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煙臺建海洋強市爭取“國字招牌”,力保山東經濟亞軍地位

煙臺正在為力保山東“經濟亞軍”地位強勢佈局。

“憑藉著重大的政策優勢和優越的區位、資源和港口優勢, 煙臺市的海洋經濟發展一直走在山東省、全國的前列。 ”

日前, 煙臺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明公開表示, 目前, 煙臺市確定了“海陸統籌、海陸聯動, 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的發展戰略, 重點培育和發展海洋漁業、濱海旅遊、造船及海洋機械製造業等支柱產業, 發展海洋生物製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礦產和海洋服務業等五大新興產業。

今年初, 國務院批復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將煙臺連同濟南、青島被明確為“三核引領”城市,

要率先突破輻射帶動, 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 煙臺的定位是“發揮環渤海地區重要港口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優勢, 積極培育現代海洋等新興產業集群, 建設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新高地”。

煙臺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 “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城市, 創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打造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加快推進國家級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打造海洋科技產業聚集示範區, 打造‘水產種業矽谷’, 推進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 ”

這意味著, 隨著海洋經濟強市建設的推進, 作為山東地市經濟亞軍的煙臺或將有更多“國字招牌”落戶。

4月29日,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福一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預計, 下一步, 煙臺現代海洋等產業智慧化的發展將有更多的亮點。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40年前, 改革開放的春風呈燎原之勢席捲全國, 煙臺作為東南沿海“先行區”的代表城市, 在利用外資方面率先“吃螃蟹”。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 繼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地設立特區後, 部分沿海城市座談會在京召開, 會議建議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 隨後, 這 14個城市正式成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自此, 煙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 走在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1984年7月, 經教育部特批,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選派教學、科研、管理骨幹援建煙臺大學;同年10月,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首批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

隨著開放的不斷深入, 煙臺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業落戶。 特別是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為特色的“三來一補”企業, 紛紛落戶煙臺。 國內國際兩個資源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碰撞到了一起, 變成了源源不斷的收益。

1987年6月, 原屬煙臺的縣級市威海市升格為地級市, 下設環翠區, 並將煙臺市的榮成、文登、乳山三縣劃歸威海市管轄。

即便是行政區劃有所調整, 煙臺經濟在隨後幾年仍舊有著不凡的表現——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對外開放方興未艾。 截至1990年, 煙臺GDP高達149億元,

財政收入高達10.3億元。 利用外資1984年實現零的突破, 到1990年累計合同利用外資3.8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

從1991年到2000年這10年, 煙臺在吸引外資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在這一階段, 全市GDP由149億元增加到880億元, 年合同利用外資由9100萬美元增加到7億美元, 年實際利用外資由5323萬美元增加到4.9億美元。

山東地市經濟亞軍

煙臺的率先開放影響的是山東各地市的經濟排位, 特別是煙臺和濟南的較量尤為激烈, 未來誰能穩坐山東地市經濟亞軍的位置還有待觀察。

澎湃新聞查閱1987年至2000年的山東省年鑒發現, 1986年, 煙臺GDP要高於濟南。 受區劃調整的影響, 煙臺GDP於1987年被濟南反超, 不過第二年(1988年)濟南被煙臺反超。 直至1996年, 煙臺又被濟南反超, 位列山東省17地市經濟排名第三位。

自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年起, 山東省級層面對煙臺經濟發展表現出了尤其的重視。

2002年8月13~15日, 山東省委、省政府在煙臺市召開現場辦公會。 會議主要目的是, 説明煙臺分析形勢, 集中精力加快發展。

山東省政府的主要領導在會上給予煙臺的定位是“煙臺在全省發展佈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煙臺發展的快與慢、好與壞, 直接影響著全省經濟發展的大局”, 該領導對煙臺發展提出了三條要求:第一, 經濟發展的速度要明顯加快。 2002年GDP要高於全省平均數兩個百分點, 明年後年要高於全省2-3個百分點, 還要高於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平均增長速度。 第二, 經濟綜合實力要明顯增強。 煙臺的實力要進入全省前列, 而且位次要前移,在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位次也要往前排。現在煙臺已經是全省第三位的,還要往前排。第三,經濟運行品質要明顯提高。

