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只喜歡讀三角戀愛那類的書,這該怎麼辦呀?

“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 我應邀去一所小學作關於讀書的報告。

講座過程中, 我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爸爸媽媽喜歡看你們讀書嗎?”孩子們齊聲回答“喜歡!”

我說“真好”, 接著問下一個問題: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讀書嗎?”我的左手邊坐著高年級的同學, 右手邊坐著低年級的同學, 左右兩邊的學生齊刷刷地把小手都舉了起來。 我對高年級的同學擺擺手, 意思是不用他們回答。 我徑直朝低年級同學走去。 我的經驗告訴我, 孩子到了五六年級, 就懂得為父母掙臉面了。 為了讓父母臉上好看些, 他們或許會粉飾事實;而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學會這些。

我走到一二年級的孩子們面前, 挨個兒把話筒遞向他們。 且看這些“思無邪”的寶貝們的回答—— “不讀書!看手機!” “不讀書, 看電視!” “不讀書!數錢!” “不讀書!睡覺!” “不讀書!吵架!”……

我挨個兒問了十多個同學, 只有一個男孩說:“讀書!讀我的書!”我猜測,

“讀我的書”, 是為了檢查“我的”作業。

聯想到那年我去無錫某高中講座, 聽那裡的校長說, 他們面向學生家長搞過一個調查, 大約有42%的家長都有業餘讀書的習慣。 這個龐大的數字讓我吃驚不小。 如果家長說的是實情, 那麼, 他們的人均年讀書量應該是我們國家人均年讀書量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 2016年我國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 較2015年增加了0.02本。

與老師的互動環節。 有個老師怯怯地問了我一個問題。 她說:“張老師, 我也喜歡讀書, 可是, 我只喜歡讀三角戀愛那類的書, 這該怎麼辦呀?” ——須知, 當時在場的, 有她的同事, 更有她的領導!我心裡說:“乖乖!你真是無心機到極點了呀!”

我盯著她, 一時不知該怎樣答覆她。 最後我只好說:“我把讀書分成了四個境界:自然境界的閱讀——重在追求感官刺激;功利境界的閱讀——重在獲取某種技能;道德境界的閱讀——重在修煉自我德行;天地境界的閱讀——讀萬物均深得其妙。 你可以對照這四個境界,

看看自己究竟在哪裡。 ”

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有必要搞“書香校園”嗎?

有人說:“學校本來就是讀書的地方嘛!還搞什麼‘書香校園’!這簡直太滑稽、太可笑了!”一聽, 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可仔細一分析, 就發現說話者沒有對閱讀內容進行上述區分。

師生閱讀, 多為“功利閱讀”——學生讀課本, 教師讀“教參”。 這類閱讀, 依然停留在“獲取技能”層面。 這就跟養豬大嫂苦讀《養豬大全》、家庭主婦苦讀《烹飪大全》一樣。

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可以根據你正在讀怎樣的書, 推知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個背包裡裝著《羋月傳》的人, 你就不能跟TA談海德格爾。

我有個牛同學, 姓周。 周某人鄙薄一個女生時曾說過:“她的精神世界, 只有《大眾電影》和《故事會》!”這句話殺傷力太強了!它一腳踩死了那個女生,

也讓碰巧聽到這話的我一直偷偷把它當成衡量自己閱讀品質的尺子。

“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的閱讀占到六七成, 這才是一個理想的比例。 但是, 我們所看到的情形卻令人無比遺憾。 就像那個聲稱愛讀“三角戀愛”故事的女教師, 她超越“自然境界”的閱讀,尚需假以時日……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張麗鈞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

覺得不錯,請點贊↓↓↓

她超越“自然境界”的閱讀,尚需假以時日……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張麗鈞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

覺得不錯,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