長城冷口關下的建昌營鎮, 素有清明節吃饊子的習俗。

遷安建昌營饊子也叫“泡饊子”“空心饊子”, 採用傳統的工藝, 經過兌料、和麵、盤條、抻條、油炸、濾油等17道工序, 純手工精細製作而成。 因古人在寒食節時食用它, 饊子又稱“寒具”。

饊子歷史悠久, 春秋戰國時楚國的屈原在《楚辭·招魂》中就曾經提到過古老的饊子。

“牽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未睡知輕重, 壓扁家人纏臂金。 ”宋朝詩人蘇東坡寫出了饊子光亮、噴香、脆酥的特點以及製作者的辛勞。 明朝醫學家李時珍說, 因為它酥脆, “易消散也”, 這就是饊子得名的由來。 《本草綱目》中稱它可以“利大小便、潤腸, 溫中益氣”, 所以遷安市建昌營人都買它用來看望病人、產婦或者給老人做補品。

作為建昌營饊子的第三代傳承人, 張彬去年成功申報了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註冊了自己的商標。隨著年事已高,為使建昌營饊子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他將建昌營饊子的傳統工藝又傳授給了兒子張士龍,張士龍成為第四代傳承人。

“我要繼續培養傳承人,並通過舉行展覽、體驗等活動開展傳承活動,擴大建昌營饊子的影響力,使建昌營饊子成為遷安的一個特色品牌。”張彬說。

記者 楊文進

通訊員 陳儒 楊小松

張彬去年成功申報了唐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註冊了自己的商標。隨著年事已高,為使建昌營饊子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他將建昌營饊子的傳統工藝又傳授給了兒子張士龍,張士龍成為第四代傳承人。

“我要繼續培養傳承人,並通過舉行展覽、體驗等活動開展傳承活動,擴大建昌營饊子的影響力,使建昌營饊子成為遷安的一個特色品牌。”張彬說。

記者 楊文進

通訊員 陳儒 楊小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