2003年,山東又一重量級會議選擇煙臺——省委省政府在煙臺召開加快發展現場會議。會期三天,包括山東省“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在內的出席會議人員用一天半的時間在煙臺進行參觀考察,又用了半天時間聽取煙臺市有關負責人的彙報,這足以見得山東省當時對煙臺發展的重視。

2004年2月,“東部突破煙臺,使其在全省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明確成為山東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的戰略決策。

而就在2004年,在山東地市經濟排名中原居第三位的煙臺實現了山東省政府上述主要領導要求的“煙臺已經是全省第三位的,還要往前排”的目標。這一年,煙臺完成生產總值1639億元,增幅達18.8%,總量重回山東省第二位元,發展速度居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首。

“煙臺經濟2004年反超濟南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高福一認為,這三年,山東省不僅在煙臺召開兩大省級重大會議,而且提出了“東部突破煙臺”的省級戰略,省級層面這些支持都給煙臺經濟發展帶來了後勁。

截至2017年,青島、煙臺、濟南,山東省17地市中經濟總量前三甲這樣的格局持續了已經十四年。

高福一認為,從目前來看,濟南經濟增長的態勢比煙臺會更好一些,但是煙臺的產業支撐比濟南好,濟南的未來在於智慧產業化,煙臺是產業智慧化。

澎湃新聞對比發現,2017年,煙臺GDP比濟南多136.99億元,這一差距是自2006年以來的最小值。根據兩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的經濟增長目標測算,濟南、煙臺兩地的GDP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

隨著濟南、煙臺兩市經濟總量的逐步接近,兩市經濟比拼在今年勢必出現白熱化的局面,煙臺試圖通過現代海洋等產業的動能轉換,力保山東地市經濟亞軍的地位。

高福一曾多次到煙臺調研。他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海洋產業的發展有國家和山東省級的政策優勢,煙臺發展這一產業還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應將這些優勢應用于加速產業智慧化,比如海工裝備製造業,煙臺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一舉創下多個世界第一;在海洋醫藥領域,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普通的魚軟骨變成了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產銷量位居世界前列。

日前,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傳強介紹說,近年來,煙臺市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2017年煙臺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增速達到10%,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7%以上,全年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比上年增長9%。

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煙臺誕生。李傳強列舉說,在海洋高技術服務領域,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成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煙臺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煙臺高新區國家火炬計畫海洋生物與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核心載體、“國家海洋生物與醫藥創新型特色產業集群”核心載體。

在山東下轄的17地市中,特別是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已經成為煙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

煙臺市今年兩會上,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在介紹2018年重點任務時表示,煙臺要聚焦陸海統籌,在建設海洋強市上持續加力,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今年4月4日上午,煙臺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佈山東省委關於煙臺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省委決定:張術平同志任中共煙臺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兼市委黨校校長。張術平在會上表示,要確保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煙臺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上任當天下午,張術平就到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第二天上午,到煙臺高新區和萊山區調研;第三天,到萊陽市和棲霞市調研;4月9日上午,在牟平區和昆崳山保護區調研;4月10日至11日上午,到蓬萊市和長島縣調研;4月12日,到招遠市和龍口市調研;4月13日至14日上午,在福山區、海陽市、萊州市調研,4月16日下午,到芝罘區調研。

十多天的時間裡,張術平走遍了煙臺市轄的4區、1縣、7個縣級市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港區及昆崳山保護區,調研內容主要是關於新舊動能轉換、海洋經濟發展。

在蓬萊市和長島縣調研時,張術平說,煙臺的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陸海統籌,著力深耕海洋經濟,大力發展海洋產業,有效保護海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目前,煙臺已經把專案作為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總抓手,建立了“月調度,季通報,年終總考”的重點專案調度考核機制,192個市級重點專案近期集中開工。

