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台釣餌的製作要點,誘餌、釣餌使用技巧

台釣的餌料確實佔有較重的地位, 大部分情況下魚是被餌料騙上鉤的, 因為一般魚兒抵擋不住色香味俱全的誘惑力。 台釣用餌不僅要在味型、材料上有不同選擇, 還要注意餌料狀態的調整。 商品餌雖然品類繁多, 但其原料都是來自於各種糧食類作物以及其它添加成分, 而釣者要重視的是正確搭配餌料與使用餌料。

一、製作台釣餌的三大要點

同樣幾種餌料, 製作者採用不同的比例、和餌加水的量有多有少, 開出的餌料就是不一樣的。 想成功製作一款合適的台釣用餌, 不妨注意以下三大要點。

要點一, 對準對象魚的味型。 製作餌料的前提是明確物件魚, 還要瞭解物件魚的大小和出釣的時節, 才能對準魚兒的胃口。 餌料的味型主要有腥、香、酸或臭以及原味的, 腥與香結合時程度有所不同而千變萬化。 物件魚是鯽鯉, 一般北方的釣者習慣用餌偏腥, 原料不同, 腥的種類也不同, 比如蝦粉蟬蛹粉或蚯蚓粉;南方則偏香, 有奶味香、水果香以及香精的香味等。 在考慮了天氣與水情的前提下, 選擇合適的味型。 若垂釣面積較大的水域, 一般採用濃香或濃腥的餌料, 天氣比較適宜的時候香腥味可以淡一點, 有很多小雜魚鬧鉤適合使用原味的餌料, 尤其是體型大的鯽魚喜歡天然的穀物香型的餌料, 就不必再添加香味了。

氣溫不夠穩定的情況下, 可使用腥香結合的餌料, 味也不必太濃。

要點二, 餌料成分的配比。 餌料的成分由主攻餌和味型餌以及狀態餌組成, 主攻餌是基礎料, 其比重有大有小;味型餌要化散較快, 一般是細微的顆粒或粉狀的;狀態餌決定餌料的軟硬粘散等不同的狀態, 添加時要靈活, 注意添加狀態餌攪拌成團之後不可再次反復揉搓, 否則或破壞餌料中的絲狀結構。 垂釣大魚的餌團較重較大, 如果適當添加霧化好易化散的餌, 就能使餌料的適口性增強;垂釣小魚時也可靈活調整餌料的狀態, 可以根據水情與浮漂而決定。 開餌時主攻餌的占比是最高的, 可占六成, 其次占三成的是味型餌, 最後是一成的狀態餌。

遇到特殊的情況時, 其成分比例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這需要實戰的經驗。

要點三, 開餌的加水量。 若是商品餌可以直接按照說明書的比例加水, 自己製作的餌料可按一比零點七的比例加水。 配置餌料時, 其成分不可隨意添加, 如果一種餌料你不瞭解它的狀態, 最好不要亂加。 自製一款餌料需要多次的試驗, 要檢測餌料是否在兩分鐘左右化散開來, 除了釣大魚需要三至五分鐘之外, 其餘情況餌料化散的時間最好在兩分鐘之內, 以保證較好的霧化效果以誘魚。

二、誘餌的使用

台釣的特點之一是誘釣合一, 那麼有人就認為台釣就不需要打窩了,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台釣同樣要打窩, 只是方式上有別而已。 首先誘餌與釣餌要是統一的, 味型要一致, 但誘餌的味不要濃過釣餌的味。 誘餌的化散與殘留的效果是最為重要的, 可以直接在開釣餌時揪出一團, 這一團加水少一點使之略為幹散, 然後打窩抽上幾竿, 抖落鉤上的誘餌即可。

還可以直接將酒米或顆粒飼料加入釣餌中,

製作成誘餌, 適合釣鯽鯉。 使用時把誘餌揉團捏在鉤上拋入釣點, 誘餌沉底後抽竿, 這樣連續抽上幾竿即可。 這算是打好了底窩, 然後再投誘餌, 看到浮漂直立的同時抽竿, 也是連續抽上幾竿。 還沒完, 接著投誘餌, 見誘餌一落水即抽竿, 同樣連續抽幾竿。 此時水體的上中下層就成為了一個立體的窩點, 如果水比較淺, 抽竿的次數可減少一點。

三、掛餌的正確操作

鉤上掛餌入水後, 餌料逐漸化散, 如果搓餌時不注意其大小與形狀, 就有可能使鉤餌不能順利觸底, 也會影響到調釣。 所以, 掛餌時要將小餌團揉捏成形, 讓鉤子處於餌團中間, 鉤餌入水之後壓好水線並注意觀漂, 釣者的手最好不要有異味。

還有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餌料配置時品種不宜過多,不然餌味一定不正常,魚是不會吃的。餌料的狀態一定要正確,不能單一地用增大餌料量的方法來提高誘魚效果。打窩時即使有魚口也不必理會,垂釣時也要十分重視拋竿的次數,確保上魚率。

餌料配置時品種不宜過多,不然餌味一定不正常,魚是不會吃的。餌料的狀態一定要正確,不能單一地用增大餌料量的方法來提高誘魚效果。打窩時即使有魚口也不必理會,垂釣時也要十分重視拋竿的次數,確保上魚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