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機有自動駕駛儀可以自己飛,為啥還要2個飛行員在座艙看著?

飛機是一種百年老產品, 也是一種高科技產品, 百年來, 飛機的速度, 高度, 舒適性, 運載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安全可靠性指標也是如此, 從早年壯著膽子坐飛機, 出門之前要燒香變成隨便坐隨便飛, 一年飛幾十趟上百躺的旅客都比比皆是的。

由於飛機的高速快捷, 航空運輸佔據人員遠距離出行旅遊的大頭後, 安全形勢就變得不太樂觀, 當然, 人命大於天, 為了保證飛行安全, 政府和民眾的呼聲下, 設計製造廠家, 飛行員和維修使用單位都進行了很多很多的改進, 從規章制度到人員資質考核,

從設計到製造, 無一不是千錘百煉的結果, 飛機從一次又一次的大小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 一次次重複, 終於得到現在的高安全記錄。

出門旅遊, 首選飛機, 現在飛機安全到, 大家幾乎忘記它也會出事的地步

過去時代, 飛行事故, 大部分是飛機設計製造原因,

現在飛行事故, 正好反過來, 大部分是人為的原因, 這其中的轉變, 就是航空科技的進步。

比如, 現在客機大多自帶自動駕駛儀, 可以自動飛行, 從理論上來說, 只要把飛機發動機打開, 設備狀態調好, 飛機可以自動從跑道上起飛, 爬升到高空航路巡航, 最終到目的地, 下降盤旋安全著陸, 幾乎不需要人多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 有人就提出完全無人駕駛, 不需要飛行員這個花錢多, 代價大, 容易出錯的環節。

由於自動駕駛儀技術的普及, 也使得飛行變成一件很輕鬆很愉快的事情, 有的資深飛行教員聲稱, 90%的普通人, 經過嚴格培訓都可以做好飛行, 不是多高難的事情, 民航飛行員淘汰率一直很低,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國內飛行員一天飛8小時,

實際上就是起飛和降落稍微忙碌一陣子, 別的時候都在座艙休息, 做個旁觀者, 偶發故障處理一下。

自動駕駛儀加自動油門的普及, 幾乎可以讓飛行員看著飛機飛

由於長期使用自動駕駛儀(包含自動油門), 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後果,

某些飛行員的應急處理能力有明顯退化的趨勢, 當飛機發生某些故障的時候, 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就造成嚴重後果。

1992 年某航一架B737飛機, 在臨近機場下降改平飛時, 自動油門發生故障, 右發一直保持慢車位, 造成飛機長時間推力不對稱, 結果自動駕駛橫側操縱能力飽和致使飛機坡度不斷增加。 當飛行員發現情況異常時, 為時已晚。

另外一樁, 我國某航A320飛機, 地面檢查都好好的, 最終放飛, 到了天上開始蓋平巡航, 開了飛機打開自動駕駛儀, 兩人就放鬆起來, 沒有多久忽然發生故障, 自動駕駛儀無聲無息的失效, 飛機姿態忽然大幅度傾斜, 到了40多度坡度, 快要失控, 經過一番努力, 終於將飛機接管過來, 安全緊急降落。

作為一款高度高度電子化的客機, A320很好飛好用好修, 奪去了波音737的地位

開始飛行員堅持自動駕駛儀停止工作, 但是地勤檢查沒問題, 開機是完好的, 設備工作正常, 但是飛行員認為一定有問題, 你們沒檢查出來, 最後經過地勤人員認真排插, 發現自動駕駛儀的線路街頭有問題, 接頭線路密密麻麻的幾十根電線之間有2根保護塑膠過度磨損,露出了金屬,地面沒事,到了空中,飛機一振動,兩根信號線,直接短路,自動駕駛儀自動玩完。

最終,更換了接頭線路,排除故障。

實際上客機一直不敢上無人駕駛的關鍵就是,像上面說的例子,飛機自動駕駛儀一出事,無人駕駛飛機,就帶著乘客直接飛升,這個責任哪個廠家能承擔?

飛機一旦出現故障,電腦故障處理效果遠遠不如人工可靠高效,這就就是現階段飛行員不可取代的最大理由,人工智慧AI,或許以後可以,但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成熟期和公眾認可週期。

曾經就這個自動駕駛儀的事情請教過某資深飛行員,安全記錄一直良好,我問,2個人飛飛機加自動駕駛儀,很輕鬆吧?

