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軍網記者眼中的裝甲老兵|不同崗位 同樣的英雄本色

尋找“中國精兵”!這是端端受領的最新任務。

不管是“骨骼清奇、天賦異稟”的傳奇少年還是身懷絕技、其貌不揚的“軍營掃地僧”, 只要是戰友口中讚歎不絕的“牛人”,

只要是大家佩服不已的好兵, 他們或傳奇、或平淡、或曲折、或有趣的軍營故事端端都“願聞其詳”。

當然, 端端更願意網友們和我們一起, 走近優秀的“中國精兵”們。

瞧, 端端們來到了北京衛戍區某裝甲團, 在這裡, 會邂逅怎樣一群戰士呢?

段會傑:“放著讓我來”,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他扛起所有危險

“工兵排爆到底有多危險?”

“這麼跟你說吧。 這可是細緻活兒, 一絲一毫都不能差, 稍微差一點, 方圓400米將會全部淪為廢墟, 近距離可能連人都找不到……”

聽罷指導員這番話, 我禁不住心裡一顫。

剛剛看到老兵穿上那身重達40公斤的排爆服, 我甚至還覺得有些笨拙。 這一刻, 我為自己的想法自慚形穢。 第一次感覺“生死”兩個字離我可以這麼近……

段會傑, 就是幹這行的一個老兵, 在排爆一干就幹了13年。

“有什麼成就呢?”

他就靜靜地坐著, 腰板挺得筆直, 雙手放在膝蓋上可能都要搓出水來, 卻也什麼都沒有說。

他的成就在別人眼裡是輝煌, 在他的眼裡是平常。

你經歷過靜止的時候還伴隨著流汗嗎?

這種感覺, 可能跟你說了也不懂, 除非你的手裡攥著你的命, 還有你身邊人的命。

“屏住呼吸, 緩緩地趴在地上, 匍匐前進, 慢一點, 再慢一點, 逐漸接近目標!接下來, 緩緩地拿著工具輕輕剝開爆炸物旁邊的土, 當爆炸物完全暴露出來, 選個合適的位置, 輕輕捧出來, 再乘車前往人煙稀少的地方引爆它……”

整個過程, 工兵都要穿著那身排爆服, 汗水多得就像剛洗完澡一樣, 卻沒人可以多動一絲一毫。

一次實彈訓練結束, 又有一個炮彈出膛後沒有傳來爆炸聲。

“老段, 你趕緊去瞅瞅, 這回又沒爆。 ”

老段趕緊整理傢伙什兒, 帶著徒弟袁珂立即趕往現場。

“師父,這次這個個兒大啊。”

這次只有老段和袁珂兩個人。經過現場勘察,需要緊急轉移炮體,否則面臨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袁珂顯得有些緊張,他抱起這枚炮彈顫巍巍地起身。

“放著我來吧!”老段輕輕走到袁珂身邊,粗糙的大手、孔武有力的手臂緩緩接過炮彈,徑直走向無人的遠處……

在這場生死博弈中,段會傑帶領他的小組完成了上百次的排爆任務,榮獲 “集體三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一次。

裝在排爆服裡的故事,悠長而靦腆。我看到了一個老兵默默地甘願犧牲: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和老段一樣,這一茬又一茬工兵連的兵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們用血肉之軀詮釋著中國軍人的血性與擔當,留下一個捧著炸彈獨自遠去的背影,值得我們永遠追隨。

“怕嗎?”

“怎麼不怕?但要是犧牲,我一個人就夠了……”

李亞輝:身體浸在冰水裡,生死時速將戰車成功挽救!

隆冬一月,呵氣成冰,剛剛換裝的96式坦克好像幾頭沒睡醒的獅子靜靜地臥在庫裡。

這天是這個冬天最冷的一天。

下午,接到上級指示,對新裝備進行測試。

一月的山區,氣溫已經接近零下20攝氏度,人哆嗦不說,戰車也都打起了“退堂鼓”,個個“趴窩”。

“將100℃的熱水灌進去,發動機立馬就著!”諮詢過廠家師傅,老班長李亞輝拎來滿滿一桶熱水,灌進了坦克的“腸胃”裡。

滿心歡喜的李班長再次啟動戰車,發動機還是不著。

天越來越黑,氣溫驟降。發動機泡在冰水裡,隨時有可能結冰報廢。

“趕快想辦法放水,千萬別把發動機凍壞了!”廠家的師傅慌忙跑來說。

眼看著有的車行將啟動,坦克老兵李亞輝坐不住了,脫掉大衣手套就往雪窩子裡鑽。找到連接水箱和發動機的幾根大水管,他想都沒想,用鋸條鋸斷了一根根水管,冰水瞬間在他的身上傾瀉而下……

