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奮鬥 我驕傲丨愛“折騰”的徐師傅

2018-05-01 08:16 | 浙江新聞用戶端 | 見習記者 王豔 通訊員 葉穎

早上7時, 車間裡機器轟鳴, 40多人圍成一團:“徐師傅, 這個螺旋棒不合格, 怎麼改進?”數控機床旁, 一位頭髮灰白的師傅正拿著檢具摸索。 他叫徐建雄, 是浙江紅五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創新工作室主任, 也是今年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徐建雄不僅手藝技能好, 還很愛“折騰”, 遇到難題, 經常是一頭鑽進去, 不找到答案就不“出”來。 最近, 公司和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合作的重型鑿岩機項目到了量產階段, 徐建雄又帶著團隊“折騰”起來了, 每天早上7時到車間開晨會,

把加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拋出來, 會後帶著大家分頭去解決難題。 這幾天, 他更是經常忙到淩晨才出公司的門。

這股“折騰”勁兒, 徐建雄年輕時就有了。 1982年, 18歲的徐建雄來到工廠學習機械製造, 看到機器“轟轟”運行著, 他東摸摸西看看, 什麼都想試試。 沒有基礎, 跟不上師傅的教學節奏, 他就白天上班帶著本子記筆記, 晚上去夜校學習車床專業知識, 睡前還得在腦海中再過一遍白天學的東西。 從看不懂圖紙到自己動手設計畫圖, 從學徒工到高級技師, 徐建雄一干就是36年, 成長為帶領大家實幹的先鋒工人。

70歲的退休工人呂益誠是他的第一位師傅。 呂益誠回憶說, 從沒見過這麼喜歡車工的學徒, 看徐建雄這股認真鑽研勁兒,

大家也願意教他點“絕活”。

閑了空了, 徐建雄喜歡跑到生產線上“晃悠”, 看著生產工人操作。 別人休息時, 他就親自“上手”, 做完了, 還要拉著人家問:“這樣對不對?”時間久了, 人混熟了, 機器也摸熟了, 除車床上的技術活外, 電焊等工種技藝也樣樣精通, 他成了一名“全能型選手”。

就在這樣的“折騰”中, 徐建雄練就兩樣絕活:一是他車出的絲杆、螺母一次成型, 過程無需比對, 匹配的精密度之高令人嘆服;二是他在普通車床上用獨特方法鑽出0.3毫米的氣閥孔, 而如此細如髮絲的微孔, 一般的車工是難以做到的。 “和機器待久了, 自然就知道它們的‘脾氣’, 勤加練習積攢經驗是最重要的。 ”這是徐建雄常和工友說的話。

徐建雄愛“折騰”,

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事。 2012年, 衢州市總工會牽頭成立了“金藍領技術服務隊”, 這是一支義務為中小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的服務隊, 團隊成員都是各路技術能人, 徐建雄被推選為隊長。 有一次, 徐建雄接到一家企業求助, 希望幫忙解決“繞片機”從手工向自動化轉變的研發難題。 以前從沒接觸過這類項目, 這次把他難倒了。 但是他並沒有放棄, 帶領團隊成員研究了一次又一次, 並經常找專家交流, 從重新設計到產出成品, 前後忙碌了整整兩年, 硬是把這個項目給“折騰”出來了。

“做東西就是要做精做細, 還要有創新思維, 不‘折騰’是不行的。 ”徐建雄笑著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