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銅川煤礦家族的前世今生

銅川因煤而生、因礦而興, 可以說, 沒有銅川礦務局就沒有銅川市。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為了支持礦務局做好煤炭生產, 專門設立銅川市,

成為全省繼西安之後設立的第二個省轄市。 市與礦, 新如兄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繫。 2016年煤炭去產能, 銅川市一共關閉11座煤礦, 其中只有3座在核定產能後的名單中!

那麼, 你知道銅川煤礦家族嗎?最新最全簡歷,銅川煤礦發展歷史終於收集齊啦!

王石凹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傲背村。 銅(銅川)—王(王石凹)鐵路運煤專用線路直通礦區, 銅(銅川)—東(東坡)公路從礦區通過。

礦井由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提出初步設計方案, 由西安煤礦設計院承擔技術設計, 西安煤礦基本建設局工程公司施工。

1957年始建, 1961年11月建成投產。 礦井設計能力120萬噸, 為西北地方最大的—座機械化生產礦井。

礦井採用立井多水準分區式開拓, 走向長壁傾斜分層開採, 煤層埋藏深度150—450米, 低沼氣礦井。

礦井投產兩年後, 因設計巷道層位不當, 井筒施工品質差, 巷道變形嚴重, 難以正常生產, 1965年被迫停產翻修, 隨後數年邊生產、邊調整。 1973年生產原煤120.4萬噸, 首次超過設計能力。 1981年9月該礦採煤五區率先使用“高檔普采設備”, 1982年首創全國高檔普采工作面年產最高紀錄(一個工作面年采原煤54.66萬噸)。 1983年再次蟬聯全國高檔普采冠軍, 1984年名列全國第三, 1985年又以年產原煤51.34萬噸紀錄, 第三次奪得全國高檔普采冠軍。

1961年—1989年, 礦井累計生產原煤2183.48萬噸,

平均年產原煤75.29萬噸。 1979年礦井最高產量133.3萬噸。

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12657.7萬噸, 預計可采47年。

1989年底, 礦區共有職工6261人, 其中工人4414人, 占70.5%。 井下工人3263人, 占職工總人數的52.12%。 工程技術人員97人。

2016年關閉。

陳家山煤礦

位於耀州區廟灣鎮。 鐵路運煤專用線路在梅(梅家坪)—七(七裡鋪)鐵路田家嘴車站接軌, 直通礦區。 公路由礦區經田家嘴與銅(銅川)—瑤(瑤曲)公路相連。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 陝西銅川礦務局基建指揮部一、四、五工程處施工。 礦井設計能力150萬噸。 1970年始建, 分90萬噸和60萬噸兩期工程。 1977年第一期90萬噸礦井工程建成投產, 1981年第二期60萬噸礦井工程建成投產。

礦井探明儲量20512.4萬噸, 含煤面積20.4平方公里。 採用平硐上下山開拓, 分層開採, 採煤層4—2層, 厚度8—12米。

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19736.9萬噸, 預計可采60年。

礦井原設計為低沼氣礦井。 在平硐大巷施工中, 先後發生煤、油、氣突出及燃燒、爆炸等事故, 故改為高沼氣礦井。 近幾年, 採用抽放黃泥灌漿、噴灑阻化劑等措施預防瓦斯和自然災變, 保證正常生產。

礦井工業廣場設在廟灣鎮東, 地面建築物佈置合理, 外形雄偉壯觀, 是陝西煤炭礦井地面建築佈局較好的礦井之一。

礦井建有日產6000立方米的煤氣站一座, 採用長焰煤直接入爐氣化制取煤氣, 以管道供應礦井生產廠房和職工家屬用。

礦井投產後, 在第二期工程施工中, 產量上升緩慢, 平均年產原煤20.3萬噸。 1984年原煤產量65.01萬噸。 1985年以來, 不斷發展機械化開採, 全礦已擁有兩套綜合採掘機、三套高檔普采機和一套綜合採煤機, 機械化程度達81%,居銅川礦務局屬各礦之首。1988年原煤最高產量100.22萬噸。12年累計生產原煤656.7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5488人,其中工人3831人,占69.8%。井下工人268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49%。工程技術人員79人。

焦坪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焦坪。梅—七鐵路線通至礦區前河車站,市區公路直通礦部。

1958年,該礦僅有一座平硐小煤窯。年產原煤4萬噸。現有前河露天、東背塔平硐和永紅斜井3個礦。

1958—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613.28萬噸,平均年產81.67萬噸。其中,1971年—1986年、1989年超額完成原煤生產計畫,1978年產煤151.75萬噸,創最好水準。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6905人,其中工人4281人,占62%。井下工人1397人,占職工總人數20.23%。工程技術人員127人。

