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航空”“+體育” 四川各地紛紛亮出“鄉村旅遊+”新招數

“從天空俯瞰, 整個景區的田園風光一覽無遺, 我看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景色, 真是難忘的體驗。 ”4月22日, 在西充中國有機生活公園, 剛結束低空飛行觀光體驗的廣安遊客廖玲激動地告訴四川日報記者, 現在鄉村旅遊的玩法越來越多樣, 在飛機上觀光, 的確感覺不一般。

今年,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四川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鄉村規劃越來越美, 鄉村旅遊越來越有魅力。 面對鄉村旅遊全面開花, 四川省各地紛紛亮出新招數, 全面開啟“鄉村旅遊+”發展戰略, 帶動不同行業、產業相互融合。 除了南充市西充縣“鄉村旅遊+航空”營造新鮮體驗,

廣安市武勝縣也利用“鄉村旅遊+體育”, 吸引更多愛運動愛旅遊的遊客;瀘州市納溪區則利用“鄉村旅遊+生態”, 共同維護長江上游生態旅遊環境;德陽綿竹市用“鄉村旅遊+花卉”, 打造省內外遊客休閒的大花園……

遊客乘直升機鳥瞰川東北鄉村美景。 記者李向雨攝

鄉村旅遊+航空

立體連結自然人文旅遊景點

“快看大地熊貓!”從今年3月起, 從雙流機場起降的乘客每每從飛機舷窗向地面看, 雙流空港花田的造型都會讓人分外驚喜。 四川日報記者瞭解到, 雙流空港花田的“大地熊貓”, 以大片的蓧麥、油菜花、向日葵組合而成, 共建成6個形態各異的大熊貓圖案。 根據雙流國際機場去年的5000萬旅客輸送量來看, 空港花田一年至少要吸引上千萬人次的空中旅客眼球。 極具創意的植被大熊貓, 不僅使眾多遊客對空港花田讚不絕口, 也促進了以空港花田為核心的鄉村旅遊發展, 以這種新的旅遊體驗, 刺激萌生出更多以航空為核心的鄉村旅遊。

南充市西充縣的低空飛行, 可謂是“鄉村旅遊+航空”的典範, 打開了鄉村旅遊發展的又一扇窗。 今年4月, 西充縣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旅遊景區推出的低空飛行旅遊觀光項目, 不到一個月其營業額就達100萬元, 接待遊客約1500人次。 記者從西充縣旅遊局瞭解到, 作為通用航空在川東北首家低空旅遊飛行專案的合作單位, 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旅遊景區正密切與全市各大景區合作, 覆蓋南充市9縣(市、區)特色景點, 力求打造多條低空旅遊飛行專線, 共同構建涵蓋秀美山水風光群落、古城文化、紅色文化、鄉村生態文化的精品旅遊線路, 努力為旅遊產業發展添磚加瓦。 在低空俯瞰西充, 春色動人, 這種新穎的旅遊方式, 吸引了大量來自成都、德陽、廣安等地的遊客。

“低空飛行觀光專案的開發, 在拓展遊覽空間的同時, 也將單一、分散的旅遊景點連接成立體式、多維度的旅遊體。 ”中國有機生活公園景區副總經理張琦告訴四川日報記者, 景區目前正積極探索發展旅遊新業態, 努力提升鄉村旅遊的檔次和水準。 “鄉村旅遊+航空”不僅可以讓遊客從一個新的角度欣賞美景, 同時也為鄉村旅遊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讓鄉村旅遊中的航空旅遊業態越來越鮮活。

鄉村旅遊+體育

律動活力跑出精彩

4月30日, 以“律動中國鄉約武勝”為主題, 武勝鄉村馬拉松將在該縣白坪—飛龍鄉村旅遊度假區啟動, 半程馬拉松和鄉村健康跑成為此次比賽的亮點, 報名參與人數共有5000人,

其中鄉村健康跑有3000人。 記者從武勝縣旅遊局瞭解到, 比賽舉辦地白坪—飛龍鄉村旅遊度假區是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體育賽事的舉辦是武勝“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探索實踐, 此前已連續舉辦過兩屆自行車聯賽、一屆馬拉松賽事。