而且位次要前移,在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位次也要往前排。現在煙臺已經是全省第三位的,還要往前排。第三,經濟運行品質要明顯提高。

2003年,山東又一重量級會議選擇煙臺——省委省政府在煙臺召開加快發展現場會議。會期三天,包括山東省“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在內的出席會議人員用一天半的時間在煙臺進行參觀考察,又用了半天時間聽取煙臺市有關負責人的彙報,這足以見得山東省當時對煙臺發展的重視。

2004年2月,“東部突破煙臺,使其在全省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明確成為山東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的戰略決策。

而就在2004年,在山東地市經濟排名中原居第三位的煙臺實現了山東省政府上述主要領導要求的“煙臺已經是全省第三位的,還要往前排”的目標。這一年,煙臺完成生產總值1639億元,增幅達18.8%,總量重回山東省第二位元,發展速度居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首。

“煙臺經濟2004年反超濟南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高福一認為,這三年,山東省不僅在煙臺召開兩大省級重大會議,而且提出了“東部突破煙臺”的省級戰略,省級層面這些支持都給煙臺經濟發展帶來了後勁。

截至2017年,青島、煙臺、濟南,山東省17地市中經濟總量前三甲這樣的格局持續了已經十四年。

高福一認為,從目前來看,濟南經濟增長的態勢比煙臺會更好一些,但是煙臺的產業支撐比濟南好,濟南的未來在於智慧產業化,煙臺是產業智慧化。

澎湃新聞對比發現,2017年,煙臺GDP比濟南多136.99億元,這一差距是自2006年以來的最小值。根據兩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的經濟增長目標測算,濟南、煙臺兩地的GDP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

隨著濟南、煙臺兩市經濟總量的逐步接近,兩市經濟比拼在今年勢必出現白熱化的局面,煙臺試圖通過現代海洋等產業的動能轉換,力保山東地市經濟亞軍的地位。

高福一曾多次到煙臺調研。他告訴澎湃新聞,目前,海洋產業的發展有國家和山東省級的政策優勢,煙臺發展這一產業還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應將這些優勢應用于加速產業智慧化,比如海工裝備製造業,煙臺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一舉創下多個世界第一;在海洋醫藥領域,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普通的魚軟骨變成了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產銷量位居世界前列。

日前,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傳強介紹說,近年來,煙臺市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2017年煙臺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增速達到10%,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7%以上,全年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比上年增長9%。

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煙臺誕生。李傳強列舉說,在海洋高技術服務領域,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成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煙臺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煙臺高新區國家火炬計畫海洋生物與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核心載體、“國家海洋生物與醫藥創新型特色產業集群”核心載體。

在山東下轄的17地市中,特別是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已經成為煙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

煙臺市今年兩會上,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在介紹2018年重點任務時表示,煙臺要聚焦陸海統籌,在建設海洋強市上持續加力,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今年4月4日上午,煙臺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佈山東省委關於煙臺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省委決定:張術平同志任中共煙臺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兼市委黨校校長。張術平在會上表示,要確保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煙臺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上任當天下午,張術平就到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第二天上午,到煙臺高新區和萊山區調研;第三天,到萊陽市和棲霞市調研;4月9日上午,在牟平區和昆崳山保護區調研;4月10日至11日上午,到蓬萊市和長島縣調研;4月12日,到招遠市和龍口市調研;4月13日至14日上午,在福山區、海陽市、萊州市調研,4月16日下午,到芝罘區調研。

十多天的時間裡,張術平走遍了煙臺市轄的4區、1縣、7個縣級市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港區及昆崳山保護區,調研內容主要是關於新舊動能轉換、海洋經濟發展。

在蓬萊市和長島縣調研時,張術平說,煙臺的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陸海統籌,著力深耕海洋經濟,大力發展海洋產業,有效保護海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目前,煙臺已經把專案作為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總抓手,建立了“月調度,季通報,年終總考”的重點專案調度考核機制,192個市級重點專案近期集中開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