前河露天位於焦坪小街附近。前身為私營新華煤礦,1951年公私合營定名公私合營焦坪礦,歸屬延安地區宜君縣,1954年改歸延安地區,1956年改歸陝西省工業廳,礦名未變。1957年1月因井下著火封閉。同年,省工業廳投資50萬元,進行剝離,改為露天開採,當年產煤4萬多噸。1958年10月,露天煤礦劃歸銅川礦務局,定名焦坪煤礦前河露天,設計能力30萬噸。1960年僅產原煤10.7萬噸,1964年強化剝離工程後,1968年產煤高達40.5萬噸。1977年,所產原煤由汽車運輸改為鐵路外運,是年生產原煤49.06萬噸。1969年—1979年,連續11年生產原煤均超過設計能力,年均產煤55萬噸,1969年高達69.34萬噸。1980年至1981年集中剝離未出煤。1982年後,年產原煤均在40萬噸左右。1989年產原煤45.47萬噸。

東背塔平硐 位於焦坪東背塔。井下是一塊獨立煤田。1967年6月由陝西省煤炭基本建設工程公司施工,1969年5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45萬噸,核定能力50萬噸。1973年原煤產量32.47萬噸,多年產量徘徊不前。1977年上升為35.37萬噸,1978年達51.56萬噸。1979年後,年產量維持在45萬噸左右。1989年僅產原煤25.13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31.1萬噸,而小煤窯影響地質儲量254.8萬噸,經陝西省煤炭廳批准,1989年7月1日礦井報廢。

永紅斜井 位於焦坪羊溝,為銅川礦務局自籌資金修建。1970年5月動工,當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15萬噸。井田屬焦坪煤田邊角,產量波動較大。1974年原煤產量達21.33萬噸。1980年8月到1981年底調整設備,1983年產煤約10萬噸。1989年產煤僅7.78萬噸。

東坡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高樓河鄉東坡村。銅(銅川)—東(東坡)鐵路線通往礦區,市區公路直達礦區。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由陝西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興建,因礦區當時在蒲城縣高樓河鄉境內,1962年4月停建。1965年礦井劃歸銅川礦務局後,1968年12月再次興建,1970年10月建成投產。礦井設計能力45萬噸。設計為三條反斜井開拓,水準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焦煤、瘦煤,煤層厚1.7—2.8米。低沼氣礦井。

投產後,邊生產邊建設,故1974年產煤僅32.13萬噸。1979年,產煤46.01萬噸。首次超過設計能力。1982年產煤56.6萬噸。1983年產煤高達58.08萬噸。1984年6月經煤炭部批准,開始90萬噸改擴建工程,1988年底擴建工程竣工。為增加可采量又將蒲白礦區高樓河(亦稱賈家源)井田劃歸東坡管轄。1985年底,探明地質儲量9400.4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13340.1萬噸,按90萬噸礦井年生產能力,預計可采65年。

1970—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798.5萬噸。其中,1982—1985年原煤產量55—58萬噸之間,超過設計能力28%。1989年原煤量產67.13萬噸。

礦井水源引自白水縣林皋水庫,採用兩級抽水至礦井廣場貯水池。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095人,其中工人3102人,占75.75%。井下工人2390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8.40%。工程技術人員74人。

2016年關閉。

下石節煤礦

位於耀州區瑤曲鎮下石節村,礦區運煤專用鐵路線與梅—七鐵路線中的瑤曲車站接軌,銅(銅川)—瑤(瑤曲)公路鄰礦區通過。

該礦原為荒草灣、上石節、石窯溝三個獨立片盤井。1970年3月同時籌建,設計能力各30萬噸,合計90萬噸。後因三個斜井均在山腰,產煤改汽車運輸為火車運輸。1971年在下石節開鑿1.3公里長平硐,再掘東西大巷,將三個斜井連接成一個90萬噸礦井,名為下石節煤礦,原荒草灣、上石節、石窯溝三個片盤斜井分別更名為下石節煤礦一、二、三采區。1972年8月,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銅川礦務局基建指揮部承建。後因大巷掘至石窯溝采區石門,放炮湧出大量石油與伴生氣體而停止施工。1975年邀請撫順與重慶煤炭研究所科研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共同協作,訂出新方案,次年恢復施工。1977年投試生產,年產原煤僅4.8萬噸。後因荒草灣一采區井下施工遇到古煤窯發火區,巷道煤層自燃,波及風井,燒壞主扇,遂將該區封閉。故1980年2月將設計能力縮為60萬噸。

1980—1984年平均年產原煤31.28萬噸,1985年產原煤50萬噸,1988年產量達65萬噸。1985—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57.69萬噸,年均產煤51.5萬噸,為設計能力85.9%。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17471.3萬噸,含煤面積13.2平方公里,煤層厚一般為10—20米,最厚達34米。高沼氣礦井。1989年來保有地質儲量17007.4萬噸,預計可采110年。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324人,其中工人2418人,占72.74%。井下工人1762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3%。工程技術人員67人。

