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北京旅遊:北京有哪些免費的好玩的地方?

潘家園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 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 地攤每週末開市, 週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

其中外賓近萬人。

798藝術區

798藝術區位于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 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英文簡稱DAD-Dashanzi Art District), 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 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 東至京包鐵路、北起酒仙橋北路, 南至將台路, 面積60多萬平方米。

798除了指數字以外, 一般指北京798藝術區, 或稱大山子藝術區、大山子798廠藝術區等, 藝術區的名字是由北京國營電子工業老廠區的名稱沿用而來。 同時, 798也指代這一藝術區引申出的一種文化概念, 以及LOFT這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 是北京著名商業街。

位於京城中軸線, 北起正陽門箭樓, 南至天壇公園路口, 與天橋南大街相連。 前門大街彙集了全聚德、周大福、都一處等知名老字型大小和愛慕、美邦、李甯等民族自主品牌, 以及瑞典H&M、西班牙ZARA等眾多國際知名品牌。 前門大街除了醒目的鳥籠路燈, 還有活靈活現的撥浪鼓樣式路燈, 酷似拴馬石的垃圾桶、條几形、連鼓形的石砌凳子, 以及仿故宮銅器文物的花盆等, 所見之處彰顯古都本色, 細微之初暗藏京味底蘊。

毛主席紀念堂

毛主席紀念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南端, 是一座具有我國民族風格的正方形宏偉大廈。 1976年11月動工, 1977年8月建成。 大門正上方鑲嵌著"毛主席紀念堂"漢白金字匾, 棗紅色花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 屹立著44根花崗石廊柱, 高高擎起金色琉璃重簷屋頂。 毛主席紀念堂由北大廳、瞻仰廳、南大廳組成, 北大廳是在瞻仰毛主席遺容前舉行悼念活動的場所, 大廳中央是三米多高用漢白玉雕塑的毛澤東坐像, 坐像背後牆上懸掛著一幅描繪祖國山河大地的巨型絨繡。

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大廳, 正面白色大理石牆壁上鑲嵌著金光燦燦的大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大廳中央爛漫的花叢中安放著水晶棺, 毛澤東的遺體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

三裡屯

位於朝陽區東部。 因距內城三裡而得名。三裡屯VILLAGE是為開放式購物區,由19座低密度的當代建築佈局而成,整個項目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既與周邊建築融合在同一個區域之中,同時也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三裡屯VILLAGE本身代表的是一種人文風尚匯,所以這裡一切以人為核心:讓人們在此除了享受美食、購物和自在玩樂外,還可以創造藝術和引領時尚。讓這裡引領一種三裡屯VILLAGE所特有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給人們帶來一種獨一無二的潮流體驗。

什刹海

市井的喜氣與飄香的紅酒相安無事,古老的院落與時尚的潮流各得其所,什刹海的確是一種“北京特色”。什刹海也寫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蕩漾,岸邊垂柳毿毿,遠山秀色如黛,風光綺麗,為燕京勝景之一。

王府井

王府井大街定名於1915年。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 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這個小村落開始熱鬧了起來,並有了“丁字街”的稱呼。明成祖時,在這一帶建造了十個王府,便改稱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滅亡了以後,王府也隨之荒廢了,人們便稱它為王府街。清光緒、宣統年間,這裡開始繁華,街的兩旁出現了許多攤販和店鋪,還有一個“官廳”,成為當地有名的一個市區。1915年,北洋政府內政部繪製《北京詳圖》時,就把這條街分成三段:北街稱王府大街,中段稱八面槽,南段由於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側,現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稱王府井大街了。後來,逐漸用王府井稱呼整條街了。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三華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

因距內城三裡而得名。三裡屯VILLAGE是為開放式購物區,由19座低密度的當代建築佈局而成,整個項目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既與周邊建築融合在同一個區域之中,同時也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三裡屯VILLAGE本身代表的是一種人文風尚匯,所以這裡一切以人為核心:讓人們在此除了享受美食、購物和自在玩樂外,還可以創造藝術和引領時尚。讓這裡引領一種三裡屯VILLAGE所特有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給人們帶來一種獨一無二的潮流體驗。

什刹海

市井的喜氣與飄香的紅酒相安無事,古老的院落與時尚的潮流各得其所,什刹海的確是一種“北京特色”。什刹海也寫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蕩漾,岸邊垂柳毿毿,遠山秀色如黛,風光綺麗,為燕京勝景之一。

王府井

王府井大街定名於1915年。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 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這個小村落開始熱鬧了起來,並有了“丁字街”的稱呼。明成祖時,在這一帶建造了十個王府,便改稱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滅亡了以後,王府也隨之荒廢了,人們便稱它為王府街。清光緒、宣統年間,這裡開始繁華,街的兩旁出現了許多攤販和店鋪,還有一個“官廳”,成為當地有名的一個市區。1915年,北洋政府內政部繪製《北京詳圖》時,就把這條街分成三段:北街稱王府大街,中段稱八面槽,南段由於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側,現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稱王府井大街了。後來,逐漸用王府井稱呼整條街了。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三華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