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把二胡 真情演繹人間大愛

4月23日下午, 在帝景南苑的一間房子裡, 傳來悠揚的二胡聲, 還伴著高亢明亮的豫劇選段, 不時還會聽到叫好聲, 這裡是市民王洪亮的家。

也許在大家的眼中, 這是一個溫馨、和諧、充滿幸福的家庭, 其實當走入這個家庭之後就會發現, 事情遠遠不像想像的這般。

王洪亮的妻子何秀雲躺在裡屋的床上, 對於外面的熱鬧, 她沒有任何反應。 早在一年半之前, 她就成了“植物人”, 全靠丈夫王洪亮和愛心人士的精心照料, 她才能延續生命。

迫于生計 初識二胡

王洪亮出生于夏邑縣會亭鎮, 家裡兄妹6人, 本來家裡經濟就不寬裕, 父親因為關節炎而失去了勞動能力, 讓這個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連吃飯也成了問題。

9歲那年, 王洪亮跟父親學起了拉二胡, 一年之後, 他會拉簡單的曲子和唱民間小調了。 為了貼補家用, 年幼的他跟隨外祖父開始了討飯生涯。 祖孫倆用步子丈量著一寸寸土地,

蒼涼的二胡聲, 悲戚的小調, 讓他們收穫了窩窩頭、紅薯乾等救命糧。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3年整, 換來的是一家人更豐富的口糧。 後來, 日子稍微輕鬆一點了, 考慮到不能一輩子要飯, 二人就回了老家。 那時候大家都在生產隊掙工分, 王洪亮卻不甘心像大家一樣, 他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學了一門本事, 丟下了太可惜。 當時十裡八鄉哪家有紅白事都喜歡找戲班子唱戲, 王洪亮就跟隨戲班子拉二胡。 為了不讓別的社員說閒話, 他把每天的5毛錢工錢全部交給生產隊, 這才堵住了大家的口。

與二胡為伴的日子雖然很清貧, 但卻很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大, 他漸漸到了該說媒的年紀, 他下定決心, 一定要找一個會唱戲的女孩才能結婚。

二胡為媒 成家立業

20歲那年, 他已經成了周邊比較出名的人, 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文藝青年”了。 雖然不認識字, 更不識譜, 但他憑良好的記憶力記住了許多曲子, 一把二胡拉得爐火純青, 再加上他長相清秀, 吸引了不少女孩的關注。 “我那時演出, 後面總有小姑娘借機扯我一下衣服, 或者半開玩笑地拿走我墊二胡的墊子, 如果我想要找一個漂亮的女孩結婚, 還是十分容易的。 ”回憶起當年的事情, 王洪亮臉上都是笑容。 雖然選擇很多, 但他仍然堅定自己的決心, 找個會唱戲的。

都說千里姻緣一線牽, 20歲那年的夏天, 他到夏邑縣郭店鄉演出, 一個大嫂找到他, 說自己的婆家妹妹會唱戲, 還沒有物件, 兩人看起來十分般配。

既然人家這樣說了, 他就到大嫂的家裡拜訪, 見到了何秀雲。 何秀雲自小學習琴書、墜子書、豫劇, 她也不識字, 但能把整段整段的戲詞背得滾瓜爛熟。 二人有共同語言, 幾乎可以說是一見鍾情。 而何秀雲的父親卻有顧慮, 畢竟兩家相距30裡路, 這在交通不便的當時十分遙遠。 不放心的他專門去會亭鎮打聽, 發現王洪亮一家都是老老實實過日子的農民, 也就應允了這門親事。

王洪亮22歲那年, 家裡給蓋了兩間土牆屋, 何秀雲帶著一床被子和一個臉盆, 兩人就這樣結婚了。 婚後的日子二人琴瑟和鳴, 一個拉二胡, 一個唱戲, 後來他們又添了女兒、兒子, 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除了平時種地, 農閒時節他們就四處演出,

有了這把二胡, 他們的日子相對于普通農家來說更加寬裕一些。

他們的孩子在二胡聲中漸漸長大, 並結婚生子, 夫妻倆就來到商丘市區幫忙看孫子、孫女, 雖然很少再在一起拉二胡唱戲, 但子孫繞膝, 兩人心裡是甜蜜的。

天降厄運 髮妻病倒

幸福的時光總是太快, 厄運不經意間就會降臨,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何秀雲突發腦梗, 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 那年何秀雲才40多歲。 然而, 這僅僅是不幸的開端, 接下來的十幾年, 會有更多的磨難等待著這對恩愛的夫妻。