桃園煤礦

位於銅川南站(原宜古村火車站)南側。鹹—銅鐵路、西(西安)—包(包頭)公路靠礦區西北側通過。

該礦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6年5月由西安煤礦基本建設局銅川工程處承擔礦井建設,1959年9月30日建成投產。

私營同福煤礦,分東、西兩礦,1955年8月前僅有東礦。同月,將已停采的利群礦修復並易名為西礦。西礦於1956年9月停采,1956年12月公私合營後改為銅川礦務局第四煤礦第一井口,1957年9月劃歸桃園煤礦。1959年9月桃園平硐建成後,將同福東礦作為一個采區亦併入桃園礦,原井口封閉。

礦井探明儲量5061.2萬噸,含煤面積43.6平方公里,埋藏深度55—485米,主采10號煤層,煤層厚度0.7—2.5米。為低沼氣礦井。

礦井原設計能力為90萬噸,因平硐施工掘至380米處,遇大斷層,煤層變薄,淺部煤風化嚴重,遂改為60萬噸。1961年又降為45萬噸,1982年覆核定為50萬噸。1989年來保有地質儲量3117.9萬噸,預計可采22年。

1959—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1224.425萬噸,年均產煤39.5萬噸,年產45萬噸以上有14年,其中1979年最高產量58.2萬噸。1980年後,採掘比例協調。礦井年產量穩定在50萬噸生產水準。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728人,其中工人3183人,占67.34%。井下工人199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42.29%。工程技術人員54人。

金華山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金華山南半坡上,海拔1084米。礦區所產原煤,原由無極繩載至紅土鎮,經1987年煤礦擴建後,直接在紅土鎮出煤,通過銅—東鐵路線紅土鎮車站裝車外運。銅—東公路與礦區相連。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7月由煤炭工業部西安管理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1963年11月建成投產。原設計為“水采”礦井,後因水源不足,又改為“旱采”,並將原設計能力45萬噸,降為30萬噸。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10580萬噸,含煤面積23.2平方公里,採用單一立井水準盤區上下山開拓,主采5號煤層。煤層厚度3.1米,埋藏深度為100—480米,為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9442.5萬元。

由於礦井煤田儲量豐富,開採條件優越,經煤炭部批准,該礦擴建為90萬噸礦井;1977年9月開工,1987年10月建成投產。

1963—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08.75萬噸,年均22.55萬噸,僅達設計能力58%,最高年產量為1979年35.6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056人,其中工人2781人,占68.6%。井下工人2247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5.4%。工程技術人員81人。

2016年關閉。

三裡洞煤礦

位於市區三裡洞。銅(銅川)—洞(三裡洞)鐵路運煤專用線直通礦區。西(西安)—包(包頭)公路由礦區西側通過。

礦井由瀋陽煤礦設計院初步設計,西安煤礦設計院編制施工圖與預算,1954年8月1日由西北煤礦管理局建井工程公司銅川工程處施工,1957年7月1日建成投產。礦井設計能力為60萬噸。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5763.3萬噸,含煤面積33.74平方公里。採用立井水準盤上下山開拓。主采10號煤層,煤層厚度1.45米。煤層埋藏深度180—490米。為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618.6萬噸。

礦井投產後,1959年原煤產量60.05萬噸,超過設計能力,1960年高達70萬噸。1988年主要採掘力量轉入二水準開採後,因其東翼地面有銅川鋁廠等單位無法搬遷,形成單翼開採,故生產能力大幅度下降。1989年計畫產煤28萬噸,實產30萬噸。

1957—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1634.3萬噸,其原煤產量33年中有9年上60萬噸,10年上50萬噸,其餘14年在50萬噸以下。

1989年底,礦區有職工4831人,其中工人2643人,占54.7%。井下工人184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8.1%。工程技術人員55人。

史家河煤礦

位於王益區王益鄉灰堆坡後溝。鐵路、公路從礦區通過。

煤礦前身為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與隴海鐵路局合資開辦的同官煤礦新三廠,1944年建井,次年投產。據史料載,該井田範圍內,清乾隆年間就有煤窯開採,即“灰堆坡”煤礦。1949年4月銅川解放後,即由陝西省人民政府接管,當年產煤4.8萬噸。1950年始擴修井筒,更換井架,安裝絞車,採用罐籠提升並開發新采區擴大開採規模。1952年3月又改土法採煤為長壁採煤,使年產量增加到16.8萬噸。1953年7月改名銅川煤礦第一礦井。1954年9月擴建礦井,1956年6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30萬噸。1957年,使用電鑽打眼,鏈板機輸煤,是年產煤37.2萬噸。1957—1965年礦井原煤產量保持在50萬噸左右。1960年產煤高達58.48萬噸。1964年更名史家河煤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開發強度的不斷增大,採掘工程迅速向東部、深部發展,1980年已延深到第四水準,單翼運輸網路長達9.8公里,人員從井底到達工作面需耗費2.5小時,為此,1976年由銅川礦務局設計處設計,局工程處施工,1988年6月1日橋子梁斜井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45萬噸。老礦井於1990年6月30日報廢。