此外, 度假區還具有紅色旅遊觀光、民俗文化特色休閒度假、文化創意旅遊等功能, 全方位促進體育和旅遊融合發展。 體育賽事的連續舉辦, 讓武勝縣積極建立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體育健身場地, 目前已建成田徑、足球、排球、羽毛球、門球等運動場地140余個, 全民健身路徑87條, 全民健身廣場13個, “體育”作為新元素嵌入了武勝縣鄉村旅遊的名片中。

在汶川縣, 鄉村旅遊與體育結合的旅遊活動也將拉開序幕。 5月13日,以“生命的讚歌”為主題,2018汶川馬拉松將鳴槍開賽。此外,眉山市東坡區也將舉辦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賽道以各種朗誦、走秀等形式展現東坡文化特色,並策劃了“跑者蘇小妹”“東馬為媒、邀你成對”等主題活動,旨在發揚東坡文化,積極帶動除體育印象之外的文化印象。

一場場馬拉松比賽,是鄉村旅遊與體育活動相結合的典型方式,輻射多種鄉村旅遊模式,賽事舉辦的同時也可帶動旅遊地區的餐飲、出行、住宿、遊覽等方面的消費提升,傳統的旅遊觀光與動感健康的馬拉松聯繫起來,創造出獨具新意和特色的新型旅遊模式。

綿竹以“花”為媒,做強美麗經濟。圖為綿竹第二十屆梨花節。記者肖雨楊攝

鄉村旅遊+生態

生態旅遊開啟綠色經濟模式

近日,首屆長江生態旅遊發展研討會在瀘州市納溪區鳳凰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長江生態旅遊發展”成為了熱議主題。

4月24日,記者從納溪區旅遊局瞭解到,近年來納溪區將發展生態旅遊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強力推進“全景旅遊”“全業旅遊”“全域旅遊”,實現了“4A級景區從無到多、品牌效應由弱到強、綜合收入連續翻番”的突破。未來,納溪區將實施長江生態大保護,建立旅遊聯盟,共用青山資源。兩周前,納溪區以天然的生態優勢,成為四川省第九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春季)的主會場,集中展示了納溪區的秀美風光、鄉土人情、民風民俗和特色產業,為遊客提供了視覺和味覺盛宴。目前,納溪區已成功創建國家級旅遊景區12個,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4個,創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6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1個,建成星級農家樂(鄉村度假酒店)30余家,形成了梯次分明、核心突出、多點支撐、結構有序的全域旅遊格局。

今年,注重“長江生態旅遊發展”的還有樂山,大渡河騎遊綠廊首期將啟動。記者從樂山市旅遊和體育發展委員會瞭解到,騎遊綠廊計畫起於樂山城區嘉州綠心公園,途經沙灣區、峨邊彝族自治縣等地,串聯沙灣美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世外花鄉”、龍岩攀岩基地、峨邊黑竹溝、大渡河金口大峽谷等景區景點,形成集自行車旅遊、農業旅遊、探險旅遊、養生旅遊於一體的旅遊新業態,項目首期將建設沙灣段,途經安谷電站到美女峰,長度約20公里。

如今,在鄉村旅遊+生態的模式下,生態旅遊逐漸成為多種旅遊方式中的重頭戲,綠色生活、維護生態將成為未來旅遊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鄉村旅遊+花卉

春風吹動鄉村遊

近日,借著陣陣春風,綿竹土門鎮的萬畝玫瑰花已全部盛放,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去感受壯觀美麗的玫瑰春色。土門鎮建有中國玫瑰穀,總占地面積12000畝,大規模引進國外的玫瑰花品種,成為遊客欣賞玫瑰的樂園。中國玫瑰穀的發展,也讓周邊村民從中受益,他們可參與種植、售賣玫瑰食品等,從而增加收入,玫瑰產業鏈的形成,極大地振興了當地鄉村經濟。

無獨有偶,4月18日,雅安市滎經縣第十屆鴿子花生態旅遊節開幕,活動將持續至九月底。四川日報記者瞭解到,通過舉辦鴿子花生態旅遊節,“鴿子花”已成為滎經縣一張亮閃閃的名片,使得遊客紛至遝來,投資源源不斷。同時,素有“中國芍藥之鄉”的中江縣集鳳鎮近日也開啟了第六屆芍藥賞花節,800餘畝芍藥花競相綻放,且顏色各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遊覽。

