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城水上巴士3個月3萬多人次乘坐,未來將探索開通一卡通

記者瞭解到, 我市水上巴士自去年8月28日開始試運營, 使用快艇4艘、畫舫2艘, 開通了運河王口橋碼頭至聊城一中碼頭的客運線路, 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

水上巴士開通

截至去年11月底3個月的時間, 就已經累計乘客達3萬多人次, 運營效果良好。 水上巴士的開通, 使穿城而過的千年運河正悄悄地散發出嶄新的光芒。

按照《聊城市城市水系專項規劃﹙2016-2030年﹚》, 我市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水上旅遊資源, 讓市民、遊客感知、體驗聊城的水特色, 在借鑒布里斯班水上巴士、阿姆斯特丹水上巴士、泰晤士河快船、杭州水上巴士等國內外優秀經驗基礎上, 進行了水上公交及旅遊規劃。 使聊城不僅有“水”的資源, 更有“水”的旅遊產品, 使“水”成為旅遊者對聊城市的第一感知。

其中, 重點規劃了水上公共交通這種綠色生態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水上公交的功能定位為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方便居民遊客出行、休閒、旅遊、觀光, 是公交的補充方式。 “將最美的景點、最生態的環境、最便捷的交通提供給市民和遊客”, 成為我市水上公交的發展思路。

借鑒國內外發展經驗, 多樣化的線路功能和船型選擇, 拓展了多種交通服務類型和靈活的運營模式,

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目的和乘客的出行需求。 豐富的觀光遊船活動和各種主題定制服務, 為水上公交系統增添了多彩活力, 使水上公交在兼顧通勤、觀光、休閒功能之外, 還增強了參與性和特色性。

據介紹, 結合聊城市城區水系資源條件,

統籌考慮城市功能佈局結構、人流分佈情況及水上通行條件, 並結合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 按照易實施、可操作的原則, 我市水上公交選擇了黃金內環的三條河作為主體框架, 形成了“一環一帶、四湖聯動”總體佈局結構。 其中一環是指由古運河、周公河、徒駭河構成的黃金內環, 一帶是指小湄河及湖南河構成的輔線, 四湖聯動是指在東昌湖景區、蓮湖景區、九州窪景區和望嶽湖景區四個相對獨立的景區設置水上交通子系統。

按照規劃, 未來我市水上公交系統還將建立水上公共交通調度中心;探索開通交通IC卡一卡通系統等, 使“水上公交線”積極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記者 劉亞傑 張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