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農日報|“樓層養殖”新模式可以複製;無人機補貼試點範圍擴大

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放棄一定失敗, 只有學會如何停下來的人, 才懂加速。

「頭條要聞」

1、民政部:全國農村低保標準已達每年4301元

從民政部二季度發佈會上獲悉,

截至今年2月底, 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5164.6萬人。 我國農村低保標準已達到4301元/人/年。

按照我國《關於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指導意見》, 所有地方農村低保標準要逐步達到國家扶貧標準, 即2300元/年。 貧困人口參加農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補貼。

2、我國已提前3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

目前, 我國農藥使用量已連續三年負增長, 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 提前三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2020年, 我國要實現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

3、北京:有戶籍無房家庭子女可在租住地入學

據今日印發的《關於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

北京市首次在小學入學政策中規定, 北京市戶籍無房家庭, 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 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 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4、兩部門:民辦培訓機構不得冠以"中華"字樣

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佈關於規範營利性民辦技工院校和營利性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名稱登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要求民辦技工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名稱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家”“中央”“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 在名稱中使用上述字樣的,

應當是行業的限定語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新模式」

5、“樓層養殖”新模式:生態與經濟效益樣板

大池鎮龍大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在全區範圍內率先引進了廣西“樓層養殖”模式, 實現了養殖廢水“零排放”。 龍大生態養殖場內, 所有的豬開始住上了“別墅”。 “別墅”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2.6米高用於養豬, 並採用定制水泥漏縫地板, 下層2.5米用於豬糞尿發酵。

豬場通過推行“樓層養殖”新模式, 基本可以實現污水零排放, 不僅解決了污水問題, 養殖戶還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 把豬糞尿發酵成有機肥, 變廢為寶, 增加收, 從而實現養豬場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地方要聞」

6、新疆伊犁成立首家農業融資擔保公司

近日, 新疆伊犁首家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惠遠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 首期註冊資本金1億元。

據瞭解, 該公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金融辦核准設立的政策性國有農業融資擔保機構, 經營範圍包括融資性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貿易融資擔保、訴訟保全擔保等業務, 主要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等適度規模經營主體以及國有農(團)場中符合條件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

7、黑龍江:家庭農場接近2萬個

黑龍江從省農委獲悉, 近兩年, 省政府下發了《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的意見》, 出臺了《省級農民合作社規範社評定辦法(試行)》, 通過規範發展, 合作社的實力和運行品質顯著提升;出臺了《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截至2017年底, 全省已有1.9萬個家庭農場在農業部家庭農場名錄系統中註冊;全省累計評定省級家庭農場示範場200個。

8、海南:將打造一批冠名“海南”的農產品公用品牌 各市縣推薦2-3個特色農產品

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力爭3-5年的時間,對海南原有500個農業品牌進行資源整合,培育創建海南農產品公用品牌30個(含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和認定海南省名牌農產品50個”的總體目標要求,結合當前實際,海南省農業廳將組織開展農產品公用品牌調查與推薦工作,培育一批冠名“海南”的公用品牌。

「產業要聞」

9、未來將擴大無人機等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巡視員王家忠今日表示,今年將著重從五個方面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打造一批全程機械化核心示範基地,再創建100個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示範縣;啟動實施農業機械化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建設;組織實施好《農機裝備發展推進行動方案》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擴大無人機等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等綠色生產農機裝備技術,引導智慧農業發展。

10、國內最大載藥量植保無人機問世

目前,植保無人機以小型電動機為主,載藥量不超過10升,每15分鐘左右起降一次,比較頻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雲玲稱,聯合飛機(中航智)TDN-01載藥量目前已達到80公升,是目前國內農用無人機中載藥量最大,續航時間最長的機型。

11、大疆創新發佈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

從大疆創新瞭解到,該公司即日宣佈啟動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號召用戶積極參與,不隨意丟棄電池,盡可能減少鋰電池污染。

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表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剛好借此機會推出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不僅是希望為環保作出一點貢獻,也為用戶提供了實惠的電池置換方式。”

12、千尋位置發佈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

精准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在上海發佈了“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簡稱“知翼平臺”),旨在助力各類行業無人機滿足監管要求,實現安全飛行。千尋位置表示還將以此為基礎,建設針對不同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服務雲平臺”,與行業各方共同構建起打通飛行監控、日常管理、資料服務的無人機服務閉環。