為了確保冰水全部放出來,冬夜的寒風裡,他在冰水中足足泡了半個小時……

放出了水,坦克心臟保住了命,受了風寒的李亞輝卻病倒臥床。

然而,李亞輝的這股子“拼勁兒”始終初心如一。當軍械員,要求苛刻。歸庫的槍支要一支一支檢查,塗油不到位,有死角的都要返回重整。由此,李亞輝當軍械員的這段日子,連裡的槍支是最乾淨的,軍械股來檢查都可以免檢。當菜地種養員,一個月沒有隨訓,回來之後成績絲毫沒有落下。

2012年,作為軍械員參加北京衛戍區“保贏杯”比武,要求在閉眼無光條件下進行槍支分解結合,時間緊迫,為了練就這個本領,李班長纏著老軍械員請教學習,每天不間斷地加快速度練習,手上練得全是傷口,貼滿創可貼不行就繼續粘膠帶。由於槍油具有腐蝕性,手上的傷口一直在發炎化膿,最終李亞輝卻贏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又一年“優勝杯”比武,武裝5公里,李亞輝由於腿部有傷逆著風一瘸一拐地向前挪著步子。

“一個人可以為了一個集體去拼命,那個場景至今我都記得!”李亞輝帶過的兵陳華棟這樣說。

之後經過檢查,當時李亞輝的腿部肱四頭肌萎縮。游離體取出,滑膜切除,半月板修復,醫生強摁著他進行了手術治療……

難以想像,那一次,李亞輝忍住多大的疼痛跑完那場比賽。

靠著這股子“拼勁兒”,6000多個日夜的廝守,李亞輝的“小目標”在一步步實現……

今年2月初,團裡舉行優秀四會教練員比武。他憑藉96式坦克空氣啟動器、液壓器兩項教學成果,榮獲團裡第一名。

在風沙中踱步,在沙場上奔襲。“坦克兵就是要敢拼、敢幹,做到最出色!”

大漠孤煙,每逢重大任務關口,總少不了李亞輝的身影。提到這個兵,團長也叫一聲李班長。

周國慶:坦克修理界的“李時珍”,沒日沒夜地給坦克心臟“扎針”

戰車轟鳴,油煙湧出。修理車間內,送修的某型坦克裝甲蓋被吊起、點火啟動。只見一名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四級軍士長爬上車體,屏氣凝神聆聽戰車“心跳”。不出5分鐘就迅速鎖定發動機油泵故障。

如此擁有聽音辨別戰車“病症”、迅速“對症下藥”的絕活,就是修理連的“大拿”、13年老兵周國慶。

帶上手套,我也登上了“發病”的戰車,和老周開始嘮一嘮他的“修理經”!

“一看煙,煙辣眼睛,那就是機油燃燒了;二聽音,發動機不工作就會出現砰砰砰的聲音……”老周講究戰車的發動機聽起來得順耳。

我聽罷點點頭:“就跟公園裡遛鳥的大爺聽鳥叫唄,聽音就識別是什麼鳥!”老周聽我這話嘿嘿笑了。

一次野外駐訓保障,老周帶領班組保障一個營。距離演習僅剩下3天時間,一名坦克駕駛員爬坡時油門踩得太厲害,導致機油壓力一下降到0。

“機油油壓降到零,潤滑系統失靈啦!”老周帶領班組及時趕來,排除所有涉及潤滑部分原因,都無法找到“癥結”。

沉默片刻,老周再次發話:“分油蓋查看了沒?”幾分鐘後,對方驚呼:“神了!就是分油蓋不能分油了!”

時間緊迫,在老周的指導下,大家迅速拆掉損壞的銅襯套換新。

三天后的清晨,上級出動命令已到,所在營坦克迅速向指定區域機動……

一次駐訓撤營,作為最後一批保障人員,老周所在的部隊要在三天時間內將老部件換到現有裝備上,並要保證戰車正常駕駛。任務緊急,為了趕到撤離時間節點前完成任務,老周和戰友們整整兩天一夜沒有休息。風沙漫天,多變的天氣裡,半夜棉衣和著油水凍在一起。戰車上了平板,戰友們坐著都睡著了……

作為排裡最老的兵,眼看排裡的兵多半師出老周。

那一年,老周和連裡的幾名老班長,為了攻克發動機氣門間隙調整,白天卯在戰車裡,對照著書本上的部件,一個一個拆裝學習,夜裡挑燈繼續幹。一共是12根杆,他們把氣門的每種角度和間隙都琢磨個透。如今老周成了連隊裡僅剩的唯一精通這項技術的兩位老兵之一。