1989年末橋子梁斜井保有地質儲量2550.3萬噸,預計可采30年。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381人,其中工人2185人,占64.63%。井下工人1165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4.5%。工程技術人員35人。

徐家溝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徐家村。銅—東鐵路沿礦井北側通過,銅—東公路從礦區通過。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9月由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興建,1966年3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45萬噸。礦井原系蒲城礦務局管轄,1965年1月統屬渭北煤炭工業公司。1968年渭北煤炭工業公司解散後,劃歸銅川礦務局。1966年2月曾與鴨口煤礦合併為反帝井口,1972年3月兩礦複分立。

礦井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511.7萬噸,含煤面積9.7平方公里。採用1對立井開拓,水準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5—1、5—2層煤,厚度分別為1.4—1.8米、1.6—2.0米。礦井通風為中央邊界式,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775.4萬噸。

投產至1979年的13年間,因煤層頂部“滑矸”冒落混入煤內,使原煤平均灰分高達38.2%,品質低劣,售價有限,累計虧損4445萬元,平均噸煤虧損12.1元。1988年按政策規定,將其能力限為15萬噸左右。

1966—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59.7萬噸,其中1978年、1979年達超設計能力。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2795人,其中工人1671人,占59.79%。井下工人1111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9.75%。工程技術人員50人。

2016年關閉。

鴨口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鴨口村,銅—東鐵路、公路通至礦區。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10月由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礦區原屬蒲城礦務局管轄。1966年12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60萬噸。同年,與徐家溝煤礦合併為勝利井口,屬渭北煤炭工業公司管轄。1968年劃歸銅川礦務局。

礦井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759.5萬噸,採用立井多水準開拓,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5—2層煤,煤層厚度0.5—1.2米,煤種為瘦煤和貧煤。低沼氣礦井。

1975年曾引進英國加立克綜采設備一套,于同年8月進行綜合機械化試采。因綜采支架為垛式結構,不適應破碎頂板,1977年7月停用,全套設備由煤炭部調出。兩年試采,採煤18.8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6629.3萬噸,預計可采36年。

礦井1978—1980年原煤產量均超過設計能力,其中1979年高達68.1萬噸。1980—1989年,除1983年生產原煤48.29萬噸外,其餘年產原煤在50—58萬噸之間,累計生產原煤998.06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165人,其中工人2998人,占72%。井下工人236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6.74%。工程技術人員67人。

2016年關閉。

李家塔煤礦

位於印臺區紅土鎮王石凹村。所產原煤用7噸架線機車(有窄軌鐵路3.2公里)載至王石凹煤礦生產系統外運,礦區與銅—東公路相連,煤礦由李家塔立井和陳家河斜井組成,礦區機關設在李家塔立井。

該礦1953—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292.96萬噸,平均年產原煤61.972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193人,其中工人1002人,占31.4%。井下工人46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14.69%。工程技術人員19人。

李家塔立井前身為私營同泰煤礦,1941年開井,蒸汽絞車提升,年產原煤3萬噸。1952年10月1日由陝西省工業廳“贖買”後公私合營,改名為新泰煤礦。1953年7月1日轉為地方國營煤礦,改名為銅川煤礦第三礦井,並對礦井進行技術改造。擴修井筒,更新設備,改土采法為長壁式採煤,年產原煤6萬噸。1955年改名為銅川礦務局第三煤礦。1957年產煤26.8萬噸。1958年開始大規模擴建,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1959年10月竣工投產。設計能力為60萬噸。1964年改名為李家塔立井。

1959—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1640.3萬噸。1960年產原煤高達61.6萬噸。1970—1976年,年產均接近設計能力。1980年後,礦井瀕臨衰老,產量逐年遞減。1989年元月1日報廢。

陳家河斜井 位於市郊區紅土鎮龐家山下。前身為陳家河煤窯。因窯主對礦工野蠻、殘酷而以“霸王窯”著稱。1940年改名復興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秋煤窯封閉。1957年投資新建陳家河斜井。次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21萬噸。1960年產煤23.9萬噸,1973年生產原煤高達32.7萬噸。

礦井主采5號、10號煤層,煤層穩定,構造簡單,貯存條件優越。其主力采區—採煤區連續17年堅持機械化採煤,保證礦井穩產高產。采六區使用國產80型淺截式機組,連續13年超額完成任務,1973年創工作面年產原煤26.58萬噸紀錄,1979年又創27.02萬噸紀錄,被煤炭工業部1975年10月命名為“特別能戰鬥的採煤區”。

1958—1987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53.6萬噸,年均產煤21.79萬噸,超過礦井生產能力,其中1973年產原煤32.7萬噸。1987年7月1日礦井采完報廢。