此次腦梗後讓何秀雲肢體活動受限制, 在王洪亮的精心照料下, 再加上當時何秀雲還年輕, 何秀雲恢復得比較快, 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雖然身體恢復得比較好, 但何秀雲也僅限於能自理,養家、家務、照顧孫子等重擔,都落在了王洪亮一個人身上。作為家裡的頂樑柱,王洪亮一個人默默地扛著。

再苦再累,王洪亮一個人也堅持下來了,眼看著孫子帶大了,子女的經濟狀況也有所好轉,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可上天又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2015年老伴再次病倒。此次何秀雲腦梗後,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一側肢體完全不受支配,生活也全靠王洪亮照料。每天上午、下午,王洪亮便用身體支撐著老伴,在家門口的綠地裡鍛煉,為了讓老伴多活動,王洪亮不知磨壞了多少雙鞋。

雖然老伴不能走路,但能陪他說說話;雖然老伴不能再唱豫劇,但仍能欣賞二胡的旋律。閒暇時,王洪亮就給妻子拉上一曲,隨著二胡優美的旋律,勾起兩人諸多美好的回憶。如果歲月一直這樣靜靜地流淌,王洪亮也能體味到別樣的幸福。可2016年下半年,何秀雲病情再次惡化,連續多次腦梗,讓何秀雲完全失去知覺和意識,變成了一個植物人。

“只要她有一口氣,我都要照顧她。”面對植物人妻子,這也許是一個丈夫最深情的表白。王洪亮這樣承諾,也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諾言。

有一次何秀雲高燒不退,王洪亮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說已經無法救治,不建議住院,在王洪亮的堅持下,何秀雲住進了醫院。王洪亮向醫生請教,醫生告訴他用溫水將酒精稀釋擦身體有助於妻子退燒,王洪亮就趕緊買來一大桶酒精和十幾條毛巾,守在妻子床前,不時地給妻子擦,困了就趴在床前打個盹,4天4夜過去了,妻子體溫終於降了下來,王洪亮這才松了一口氣。

現在,王洪亮每天早早起床,將飯煮好打成糊,通過食管給老伴餵飯。由於老伴有糖尿病,飲食不僅需要搭配好,每次還不能喂太多,一天需要打三四次飯糊。為防止老伴生褥瘡,王洪亮每天給老伴翻身、按摩、換洗尿布。為了把妻子照顧好,王洪亮經常向人討教、不斷摸索,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現在早就成了一個好護工。妻子雖然不會說話,但通過辨認她的舌苔,王洪亮也能摸清楚她的身體情況,並能對症準備飲食。“兒女都很孝順,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都要掙錢養家,如果天天在媽媽身邊伺候,自己的生活就不能繼續。”王洪亮說。

王洪亮說,平時老伴最喜歡聽他拉二胡,現在他仍經常坐在妻子床頭拉二胡給她聽,多希望他拉著拉著能聽到妻子熟悉的聲音。

二胡會友 收穫愛心

二胡是他一生的摯愛,也因此交到不少朋友。老伴沒偏癱時,他們經常和一些戲友一起聚會,也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演出,很多喜歡二胡的人都向他討教。自從妻子成植物人以後,他幾乎沒有出過門,即使是買菜,也是在家門口附近的超市匆匆買了就回。在外人面前,他從沒提起過妻子是植物人的事,有一天戲友喬明琴給他打電話約他出去練戲,他婉言拒絕了,說不方便出去。喬明琴說,你不方便出去,我們去你家。到王洪亮家一看,幾個戲友都驚呆了,原來近期一直不外出的王洪亮,家裡竟然有一個植物人妻子需要照顧。

自那以後,喬明琴、張輝、左麗、李翠蘋、王霞等多名愛心人士,成了王洪亮家的常客,幫她做飯、照顧病人。閒暇時,幾個戲友你拉我唱,練戲練聲,這在王洪亮灰暗的生活中增加一抹亮色。

特別是幾個月前,王洪亮因病做了兩次手術,身體大不如從前,給妻子翻身成了最大的困難,按摩、餵飯也漸漸力不從心,喬明琴等人來幫忙的次數越來越多,大家誰有空誰就過來搭把手。幫忙做飯、給病人翻身、按摩、打飯糊,本來是王洪亮一個人的事,現在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王洪亮說,自己這一輩子多有磨難,每每想來令人傷心,但幸虧有一把二胡讓生活多了一絲情趣。特別是有這麼多的好心人給自己幫忙,讓他心裡覺得溫暖了很多。“人家與我非親非故,卻能對我和妻子像家人一樣,我覺得很幸福。”王洪亮說。