回答:不輕鬆,即使飛直線巡航,每隔1分鐘左右也要看一看儀錶顯示。

雙駕駛員不是絕對安全的保證,做好分工協調,認真交叉檢查相互提醒才是正道

問:為啥這麼緊張,不是飛機很少出事嗎?

回答:作為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隨時隨地要準備應付突發的故障,不能一廂情願假定飛機不會出事,過於相信飛機品質而不做認真檢查的飛行員,基本都燒紙了,尤其飛軍機,某型雙座教練機,起降性能特別差,不放襟翼,飛機就要衝出跑道,機毀人亡。

問:難道真的出事了?

回答:真的有,教員帶學員,兩人都忘記放襟翼,最終一起完蛋。

問:兩個人四雙眼睛咋還出事了?

兩人飛行中,最大的忌諱就是盲目相信隊友

回答:飛行作風不嚴謹,不認真,不仔細,盲目相信對方盲目相信感覺。

問:如何做到不出事?

回答:很簡單,按照操作說明,飛機檢查單來,一項一項做,一項一項檢查,一項一項確認。

問:這個感覺也太簡單了,大白菜嘛。

回答:沒錯,這個大白菜太簡單,所以不少人都很輕視,所以吃了大虧。

問:你飛了幾十年,一直保持安全飛行的秘笈在哪裡?

回答:看書,認真學習,認真做檢查,不管新飛機,老飛機都一視同仁,每次飛行都看作第一次飛行一樣。

飛機座艙面板,設備操縱,使用說明不提前搞熟了,不去冒險,自己的生命認真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飛行員還掌握著旅客的生命,更要千萬小心。

飛行中:長得漂亮不是關鍵,做事漂亮才是關鍵

接頭線路密密麻麻的幾十根電線之間有2根保護塑膠過度磨損,露出了金屬,地面沒事,到了空中,飛機一振動,兩根信號線,直接短路,自動駕駛儀自動玩完。

最終,更換了接頭線路,排除故障。

實際上客機一直不敢上無人駕駛的關鍵就是,像上面說的例子,飛機自動駕駛儀一出事,無人駕駛飛機,就帶著乘客直接飛升,這個責任哪個廠家能承擔?

飛機一旦出現故障,電腦故障處理效果遠遠不如人工可靠高效,這就就是現階段飛行員不可取代的最大理由,人工智慧AI,或許以後可以,但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成熟期和公眾認可週期。

曾經就這個自動駕駛儀的事情請教過某資深飛行員,安全記錄一直良好,我問,2個人飛飛機加自動駕駛儀,很輕鬆吧?

回答:不輕鬆,即使飛直線巡航,每隔1分鐘左右也要看一看儀錶顯示。

雙駕駛員不是絕對安全的保證,做好分工協調,認真交叉檢查相互提醒才是正道

問:為啥這麼緊張,不是飛機很少出事嗎?

回答:作為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隨時隨地要準備應付突發的故障,不能一廂情願假定飛機不會出事,過於相信飛機品質而不做認真檢查的飛行員,基本都燒紙了,尤其飛軍機,某型雙座教練機,起降性能特別差,不放襟翼,飛機就要衝出跑道,機毀人亡。

問:難道真的出事了?

回答:真的有,教員帶學員,兩人都忘記放襟翼,最終一起完蛋。

問:兩個人四雙眼睛咋還出事了?

兩人飛行中,最大的忌諱就是盲目相信隊友

回答:飛行作風不嚴謹,不認真,不仔細,盲目相信對方盲目相信感覺。

問:如何做到不出事?

回答:很簡單,按照操作說明,飛機檢查單來,一項一項做,一項一項檢查,一項一項確認。

問:這個感覺也太簡單了,大白菜嘛。

回答:沒錯,這個大白菜太簡單,所以不少人都很輕視,所以吃了大虧。

問:你飛了幾十年,一直保持安全飛行的秘笈在哪裡?

回答:看書,認真學習,認真做檢查,不管新飛機,老飛機都一視同仁,每次飛行都看作第一次飛行一樣。

飛機座艙面板,設備操縱,使用說明不提前搞熟了,不去冒險,自己的生命認真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飛行員還掌握著旅客的生命,更要千萬小心。

飛行中:長得漂亮不是關鍵,做事漂亮才是關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