十幾年來,能“察言觀色”的老周編寫各類訓練教案50餘篇,研究梳理訓練小方法30余條,創新野戰搶修工藝流程,讓坦克戰車始終都能保持高昂的“戰鬥狀態”。

有些時候,人越是強作開心,滿腹就越有著難言的悲傷故事。一直樂呵呵的老周談及父母,沉默了許久……

老周的父母也都有著重病。對於坦克“修理大拿”的他來說,治得了40噸的“龐然大物”,卻治不了父母的病。

“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老周豆大的淚掉了下來,沒有盡到孝道一直是老周的遺憾。

拍了拍老周的肩膀,我為自己戳中了他內心的脆弱而自責。

13個春秋,在戰車裡默默付出,練就了“鐵騎神醫”技藝精湛的“醫術”。在滿腹油煙的戰車裡,這個漢子從沒有過怨言。也許就是應了那句話:“對於軍人來說,在家和國之間的選擇題,答案永遠是後者——國。”無關戰位不同、無關分工不同,只關乎軍人的英雄本色。

轟鳴陣陣撲來,油煙滾滾湧出。老週一把抹掉臉頰上的淚,繼續跳進了戰車裡……

“師父,這次這個個兒大啊。”

這次只有老段和袁珂兩個人。經過現場勘察,需要緊急轉移炮體,否則面臨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袁珂顯得有些緊張,他抱起這枚炮彈顫巍巍地起身。

“放著我來吧!”老段輕輕走到袁珂身邊,粗糙的大手、孔武有力的手臂緩緩接過炮彈,徑直走向無人的遠處……

在這場生死博弈中,段會傑帶領他的小組完成了上百次的排爆任務,榮獲 “集體三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一次。

裝在排爆服裡的故事,悠長而靦腆。我看到了一個老兵默默地甘願犧牲: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和老段一樣,這一茬又一茬工兵連的兵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們用血肉之軀詮釋著中國軍人的血性與擔當,留下一個捧著炸彈獨自遠去的背影,值得我們永遠追隨。

“怕嗎?”

“怎麼不怕?但要是犧牲,我一個人就夠了……”

李亞輝:身體浸在冰水裡,生死時速將戰車成功挽救!

隆冬一月,呵氣成冰,剛剛換裝的96式坦克好像幾頭沒睡醒的獅子靜靜地臥在庫裡。

這天是這個冬天最冷的一天。

下午,接到上級指示,對新裝備進行測試。

一月的山區,氣溫已經接近零下20攝氏度,人哆嗦不說,戰車也都打起了“退堂鼓”,個個“趴窩”。

“將100℃的熱水灌進去,發動機立馬就著!”諮詢過廠家師傅,老班長李亞輝拎來滿滿一桶熱水,灌進了坦克的“腸胃”裡。

滿心歡喜的李班長再次啟動戰車,發動機還是不著。

天越來越黑,氣溫驟降。發動機泡在冰水裡,隨時有可能結冰報廢。

“趕快想辦法放水,千萬別把發動機凍壞了!”廠家的師傅慌忙跑來說。

眼看著有的車行將啟動,坦克老兵李亞輝坐不住了,脫掉大衣手套就往雪窩子裡鑽。找到連接水箱和發動機的幾根大水管,他想都沒想,用鋸條鋸斷了一根根水管,冰水瞬間在他的身上傾瀉而下……

為了確保冰水全部放出來,冬夜的寒風裡,他在冰水中足足泡了半個小時……

放出了水,坦克心臟保住了命,受了風寒的李亞輝卻病倒臥床。

然而,李亞輝的這股子“拼勁兒”始終初心如一。當軍械員,要求苛刻。歸庫的槍支要一支一支檢查,塗油不到位,有死角的都要返回重整。由此,李亞輝當軍械員的這段日子,連裡的槍支是最乾淨的,軍械股來檢查都可以免檢。當菜地種養員,一個月沒有隨訓,回來之後成績絲毫沒有落下。

2012年,作為軍械員參加北京衛戍區“保贏杯”比武,要求在閉眼無光條件下進行槍支分解結合,時間緊迫,為了練就這個本領,李班長纏著老軍械員請教學習,每天不間斷地加快速度練習,手上練得全是傷口,貼滿創可貼不行就繼續粘膠帶。由於槍油具有腐蝕性,手上的傷口一直在發炎化膿,最終李亞輝卻贏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又一年“優勝杯”比武,武裝5公里,李亞輝由於腿部有傷逆著風一瘸一拐地向前挪著步子。

