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第一表——海鷗的工業旅遊

海鷗哪裡來?

我從哪裡來?一直是人類不斷追求答案的一個問題。 海鷗手錶哪裡來, 我們需要到海鷗的博物館去探索答案。

國表的歷史是從第一塊五一表開始, 1955年3月24日, “中國第一隻手錶”在天津手錶廠(天津海鷗集團前身)的四位技師手中問世, 從此開啟了中國手錶製造的歷史, 海鷗表的歷史也是從這裡開始。

海鷗表博物館從中國計時的起源、中國首枚腕表的誕生、海鷗創新發展之路、各個時期研製的腕表、進入現代海鷗表在製錶技術上的勇敢突破等方面, 帶領觀者步入海鷗表的成長之路。

1957年1月 “天津手錶廠籌備處”成立。

在冊職工226人, 下設手錶和碼錶兩個車間。 1958年10月1日定名為“天津市五一手錶廠”, 1962年1月5日正式更名為“天津手錶廠”。

到1963年天津手錶廠的建築面積已達16741平方米, 年產20萬隻手錶。 1965年3月天津市文教機械製造廠錶殼生產車間劃歸天津手錶廠,

人員、設備同時調入, 至此天津手錶廠成為從機芯製造到外觀件生產配套齊全的全能型企業。 這是海鷗歷史上第一個十年飛躍。

計時之寶展示區域, 這個區域放有海鷗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的鎮店之寶的陀飛輪、萬年曆、三問表等一些表款。

海鷗的陀飛輪和三問表

創新之路區域,在這裡可以看到美國總統布希曾經佩戴過的海鷗表,亞洲飛人劉翔佩戴過的手錶,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紀念款手錶。

各界領導參觀海鷗的活動報導記錄展示牆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中國男足指定禮品表款。

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款

牆壁上穿紅色衣服照片的為前美國總統布希,他曾經佩戴海鷗腕表。除此之外還有建國60周年紀念款等一些產品,展館到此基本就結束。

出了博物館就是海鷗腕表的直營店,這裡是海鷗表產品最齊全的地方,這裡的售價跟商場專櫃是一樣的,只是表款更加的齊全。

博物館最大的缺陷是歷史追根不夠完全,直接切入海鷗,未免顯得不夠大氣,應該以行業為角度,用世界視覺,最後引入海鷗。

海鷗怎麼生產的

海鷗作為一個大型國企,還保留著一些老傳統比如說建有職工食堂,海鷗職工食堂共有上下兩層解決全廠將近3000名職工的吃飯問題,另外還專門開闢有回民就餐區。

海鷗可參觀的生產線有其最精密的生產車間:陀飛輪生產車間,進入這裡之前為了為了保證良好的生產環境,需要帶上腳套和吹風除塵。

進入車間之前除了每個人需要帶腳套之外還要吹去身上的灰塵,這裡除塵間每次只能容納四位成年人,經過風力吹動吹掉身上的塵土雜物,然後才可以進入。

通過一系列的嚴格清理後進入到了海鷗最精密的生產組裝車間,這裡有大概20位左右的組裝技師,他們大部分都是從海鷗組裝生產線中挑選出來的精英人員,剩餘的一些人員也都是專業技校畢業的人員。

這位技師正在組裝陀飛輪,一般一位技師組裝一個單陀飛輪腕表的時間需要大概一天的時間,如果是雙陀飛輪需要的時間就會更久一些差不多一周的時間才能組裝好。

這些技師大部分都是女員工,做組裝這個工作女員工會更加細心一些。

組裝車間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在這裡工作的技術也是很辛苦的,為了能夠保證陀飛輪腕表的品質,組裝車間裡常年保持恒溫20°左右,而且還要保證相對應的濕度不變。

在組裝車間的角落裡放置的是測試手錶的“人體模擬機”,邊上帶有黃顏色的小型的“人體模擬機”,可以模擬簡單的動作來測量手錶的品質。而旁邊比較龐大的是更加精准的“人體模擬機”,它可以模擬人手腕的擺動、搖晃等動作來測量手錶的品質。

這個組裝車間還有一部分人負責組裝完成之後的產品測試。一款陀飛輪組裝完成之後組裝人員首先要自己檢查調校一遍保證手錶的品質和精准度,然後在交給本車間負責檢測的人員進行第二次測試,如果測試通過則交給工廠專門負責檢測的部門再進行下一輪檢測,如果檢測不合格就返回給組裝人員進行重新調整組裝。

互動體驗

有機會還能體驗機芯裝配環節,由經驗豐富的裝配老師現場指導去拆裝一隻海鷗機芯。面對一隻只需要裝配的機芯,“要麼它被你磨壞,要麼它把你磨精”,一個簡單的“磨”字,道出了成為工匠必須的過程,卻是現在很多人難以做到的。