但何秀雲也僅限於能自理,養家、家務、照顧孫子等重擔,都落在了王洪亮一個人身上。作為家裡的頂樑柱,王洪亮一個人默默地扛著。

再苦再累,王洪亮一個人也堅持下來了,眼看著孫子帶大了,子女的經濟狀況也有所好轉,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可上天又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2015年老伴再次病倒。此次何秀雲腦梗後,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一側肢體完全不受支配,生活也全靠王洪亮照料。每天上午、下午,王洪亮便用身體支撐著老伴,在家門口的綠地裡鍛煉,為了讓老伴多活動,王洪亮不知磨壞了多少雙鞋。

雖然老伴不能走路,但能陪他說說話;雖然老伴不能再唱豫劇,但仍能欣賞二胡的旋律。閒暇時,王洪亮就給妻子拉上一曲,隨著二胡優美的旋律,勾起兩人諸多美好的回憶。如果歲月一直這樣靜靜地流淌,王洪亮也能體味到別樣的幸福。可2016年下半年,何秀雲病情再次惡化,連續多次腦梗,讓何秀雲完全失去知覺和意識,變成了一個植物人。

“只要她有一口氣,我都要照顧她。”面對植物人妻子,這也許是一個丈夫最深情的表白。王洪亮這樣承諾,也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諾言。

有一次何秀雲高燒不退,王洪亮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說已經無法救治,不建議住院,在王洪亮的堅持下,何秀雲住進了醫院。王洪亮向醫生請教,醫生告訴他用溫水將酒精稀釋擦身體有助於妻子退燒,王洪亮就趕緊買來一大桶酒精和十幾條毛巾,守在妻子床前,不時地給妻子擦,困了就趴在床前打個盹,4天4夜過去了,妻子體溫終於降了下來,王洪亮這才松了一口氣。

現在,王洪亮每天早早起床,將飯煮好打成糊,通過食管給老伴餵飯。由於老伴有糖尿病,飲食不僅需要搭配好,每次還不能喂太多,一天需要打三四次飯糊。為防止老伴生褥瘡,王洪亮每天給老伴翻身、按摩、換洗尿布。為了把妻子照顧好,王洪亮經常向人討教、不斷摸索,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現在早就成了一個好護工。妻子雖然不會說話,但通過辨認她的舌苔,王洪亮也能摸清楚她的身體情況,並能對症準備飲食。“兒女都很孝順,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都要掙錢養家,如果天天在媽媽身邊伺候,自己的生活就不能繼續。”王洪亮說。

王洪亮說,平時老伴最喜歡聽他拉二胡,現在他仍經常坐在妻子床頭拉二胡給她聽,多希望他拉著拉著能聽到妻子熟悉的聲音。

二胡會友 收穫愛心

二胡是他一生的摯愛,也因此交到不少朋友。老伴沒偏癱時,他們經常和一些戲友一起聚會,也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演出,很多喜歡二胡的人都向他討教。自從妻子成植物人以後,他幾乎沒有出過門,即使是買菜,也是在家門口附近的超市匆匆買了就回。在外人面前,他從沒提起過妻子是植物人的事,有一天戲友喬明琴給他打電話約他出去練戲,他婉言拒絕了,說不方便出去。喬明琴說,你不方便出去,我們去你家。到王洪亮家一看,幾個戲友都驚呆了,原來近期一直不外出的王洪亮,家裡竟然有一個植物人妻子需要照顧。

自那以後,喬明琴、張輝、左麗、李翠蘋、王霞等多名愛心人士,成了王洪亮家的常客,幫她做飯、照顧病人。閒暇時,幾個戲友你拉我唱,練戲練聲,這在王洪亮灰暗的生活中增加一抹亮色。

特別是幾個月前,王洪亮因病做了兩次手術,身體大不如從前,給妻子翻身成了最大的困難,按摩、餵飯也漸漸力不從心,喬明琴等人來幫忙的次數越來越多,大家誰有空誰就過來搭把手。幫忙做飯、給病人翻身、按摩、打飯糊,本來是王洪亮一個人的事,現在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王洪亮說,自己這一輩子多有磨難,每每想來令人傷心,但幸虧有一把二胡讓生活多了一絲情趣。特別是有這麼多的好心人給自己幫忙,讓他心裡覺得溫暖了很多。“人家與我非親非故,卻能對我和妻子像家人一樣,我覺得很幸福。”王洪亮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