崔家溝煤礦

位於印臺區金鎖關鎮西北邊緣與耀州瑤曲鎮杏樹坪接壤處。鐵路運煤專用線路在梅—七鐵路線安子溝火車站接軌,直通礦區工業廣場,公路直達銅川市區。

該礦原為省公安部門管轄、以勞動教養人員為基本勞動力的地方國營煤礦,未列入國家計畫。後隨煤礦建設的發展,其基本勞動力則逐步改為刑滿和解教留廠就業人員。到1974年底,又改為生產技術為國家幹部、工人所掌握,勞動力主要是犯人。1979年歸省司法廳轄後,納入國家統配煤礦。

礦井系1958年土法上馬,初建時為崔家溝斜井和沿露頭帶的小露天開採,年產能力僅幾萬噸。1959年正式接受國家任務,後逐漸建成4對斜井,1970年桃花洞斜井投產,1975年杏樹坪斜井投產,1978年松山斜井投產,設計年產能力達150萬噸。1976年建成崔家溝大平硐,崔家溝、松山、桃花洞3對斜井則通過煤倉由大平硐出煤。1979年,最高年產達130萬噸,同年納入國家統配煤礦。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28741萬噸,採用平硐上下山開拓,分層開採,主採煤層4—2層,厚度8—12米。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25830萬噸。

礦區屬侏羅系、弱粘結煤,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煤塵具爆炸性,煤層易自燃。

煤礦有生產工作面8個,採用走向長壁採煤法。1985年底礦區有工程技術人員55人,管理人員826人。礦區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1萬平方米。1985年,該礦4對生產礦井,實產原煤100.1萬噸,工業總值達2288.5萬元,實現利潤502萬元,上繳稅金81.2萬元。

機械化程度達81%,居銅川礦務局屬各礦之首。1988年原煤最高產量100.22萬噸。12年累計生產原煤656.7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5488人,其中工人3831人,占69.8%。井下工人268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49%。工程技術人員79人。

焦坪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焦坪。梅—七鐵路線通至礦區前河車站,市區公路直通礦部。

1958年,該礦僅有一座平硐小煤窯。年產原煤4萬噸。現有前河露天、東背塔平硐和永紅斜井3個礦。

1958—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613.28萬噸,平均年產81.67萬噸。其中,1971年—1986年、1989年超額完成原煤生產計畫,1978年產煤151.75萬噸,創最好水準。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6905人,其中工人4281人,占62%。井下工人1397人,占職工總人數20.23%。工程技術人員127人。

前河露天位於焦坪小街附近。前身為私營新華煤礦,1951年公私合營定名公私合營焦坪礦,歸屬延安地區宜君縣,1954年改歸延安地區,1956年改歸陝西省工業廳,礦名未變。1957年1月因井下著火封閉。同年,省工業廳投資50萬元,進行剝離,改為露天開採,當年產煤4萬多噸。1958年10月,露天煤礦劃歸銅川礦務局,定名焦坪煤礦前河露天,設計能力30萬噸。1960年僅產原煤10.7萬噸,1964年強化剝離工程後,1968年產煤高達40.5萬噸。1977年,所產原煤由汽車運輸改為鐵路外運,是年生產原煤49.06萬噸。1969年—1979年,連續11年生產原煤均超過設計能力,年均產煤55萬噸,1969年高達69.34萬噸。1980年至1981年集中剝離未出煤。1982年後,年產原煤均在40萬噸左右。1989年產原煤45.47萬噸。

東背塔平硐 位於焦坪東背塔。井下是一塊獨立煤田。1967年6月由陝西省煤炭基本建設工程公司施工,1969年5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45萬噸,核定能力50萬噸。1973年原煤產量32.47萬噸,多年產量徘徊不前。1977年上升為35.37萬噸,1978年達51.56萬噸。1979年後,年產量維持在45萬噸左右。1989年僅產原煤25.13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31.1萬噸,而小煤窯影響地質儲量254.8萬噸,經陝西省煤炭廳批准,1989年7月1日礦井報廢。

永紅斜井 位於焦坪羊溝,為銅川礦務局自籌資金修建。1970年5月動工,當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15萬噸。井田屬焦坪煤田邊角,產量波動較大。1974年原煤產量達21.33萬噸。1980年8月到1981年底調整設備,1983年產煤約10萬噸。1989年產煤僅7.78萬噸。

東坡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高樓河鄉東坡村。銅(銅川)—東(東坡)鐵路線通往礦區,市區公路直達礦區。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由陝西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興建,因礦區當時在蒲城縣高樓河鄉境內,1962年4月停建。1965年礦井劃歸銅川礦務局後,1968年12月再次興建,1970年10月建成投產。礦井設計能力45萬噸。設計為三條反斜井開拓,水準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焦煤、瘦煤,煤層厚1.7—2.8米。低沼氣礦井。