技師講解拆裝注意事項

拆裝的是這只ST3600機芯

DIY

放大五倍之後的陀飛輪鐘錶,這款可以接受定制

海鷗手錶是中國的驕傲,支撐起一個時代的生活,成為當時結婚老三件的代表之一。這份歷史厚重感,只有通過工業旅遊才能精彩的呈現出來。而海鷗的實力和對品質的追求,也只有通過參觀她的實際生產線的體驗才能深入瞭解。這就是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師希望大家瞭解的工業旅遊的本質:為產品代言,傳播產品文化,展現企業品質,促進產品銷售。

海鷗的陀飛輪和三問表

創新之路區域,在這裡可以看到美國總統布希曾經佩戴過的海鷗表,亞洲飛人劉翔佩戴過的手錶,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紀念款手錶。

各界領導參觀海鷗的活動報導記錄展示牆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中國男足指定禮品表款。

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款

牆壁上穿紅色衣服照片的為前美國總統布希,他曾經佩戴海鷗腕表。除此之外還有建國60周年紀念款等一些產品,展館到此基本就結束。

出了博物館就是海鷗腕表的直營店,這裡是海鷗表產品最齊全的地方,這裡的售價跟商場專櫃是一樣的,只是表款更加的齊全。

博物館最大的缺陷是歷史追根不夠完全,直接切入海鷗,未免顯得不夠大氣,應該以行業為角度,用世界視覺,最後引入海鷗。

海鷗怎麼生產的

海鷗作為一個大型國企,還保留著一些老傳統比如說建有職工食堂,海鷗職工食堂共有上下兩層解決全廠將近3000名職工的吃飯問題,另外還專門開闢有回民就餐區。

海鷗可參觀的生產線有其最精密的生產車間:陀飛輪生產車間,進入這裡之前為了為了保證良好的生產環境,需要帶上腳套和吹風除塵。

進入車間之前除了每個人需要帶腳套之外還要吹去身上的灰塵,這裡除塵間每次只能容納四位成年人,經過風力吹動吹掉身上的塵土雜物,然後才可以進入。

通過一系列的嚴格清理後進入到了海鷗最精密的生產組裝車間,這裡有大概20位左右的組裝技師,他們大部分都是從海鷗組裝生產線中挑選出來的精英人員,剩餘的一些人員也都是專業技校畢業的人員。

這位技師正在組裝陀飛輪,一般一位技師組裝一個單陀飛輪腕表的時間需要大概一天的時間,如果是雙陀飛輪需要的時間就會更久一些差不多一周的時間才能組裝好。

這些技師大部分都是女員工,做組裝這個工作女員工會更加細心一些。

組裝車間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在這裡工作的技術也是很辛苦的,為了能夠保證陀飛輪腕表的品質,組裝車間裡常年保持恒溫20°左右,而且還要保證相對應的濕度不變。

在組裝車間的角落裡放置的是測試手錶的“人體模擬機”,邊上帶有黃顏色的小型的“人體模擬機”,可以模擬簡單的動作來測量手錶的品質。而旁邊比較龐大的是更加精准的“人體模擬機”,它可以模擬人手腕的擺動、搖晃等動作來測量手錶的品質。

這個組裝車間還有一部分人負責組裝完成之後的產品測試。一款陀飛輪組裝完成之後組裝人員首先要自己檢查調校一遍保證手錶的品質和精准度,然後在交給本車間負責檢測的人員進行第二次測試,如果測試通過則交給工廠專門負責檢測的部門再進行下一輪檢測,如果檢測不合格就返回給組裝人員進行重新調整組裝。

互動體驗

有機會還能體驗機芯裝配環節,由經驗豐富的裝配老師現場指導去拆裝一隻海鷗機芯。面對一隻只需要裝配的機芯,“要麼它被你磨壞,要麼它把你磨精”,一個簡單的“磨”字,道出了成為工匠必須的過程,卻是現在很多人難以做到的。

技師講解拆裝注意事項

拆裝的是這只ST3600機芯

DIY

放大五倍之後的陀飛輪鐘錶,這款可以接受定制

海鷗手錶是中國的驕傲,支撐起一個時代的生活,成為當時結婚老三件的代表之一。這份歷史厚重感,只有通過工業旅遊才能精彩的呈現出來。而海鷗的實力和對品質的追求,也只有通過參觀她的實際生產線的體驗才能深入瞭解。這就是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師希望大家瞭解的工業旅遊的本質:為產品代言,傳播產品文化,展現企業品質,促進產品銷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