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溝溝裡飄茶香!屯留甄湖村野生連翹茶新鮮出爐

張店鎮甄湖村是屯留西部山區的一個小村子。 背山面水, 山是盤秀山, 鬱鬱蔥蔥;水是絳河水, 清澈甘甜。 800餘人的小村莊沿河溝蜿蜒而建, 有十裡甄湖之稱。

陽春四月, 枝頭吐綠、花開遍野。 每年, 漫山遍野的野生連翹是春天的風景帶、夏秋的錢袋子。 農閒時分, 農人三五成群結隊上山, 采青翹、擼連翹, 收購的小販就等在山下, 一個農婦一天的收入可超百元。

八泉村的李建國雖只有41歲, 但經營野生中藥材生意已十六年, 每年經他手賣出去的當地野生中藥材、農產品等達一千五百余萬元。 據他講, 每年全國連翹用量六千噸, 而屯留年產量達八九百噸。 漫山遍野的野生連翹是取之不竭的巨大財富。

去年以來, 屯留縣將中藥材種植業與“一園三基地”(農業生態觀光園、尖椒基地、核桃基地、規模養殖基地)建設相結合, 利用邊坡、溝岸、荒地, 見縫播綠, 大面積種植兼具綠化美觀和藥用價值的連翹5萬畝,

加上野生面積, 屯留的連翹面積達到15萬畝。

擁有量逐年擴大, 但人們對連翹的使用卻局限於果實, 同樣有藥用價值的鮮嫩葉子卻春長秋落片片凋零。 面對如此巨大的資源浪費, 心思活絡的李建國坐不住了。 南方人能把樹葉子炒製成茶葉,

咱這麼多的野生資源難道不能也做成茶葉?帶著滿肚子的不服氣和誓將資源變資產的決心, 李建國數次南下考察、調研, 終於從福建安溪高薪聘請到了炒茶師傅劉水發, 購置了全套的炒茶設備, 從零開始, 炒制連翹茶。

劉師傅從十四五歲開始學炒茶葉, 炒到如今53歲。 先後將無花果、沉香、甜葉菊、桑葉等炒製成搶手的保健茶, 所制首烏茶獲得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 同樣的原材料, 同樣的程式, 經過劉師傅的巧手妙做, 茶葉往往口感更好、色澤更佳。 但將野生連翹葉、小白蒿等變成茶葉還是頭一次。 一次次研究琢磨、一次次失敗總結, 甄湖村的連翹茶、茵陳茶終於在今年春季炒制成功、新鮮出爐。

帶著對家鄉特產的濃厚興趣, 筆者一行在一個細雨微濛的春日午後走進了這個靜謐安然的小山村。 欣賞著一路嫩嫩的新綠, 李建國的連翹茶廠暮然就在路邊的一處民房。 不大的操作車間, 李建國正和劉師傅研究著剛剛脫水的新葉, 一旁一層層的竹篩子上晾著揀擇乾淨的鮮嫩連翹葉。 一群大娘、大嫂提著自己一上午的勞動成果來了, 進門先各自找個篩子, 把葉子倒上去, 仔細地剔除葉梗、雜草。

“大娘, 您這一上午能采幾斤葉子啊?”“我也不知道這有多少, 可是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總比坐在家裡強吧!”一問到手中的葉子能變錢,64歲的張愛存大娘喜得合不攏嘴。

李建國的妻子穆淑萍賢慧好客,一定張羅著讓我們品嘗一下他們新出爐的茶葉。一邊操作,一邊介紹茶葉的功效:“茵陳茶主要是利膽護肝,對抽煙的人特別好;連翹茶主要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先沖上來的是一壺前幾天剛剛試驗成功的茵陳茶,為通俗好記,李建國就叫它小白蒿。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小白蒿必須采於每年的陽曆三月才能是有藥用價值的茵陳。一番洗茶、沖泡,一杯淡淡的茶水端了上來。筆者好奇心起,先端起杯子在鼻子下猛猛地聞了聞,確實是白蒿的味道。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從來就將氣味不討喜的白蒿列入惹人嫌的行列,不知這一口喝下去會是怎樣的味道。帶著忐忑,小口輕品,竟是淡淡的蒿味、淡淡的清香。“俺們這葉子都是從山上一片一片采下來,回來以後再一遍一遍揀擇乾淨,都是山上純野生的。”“采的時候必須是新鮮的嫩葉子,這幾天的連翹葉子就正好,連翹的葉子能一直從春天采到秋天落葉的時候……”說話間,穆淑萍的第二壺茶連翹茶已經沖泡好了。表面看起來和通常的紅茶無二,細細品品,竟有點清甜爽口,沖泡兩三遍之後仍然茶色清亮。“這個茶葉可好了。過年的時候俺家的人上火了,牙疼,就每天泡上這個茶葉喝,嗯?喝了三天就不疼了!”溫溫和和的穆淑萍像她的連翹茶一樣平和暖心。

總比坐在家裡強吧!”一問到手中的葉子能變錢,64歲的張愛存大娘喜得合不攏嘴。

李建國的妻子穆淑萍賢慧好客,一定張羅著讓我們品嘗一下他們新出爐的茶葉。一邊操作,一邊介紹茶葉的功效:“茵陳茶主要是利膽護肝,對抽煙的人特別好;連翹茶主要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先沖上來的是一壺前幾天剛剛試驗成功的茵陳茶,為通俗好記,李建國就叫它小白蒿。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小白蒿必須采於每年的陽曆三月才能是有藥用價值的茵陳。一番洗茶、沖泡,一杯淡淡的茶水端了上來。筆者好奇心起,先端起杯子在鼻子下猛猛地聞了聞,確實是白蒿的味道。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從來就將氣味不討喜的白蒿列入惹人嫌的行列,不知這一口喝下去會是怎樣的味道。帶著忐忑,小口輕品,竟是淡淡的蒿味、淡淡的清香。“俺們這葉子都是從山上一片一片采下來,回來以後再一遍一遍揀擇乾淨,都是山上純野生的。”“采的時候必須是新鮮的嫩葉子,這幾天的連翹葉子就正好,連翹的葉子能一直從春天采到秋天落葉的時候……”說話間,穆淑萍的第二壺茶連翹茶已經沖泡好了。表面看起來和通常的紅茶無二,細細品品,竟有點清甜爽口,沖泡兩三遍之後仍然茶色清亮。“這個茶葉可好了。過年的時候俺家的人上火了,牙疼,就每天泡上這個茶葉喝,嗯?喝了三天就不疼了!”溫溫和和的穆淑萍像她的連翹茶一樣平和暖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