投產後,邊生產邊建設,故1974年產煤僅32.13萬噸。1979年,產煤46.01萬噸。首次超過設計能力。1982年產煤56.6萬噸。1983年產煤高達58.08萬噸。1984年6月經煤炭部批准,開始90萬噸改擴建工程,1988年底擴建工程竣工。為增加可采量又將蒲白礦區高樓河(亦稱賈家源)井田劃歸東坡管轄。1985年底,探明地質儲量9400.4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13340.1萬噸,按90萬噸礦井年生產能力,預計可采65年。

1970—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798.5萬噸。其中,1982—1985年原煤產量55—58萬噸之間,超過設計能力28%。1989年原煤量產67.13萬噸。

礦井水源引自白水縣林皋水庫,採用兩級抽水至礦井廣場貯水池。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095人,其中工人3102人,占75.75%。井下工人2390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8.40%。工程技術人員74人。

2016年關閉。

下石節煤礦

位於耀州區瑤曲鎮下石節村,礦區運煤專用鐵路線與梅—七鐵路線中的瑤曲車站接軌,銅(銅川)—瑤(瑤曲)公路鄰礦區通過。

該礦原為荒草灣、上石節、石窯溝三個獨立片盤井。1970年3月同時籌建,設計能力各30萬噸,合計90萬噸。後因三個斜井均在山腰,產煤改汽車運輸為火車運輸。1971年在下石節開鑿1.3公里長平硐,再掘東西大巷,將三個斜井連接成一個90萬噸礦井,名為下石節煤礦,原荒草灣、上石節、石窯溝三個片盤斜井分別更名為下石節煤礦一、二、三采區。1972年8月,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銅川礦務局基建指揮部承建。後因大巷掘至石窯溝采區石門,放炮湧出大量石油與伴生氣體而停止施工。1975年邀請撫順與重慶煤炭研究所科研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共同協作,訂出新方案,次年恢復施工。1977年投試生產,年產原煤僅4.8萬噸。後因荒草灣一采區井下施工遇到古煤窯發火區,巷道煤層自燃,波及風井,燒壞主扇,遂將該區封閉。故1980年2月將設計能力縮為60萬噸。

1980—1984年平均年產原煤31.28萬噸,1985年產原煤50萬噸,1988年產量達65萬噸。1985—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57.69萬噸,年均產煤51.5萬噸,為設計能力85.9%。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17471.3萬噸,含煤面積13.2平方公里,煤層厚一般為10—20米,最厚達34米。高沼氣礦井。1989年來保有地質儲量17007.4萬噸,預計可采110年。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324人,其中工人2418人,占72.74%。井下工人1762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3%。工程技術人員67人。

桃園煤礦

位於銅川南站(原宜古村火車站)南側。鹹—銅鐵路、西(西安)—包(包頭)公路靠礦區西北側通過。

該礦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6年5月由西安煤礦基本建設局銅川工程處承擔礦井建設,1959年9月30日建成投產。

私營同福煤礦,分東、西兩礦,1955年8月前僅有東礦。同月,將已停采的利群礦修復並易名為西礦。西礦於1956年9月停采,1956年12月公私合營後改為銅川礦務局第四煤礦第一井口,1957年9月劃歸桃園煤礦。1959年9月桃園平硐建成後,將同福東礦作為一個采區亦併入桃園礦,原井口封閉。

礦井探明儲量5061.2萬噸,含煤面積43.6平方公里,埋藏深度55—485米,主采10號煤層,煤層厚度0.7—2.5米。為低沼氣礦井。

礦井原設計能力為90萬噸,因平硐施工掘至380米處,遇大斷層,煤層變薄,淺部煤風化嚴重,遂改為60萬噸。1961年又降為45萬噸,1982年覆核定為50萬噸。1989年來保有地質儲量3117.9萬噸,預計可采22年。

1959—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1224.425萬噸,年均產煤39.5萬噸,年產45萬噸以上有14年,其中1979年最高產量58.2萬噸。1980年後,採掘比例協調。礦井年產量穩定在50萬噸生產水準。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728人,其中工人3183人,占67.34%。井下工人199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42.29%。工程技術人員54人。

金華山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金華山南半坡上,海拔1084米。礦區所產原煤,原由無極繩載至紅土鎮,經1987年煤礦擴建後,直接在紅土鎮出煤,通過銅—東鐵路線紅土鎮車站裝車外運。銅—東公路與礦區相連。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7月由煤炭工業部西安管理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1963年11月建成投產。原設計為“水采”礦井,後因水源不足,又改為“旱采”,並將原設計能力45萬噸,降為30萬噸。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10580萬噸,含煤面積23.2平方公里,採用單一立井水準盤區上下山開拓,主采5號煤層。煤層厚度3.1米,埋藏深度為100—480米,為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9442.5萬元。