當日發佈的農田資料雲端一體化解決方案(簡稱“農田資料解決方案”),為該解決方案配置的資料獲取器可利用機器學習完成高分影像農田邊界識別,再依託單頻RTK技術及千尋知寸FindCM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在完成一次資料獲取後,就把分米級別(理想環境釐米級)精度的高品質資料上傳“雲平臺”,讓作業無人機可反復調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地塊資料,省去多次測量的煩惱,至少節省了50%的作業時間和成本。

「人物」

13、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農業數位化轉型釋放新的價值

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表示農業將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形成農資供應電商化、農產品生產智慧化、農產品加工全程可追溯、農產品流通覆蓋全管道、終端銷售品牌化、農業融資普惠化的格局,煥發新的價值。

對於農業數位化趨勢,劉暢表示,農業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農資供應、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終端銷售等,均在進行著數位化轉型升級。農業數位化表現出效率提升、食品安全、模式重塑、思維轉變四個方面的成效。

14、農村電商專家魏延安:農村電商應該延伸產業鏈!

放眼農村電商發展前路,農村電商專家魏延安表示,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對銷售環節進行改造是不夠的,要不斷進行延伸。下一步,還應進一步延伸到產業鏈,指導農民種植,最後還要延伸到價值鏈,這需要一個過程。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點擊瞭解更多,相互加群與農業大佬同行!

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力爭3-5年的時間,對海南原有500個農業品牌進行資源整合,培育創建海南農產品公用品牌30個(含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和認定海南省名牌農產品50個”的總體目標要求,結合當前實際,海南省農業廳將組織開展農產品公用品牌調查與推薦工作,培育一批冠名“海南”的公用品牌。

「產業要聞」

9、未來將擴大無人機等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巡視員王家忠今日表示,今年將著重從五個方面推進全程全面機械化。打造一批全程機械化核心示範基地,再創建100個率先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的示範縣;啟動實施農業機械化全面發展重點技術推廣行動;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建設;組織實施好《農機裝備發展推進行動方案》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擴大無人機等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等綠色生產農機裝備技術,引導智慧農業發展。

10、國內最大載藥量植保無人機問世

目前,植保無人機以小型電動機為主,載藥量不超過10升,每15分鐘左右起降一次,比較頻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雲玲稱,聯合飛機(中航智)TDN-01載藥量目前已達到80公升,是目前國內農用無人機中載藥量最大,續航時間最長的機型。

11、大疆創新發佈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

從大疆創新瞭解到,該公司即日宣佈啟動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號召用戶積極參與,不隨意丟棄電池,盡可能減少鋰電池污染。

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表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剛好借此機會推出農業植保無人機電池回收計畫,不僅是希望為環保作出一點貢獻,也為用戶提供了實惠的電池置換方式。”

12、千尋位置發佈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

精准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在上海發佈了“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簡稱“知翼平臺”),旨在助力各類行業無人機滿足監管要求,實現安全飛行。千尋位置表示還將以此為基礎,建設針對不同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服務雲平臺”,與行業各方共同構建起打通飛行監控、日常管理、資料服務的無人機服務閉環。

當日發佈的農田資料雲端一體化解決方案(簡稱“農田資料解決方案”),為該解決方案配置的資料獲取器可利用機器學習完成高分影像農田邊界識別,再依託單頻RTK技術及千尋知寸FindCM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在完成一次資料獲取後,就把分米級別(理想環境釐米級)精度的高品質資料上傳“雲平臺”,讓作業無人機可反復調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地塊資料,省去多次測量的煩惱,至少節省了50%的作業時間和成本。

「人物」

13、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農業數位化轉型釋放新的價值

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表示農業將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形成農資供應電商化、農產品生產智慧化、農產品加工全程可追溯、農產品流通覆蓋全管道、終端銷售品牌化、農業融資普惠化的格局,煥發新的價值。

對於農業數位化趨勢,劉暢表示,農業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農資供應、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終端銷售等,均在進行著數位化轉型升級。農業數位化表現出效率提升、食品安全、模式重塑、思維轉變四個方面的成效。

14、農村電商專家魏延安:農村電商應該延伸產業鏈!

放眼農村電商發展前路,農村電商專家魏延安表示,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對銷售環節進行改造是不夠的,要不斷進行延伸。下一步,還應進一步延伸到產業鏈,指導農民種植,最後還要延伸到價值鏈,這需要一個過程。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點擊瞭解更多,相互加群與農業大佬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