如今,“鄉村旅遊+花卉”已然成為四川鄉村旅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以其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豐富的配套活動,一改以前賞花地不集中的狀態,讓花卉觀賞得到成規模、成體系的發展,鄉村旅遊也以花為媒,為遊客提供更具體驗感和高品質的賞花遊,大大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此外,還以“花卉經濟”效應,同時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脫貧增收。(記者楊藝茂)

【記者觀察】

旅遊創新:不只增添吸引力,更是發展原動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千年前的大文豪蘇軾,一語道出不同視野的景致,也道出當今人們對不同旅遊方式的嚮往,如同南充市西充縣等地開啟的低空飛行旅遊,不僅為遊客提供了欣賞大好河山的另一個視野,也為四川省鄉村旅遊發展打開了又一扇窗。

不止於“鄉村旅遊+航空”營造新鮮視覺體驗,“鄉村旅遊+體育”備受運動愛好者青睞,推行“鄉村旅遊+生態”,則有利於提升遊客的生態環保意識;“鄉村旅遊+花卉”,讓周邊村民參與種植、售賣玫瑰花卉等,有利於增加收入,甚至帶動當地鄉村經濟振興。

人的需求是多樣的,不同的人需求也是各異的,而且每個人的需求也在因時因地而變化,因此旅遊產業更應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有人嚮往都市的繁華,因而成都的春熙路、太古裡、寬窄巷子等地遊客打擁堂;有人喜歡安靜,希望遠離都市喧囂,嚮往“詩和遠方”,於是鄉村旅遊民宿受人追捧,每逢節假日選擇進山“修行”,想宅在那些“土”得有味的鄉村民宿裡,在白雲升處品茗茶,在古村院落賞明月,在田間地頭聽鳥啼蛙鳴……於是,一間間由農舍改建的精緻民宿“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社交網站上的“網紅”,受到都市年輕人的追捧。

眼下,面對旅遊產業全面開花,各地之間的競爭也會日益加劇,旅遊經營者與從業者就要不斷出新招。旅遊創新,不只是增添對遊客的吸引力,更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所在。

(四川日報 作者:楊藝茂 薑必剛)

5月13日,以“生命的讚歌”為主題,2018汶川馬拉松將鳴槍開賽。此外,眉山市東坡區也將舉辦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賽道以各種朗誦、走秀等形式展現東坡文化特色,並策劃了“跑者蘇小妹”“東馬為媒、邀你成對”等主題活動,旨在發揚東坡文化,積極帶動除體育印象之外的文化印象。

一場場馬拉松比賽,是鄉村旅遊與體育活動相結合的典型方式,輻射多種鄉村旅遊模式,賽事舉辦的同時也可帶動旅遊地區的餐飲、出行、住宿、遊覽等方面的消費提升,傳統的旅遊觀光與動感健康的馬拉松聯繫起來,創造出獨具新意和特色的新型旅遊模式。

綿竹以“花”為媒,做強美麗經濟。圖為綿竹第二十屆梨花節。記者肖雨楊攝

鄉村旅遊+生態

生態旅遊開啟綠色經濟模式

近日,首屆長江生態旅遊發展研討會在瀘州市納溪區鳳凰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長江生態旅遊發展”成為了熱議主題。

4月24日,記者從納溪區旅遊局瞭解到,近年來納溪區將發展生態旅遊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強力推進“全景旅遊”“全業旅遊”“全域旅遊”,實現了“4A級景區從無到多、品牌效應由弱到強、綜合收入連續翻番”的突破。未來,納溪區將實施長江生態大保護,建立旅遊聯盟,共用青山資源。兩周前,納溪區以天然的生態優勢,成為四川省第九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春季)的主會場,集中展示了納溪區的秀美風光、鄉土人情、民風民俗和特色產業,為遊客提供了視覺和味覺盛宴。目前,納溪區已成功創建國家級旅遊景區12個,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4個,創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6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1個,建成星級農家樂(鄉村度假酒店)30余家,形成了梯次分明、核心突出、多點支撐、結構有序的全域旅遊格局。

