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兵深居山林幾十年,身份明瞭後,一張照片引起了有關部門注意

在我國抗戰時期, 有一群人讓人永遠銘記, 那就是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和血肉之軀捍衛民族尊嚴的先輩英烈們。 每一位老兵, 都是一部鮮活的抗戰史, 每一位老兵的回憶, 都帶著熱血與溫度, 他們的經歷與精神已經成為中國民族的集體記憶。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戰老兵”。

今天筆者說的他不僅曾經親身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而且他和抗美援朝英雄邱少雲同志還是同班的戰友。 即使過去獲得過再多的榮譽, 他都沒有將這些作為自己向他人炫耀的資本。

他是誰?他又有怎麼的故事?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其實, 他就是隱居在貴州省桐梓縣木瓜鎮新壩村椅子組的退伍老兵——陳大權。 1930年6月, 陳大權出生在桐梓縣九區浸水鄉八村的一個貧困家庭中。 因為家庭條件不好, 所以年僅8歲的陳大權就開始給別人家放羊。

等到他16歲的時候, 他就已經開始學習務農了。

因為他的身材還算魁梧, 所以在1948年, 他曾被偽軍抓去。 他看著當時的世道不好, 於是產生了要革命的念頭。 於是乎, 在1950年6月他參加了貴州的起義隊伍, 成為了十七軍一零五團警衛連的一位戰士。

1951年5月, 他因工作認真, 對革命充滿激情, 所以被提升為獨立二團七連的代理副班長。 隨後, 他又分別進入零九二五部零零六五部、零九二五部訓練團進行學習。

1951年11月, 陳大權跟隨部隊前往朝鮮進行抗美援朝, 他無意間結實了邱少雲, 正是在這段時間內, 陳大權和邱少雲成了同班的戰友。 因為戰友們大多是來自五湖四海的, 再加上平時訓練時間緊迫, 所以戰友之間溝通的並不多。 可是來自貴州的陳大權和來自四川的邱少雲卻特別聊得來。 通過瞭解, 他們有著極其相似的人生經歷, 這讓他們之間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可是時間就是過得非常的快, 他們相識一個多月後, 上級宣佈了調動命令。 邱少雲調到偵查連, 陳大權調到機槍連。 他們因為難舍難別, 於是互相贈送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給對方作為留念。 邱少雲在自己的照片後簽名, 陳大權因不會寫字, 於是請邱少雲代他在照片上也寫上了字。

在陳大權退伍隱居幾十年後, 這張邱少雲的照片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 位於重慶市銅梁區的邱少雲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很希望能有一張英雄的照片。 ”陳大權在明白來由後, 忍痛將保存了幾十年邱少雲的照片捐獻給了紀念館。 讓我們一起祝願陳大權老人晚年安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