由於礦井煤田儲量豐富,開採條件優越,經煤炭部批准,該礦擴建為90萬噸礦井;1977年9月開工,1987年10月建成投產。

1963—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08.75萬噸,年均22.55萬噸,僅達設計能力58%,最高年產量為1979年35.6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056人,其中工人2781人,占68.6%。井下工人2247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5.4%。工程技術人員81人。

2016年關閉。

三裡洞煤礦

位於市區三裡洞。銅(銅川)—洞(三裡洞)鐵路運煤專用線直通礦區。西(西安)—包(包頭)公路由礦區西側通過。

礦井由瀋陽煤礦設計院初步設計,西安煤礦設計院編制施工圖與預算,1954年8月1日由西北煤礦管理局建井工程公司銅川工程處施工,1957年7月1日建成投產。礦井設計能力為60萬噸。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5763.3萬噸,含煤面積33.74平方公里。採用立井水準盤上下山開拓。主采10號煤層,煤層厚度1.45米。煤層埋藏深度180—490米。為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618.6萬噸。

礦井投產後,1959年原煤產量60.05萬噸,超過設計能力,1960年高達70萬噸。1988年主要採掘力量轉入二水準開採後,因其東翼地面有銅川鋁廠等單位無法搬遷,形成單翼開採,故生產能力大幅度下降。1989年計畫產煤28萬噸,實產30萬噸。

1957—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1634.3萬噸,其原煤產量33年中有9年上60萬噸,10年上50萬噸,其餘14年在50萬噸以下。

1989年底,礦區有職工4831人,其中工人2643人,占54.7%。井下工人184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8.1%。工程技術人員55人。

史家河煤礦

位於王益區王益鄉灰堆坡後溝。鐵路、公路從礦區通過。

煤礦前身為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與隴海鐵路局合資開辦的同官煤礦新三廠,1944年建井,次年投產。據史料載,該井田範圍內,清乾隆年間就有煤窯開採,即“灰堆坡”煤礦。1949年4月銅川解放後,即由陝西省人民政府接管,當年產煤4.8萬噸。1950年始擴修井筒,更換井架,安裝絞車,採用罐籠提升並開發新采區擴大開採規模。1952年3月又改土法採煤為長壁採煤,使年產量增加到16.8萬噸。1953年7月改名銅川煤礦第一礦井。1954年9月擴建礦井,1956年6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30萬噸。1957年,使用電鑽打眼,鏈板機輸煤,是年產煤37.2萬噸。1957—1965年礦井原煤產量保持在50萬噸左右。1960年產煤高達58.48萬噸。1964年更名史家河煤礦。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開發強度的不斷增大,採掘工程迅速向東部、深部發展,1980年已延深到第四水準,單翼運輸網路長達9.8公里,人員從井底到達工作面需耗費2.5小時,為此,1976年由銅川礦務局設計處設計,局工程處施工,1988年6月1日橋子梁斜井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45萬噸。老礦井於1990年6月30日報廢。

1989年末橋子梁斜井保有地質儲量2550.3萬噸,預計可采30年。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381人,其中工人2185人,占64.63%。井下工人1165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4.5%。工程技術人員35人。

徐家溝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徐家村。銅—東鐵路沿礦井北側通過,銅—東公路從礦區通過。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9月由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興建,1966年3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45萬噸。礦井原系蒲城礦務局管轄,1965年1月統屬渭北煤炭工業公司。1968年渭北煤炭工業公司解散後,劃歸銅川礦務局。1966年2月曾與鴨口煤礦合併為反帝井口,1972年3月兩礦複分立。

礦井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511.7萬噸,含煤面積9.7平方公里。採用1對立井開拓,水準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5—1、5—2層煤,厚度分別為1.4—1.8米、1.6—2.0米。礦井通風為中央邊界式,低沼氣礦井。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3775.4萬噸。

投產至1979年的13年間,因煤層頂部“滑矸”冒落混入煤內,使原煤平均灰分高達38.2%,品質低劣,售價有限,累計虧損4445萬元,平均噸煤虧損12.1元。1988年按政策規定,將其能力限為15萬噸左右。

1966—1989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59.7萬噸,其中1978年、1979年達超設計能力。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2795人,其中工人1671人,占59.79%。井下工人1111人,占職工總人數的39.75%。工程技術人員50人。

2016年關閉。

鴨口煤礦

位於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鴨口村,銅—東鐵路、公路通至礦區。

礦井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1958年10月由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礦區原屬蒲城礦務局管轄。1966年12月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60萬噸。同年,與徐家溝煤礦合併為勝利井口,屬渭北煤炭工業公司管轄。1968年劃歸銅川礦務局。

礦井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759.5萬噸,採用立井多水準開拓,盤區中間上下山開採,主采5—2層煤,煤層厚度0.5—1.2米,煤種為瘦煤和貧煤。低沼氣礦井。