今年,注重“長江生態旅遊發展”的還有樂山,大渡河騎遊綠廊首期將啟動。記者從樂山市旅遊和體育發展委員會瞭解到,騎遊綠廊計畫起於樂山城區嘉州綠心公園,途經沙灣區、峨邊彝族自治縣等地,串聯沙灣美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世外花鄉”、龍岩攀岩基地、峨邊黑竹溝、大渡河金口大峽谷等景區景點,形成集自行車旅遊、農業旅遊、探險旅遊、養生旅遊於一體的旅遊新業態,項目首期將建設沙灣段,途經安谷電站到美女峰,長度約20公里。

如今,在鄉村旅遊+生態的模式下,生態旅遊逐漸成為多種旅遊方式中的重頭戲,綠色生活、維護生態將成為未來旅遊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鄉村旅遊+花卉

春風吹動鄉村遊

近日,借著陣陣春風,綿竹土門鎮的萬畝玫瑰花已全部盛放,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去感受壯觀美麗的玫瑰春色。土門鎮建有中國玫瑰穀,總占地面積12000畝,大規模引進國外的玫瑰花品種,成為遊客欣賞玫瑰的樂園。中國玫瑰穀的發展,也讓周邊村民從中受益,他們可參與種植、售賣玫瑰食品等,從而增加收入,玫瑰產業鏈的形成,極大地振興了當地鄉村經濟。

無獨有偶,4月18日,雅安市滎經縣第十屆鴿子花生態旅遊節開幕,活動將持續至九月底。四川日報記者瞭解到,通過舉辦鴿子花生態旅遊節,“鴿子花”已成為滎經縣一張亮閃閃的名片,使得遊客紛至遝來,投資源源不斷。同時,素有“中國芍藥之鄉”的中江縣集鳳鎮近日也開啟了第六屆芍藥賞花節,800餘畝芍藥花競相綻放,且顏色各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遊覽。

如今,“鄉村旅遊+花卉”已然成為四川鄉村旅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以其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豐富的配套活動,一改以前賞花地不集中的狀態,讓花卉觀賞得到成規模、成體系的發展,鄉村旅遊也以花為媒,為遊客提供更具體驗感和高品質的賞花遊,大大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此外,還以“花卉經濟”效應,同時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脫貧增收。(記者楊藝茂)

【記者觀察】

旅遊創新:不只增添吸引力,更是發展原動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千年前的大文豪蘇軾,一語道出不同視野的景致,也道出當今人們對不同旅遊方式的嚮往,如同南充市西充縣等地開啟的低空飛行旅遊,不僅為遊客提供了欣賞大好河山的另一個視野,也為四川省鄉村旅遊發展打開了又一扇窗。

不止於“鄉村旅遊+航空”營造新鮮視覺體驗,“鄉村旅遊+體育”備受運動愛好者青睞,推行“鄉村旅遊+生態”,則有利於提升遊客的生態環保意識;“鄉村旅遊+花卉”,讓周邊村民參與種植、售賣玫瑰花卉等,有利於增加收入,甚至帶動當地鄉村經濟振興。

人的需求是多樣的,不同的人需求也是各異的,而且每個人的需求也在因時因地而變化,因此旅遊產業更應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有人嚮往都市的繁華,因而成都的春熙路、太古裡、寬窄巷子等地遊客打擁堂;有人喜歡安靜,希望遠離都市喧囂,嚮往“詩和遠方”,於是鄉村旅遊民宿受人追捧,每逢節假日選擇進山“修行”,想宅在那些“土”得有味的鄉村民宿裡,在白雲升處品茗茶,在古村院落賞明月,在田間地頭聽鳥啼蛙鳴……於是,一間間由農舍改建的精緻民宿“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社交網站上的“網紅”,受到都市年輕人的追捧。

眼下,面對旅遊產業全面開花,各地之間的競爭也會日益加劇,旅遊經營者與從業者就要不斷出新招。旅遊創新,不只是增添對遊客的吸引力,更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所在。

(四川日報 作者:楊藝茂 薑必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