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部為防孩子沉迷網路真急了:發緊急通知推防迷網三字文

教育部下發《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要求各地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 並做好回執回收保管。 該信另附“防迷網”三字文。

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 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強調, 預防中小學生網路沉迷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 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路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資料圖:學生將手機放入教室門口牆上的手機袋中。

《通知》要求, 一是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要健全制度機制, 強化日常監管, 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緊抓實抓好這項工作, 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良好的網路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 二是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 發現涉及中小學生的網路違法違規行為,

以及宣揚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路文化產品, 要及時會同相關部門採取措施予以整治。 發現學生有沉迷網路等問題的, 要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 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是集中組織開展專題教育。 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路, 瞭解預防沉迷網路知識和方式, 提高對網路黃賭毒資訊、不良網路遊戲等危害性的認識, 自覺抵制網路不良資訊和不法行為。 四是嚴格規範學校日常管理。 要研究制定預防學生沉迷網路工作制度, 並指導學校加強對校園網內容管理, 建設校園綠色網路。 各校要明確學校各崗位教職工的育人責任, 加強午間、課後等時段管理,
規範學生使用手機。 五是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 要通過開展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方式, 提醒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 説明家長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掌握沉迷網路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 同時下發《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要求各地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 並做好回執回收保管。 該信另附“防迷網”三字文, 朗朗上口, 便於記憶。

以下為《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全文:

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諸位家長:

互聯網路既興, 移動終端正盛;資訊交互通達宇內, 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 能廣世人見聞, 可增少兒學識, 更促社會繁榮。 然成癮遊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路賭博,

附生蔓延, 危害孩子健康, 亟須大力防範。 是以宣導全體家長, 恪盡父母責任, 力行“五要”, 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一要善引導, 重監督。 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 養良善之德, 樹自衛之識, 戒網路之癮, 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 立榜樣。 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 懂預防之策, 遠網遊之害, 讀有益之書, 表示範之率。

三要常陪伴, 增親情。 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 增親子之情, 理假日之樂, 廣健康之趣, 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 促健康。 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 調其心理, 堅其意志, 勇於面對挫折, 正確利用網路。

五要多配合, 常溝通。 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 常通報情況, 多交換資訊, 早發現苗頭, 防患於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路, 須各方盡心盡責。 為易記憶、廣傳播,

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 資訊廣, 助學習, 促成長。

迷網路, 害健康, 五個要, 記心上。

要指引, 履職責, 教有方, 辨不良。

要身教, 行文明, 做表率, 涵素養。

要陪伴, 融親情, 廣愛好, 重日常。

要疏導, 察心理, 舒情緒, 育心康。

要協同, 聯家校, 勤溝通, 強預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8年4月20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