“一個人可以為了一個集體去拼命,那個場景至今我都記得!”李亞輝帶過的兵陳華棟這樣說。

之後經過檢查,當時李亞輝的腿部肱四頭肌萎縮。游離體取出,滑膜切除,半月板修復,醫生強摁著他進行了手術治療……

難以想像,那一次,李亞輝忍住多大的疼痛跑完那場比賽。

靠著這股子“拼勁兒”,6000多個日夜的廝守,李亞輝的“小目標”在一步步實現……

今年2月初,團裡舉行優秀四會教練員比武。他憑藉96式坦克空氣啟動器、液壓器兩項教學成果,榮獲團裡第一名。

在風沙中踱步,在沙場上奔襲。“坦克兵就是要敢拼、敢幹,做到最出色!”

大漠孤煙,每逢重大任務關口,總少不了李亞輝的身影。提到這個兵,團長也叫一聲李班長。

周國慶:坦克修理界的“李時珍”,沒日沒夜地給坦克心臟“扎針”

戰車轟鳴,油煙湧出。修理車間內,送修的某型坦克裝甲蓋被吊起、點火啟動。只見一名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四級軍士長爬上車體,屏氣凝神聆聽戰車“心跳”。不出5分鐘就迅速鎖定發動機油泵故障。

如此擁有聽音辨別戰車“病症”、迅速“對症下藥”的絕活,就是修理連的“大拿”、13年老兵周國慶。

帶上手套,我也登上了“發病”的戰車,和老周開始嘮一嘮他的“修理經”!

“一看煙,煙辣眼睛,那就是機油燃燒了;二聽音,發動機不工作就會出現砰砰砰的聲音……”老周講究戰車的發動機聽起來得順耳。

我聽罷點點頭:“就跟公園裡遛鳥的大爺聽鳥叫唄,聽音就識別是什麼鳥!”老周聽我這話嘿嘿笑了。

一次野外駐訓保障,老周帶領班組保障一個營。距離演習僅剩下3天時間,一名坦克駕駛員爬坡時油門踩得太厲害,導致機油壓力一下降到0。

“機油油壓降到零,潤滑系統失靈啦!”老周帶領班組及時趕來,排除所有涉及潤滑部分原因,都無法找到“癥結”。

沉默片刻,老周再次發話:“分油蓋查看了沒?”幾分鐘後,對方驚呼:“神了!就是分油蓋不能分油了!”

時間緊迫,在老周的指導下,大家迅速拆掉損壞的銅襯套換新。

三天后的清晨,上級出動命令已到,所在營坦克迅速向指定區域機動……

一次駐訓撤營,作為最後一批保障人員,老周所在的部隊要在三天時間內將老部件換到現有裝備上,並要保證戰車正常駕駛。任務緊急,為了趕到撤離時間節點前完成任務,老周和戰友們整整兩天一夜沒有休息。風沙漫天,多變的天氣裡,半夜棉衣和著油水凍在一起。戰車上了平板,戰友們坐著都睡著了……

作為排裡最老的兵,眼看排裡的兵多半師出老周。

那一年,老周和連裡的幾名老班長,為了攻克發動機氣門間隙調整,白天卯在戰車裡,對照著書本上的部件,一個一個拆裝學習,夜裡挑燈繼續幹。一共是12根杆,他們把氣門的每種角度和間隙都琢磨個透。如今老周成了連隊裡僅剩的唯一精通這項技術的兩位老兵之一。

十幾年來,能“察言觀色”的老周編寫各類訓練教案50餘篇,研究梳理訓練小方法30余條,創新野戰搶修工藝流程,讓坦克戰車始終都能保持高昂的“戰鬥狀態”。

有些時候,人越是強作開心,滿腹就越有著難言的悲傷故事。一直樂呵呵的老周談及父母,沉默了許久……

老周的父母也都有著重病。對於坦克“修理大拿”的他來說,治得了40噸的“龐然大物”,卻治不了父母的病。

“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老周豆大的淚掉了下來,沒有盡到孝道一直是老周的遺憾。

拍了拍老周的肩膀,我為自己戳中了他內心的脆弱而自責。

13個春秋,在戰車裡默默付出,練就了“鐵騎神醫”技藝精湛的“醫術”。在滿腹油煙的戰車裡,這個漢子從沒有過怨言。也許就是應了那句話:“對於軍人來說,在家和國之間的選擇題,答案永遠是後者——國。”無關戰位不同、無關分工不同,只關乎軍人的英雄本色。

轟鳴陣陣撲來,油煙滾滾湧出。老週一把抹掉臉頰上的淚,繼續跳進了戰車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