1975年曾引進英國加立克綜采設備一套,于同年8月進行綜合機械化試采。因綜采支架為垛式結構,不適應破碎頂板,1977年7月停用,全套設備由煤炭部調出。兩年試采,採煤18.8萬噸。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6629.3萬噸,預計可采36年。

礦井1978—1980年原煤產量均超過設計能力,其中1979年高達68.1萬噸。1980—1989年,除1983年生產原煤48.29萬噸外,其餘年產原煤在50—58萬噸之間,累計生產原煤998.06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4165人,其中工人2998人,占72%。井下工人2363人,占職工總人數的56.74%。工程技術人員67人。

2016年關閉。

李家塔煤礦

位於印臺區紅土鎮王石凹村。所產原煤用7噸架線機車(有窄軌鐵路3.2公里)載至王石凹煤礦生產系統外運,礦區與銅—東公路相連,煤礦由李家塔立井和陳家河斜井組成,礦區機關設在李家塔立井。

該礦1953—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2292.96萬噸,平均年產原煤61.972萬噸。

1989年底,礦區共有職工3193人,其中工人1002人,占31.4%。井下工人46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14.69%。工程技術人員19人。

李家塔立井前身為私營同泰煤礦,1941年開井,蒸汽絞車提升,年產原煤3萬噸。1952年10月1日由陝西省工業廳“贖買”後公私合營,改名為新泰煤礦。1953年7月1日轉為地方國營煤礦,改名為銅川煤礦第三礦井,並對礦井進行技術改造。擴修井筒,更新設備,改土采法為長壁式採煤,年產原煤6萬噸。1955年改名為銅川礦務局第三煤礦。1957年產煤26.8萬噸。1958年開始大規模擴建,由西安煤礦設計院設計,陝西省煤炭工業局銅川工程公司施工,1959年10月竣工投產。設計能力為60萬噸。1964年改名為李家塔立井。

1959—1989年累計生產原煤1640.3萬噸。1960年產原煤高達61.6萬噸。1970—1976年,年產均接近設計能力。1980年後,礦井瀕臨衰老,產量逐年遞減。1989年元月1日報廢。

陳家河斜井 位於市郊區紅土鎮龐家山下。前身為陳家河煤窯。因窯主對礦工野蠻、殘酷而以“霸王窯”著稱。1940年改名復興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秋煤窯封閉。1957年投資新建陳家河斜井。次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21萬噸。1960年產煤23.9萬噸,1973年生產原煤高達32.7萬噸。

礦井主采5號、10號煤層,煤層穩定,構造簡單,貯存條件優越。其主力采區—採煤區連續17年堅持機械化採煤,保證礦井穩產高產。采六區使用國產80型淺截式機組,連續13年超額完成任務,1973年創工作面年產原煤26.58萬噸紀錄,1979年又創27.02萬噸紀錄,被煤炭工業部1975年10月命名為“特別能戰鬥的採煤區”。

1958—1987年礦井累計生產原煤653.6萬噸,年均產煤21.79萬噸,超過礦井生產能力,其中1973年產原煤32.7萬噸。1987年7月1日礦井采完報廢。

崔家溝煤礦

位於印臺區金鎖關鎮西北邊緣與耀州瑤曲鎮杏樹坪接壤處。鐵路運煤專用線路在梅—七鐵路線安子溝火車站接軌,直通礦區工業廣場,公路直達銅川市區。

該礦原為省公安部門管轄、以勞動教養人員為基本勞動力的地方國營煤礦,未列入國家計畫。後隨煤礦建設的發展,其基本勞動力則逐步改為刑滿和解教留廠就業人員。到1974年底,又改為生產技術為國家幹部、工人所掌握,勞動力主要是犯人。1979年歸省司法廳轄後,納入國家統配煤礦。

礦井系1958年土法上馬,初建時為崔家溝斜井和沿露頭帶的小露天開採,年產能力僅幾萬噸。1959年正式接受國家任務,後逐漸建成4對斜井,1970年桃花洞斜井投產,1975年杏樹坪斜井投產,1978年松山斜井投產,設計年產能力達150萬噸。1976年建成崔家溝大平硐,崔家溝、松山、桃花洞3對斜井則通過煤倉由大平硐出煤。1979年,最高年產達130萬噸,同年納入國家統配煤礦。

礦井累計探明儲量28741萬噸,採用平硐上下山開拓,分層開採,主採煤層4—2層,厚度8—12米。1989年末,保有地質儲量25830萬噸。

礦區屬侏羅系、弱粘結煤,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煤塵具爆炸性,煤層易自燃。

煤礦有生產工作面8個,採用走向長壁採煤法。1985年底礦區有工程技術人員55人,管理人員826人。礦區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1萬平方米。1985年,該礦4對生產礦井,實產原煤100.1萬噸,工業總值達2288.5萬元,實現利潤502萬元,上繳稅金81.2萬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