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ADAS:廣州T2投用在即 今年或躋身世界前十

Summary:Passenger Movements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2017 was 65.84 million increasing by 10.2%. Among the increased 6million passengers,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passengers accounts for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total number, up to 2.38 million. Therefore, the ranking of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rised to No.13 in 2017.

1. Th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2.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other aiports in Pearl River Delta;

3. Airspace resource still the key factor of its development;

4.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airport infrastructure.

CADAS發佈的《CADAS:2017年全球機場輸送量TOP50出爐》資料顯示2017年廣州機場達到6584萬人次, 全年淨增旅客量600多萬人次、增幅10.2%。 在年客流量淨增的600萬人次中, 國際旅客增量達238萬人次, 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全球排名上升2位至13位。

2017年廣州機場客源與訪客資料也顯示出市場需求強勁增長, 2017年廣州機場客源(以廣州為最常出發地)旅客人數增至1355萬人(人數非人次數), 人均乘機次數也有所增長。 廣州機場訪客(以其他機場為最常出發地)旅客人數增至1331萬人, 訪客到訪次數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

2018年3月廣州機場輸送量創新高

根據廣州機場發佈的最新運營資料, 2018年3月廣州機場月度輸送量首次超過600萬人次, 2017年全球輸送量排名10-14位的機場中, 廣州機場也在最近5個月月度輸送量超過其他機場。 從2018年換季後運力投放觀察, 已有其他機場周座位投放超過廣州機場。 從國內各機場運力投放對比觀察, 換季後第一周的資料顯示, 廣州機場航班平均座位數略低於北京與上海兩場, 200座以上飛機比例低於20%。 從這個角度而言, 廣州機場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廣州2號航站樓設計容量滿足年旅客輸送量4500萬人次, 新增值機櫃檯292個, 登機橋92座等重要地面資源, 白雲機場地面保障資源局限性極大緩解。 根據T2航站樓啟用後各航空公司運營配置方案, 南航等16家航空公司前往T2航站樓運營, 國航等54家航空公司仍在T1運營。 調整後, 將會使T1和T2航站樓的安檢通道、邊檢通道、停機位元、指廊等硬體資源的容量負載更加均衡。

隨著資源緩解, 廣州機場在未來的發展中仍有幾個角度值得關注:

1、與南航協同發展值得關注

近年南航積極打造廣州-北京“雙樞紐”。 2018年春運期間,南航在廣州樞紐中轉旅客超過52萬人次。經廣州機場中轉到國內的國際旅客量同比增長17%,這顯示南航“廣州之路”經過多年耕耘已初見成效。2019年隨著北京新機場的落成,南航將更多資源投向北京新機場,南航對雙樞紐的分工與定位也將影響廣州機場作為亞洲主要樞紐的地位。廣州樞紐的發展仍需與南航有更多的戰略協同。

2、區域內機場的協同有待加強

珠三角三大機場競爭日趨激烈,相較香港機場,廣州機場洲際航點數量與頻次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深圳機場近年也在加快發展,廣深兩場基地公司相似,區域內市場輻射有所重合。兩個機場均有強烈的發展訴求。廣州機場與深圳機場的協同亦將是今後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3、空域資源仍是發展核心問題

未來廣州機場的發展仍需更多空域資源的支持。媒體資訊顯示,空域結構性矛盾成為制約珠三角地區發展的根本問題。2016年6月珠三角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未來會涉及系統規劃空域結構,結合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研究,調整機場佈局和功能,整合空域資源,從根本上解決空域使用緊張的問題。

4、機場未來擴建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2017年2月廣州已展開三期擴建工程(括東四、西四指廊、第四、五跑道及T3航站樓)預可研報告和可研報告編制諮詢服務。預計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白雲機場將擁有3座航站樓、5條跑道、年旅客輸送量達到1億人次。根據2017年發佈的《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以白雲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契機,加強軌道交通與航空運輸銜接,推進穗莞深城際新白廣段、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建設。其中,前兩條城軌將於2020年建成。城際鐵路的接入將有助於廣州機場增加區域內的輻射集散能力。

更多航空業分析合作請聯繫: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借助飛常准(VariFlight)大資料採擷航空資料背後的秘密。彙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游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注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羅之瑜專題。

2018年春運期間,南航在廣州樞紐中轉旅客超過52萬人次。經廣州機場中轉到國內的國際旅客量同比增長17%,這顯示南航“廣州之路”經過多年耕耘已初見成效。2019年隨著北京新機場的落成,南航將更多資源投向北京新機場,南航對雙樞紐的分工與定位也將影響廣州機場作為亞洲主要樞紐的地位。廣州樞紐的發展仍需與南航有更多的戰略協同。

2、區域內機場的協同有待加強

珠三角三大機場競爭日趨激烈,相較香港機場,廣州機場洲際航點數量與頻次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深圳機場近年也在加快發展,廣深兩場基地公司相似,區域內市場輻射有所重合。兩個機場均有強烈的發展訴求。廣州機場與深圳機場的協同亦將是今後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3、空域資源仍是發展核心問題

未來廣州機場的發展仍需更多空域資源的支持。媒體資訊顯示,空域結構性矛盾成為制約珠三角地區發展的根本問題。2016年6月珠三角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未來會涉及系統規劃空域結構,結合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研究,調整機場佈局和功能,整合空域資源,從根本上解決空域使用緊張的問題。

4、機場未來擴建值得關注

展望未來,2017年2月廣州已展開三期擴建工程(括東四、西四指廊、第四、五跑道及T3航站樓)預可研報告和可研報告編制諮詢服務。預計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白雲機場將擁有3座航站樓、5條跑道、年旅客輸送量達到1億人次。根據2017年發佈的《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以白雲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契機,加強軌道交通與航空運輸銜接,推進穗莞深城際新白廣段、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建設。其中,前兩條城軌將於2020年建成。城際鐵路的接入將有助於廣州機場增加區域內的輻射集散能力。

更多航空業分析合作請聯繫: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借助飛常准(VariFlight)大資料採擷航空資料背後的秘密。彙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游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注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羅之瑜專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