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江蘇“時代楷模”王澤山:一輩子專注做一件事

揚子晚報網5月1日訊作為我國著名火炸藥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澤山繼2017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榮譽後, 再度榮勳江蘇“時代楷模”。 他“一輩子專注做一件事”的執著與堅韌, 已經在江蘇高校中“生根發芽”, 成為師生們學習的標杆。

一生堅持嚴謹細緻的科研作風

1935年9月, 王澤山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高中畢業後, 他報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 走進了這所被稱作共和國軍事科技的“黃埔軍校”。 在選擇專業時, 他放棄了當時更為熱門和時髦的空軍和海軍專業, 選擇了陸軍中的火炸藥專業。 有人不解, 問他為什麼選擇這門“過時、基礎、枯燥並且危險、一輩子也出不了名”的專業?王澤山回答道, “專業無所謂冷熱, 只要國家需要, 任何專業都可以光焰四射。 ”王澤山成了全班唯一主動選擇了火炸藥專業的學生。

在哈軍工的6年時間裡, 王澤山在緊張的學習、訓練中, 仍擠出時間, 常去圖書館看數學、物理、化學等學報和各類雜誌, 擴充知識。 一次物理化學考試, 兵工專家曾石虞教授看了他的試卷後說:“我應該給你高分, 因為你對絕對零度下的物質狀態與性能有著教學內容外的理解。 ”

學習火炸藥, 需要經常做大量的實驗。 一次, 在做有機化學實驗時, 王澤山不小心用了一個帶孔的軟木塞封存實驗的中間產物, 違反了實驗操作規範, 被實驗員檢查發現了。 任課教師、著名教授譚自烈嚴厲批評他說:“你的實驗太不認真, 科學研究容不得半點馬虎。 ”不久, 他的一位學長在實驗室研究高能推進劑時發生事故, 獻出了生命。 老師的教誨、學長的教訓,

給王澤山很大震動。 從此, 嚴謹細緻的科研作風貫穿了他的一生。

另闢蹊徑創立火炮裝藥新技術

火炮, 素有“戰爭之神”的美譽, 打擊遠近不同的目標時, 需要在不同的裝藥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操作繁瑣又費時。 此前, 英、美、德、法、意五國科學家曾聯合開展過研究,

耗費鉅資、歷時多年後, 終因無法突破技術瓶頸, 研究被迫終止。

國家需要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 憑藉數十年在遠射程和模組發射裝藥領域的研究積澱, 王澤山覺得無論如何, 都要再拼一把。 數十年裡, 無論什麼時間, 無論身處何地, 王澤山的頭腦中都無時無刻不在高速運轉著關於火炸藥的問題, 哪怕是出差途中或者是會議間隙的三五分鐘裡, 他都會拿出隨身攜帶的火炸藥研究資料, 仔細閱讀、反復演算。

王澤山在試驗場上異常精細, 他經手的實驗資料, 不管過多久, 都能清楚地記得。 2013年冬天, 年近80的王澤山前往內蒙古的一個靶場做實驗, 實驗需要將不同重量的藥粒裝入不同型號的藥筒之中, 他怕工人搞錯,

就一個人早早地來到工房, 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 蹲在地上, 將藥粒一份份用大天平稱好、裝好。 等裝藥工人來到工房時, 他已將實驗用藥全部準備完畢。

伴隨著矢志不移的艱辛探索與經年累月的精確計算, 王澤山利用自己另闢蹊徑創立的裝藥新技術和相應的彈道理論, 于2016年成功研發出了讓中國火炮傲視全球的等模組裝藥技術。 目前這項核心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我國多種武器裝備和型號的研製中。 通過實際驗證, 我國火炮在應用該技術後, 射程提高了20%以上, 最大發射超載有效降低了25%以上。

甘為人梯, 桃李滿天下

王澤山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 在南理工教師隊伍中, 王澤山一向以嚴格而出名。 一年冬天,他帶領學生在東北進行靶場實驗,測試溫度對火藥的影響。學生們原打算測試2-3個資料,但是實驗計畫很快被王澤山推翻,為了保證實驗資料的準確,他要求學生將測試資料擴充到20個,這意味著學生們要頂著寒風多幹10倍的活兒。冬天的塞外靶場寒風刺骨,80多歲的王澤山仍和學生一起站了一天完成了實驗。

王澤山的“鐵面”背後,是對年輕人不遺餘力的提攜和幫助。從教以來,王澤山共培養了百余名碩士,90多位博士。有10多人獲得國家科技獎一等獎,30多人在攻讀學位期間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和國家專利。他的學生中有政府官員、大型國企高管、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其中,中北大學原副校長、國家科技成果獎勵評審專家肖忠良,國家首批“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鐘秦教授等,紮根於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武器裝備研製一線,成為中國火炸藥行業的中堅力量。

一年冬天,他帶領學生在東北進行靶場實驗,測試溫度對火藥的影響。學生們原打算測試2-3個資料,但是實驗計畫很快被王澤山推翻,為了保證實驗資料的準確,他要求學生將測試資料擴充到20個,這意味著學生們要頂著寒風多幹10倍的活兒。冬天的塞外靶場寒風刺骨,80多歲的王澤山仍和學生一起站了一天完成了實驗。

王澤山的“鐵面”背後,是對年輕人不遺餘力的提攜和幫助。從教以來,王澤山共培養了百余名碩士,90多位博士。有10多人獲得國家科技獎一等獎,30多人在攻讀學位期間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和國家專利。他的學生中有政府官員、大型國企高管、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其中,中北大學原副校長、國家科技成果獎勵評審專家肖忠良,國家首批“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鐘秦教授等,紮根於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武器裝備研製一線,成為中國火炸藥行業的中堅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